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石油實沸點蒸餾、減壓蒸餾、模擬蒸餾與恩氏蒸餾的意思及區別
實沸點蒸餾------在大氣壓下,自然蒸餾
減壓蒸餾------在低壓環境下蒸餾
模擬蒸餾------一種軟專件分析方法
恩氏蒸餾------Engler distillation
一種常屬用的測定石油產品餾分組成的經驗性標准方法。是一種簡單蒸餾,分餾程度很低,只能用於石油油品餾程的相對比較或油品中輕重餾分相對含量作大致判斷。但在煉油工業中常用作油品質量的重要指標。
② 石油蒸餾出的東西
石油(原油)煉制開始是用常減壓蒸餾分離不同溫度的組分。
一般情況下,180℃以下內為汽油餾分(石腦油),180℃-360℃為容柴油餾分,360℃到500℃(或480℃)為蠟油,500℃(480℃)以上為減壓渣油。
汽油餾分和柴油餾分經過脫硫、精製、調和以及添加各種助劑才能成為我們的車用汽柴油。蠟油和渣油再經過進一步的催化裂化和加氫裂化等加工為汽油和柴油餾分。
你說的怎麼區分開,是混合之後分離還是各自不同鑒別?
如果是鑒別的話很容易的,不同溫度餾分的閃點、密度、粘度包括氣味和顏色都是不一樣的,汽油顏色最淺,密度最小,粘度最小,閃點最低;柴油、蠟油、渣油依次變深變大。
要是分離的話,可以用色譜分離。有石油組分分離的專用色譜柱。
希望對你有幫助!
③ 石油是怎樣變成汽油的
石油變成汽油的方法如下:
常用催化裂化法,是指在催化劑存在下進內行裂化反容應,可以在較低溫度下、較短時間內完成反應,大大提高了生產的效率和汽油的質量。其反應溫度大體在500攝氏度,反應時間只有幾秒鍾。催化裂化的原料比較廣泛,最初主要用沸點范圍為350攝氏度至500攝氏度的中間餾分為原料,現在大量採用重質原料(全部或部分摻入常壓渣油或減壓渣油),就是所謂重油催化裂化。催化裂化使用的催化劑現有很多品牌,但本質上它們都是硅和鋁的化合物,現在普遍採用的是一類稱為Y型分子篩的固體酸催化材料。以分子篩為主要成分的裂化催化劑具有很高的催化活性、選擇性及穩定性。
另,催化裂化在生成汽油、柴油等液體產物的同時,還生成以丙烷、丙烯、丁烷、丁烯為主要成分的氣體產物。它們在不太高的壓力下就可以變成液體。這就是常用作民用燃料的液化氣。
此外,還有一類也能把大分子變小、使重質的原料變輕的過程,稱為加氫裂化。這種方法是在100多個大氣壓(10兆帕)的氫氣下,經過加氫裂化催化劑作用,可生產出質地純凈的優質噴氣飛機燃料、柴油,以及石油化工原料(輕油)。
④ 原油是怎麼提煉為成品油的,怎麼又有汽油和柴油之分呢
不同標號的汽油是由汽油的幸烷值決定的,不是什麼低標號的油家點什麼添加劑就可以變成高標號的汽油。(最開始的高標號汽油有那樣的嫌疑)
下面是轉貼的石油煉油工藝的不同流程。
[b]常壓蒸餾和減壓蒸餾 [/b]
常壓蒸餾和減壓蒸餾習慣上合稱常減壓蒸餾,常減壓蒸餾基本屬物理過程。原料油在蒸餾塔里按蒸發能力分成沸點范圍不同的油品(稱為餾分),這些油有的經調合、加添加劑後以產品形式出廠,相當大的部分是後續加工裝置的原料,因此,常減壓蒸餾又被稱為原油的一次加工。包括三個工序:原油的脫鹽、脫水 ;常壓蒸餾;減壓蒸餾。
[b]原油的脫鹽、脫水 [/b]
又稱預處理。從油田送往煉油廠的原油往往含鹽(主要是氯化物)、帶水(溶於油或呈乳化狀態),可導致設備的腐蝕,在設備內壁結垢和影響成品油的組成,需在加工前脫除。常用的辦法是加破乳劑和水,使油中的水集聚,並從油中分出,而鹽份溶於水中,再加以高壓電場配合,使形成的較大水滴順利除去。
[b]催化裂化[/b]
催化裂化是在熱裂化工藝上發展起來的。是提高原油加工深度,生產優質汽油、柴油最重要的工藝操作。原料范主要是原油蒸餾或其他煉油裝置的350 ~ 540℃餾分的重質油,催化裂化工藝由三部分組成:原料油催化裂化、催化劑再生、產物分離。催化裂化所得的產物經分餾後可得到氣體、汽油、柴油和重質餾分油。 有部分油返回反應器繼續加工稱為回煉油。催化裂化操作條件的改變或原料波動,可使產品組成波動。
