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焦化分餾塔與其他分塔有什麼區別
有脫過熱和洗滌粉塵的循環油換熱段
焦化分餾塔的進料是高溫的,帶有焦炭粉塵的過熱油氣。因版此在塔權底設循環油迴流以冷卻過熱油氣並洗滌焦炭。
全塔余熱量大
焦化分餾塔的進料是420℃左右的高溫過熱油氣。因此,在滿足分離要求的前提下,盡量減少頂部迴流的取熱量,增加溫度較高的循環油及中段循環迴流的取熱量,以便於充分利用高能位熱量換熱和發生蒸汽。
系統壓降要求小
為提高氣壓機入口壓力,降低氣壓機的能耗,提高氣壓機處理能力,應盡量減少分餾系統的壓降、各塔盤的壓降、分餾塔頂油氣管線和冷凝冷卻器以及從油器分離器到氣壓機入口的壓降。
有吸收油流程。在吸收穩定系統中要用柴油餾分,在再吸收塔內對吸收塔頂的貧氣進行吸收,以減少隨干氣帶走的汽油量。吸收後的富吸收油再返回分餾塔。
B. 分餾塔為什麼用人字擋板
焦化分餾塔的進料溫度在420℃左右,同時夾帶有焦炭粉塵的過熱油氣,這是和其他分餾塔顯著版不同的地方。焦化權分餾塔下部有一個循環油換熱段。從塔底抽出循環油,經過換熱和冷卻後返回塔內和上升的油氣逆向接觸,一方面把油氣迅速冷卻下來,以避免結焦,另一方面也把所夾帶的焦炭粉塵洗滌下來。
循環油換熱段由於溫度較高,同時又有焦炭粉塵,因此一般常用人字擋板而不用塔盤。
C. 分餾塔自動控制相關知識
利用混合物中各組分的揮發度的不同,進行分離的方法。一般將精餾塔分為精餾段和提餾段。 所謂要進行分餾塔的優化操作,提高柴油收率,就是指在保證柴油凝點及閃點兩項主要質量指標合格的情況下,通過降低柴油的初餾點和汽油的干點,來提高柴油的干點,從而達到增產柴油的目的。
要想達到此目的,可通過以下幾個方法來實現:
1、降低分餾塔頂溫度,降低汽油的干點。
要想實現此目的,可適當往分餾塔的塔頂注入冷迴流,以提高塔頂汽油組分壓,防止塔頂迴流返塔溫度過低而導致頂迴流帶水,造成頂迴流泵的抽空;同時還要防止分餾塔頂部塔盤結鹽結垢。一般分餾塔塔頂迴流返塔溫度應控制在75~85℃。而汽油干點由195~200℃降到180~185℃。
2、提高柴油抽出溫度和一中段抽出溫度。
受一中迴流的影響,分餾塔13~16層塔板分餾效果差,如果不提高13層塔板的溫度,即使是第17層塔板柴油抽出溫度再高,由於第16層塔板上的組分偏低,柴油的干點也不會提高太大,柴油凝點也會偏低。從而使進入回煉油的柴油組分不能夠拔出,就造成柴油的損失。因此,在控制柴油干點時應把第13層塔板抽出溫度作為一個控制指標來控制。
3、要優化柴油汽提塔提蒸汽量。
在保證最低的柴油閃點要求下,最大限度地降低柴油初餾點;同時在保證柴油凝點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為提高柴油干點而創造條件。
4、拓寬柴油餾分。
一般地,分餾塔都有幾個0號柴油抽出口,有的分餾塔還有-10號柴油抽出口。因此可以根據具體情況多打開幾個抽出口並線,以最大限度地抽出柴油餾分。在生產-10號柴油時,應控制-10號柴油的收率,同時在保證-10號柴油閃點合格的情況下最大限度地生產柴油,從而使總柴油收率提高,也有利於降低汽油干點。
D. 分餾塔的工作原理
分餾塔進料中的各組分存在不同的揮發度,在分餾塔溫度差和塔盤間濃度差存專在的條件下,組分屬通過塔盤的汽液相多次接觸,多次傳質傳熱,輕組分優先汽化,重組分優先冷凝,從而在塔頂塔底分離出輕組分和重組分,這就是分餾塔的精餾原理。
E. 蒸餾塔的塔盤主要有哪幾種填料有哪幾種
F. 酒精蒸餾塔一般是怎麼安裝的啊
龍康酒精蒸餾塔是稀有金屬鈦等材料及其合金材料製造的化工設備具有強度高、韌性大、耐高溫、耐腐蝕、比重輕等特性;因此被廣泛應用與化工、石油化工、冶金、輕工、紡織、制鹼、制葯、農葯、電鍍、電子等領域。
