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蒸餾問題 > 選修五蒸餾測試題

選修五蒸餾測試題

發布時間:2025-05-03 04:43:44

① 人教版高中生物選修2全本知識點

高中生物合集網路網盤下載

鏈接:https://pan..com/s/1znmI8mJTas01m1m03zCRfQ

?pwd=1234

提取碼:1234

簡介:高中生物優質資料下載,包括:試題試卷、課件、教材、視頻、各大名師網校合集。

② 生物選修一考什麼啊

考點一、酶的應用:酵在洗滌等方面的應用;制備和應用固相酶
一、酶在洗滌等方面的應用
1.加酶洗衣粉是指含有酶制劑的洗衣粉,目前常用的酶制劑有四類:蛋白酶、脂肪酶 、澱粉酶、纖維素酶 。其中應用最廣泛、效果最明顯的是鹼性蛋白酶 和鹼性脂肪酶 。鹼性蛋白酶能將血漬、奶漬等含有的大分子蛋白質水解成可溶性的氨基酸或小分子的肽,使污跡從衣物上脫落。脂肪酶、澱粉酶和纖維素酶也能分別將大分子的脂肪、澱粉、纖維素水解為小分子物質,使洗衣粉具有更強的去污能力。
酶制劑的特點:能夠耐酸、耐鹼、忍受表面活性劑和較高的溫度,並且通過特殊的化學物質將酶層層包裹,與洗衣粉其他成分隔離。
2、影響酶活性的因素有溫度 、酸鹼度 和表面活性劑 。 酶不能直接添加到洗衣粉中,因為洗衣粉中的表面活性物質會降低酶的活性。將基因工程生產出的酶用特殊水溶性物質包裹起來,與洗衣粉的其它成分隔離開來。
3、加酶洗衣粉能減少對環境的污染,因為加酶洗衣粉可以降低表面活性劑和三聚磷酸鈉的用量,使洗滌劑朝低磷、無磷的方向發展。(普通洗衣粉的化學成分有:表面活性劑、水軟化劑、鹼劑、漂白粉等成分,有的洗衣粉中還含有增白劑、香精和色素,以及填充劑等。)
普通洗衣粉 加酶洗衣粉
相同點 表面活性劑可以產生泡沫,可以將油脂分子分散開,水軟化劑可以分散污垢
不同點 酶可以將大分子有機物分解為小分子有機物,小分子有機物易容於水,從而與纖維分開
4、可在洗滌後比較污物的殘留狀況,如:已消失、顏色變淺、面積縮小等來判斷洗滌效果。
二、制備和應用固相酶
1、固定化酶是指在一定的空間范圍內起催化作用,並能反復和連續使用的酶。
原理:將酶固定在不溶於水的載體上,使酶既易催化反應,又易於回收,可以重復使用。
2、使用固定化酶技術,將這種酶固定在一種顆粒狀載體上,再將這些酶顆粒裝到一個反應柱內,柱子底端裝上分布著許多小孔的篩板。酶顆粒無法通過篩板的小孔,而反應溶液卻可以自由出入。生產過程中,將葡萄糖溶液從反應柱的上端注入,使葡萄糖溶液流過反應柱,與固定化葡萄糖異構酶接觸,轉化成果糖,從反應柱的下端流出。反應柱能連續使用半年,大大降低了生產成本,提高了果糖的產量和質量。
3.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細胞是利用物理或化學的方法將酶或細胞固定在一定空間內的技術,包括包埋法、化學結合法和物理吸附法。一般來說,酶更適合採用化學結合和物理吸附法固定,而細胞多採用包埋法固定化。這是因為細胞個大,而酶分子很小;個大的難以被吸附或結合,而個小的酶容易從包埋材料中漏出。
4.包埋法法固定化細胞即將微生物細胞包埋在不溶於水的載體中。常用的載體材料有明膠、瓊脂糖、海藻酸鈉、醋酸纖維素和聚丙烯醯胺等。
固定化細胞是在固定化酶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它的優點如下:(1)省去了酶的分離手續.為多酶系統,無須輔因子再生;(2)細胞生長快,而且多,反應快;(3)可以連續發酵,節約了成本,而且在蒸餾和提取前不用分離去細胞,能一邊徘出發酵液,一邊進行培養,排除了產物抑制和消耗;(4)保持酶在細胞內的原始狀況,增加了酶的穩定,特別是對污染因子的抵抗力增加.