[b]催化重整[/b]
催化重整(簡稱重整)是在催化劑和氫氣存在下,將常壓蒸餾所得的輕汽油轉化成含芳烴較高的重整汽油的過程。如果以80~180℃餾分為原料,產品為高辛烷值汽油;如果以60~165℃餾分為原料油,產品主要是苯、甲苯、二甲苯等芳烴, 重整過程副產氫氣,可作為煉油廠加氫操作的氫源。重整的反應條件是:反應溫度為490~525℃,反應壓力為1~2兆帕。重整的工藝過程可分為原料預處理和重整兩部分。
[b]加氫裂化[/b]
是在高壓、氫氣存在下進行,需要催化劑,把重質原料轉化成汽油、煤油、柴油和潤滑油。加氫裂化由於有氫存在,原料轉化的焦炭少,可除去有害的含硫、氮、氧的化合物,操作靈活,可按產品需求調整。產品收率較高,而且質量好。
[b]延遲焦化[/b]
它是在較長反應時間下,使原料深度裂化,以生產固體石油焦炭為主要目的,同時獲得氣體和液體產物。延遲焦化用的原料主要是高沸點的渣油。延遲焦化的主要操作條件是:原料加熱後溫度約500℃, 焦炭塔在稍許正壓下操作。改變原料和操作條件可以調整汽油、柴油、裂化原料油、焦炭的比例。
[b]煉廠氣加工[/b]
原油一次加工和二次加工的各生產裝置都有氣體產出,總稱為煉廠氣,就組成而言,主要有氫、甲烷、由2個碳原子組成的乙烷和乙烯、由3個碳原子組成的丙烷和丙烯、由4個碳原子組成的丁烷和丁烯等。它們的主要用途是作為生產汽油的原料和石油化工原料以及生產氫氣和氨。發展煉油廠氣加工的前提是要對煉廠氣先分離後利用。煉廠氣經分離作化工原料的比重增加,如分出較純的乙烯可作乙苯; 分出較純的丙烯可作聚丙烯等。
⑤ 石油煉制為什麼常用常減壓蒸餾
石油中高沸點組分多、為不使有效組分分解、需降低溫度、所以只有採取減壓蒸餾
⑥ 石油常壓蒸餾和減壓蒸餾的產物各是什麼
應該夠了
⑦ 石油加工中為什麼要採用減壓蒸餾
減壓蒸餾可以使液體的蒸發在低溫下發生,最大限度的節省燃料。比如在高海拔地區(低壓地區),水不要100度就能沸騰。就是這個道理。
⑧ 石油是怎樣吃干榨盡的
一般來說:煉油廠把原油(即石油)蒸餾分為幾個不同的沸點范圍(即餾分)叫一次加工;將一次加工得到的餾分再加工成商品油叫二次加工;將二次加工得到的商品油製取基本有機化工原料的工藝叫三次加工。一次加工裝置;常壓蒸餾或常減壓蒸餾。二次加工裝置:催化、加氫裂化、延遲焦化、催化重整、加氫精製等。三次加工裝置:裂解工藝製取乙烯、芳烴、丙烯腈、乙二醇等化工原料。
常壓蒸餾和減壓蒸餾 常壓蒸餾和減壓蒸餾習慣上合稱常減壓蒸餾,常減壓蒸餾基本屬物理過程。原料油在蒸餾塔里按蒸發能力分成沸點范圍不同的油品(稱為餾分),這些油有的經調合、加添加劑後以產品形式出廠,相當大的部分是後續加工裝置的原料,因此,常減壓蒸餾又被稱為原油的一次加工。包括三個工序:原油的脫鹽、脫水 ;常壓蒸餾;減壓蒸餾。
然而,在石油常減壓蒸餾的生產過程中,減壓蒸餾塔底渣油沒有充分利用。於是就有了對渣油(重質油)進一步加工的過程。
催化裂化 催化裂化是重要的煉油工藝。是提高原油加工深度,生產優質汽油、柴油最重要的工藝裝置。催化裂化原料主要是大於550℃餾分的減壓渣油、330~550℃減壓蠟油和脫瀝青油。催化裂化工藝由三部分組成:反應~再生、產品分餾、吸收穩定。催化裂化所得的產物經分餾後可得到氣體、汽油、柴油和重質餾分油。 有部分油返回反應器繼續加工稱為回煉油。
延遲焦化 延遲焦化是在較長反應時間下,使原料深度裂化,以生產固體石油焦炭和輕質餾分油為主要目的,同時獲得石化產品中氣體和液體產物。延遲焦化用的原料主要也是來自於常減壓裝置中高沸點(大於550℃餾分)的減壓渣油。延遲焦化的主要操作條件是:原料加熱溫度約500℃, 焦炭塔在稍許正壓下操作。改變原料和操作條件可以調整汽油、柴油、裂化原料油、焦炭的比例。
上海石化的石油資源利用率不斷提高,每購進1噸原油,95%以上可轉化為商品,另有4%左右用作燃料,加工過程中的損耗小於1%。這項指標在中國石化系統名列前茅。
上海石化在煉油過程中,組織精幹技術力量,展開污油回煉技術攻關取得成功。此舉既「吃干榨盡」了每一升寶貴的原油資源,還產生了可觀的環保效益。
