❶ 生活中處處有化學,下列說法中不合理的是() A.用食醋可以除去水壺中的水垢 B.用肥皂水塗抹
A、食醋與水垢的主抄要成分碳襲酸鈣能反應,故A正確 B、肥皂水顯鹼性,蚊子叮咬後,在人的皮扶內分泌出蟻酸,能與肥皂水發生中和反應,故B正確 C、洗潔精具有乳化功能,能乳化油污,故C正確 D、油鍋著火時不能用水澆滅,因為油比水的密度小,當水倒入鍋中後,油恢浮在水上面,使得油仍然可以與空氣的氧接觸,從而起不到滅火的作用.如果遇到這種情況,應該用鍋蓋把鍋蓋上或倒入菜,故D錯誤; 故答案為D |
❷ 下列做法不正確的是()A.用焚燒的方法處理廢舊塑料B.用食醋除去水壺中的水垢C.用稀鹽酸除去鐵制
A、焚燒的方法處理廢舊塑料會產生有害氣體和粉塵,對環境造成二次污染,故A錯誤專;
B、食醋能和碳酸鈣反屬應生成可溶性的醋酸鈣,所以可用食醋除去水壺中的水垢,故B正確;
C、鹽酸能和氧化鐵反應生成氯化鐵和水,所以可用稀鹽酸除去鐵製品上的銹,故C正確;
D、羊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質,燃燒後有燒焦羽毛的味道,所以可用灼燒的方法鑒別羊毛和滌綸,故D正確.
故選:A.
❸ 用食醋除去水瓶中的水垢效果如何
用食復醋除去水瓶中的制水垢效果不錯。
醋除水垢
這個方法是最簡單也是最實用的方法,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等碳酸鹽,醋裡面的醋酸會與其發生反應,產生溶於水的物質礦物質和二氧化碳氣體,一般超市都能買到白醋,放入水壺刻度的10%的白醋,然後加滿水,燒開放置一小時左右,然後刷洗就可以了,陳醋也可以,但陳醋的效果沒有白醋的好。
❹ 常用食醋除去水壺中的水垢,以氫氧化鎂為例,表明反應原理(用離子方程式表示):______
醋酸與氫氧化鎂抄反襲應生成易溶性醋酸鎂和水,離子方程式為:Mg(OH)2+2CH3COOH=Mg2++2CH3COO-+2H2O,
故答案為:Mg(OH)2+2CH3COOH=Mg2++2CH3COO-+2H2O.
❺ 生活中處處有化學,下列對物質的用途解釋正確的是:①用食醋可除去水壺中的少量水垢,食醋與水垢反應形成
①水垢的主要成分中含有碳酸鈣,它能與醋酸反應生成可溶性醋酸鈣,所以用食醋可除去水壺中的少量水垢,解釋正確;
②胃酸過多是胃內的鹽酸過多,小蘇打是碳酸氫鈉它能和鹽酸反應,因此可反應掉過多的胃酸,解釋正確;
③純鹼加熱不會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此過程中生成二氧化碳是有機酸與碳酸鈉反應的結果,解釋錯誤;
④用食鹽腌制食品,食品不易腐爛變質從而說明食鹽有防腐作用,解釋正確;
⑤紙張比煤塊更容易被點燃,說明紙張燃燒時所需的初始溫度比煤要低,也就是紙張的著火點比煤低,解釋正確;
⑥洗滌餐具所用的洗滌靈能夠去除油污,其作用的原理就是發生了乳化過程,解釋正確;
故選D
❻ 下列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A.用食醋除去水壺內的水垢:CaCO3+2H+═Ca2++CO2↑+H2OB.用F
A.醋酸為弱酸,應寫成化學式,應為CaCO3+2HAc═Ca2++2Ac-+CO2↑+H2O,故A錯誤;
B.用回FeCl3溶液腐蝕銅線路板答為Cu+2Fe3+═Cu2++2Fe2+,故B錯誤;
C.還原性Fe2+>Br-,FeBr2溶液中通入少量Cl2,離子方程式為2Fe2++Cl2═2Fe3++2Cl-,故C錯誤;
D.在NaHCO3溶液中加入少量石灰水,生成CaCO3和CO32-,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2HCO3-+2OH-+Ca2+═CaCO3↓+CO32-+2H2O,故D正確.
故選D.
❼ 下列過程中不涉及化學變化的是()A.用熱的純鹼溶液洗滌油污B.用少量食醋除去水壺中的水垢C.白磷
A.用熱的純鹼洗滌油污,是利用碳酸根離子水解呈鹼性,酯類物質在鹼性條件下水解回生成高級脂肪酸鈉答和丙三醇,屬於化學變化,故A錯誤;
B.用少量食醋除去水壺中的水垢主要是醋酸與碳酸鈣反應生成醋酸鈣、水、二氧化碳,屬於化學變化,故B錯誤;
C.白磷轉化為紅磷時存在舊鍵的斷裂和新鍵的形成,生成了新物質,屬於化學變化,故C錯誤;
D.用雞蛋殼膜和蒸餾水除去澱粉膠體中的食鹽是滲析,是物理變化,故D正確;
故選:D;
❽ 用食醋浸泡熱水壺中的水垢與氧化還原反應有關嗎
【分析】 鐵鍋出現紅棕色斑跡是鐵的緩慢氧化所致,屬於氧化還原反應;食專醋含醋酸,水壺中的屬水垢主要成分是 ,二者能反應生成二氧化碳,屬於復分解反應;沼氣燃燒的反應是: ,屬於氧化還原反應;鹽鹵點制豆腐是膠體的凝聚,不屬於氧化還原反應。選B、D。 【點評】 氧化還原反應中,一定有元素化合價的變化,而復分解反應中,元素化合價不變,因此復分解反應一定不是氧化還原反應。
❾ 下列說法中,發生了化學變化的是()A.用活性炭除去冰箱中的異味B.用食醋除去水壺中的水垢C.用汽
A、用活性炭除去冰箱中的異味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沒有新物質生成回,屬於物理答變化;故選項錯誤;
B、水壺中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能與醋酸反應生成可溶於水的物質,有新物質生成,屬於化學變化,故選項正確;
C、用汽油擦洗衣服上的油污的過程中汽油溶解了油污,沒有新物質生成,屬於物理變化;故選項錯誤;
D、用鉛筆芯替代石墨試驗導電性是利用了石墨的導電性,沒有新物質生成,屬於物理變化;故選項錯誤;
故選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