缺點:(1)必須保持菌體的完整,防止菌體自溶,否則,將影響產品純度;(2)必須防止細胞內蛋白酶對所需酶的分解,同時,需抑制胞內其他酶的活性止副產物的形成;(3)細胞膜,壁會阻礙底物滲透和擴散。
類型 優點 不足
直接使用酶 催化效率高,低耗能、低污染等。 對環境條件非常敏感,容易失活;溶液中的酶很難回收,不能被再次利用,提高了生產成本;反應後酶會混在產物中,可能影響產品質量。
固定化酶 既能與反應物接觸,又能與產物分離,固定在載體上的酶還可以被反復利用。 一種酶只能催化一種化學反應,而在生產實踐中,很多產物的形成都通過一系列的酶促反應才能得到的。
固定化細胞 成本低,操作更容易。 固定後的酶或細胞與反應物不容易接近,可能導致反應效果下降等。
應用:1、某一實驗小組的同學,欲通過制備固定化酵母細胞進行葡萄糖溶液發酵實驗,實驗材料及用具齊全。(1)酵母細胞的固定採用的方法是包埋法。
(2)請完善該實驗小組的同學在制備固定化酵母細胞過程的步驟
①配製氯化鈣溶液時應用蒸餾水。 ②海藻酸鈉溶解應用小火間斷加熱,邊攪拌邊加熱。③海藻酸鈉溶液必須冷卻至室溫才能加入酵母細胞。④注射器中的海藻酸鈉和酵母細胞的混合物應滴入氯化鈣溶液中形成凝膠珠。
(3)該實驗小組用如圖所示的裝置來進行葡萄糖發酵
①為使該實驗中所用到的固定化酵母細胞可以反復運用,實驗過程中,一定要在無菌條件下進行。
②加入反應液後的操作是關閉活塞1和活塞2。
③裝置的長導管起到什麼作用?釋放CO2,減小反應柱內壓力;防止空氣進入反應柱。
(4)實驗過程中,可能會觀察到的現象:有氣泡產生、有酒味散發
實驗過程中,裝置內可能會發生的反應式為:(有氧呼吸、無氧呼吸產生酒精和二氧化碳)
應用:2、麥芽汁可以滲入到由海藻酸鈉和啤酒酵母製成的凝膠珠中,啤酒酵母可以利用自身細胞內的一系列酶將可發酵性糖轉化成乙醇。下面是利用固定化酵母細胞發酵生產啤酒的實驗過程:
步驟1:酵母細胞的活化。稱取lg乾酵母置於50mL燒杯中,加l0mL蒸餾水,攪拌,靜置1h。
步驟2:配製物質的量濃度為0.05mol/L的氯化鈣(CaCl2)溶液。
步驟3:配製海藻酸鈉溶液。稱取0.7g海藻酸鈉置於50mI燒杯中,加l0mL蒸餾水,燒杯放在酒精燈上用小火或間斷加熱。
步驟4:在冷卻至常溫的海藻酸鈉溶液中加入活化的酵母細胞,充分混合後轉入注射器
步驟5:固定化酵母細胞。以恆定的速度緩慢地將注射器中的溶液滴加到配製好的氯化鈣(CaCl2)溶液中形成凝膠珠,讓凝膠珠在氯化鈣(CaCl2)溶液中浸泡30分鍾。
步驟6:固定化酵母細胞(凝膠珠)用蒸餾水沖洗2~3次。
步驟7:將適量的凝膠珠放人500mL錐形瓶中,加300mL已消毒的麥芽汁,封口於25℃下發酵。
仔細閱讀上述過程,回答下列問題:
(1)步驟6用蒸餾水沖洗2~3次的目的是:洗去雜質(氯化鈣)和雜菌,防止污染。
(2)發酵產物酒精可用重鉻酸鉀進行檢驗,但需在酸性性條件下才呈現灰綠色。
(3)如何檢驗凝膠珠的質量是否合格?(方法一是用鑷子夾起一個凝膠珠放在實驗桌上用手擠壓,如果凝膠珠不容易破裂,沒有液體流出,就表明凝膠珠的製作成功。方法二是在實驗桌上用力摔打凝膠珠,如果凝膠珠很容易彈起,也能表明制備的凝膠珠是成功的。)
考點二、生物技術在食品加工中的應用:發酵食品加工的基本方法
一、發酵: 廣義:是通過微生物的培養來大量生產各種代謝產物的過程。包括有氧發酵(如醋酸發酵、谷氨酸發酵)和無氧發酵(如酒精發酵)。 狹義:是指微生物的無氧呼吸(包括酒精發酵、乳酸發酵等)。 所以:發酵≠無氧呼吸。
應用: 釀酒、發饅頭、麵包製作、酒精製造、生產葯用酵母片、生產維生素、生產抗菌素等。
二、果酒製作的原理:菌種:酵母菌,單細胞真核生物,異養兼性厭氧型,適宜條件下出芽生殖1、酵母菌的兼性厭氧生活方式:在有氧條件下,有氧呼吸,大量繁殖(無性的出芽生殖)。在無氧條件下,酒精發酵。 繁殖的最適溫度:20℃; 酒精發酵的最適溫度:18~25℃。