一、塔高
板式塔的塔高由主體高度、頂部空間高度、底部空間高度以及裙座高度等部分組成。
1、主體高度
板式塔主體高度為從塔頂第一層塔盤至塔底最後一層塔盤之間的垂直距離。蒸餾操作常用理論塔板數的多少來表述塔的高低。確定塔板效率,從理論塔板數求得實際塔板數,再乘以塔板間距,即可求得板式塔的主體高度。
2、頂部空間高度
板式塔頂部空間高度是指塔頂第一層塔盤至塔頂封頭切線的距離。為了減少塔頂出口氣體中夾帶的液體量,頂部空間一般取 1.2—1.5m。有時為了提高產品質量,必須更多地除去氣體中夾帶的霧沫,則可在塔頂設置除沫器。如用金屬除沫器,則網底到塔盤的距離一般不小於塔板間距。
3、底部空間高度
板式塔的底部空間高度是指塔底最末一層塔盤到塔底下封頭切線處的距離。當進料系統有 15min 的緩沖餘量時,釜液的停留時間可取3~5min,否則須取15min。但對釜液流量大的塔,停留時間一般也取3~5min;對於易結焦的物料,在塔底的停留時間應縮短,一般取1~1.5min。據此,根據釜液流量、塔徑即可求出底部空間高度。塔釜底部空間提供氣液分離和緩沖的空間。
4、裙座高度
塔體常由裙座支承,有時也放在框架上用支耳支承。裙座高度是指從塔底封頭切線到基礎環之間的高度,由工藝條件確定。
(1)泵需要的凈正吸入壓頭按塔釜的低液面進行計算。立式熱虹吸式再沸器真空操作,需要塔裙座的高度較高。
(2)再沸器安裝高度、長度等。
二、 立式熱虹吸再沸器入塔口
1、管口方位
(1)再沸器入塔口最好與最下一層塔盤的降液板平行安裝。若因塔的布置及配管等原因不能平行安裝時,必須考慮安裝擋板。
(2)再沸器入塔口要注意人塔物流不得妨礙底部受液盤內的液體流出。
(3)如果是過熱蒸汽入塔,為防止降液管內的液體受熱而部分汽化,過熱蒸汽入口管不宜放在降液管的旁邊。
2、管口高度
管口高度應考慮:
(1)熱虹吸再沸器入塔口連接在塔底部最下一層塔板下一定的距離。這個距離應能提供熱虹吸再沸器氣液相混合物(一般其氣相質量分率佔百分之五到百分之而是)氣液相分離、氣相在最下一層塔板再分布的氣相空間即可。根據經驗,通常熱虹吸再沸器入塔口距離上部塔盤的距離是一個多板間距,500mm左右,一般不超過800mm。
(2)高於塔釜液位上限。熱虹吸再沸器的推動力是密度差,通常熱虹吸再沸器入口與熱虹吸再沸器人塔口的密度差並不很大,推動力較小,如果返回口在液相區,就會加大阻力,使再沸器的流動性變差,影響到換熱效果。另外,也造成液位不穩定,並且再沸器出口氣液混合物沖破液層,有時會產生很大力量,損壞塔板和內件。
(3)立式熱虹吸再沸器的布置及配管要求。立式熱虹吸再沸器安裝時其列管束上端管板位置與塔釜正常液面相平,立式熱虹吸再沸器至塔釜的連接管道應盡量短,不允許有袋形,一般不設閥門。
三、液位計口
(1)液位計上方接管擋板
為了監視、調整釜內液量,塔釜上一定要設置一對液位計介面。其中上方接管口直接接在塔壁時,由於再沸器返回物料及沿塔壁下降液體等流入液面計的影響,會造成讀數不準。須在上方接管處設置擋板,以使液面顯示准確、穩定。
(2)操作液位
塔操作時塔釜液位通常有正常液位、最低液位和最高液位。在有聯鎖控制時,還設有高高液位和低低液位。液位需要根據底部空間高度確定原則來確定。正常液位一般在最高液位的百分之五十到百分之六十。
(3)液位計長度
塔釜液位計長度應涵蓋操作過程中各種工況的液位范圍 (正常液位、最低液位和最高液位),以對液位進行監視、調整。
四、塔釜系統整合設計
塔釜管口有時由塔內件廠家進行設計,設計單位審查圖紙時,需要結合塔及再沸器的布置進行審核,關注各管口的高度設置是否合理;底部空間高度是否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