按照煉油行業的加工慣例,原油進行加工前,須先經過脫鹽、脫水處理,但脫鹽、脫水後,總有0.01%左右的原油含在污水中作為廢棄污水處理,另外各煉油裝置在開、停車和正常生產過程中的含油污水排放使原油損失,如果不回收污水中的原油既損失浪費了寶貴的資源,又增加了油污廢水的排放量,污染了環境。上海石化結合脫水裝置與煉油加工裝置的運行實際,展開污油回煉技術攻關。在確保裝置安穩生產的前提下,反復檢測、分析不同油種的特性,不斷摸索回煉污油裝置工藝參數的優化規律,改進了部分影響污油脫水與加工的設備,消除了制約污油脫水、反應與計量過程中的「瓶頸」,大大提高了污油回煉技術。所回收的污油作為催化裂化、延遲焦化裝置的進料,目前污油100%進行了回煉。
⑨ 石油煉化七種常用工藝流程
常減壓蒸餾、催化裂化、加氫裂化、延遲焦化、催化重整、氣分、烷基化等等
常減壓通常是在一起的,雖說也能分開說常壓蒸餾、減壓蒸餾
⑩ 石油咋加工成汽油
不同標號的汽油是由汽油的幸烷值決定的,不是什麼低標號的油家點什麼添加劑就可以變成高標號的汽油。(最開始的高標號汽油有那樣的嫌疑)
下面是石油煉油工藝的不同流程。
常壓蒸餾和減壓蒸餾
常壓蒸餾和減壓蒸餾習慣上合稱常減壓蒸餾,常減壓蒸餾基本屬物理過程。原料油在蒸餾塔里按蒸發能力分成沸點范圍不同的油品(稱為餾分),這些油有的經調合、加添加劑後以產品形式出廠,相當大的部分是後續加工裝置的原料,因此,常減壓蒸餾又被稱為原油的一次加工。包括三個工序:原油的脫鹽、脫水 ;常壓蒸餾;減壓蒸餾。
原油的脫鹽、脫水
又稱預處理。從油田送往煉油廠的原油往往含鹽(主要是氯化物)、帶水(溶於油或呈乳化狀態),可導致設備的腐蝕,在設備內壁結垢和影響成品油的組成,需在加工前脫除。常用的辦法是加破乳劑和水,使油中的水集聚,並從油中分出,而鹽份溶於水中,再加以高壓電場配合,使形成的較大水滴順利除去。
催化裂化
催化裂化是在熱裂化工藝上發展起來的。是提高原油加工深度,生產優質汽油、柴油最重要的工藝操作。原料范主要是原油蒸餾或其他煉油裝置的350 ~ 540℃餾分的重質油,催化裂化工藝由三部分組成:原料油催化裂化、催化劑再生、產物分離。催化裂化所得的產物經分餾後可得到氣體、汽油、柴油和重質餾分油。 有部分油返回反應器繼續加工稱為回煉油。催化裂化操作條件的改變或原料波動,可使產品組成波動。
催化重整
催化重整(簡稱重整)是在催化劑和氫氣存在下,將常壓蒸餾所得的輕汽油轉化成含芳烴較高的重整汽油的過程。如果以80~180℃餾分為原料,產品為高辛烷值汽油;如果以60~165℃餾分為原料油,產品主要是苯、甲苯、二甲苯等芳烴, 重整過程副產氫氣,可作為煉油廠加氫操作的氫源。重整的反應條件是:反應溫度為490~525℃,反應壓力為1~2兆帕。重整的工藝過程可分為原料預處理和重整兩部分。
加氫裂化
是在高壓、氫氣存在下進行,需要催化劑,把重質原料轉化成汽油、煤油、柴油和潤滑油。加氫裂化由於有氫存在,原料轉化的焦炭少,可除去有害的含硫、氮、氧的化合物,操作靈活,可按產品需求調整。產品收率較高,而且質量好。
延遲焦化
它是在較長反應時間下,使原料深度裂化,以生產固體石油焦炭為主要目的,同時獲得氣體和液體產物。延遲焦化用的原料主要是高沸點的渣油。延遲焦化的主要操作條件是:原料加熱後溫度約500℃, 焦炭塔在稍許正壓下操作。改變原料和操作條件可以調整汽油、柴油、裂化原料油、焦炭的比例。
煉廠氣加工
原油一次加工和二次加工的各生產裝置都有氣體產出,總稱為煉廠氣,就組成而言,主要有氫、甲烷、由2個碳原子組成的乙烷和乙烯、由3個碳原子組成的丙烷和丙烯、由4個碳原子組成的丁烷和丁烯等。它們的主要用途是作為生產汽油的原料和石油化工原料以及生產氫氣和氨。發展煉油廠氣加工的前提是要對煉廠氣先分離後利用。煉廠氣經分離作化工原料的比重增加,如分出較純的乙烯可作乙苯; 分出較純的丙烯可作聚丙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