在缺氧、20℃左右(一般將溫度控制在18~25℃,最適為20℃)、呈酸性的發酵液中,酵母菌可繁殖並進行酒精發酵。而絕大多數其它微生物都因無法適應這一環境而受到抑制。2、溫度對發酵的影響:酵母菌只能在一定溫度下生活。溫度低於10℃,酵母菌發育很緩慢。隨著溫度的升高,繁殖速度加快,20℃時為最佳繁殖溫度,此時酵母菌生殖速度快、生活力強。超過35℃,酵母菌生長受到抑制,繁殖速度迅速下降,到40℃酵母菌停止出芽,開始出現死亡。如果想要獲得高酒精濃度的發酵液、減少究竟的損耗,必須控制好發酵溫度。
3、防止發酵液被污染的措施:榨汁機要洗凈並晾乾、發酵瓶要洗凈並用70%的酒精消毒、裝入葡萄汁後要密封
4、葡萄酒呈紅色的原因:在發酵的過程中,隨著酒精度的提高,紅葡萄皮的色素也進入發酵液,使葡萄酒呈紅色。
三、果醋製作的原理:菌種:醋酸菌,原核生物,異養需氧型,二分裂生殖1、酒變醋的原理:當氧氣、糖源都充足時,醋酸菌將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當缺少糖源時,醋酸菌將乙醇變為乙醛,再將乙醛變為醋酸。C2H5OH+O2→CH3COOH+H2O (發酵條件:溫度適宜、適時通氣、控製糖源供應)2、控制發酵條件的作用:①醋酸菌對氧氣的含量特別敏感,當進行深層發酵時,即使只是短時間中斷通入氧氣,也會引起醋酸菌死亡。②醋酸菌最適生長溫度為30~35℃,控制好發酵溫度,使發酵時間縮短,又減少雜菌污染的機會。3、醋酸菌的來源:菌種可以到當地生產食醋的工廠或菌種保藏中心購買。也可以從食醋中分離醋酸菌。 果酒果醋的製作流程:挑選葡萄→沖洗→榨汁→酒精發酵→果酒(→醋酸發酵→果醋)四、腐乳製作的原理:菌種:毛霉,真核生物,異養需氧,孢子生殖
1、多種微生物參與了豆腐的發酵,如青黴、酵母、麴黴、毛霉等,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毛霉是一種絲狀真菌。毛霉等微生物產生的蛋白酶能將豆腐中的蛋白質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脂肪酶可將脂肪水解為甘油和脂肪酸。2、腐乳製作的實驗流程:讓豆腐上長出毛霉→加鹽腌制→加鹵湯裝瓶→密封腌制(1)毛霉的生長:將豆腐塊平放在籠屜內,將籠屜中的控制在15~18℃,並保持一定的溫度。約48小時後,毛霉開始生長,3天後菌絲生長旺盛,5天後豆腐塊表面布滿菌絲。豆腐塊上生長的毛霉來自空氣中的毛霉孢子,而現代的腐乳生產是在嚴格無菌的條件下,將優良毛黴菌種直接接種在豆腐上,這樣可以避免其他菌種的污染,保證產品的質量。(2)加鹽腌制:將長滿毛霉的豆腐塊分層整齊地擺放在瓶中,同時逐層加鹽,隨著層數的加高而增加鹽量,接近瓶口表面的鹽要鋪厚一些。加鹽腌制的時間約為8天左右。加鹽可以析出豆腐中的水分,使豆腐塊變硬,在後期的製作過程中不會過早酥爛。同時,鹽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長,避免豆腐塊腐敗變質。(3)配製鹵湯:鹵湯直接關繫到腐乳的色、香、味。鹵湯是由酒及各種香辛料配製而成的。鹵湯中酒的含量一般控制在12%左右。加酒可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長,同時能使腐乳具有獨特的香味。香辛料可以調制腐乳的風味,也具有防腐殺菌的作用。3、實驗注意事項(1)控制好材料的用量:①用鹽腌制時,注意控制鹽的用量,鹽的濃度過低,不足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長,可能導致豆腐腐敗變質;鹽的濃度過高會影響腐乳的口味。②鹵湯中酒的含量應控制在12%左右,酒精含量越高,對蛋白酶的抑製作用也越大,使腐乳成熟期延長;酒精含量過低,不足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長,蛋白酶的活性高,加快蛋白質的水解,雜菌繁殖快,豆腐易腐敗,難以成塊。③所用豆腐含水量在70%左右,含水量過高不易成形。
(2)防止雜菌污染:①用來腌制腐乳的玻璃瓶,洗刷干凈後要用沸水消毒。②裝瓶時,操作要迅速小心。整齊地擺放好豆腐、加入鹵湯後,要用膠條將瓶口密封。封瓶時,最好將瓶口通過酒精燈的火焰,防止瓶口被污染。③越接近瓶口,雜菌污染的可能性越大,因此要隨著豆腐層數的加高加鹽量要增加,接近瓶品表面的鹽要鋪的厚一些。
考點三、生物技術在其他方面的應用:蛋白質的提取和分離
一、蛋白質的提取和分離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1、實驗原理:蛋白質的物化理性質:形狀、大小、電荷性質和多少、溶解度、吸附性質、親和力等千差萬別,由此提取和分離各種蛋白質。2、凝膠色譜法(分配色譜法):(1)原理:分子量大的分子通過多孔凝膠顆粒的間隙,路程短,流動快;分子量小的分子穿過多孔凝膠顆粒內部,路程長,流動慢。(2)凝膠材料:多孔性,多糖類化合物,如葡聚糖、瓊脂糖。(3)分離過程: 混合物上柱→洗脫→大分子流動快、小分子流動慢→收集大分子→收集小分子(洗脫:從色譜柱上端不斷注入緩沖液,促使蛋白質分子的差速流動。)(4)作用: 分離蛋白質,測定生物大分子分子量,蛋白質的脫鹽等。3.緩沖溶液:(1)原理:由弱酸和相應的強鹼弱酸鹽組成(如H2CO3-NaHCO3,HC-NaC,NaH2PO4/Na2HPO4等),調節酸和鹽的用量,可配製不同pH的緩沖液。(2)作用:抵制外界酸、鹼對溶液pH的干擾而保持pH穩定。4.凝膠電泳法:(1)原理:不同蛋白質的帶電性質、電量、形狀和大小不同,在電場中受到的作用力大小、方向、阻力不同,導致不同蛋白質在電場中的運動方向和運動速度不同。(2)分離方法:瓊脂糖凝膠電泳、聚丙烯醯胺凝膠電泳等。(3)分離過程:在一定pH下,使蛋白質基團帶上正電或負電;加入帶負電荷多的SDS,形成「蛋白質-SDS復合物」,使蛋白質遷移速率僅取決於分子大小。
二、蛋白質的提取和分離的實驗步驟:
1、樣品處理 ①紅細胞的洗滌:洗滌紅細胞的目的是去除雜蛋白,採集的血樣要及時採用低速短時間離心分離紅細胞,然後用膠頭吸管吸出上層透明的黃色血漿,將下層暗紅色的紅細胞液體倒入燒杯,再加入五倍體積的生理鹽水,緩慢攪拌10min,低速短時間離心,如此重復洗滌三次,直至上清液中沒有黃色,表明紅細胞已洗滌干凈。②血紅蛋白的釋放 :在蒸餾水和甲苯作用下,紅細胞破裂釋放出血紅蛋白。(註:加入蒸餾水後紅細胞液體積與原血液體積要相同。加入甲苯的目的是溶解細胞膜,有利於血紅蛋白的釋放和分離。)2、粗分離 ①分離血紅蛋白溶液:將攪拌好的混合溶液離心後,試管中的溶液分為4層。第一層為無色透明的甲苯層,第2層為白色薄層固體,是脂溶性物質的沉澱層,第3層是紅色透明液體,這是血紅蛋白的水溶液,第4層是其他雜質的暗紅色沉澱物。將試管中的液體用濾紙過濾,除去之溶性沉澱層,於分液漏斗中靜置片刻後,分出下層的紅色透明液體。②透析:取1mL的血紅蛋白溶液裝入透析袋中,將透析袋放入盛有300mL的物質的量的濃度為20mmol/L的磷酸緩沖液中,透析12h。透析可以去除樣品中分子量較小的雜質,或用於更換樣品的緩沖液。3、純化:4、純度鑒定:SDS聚丙烯醯胺凝膠電泳
三、注意事項1、電泳技術:電泳技術就是在電場的作用下,利用待分離樣品中各種分子帶電性質以及分子本身大小、形狀等性質的差異,使帶電分子產生不同的遷移速度,從而達到對樣品進行分離、鑒定或提純的目的。2、紅細胞的洗滌:如果分層不明顯,可能是洗滌次數少、未能除去血漿蛋白的原因。此外,離心速度過高和時間過長,會使白細胞和淋巴細胞一同沉澱,也得不到純凈的紅細胞,影響後續血紅蛋白的提取純度。3.如何檢測凝膠色譜柱的裝填是否成功:由於凝膠是一種半透明的介質,因此可以在凝膠柱旁放一支與凝膠柱垂直的日光燈,檢查凝膠是否裝填得均勻。此外,還可以加入大分子的有色物質,觀察色帶移動的情況。如果色帶均勻、狹窄、平整,說明凝膠色譜柱的性能良好。如果色譜柱出現紋路或是氣泡,輕輕敲打柱體以消除氣泡,消除不了時要重新裝柱。4.為什麼凝膠的裝填要緊密、均勻?如果凝膠裝填得不夠緊密、均勻,就會在色譜柱內形成無效的空隙,使本該進入凝膠內部的樣品分子從這些空隙中通過,攪亂洗脫液的流動次序,影響分離的效果。5.沸水浴處理加入洗脫液的濕凝膠的目的:不但節約時間,還能除去凝膠中可能帶有的微生物和排除凝膠內的空氣。6.G-75:「G」代表凝膠的交聯程度,膨脹程度及分離范圍,75表示凝膠得水值,即每克凝膠膨脹時吸水7.5g。7.裝填完後,立即用洗脫液洗脫的目的:使凝膠裝填緊密8.加入檸檬酸鈉有何目的?為什麼要低速、短時離心?為什麼要緩慢攪拌?防止血液凝固;防止白細胞沉澱;防止紅細胞破裂釋放出血紅蛋白。9.與其他真核細胞相比,紅細胞的特點及這一特點對進行蛋白質的分離的意義:哺乳動物及人的成熟的紅細胞是雙面凹圓餅狀,沒有細胞核和細胞器。其含有的血紅蛋白是有色蛋白,因此在凝膠色譜分離時可以通過觀察顏色來判斷什麼時候應該收集脫液。這使血紅蛋白的分離過程非常直觀,大大簡化了實驗操作。10.如何檢測血紅蛋白的分離是否成功:如果凝膠色譜柱裝填得很成功、分離操作也正確的話,能清楚地看到血紅蛋白的紅色區帶均勻、狹窄、平整,隨著洗脫液緩慢流出;如果紅色區帶歪曲、散亂、變寬,說明分離的效果不好,這與凝膠色譜柱的裝填有關

③ 高二化學選修五重點知識、

我是高中化學老師,這個內容你要詳細資料,可加我1062336408,我通過QQ郵箱發給你
高中有機化學知識點總結
1.需水浴加熱的反應有:
(1)、銀鏡反應(2)、乙酸乙酯的水解(3)苯的硝化(4)糖的水解
(5)、酚醛樹脂的製取(6)固體溶解度的測定
凡不高於100℃的條件下反應,用水浴加熱,優點:溫度變化平穩,不會大起大落,有利於反應的進行。
2.需用溫度計的實驗有: 1)、制乙烯(170℃)(2)、蒸餾 (3)、固體溶解度的測定
(4)、乙酸乙酯的水解(70-80℃) (5)、中和熱的測定 (6)制硝基苯(50-60℃)
〔說明〕:(1)凡需要准確控制溫度者均需用溫度計。(2)注意溫度計水銀球的位置。
3.能與Na反應的有機物有: 醇、酚、羧酸等——凡含羥基的化合物。
4.能發生銀鏡反應的物質有: 醛、甲酸、甲酸鹽、甲酸酯、葡萄糖、麥芽糖——凡含醛基的物質。
5.能使高錳酸鉀酸性溶液褪色的物質有:
(1)含有碳碳雙鍵、叄鍵的烴和烴的衍生物、苯的同系物
(2)含有羥基的化合物如醇和酚類物質 (3)含有醛基的化合物
(4)具有還原性的無機物(如SO2、FeSO4、KI、HCl、H2O2等)
6.能使溴水褪色的物質有: (1)含有碳碳雙鍵和碳碳叄鍵的烴和烴的衍生物(加成)
(2)苯酚等酚類物質(取代) (3)含醛基物質(氧化)
(4)鹼性物質(如NaOH、Na2CO3)(氧化還原――歧化反應)
(5)較強的無機還原劑(如SO2、KI、FeSO4等)(氧化)
(6)有機溶劑(苯和苯的同系物、四氯甲烷、汽油、已烷,屬於萃取,使水層褪色而有機層呈橙紅色。)
7.密度比水大的液體有機物有:溴乙烷、溴苯、硝基苯、四氯化碳等。
8、密度比水小的液體有機物有:烴、大多數酯、一氯烷烴。
9.能發生水解反應的物質有 :鹵代烴、酯(油脂)、二糖、多糖、蛋白質(肽)、鹽。
10.不溶於水的有機物有: 烴、鹵代烴、酯、澱粉、纖維素
11.常溫下為氣體的有機物有:碳數小於或等於4的烴(新戊烷例外)、一氯甲烷、甲醛。
12.濃硫酸、加熱條件下發生的反應有:
苯及苯的同系物的硝化、磺化、醇的脫水反應、酯化反應、纖維素的水解
13.能被氧化的物質有:
含有碳碳雙鍵或碳碳叄鍵的不飽和化合物(KMnO4)、苯的同系物、醇、醛、酚。
大多數有機物都可以燃燒,燃燒都是被氧氣氧化。
14.顯酸性的有機物有:含有酚羥基和羧基的化合物。
15.能使蛋白質變性的物質:強酸、強鹼、重金屬鹽、甲醛、苯酚、強氧化劑、濃的酒精、雙氧水、碘酒16.既能與酸又能與鹼反應的有機物:具有酸、鹼雙官能團的有機物(氨基酸、蛋白質等)
17.能與NaOH溶液發生反應的有機物:
(1)酚: (2)羧酸: (3)鹵代烴(水溶液:水解;醇溶液:消去)
(4)酯:(水解,不加熱反應慢,加熱反應快) (5)蛋白質(水解)
18、有明顯顏色變化的有機反應:
1.苯酚與三氯化鐵溶液反應呈紫色; 2.KMnO4酸性溶液的褪色; 3.溴水的褪色;
4.澱粉遇碘單質變藍色。 5.蛋白質遇濃硝酸呈黃色(顏色反應)
一、物理性質
甲烷:無色 無味 難溶 乙烯:無色 稍有氣味 難溶
乙炔:無色 無味 微溶(電石生成:含H2S、PH3 特殊難聞的臭味)
苯:無色 有特殊氣味 液體 難溶 有毒
乙醇:無色 有特殊香味 混溶 易揮發 乙酸:無色 刺激性氣味 易溶 能揮發
二、實驗室製法
甲烷:CH3COONa + NaOH →(CaO,加熱) → CH4↑+Na2CO3
註:無水醋酸鈉:鹼石灰=1:3 固固加熱 (同O2、NH3) 無水(不能用NaAc晶體)
CaO:吸水、稀釋NaOH、不是催化劑
乙烯:C2H5OH →(濃H2SO4,170℃)→ CH2=CH2↑+H2O
註:V酒精:V濃硫酸=1:3(被脫水,混合液呈棕色)碎瓷片:防止暴沸
排水收集(同Cl2、HCl)控溫170℃(140℃:乙醚) 鹼石灰除雜SO2、CO2
乙炔:CaC2 + 2H2O → C2H2↑ + Ca(OH)2
註:排水收集 無除雜 不能用啟普發生器
飽和NaCl:降低反應速率 導管口放棉花:防止微溶的Ca(OH)2泡沫堵塞導管
乙醇:CH2=CH2 + H2O →(催化劑,加熱,加壓)→CH3CH2OH
註:無水CuSO4驗水(白→藍) 提升濃度:加CaO 再加熱蒸餾
三、燃燒現象 烷:火焰呈淡藍色 不明亮 烯:火焰明亮 有黑煙
炔:火焰明亮 有濃烈黑煙(純氧中3000℃以上:氧炔焰)
苯:火焰明亮 大量黑煙(同炔) 醇:火焰呈淡藍色 放大量熱
四、酸性KMnO4、溴水
烷:都不褪色 烯 炔:都褪色(前者氧化 後者加成)
苯:KMnO4不褪色 萃取使溴水褪色
五、重要反應方程式
烷:取代 CH4 + Cl2 →(光照)→ CH3Cl(g) + HCl CH3Cl + Cl2 →(光照)→ CH2Cl2(l) + HCl CH2Cl + Cl2 →(光照)→ CHCl3(l) + HCl CHCl3 + Cl2 →(光照)→ CCl4(l) + HCl
現象:顏色變淺 裝置壁上有油狀液體
註:4種生成物里只有一氯甲烷是氣體 三氯甲烷 = 氯仿 四氯化碳作滅火劑
烯:1、加成 CH2=CH2 + Br2 → CH2BrCH2Br CH2=CH2 + HCl → CH3CH2Cl
CH2=CH2 + H2 →(催化劑,加熱) → CH3CH3 乙烷
CH2=CH2 + H2O →(催化劑,加熱加壓) → CH3CH2OH 乙醇
2、聚合(加聚) nCH2=CH2 →(一定條件) → [-CH2-CH2-]n (單體→高聚物)
註:斷雙鍵→兩個「半鍵」 高聚物(高分子化合物)都是【混合物】
炔:基本同烯。
苯:1.1、取代(溴) ◎ + Br2 →(Fe或FeBr3)→ ◎-Br + HBr
註:V苯:V溴=4:1 長導管:冷凝 迴流 導氣 防倒吸 NaOH除雜
現象:導管口白霧、淺黃色沉澱(AgBr)、CCl4:褐色不溶於水的液體(溴苯)
1.2、取代——硝化(硝酸) ◎ + HNO3 → (濃H2SO4,60℃)→ ◎-NO2 + H2O
註:先加濃硝酸再加濃硫酸 冷卻至室溫再加苯 50℃-60℃ 【水浴】 溫度計插入燒杯
除混酸:NaOH 硝基苯:無色油狀液體 難溶 苦杏仁味 毒
1.3、取代——磺化(濃硫酸) ◎ + H2SO4(濃) →(70-80度)→ ◎-SO3H + H2O
2、加成 ◎ + 3H2 →(Ni,加熱)→ ○(環己烷)
醇:
1、置換(活潑金屬) 2CH3CH2OH + 2Na → 2CH3CH2ONa + H2↑
鈉密度大於醇 反應平穩 鈉密度小於水 反應劇烈
2、消去(分子內脫水) C2H5OH →(濃H2SO4,170℃)→ CH2=CH2↑+H2O
3、取代(分子間脫水)2CH3CH2OH →(濃H2SO4,140度)→ CH3CH2OCH2CH3 + H2O (乙醚:無色 無毒 易揮發 液體 麻醉劑)
4、催化氧化 2CH3CH2OH + O2 →(Cu,加熱)→ 2CH3CHO(乙醛) + 2H2O
現象:銅絲表面變黑 浸入乙醇後變紅 液體有特殊刺激性氣味
酸:取代(酯化) CH3COOH + C2H5OH →(濃H2SO4,加熱)→ CH3COOC2H5 + H2O
(乙酸乙酯:有香味的無色油狀液體) 註:【酸脫羥基醇脫氫】(同位素示蹤法)
碎瓷片:防止暴沸 濃硫酸:催化 脫水 吸水 飽和Na2CO3:便於分離和提純
鹵代烴:
1、取代(水解)【NaOH水溶液】 CH3CH2X + NaOH →(H2O,加熱)→ CH3CH2OH + NaX
註:NaOH作用:中和HBr 加快反應速率 檢驗X:加入硝酸酸化的AgNO3 觀察沉澱
2、消去【NaOH醇溶液】CH3CH2Cl + NaOH →(醇,加熱)→ CH2=CH2↑ +NaCl + H2O
註:相鄰C原子上有H才可消去
加H加在H多處,脫H脫在H少處(馬氏規律)
醇溶液:抑制水解(抑制NaOH電離)
六、通式:CnH2n+2 烷烴 CnH2n 烯烴 / 環烷烴 CnH2n-2 炔烴 / 二烯烴
CnH2n-6 苯及其同系物CnH2n+2O 一元醇 / 烷基醚
CnH2nO 飽和一元醛 / 酮 CnH2n-6O 芳香醇 / 酚 CnH2nO2 羧酸 / 酯
七、其他知識點
1、天干命名: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2、燃燒公式:CxHy + (x+y/4)O2 →(點燃)→ x CO2 + y/2 H2O
CxHyOz + (x+y/4-z/2)O2 →(點燃)→ x CO2 + y/2 H2O
3、反應前後壓強 / 體積不變:y = 4 變小:y < 4 變大:y > 4
4、耗氧量:等物質的量(等V):C越多 耗氧越多 等質量:C%越高 耗氧越少
5、不飽和度(歐買嘎~)=(C原子數×2+2 – H原子數)/ 2
雙鍵 / 環 = 1,三鍵 = 2,可疊加
6、工業制烯烴:【裂解】(不是裂化)
7、醫用酒精:75% 工業酒精:95%(含甲醇 有毒) 無水酒精:99%
8、甘油:丙三醇
9、乙酸酸性介於HCl和H2CO3之間 食醋:3%~5% 冰醋酸:純乙酸【純凈物】
10、烷基不屬於官能團

④ 高中化學的問題

「來源: |化學好教師 ID:hxhlsh」
高中化學常見疑難解析
1.碳酸氫鈉固體分解溫度在200攝氏度以上,那麼碳酸氫鈉溶液中能分解嗎?
【答】碳酸氫鈉在有水的情況下更容易分解,50多攝氏度就可以完全分解。
2.為什麼可以用焓變(△H)表示化學反應的反應熱?
【答】化學反應一般在敞口容器中進行,即在恆壓(101Kpa)條件下進行,此時的熱效應稱為恆壓熱效應。
根據熱力學第一定律,體系的熱力學能(U,也稱為內能)的變化等於以功和熱的形式傳遞的能量。△H=Q+W
式中。Q表示熱量,若熱量由環境流入體系,則Q為正值,反之則Q為負值;W表示功,若環境對體系做功,W為正值,反之W為負值。
在恆壓條件下,△U=Qp+W=Qp—p(V2—V1),即恆壓熱效應Qp=△U+p(V2—V1)。其中p為壓強,V為體積。
焓(H)是一個狀態函數,熱力學規定H=U+pV。在恆壓條件下,焓變△H=U2+pV2—U1—pV1=U2—U1+p(V2—V1)=△U+p(V2—V1)=Qp
由此可見,焓變△H與恆壓熱效應Qp相等,因此,可以用焓變表示化學反應的反應熱。
3.鹽橋的作用
【答】單液的原電池由於液面接界電勢高,電池效率低,為了提高電池效率,使用通過鹽橋將兩個半電池相連而構成的原電池。將兩種電解質溶液通過鹽橋相連,使電解質溶液不直接接觸,降低了液面接界電勢,由於鹽橋中也裝有電解質溶液,,可以起到導電的作用。鹽橋中的電解質溶液要求濃度較高,且陰、陽離子遷移速率應差不多,一般用含飽和氯化鉀溶液的瓊脂。鹽橋的作用:連接內電路,形成閉合迴路;平衡電荷。
4.屏蔽效應、鑽穿效應和能級交錯現象?
【答】對於氫原子,核外只含有一個電子,這個電子僅受到原子核的作用,不受其他電子的作用。多電子原子中,每一個電子不僅受到原子核的吸引,而且還受到其他電子的排斥。在考慮某個電子時,可以把其他電子對其排斥作用看作喚隱削弱了原子核對它的吸引作用,這種由於其他電子的排斥而使原子核對某個電子吸引作用的減弱稱為屏蔽效應。
電子層數越小的電子在離原子核越近的地方出現幾率越大,但在同一電子層中不同軌道上的電子鑽到離原子內層的能力不同,其鑽穿能力的大小依次為ns、np、nd、nf。也就是說,s電子鑽穿到內層的能力要比p、d、f電子大,電子鑽穿內層的程度越大,受到原子核的吸引作用越大,內層電子對它的屏蔽作用越小。這種外層電子鑽到內層的作用叫做鑽穿效應。
由於4s電子的鑽穿效應較大,而3d電子的屏蔽效應越大,使得3d電子的能量略高於4s,即第三層d軌道上的電子,其能量要比第四層s軌道上電子的能量高,這種現象稱為能級交錯現象。同理,能級交錯現象如能量6s<4f<5d<6p。
5.鹼土金屬碳酸鹽的熱穩定性規律?
【答】鹼土金屬碳酸鹽的熱穩定性規律,一般認為,含氧酸鹽熱分解的本質是金屬離子爭奪含氧酸根中的氧離子。也可以用離子極化的觀點解釋因此金屬離子的半徑越小,正電荷越高,極化作用越強,奪取含氧酸氧離子的能力越強,含氧酸鹽的熱分解溫度越低。從Be-Ba,鹼土金屬離子的半徑遞增,極化作用遞減,故熱分解溫度依次升高。(金屬離子極化作用增強,化合物穩定性下降,熱分解徹底。例如金屬硝酸鹽的分解規律)
不同碳酸鹽的熱穩定性差異很大。其中鹼金屬和鹼土金屬碳酸和簡廳鹽的熱穩定性較高,必須灼燒至高溫才分解;而有些金屬的碳酸鹽的熱穩性較低,加熱到100℃左右就分解,如碳酸鈹等;有的碳酸鹽在常溫下就可以分解,如碳酸汞。
酸式碳酸鹽的熱穩定性比咐信相同金屬的碳酸鹽低得多。例如碳酸鈉,要851℃以上才開始分解,而碳酸氫鈉在270℃左右就明顯分解。
分解溫度:M2CO3>MHCO3>H2CO3,因為H+的極化作用非常強。
6. 化學實驗中,為什麼不能將 Na2Cr2O7溶液加到濃硫酸中?
【答】濃硫酸溶於水放出大量的熱,因為濃硫酸的密度大,易造成溶液飛濺傷人。
7.鋁為什麼能在空氣中穩定存在?各種鋁製品為什麼都可以較長時間使用?
【答】因為Al很活潑,容易被空氣中的氧氣氧化為Al2O3,在鋁表面上形成一層緻密的氧化鋁薄膜,阻止內部鋁不再繼續被氧化,所以鋁能在空氣中穩定存在。人們常用的鋁製品也正是由於這層膜了保護內部金屬,使鋁具有一定的抗腐蝕能力,故可以較長時間使用。
8.用砂紙打磨過的或未打磨過的鋁箔,用酒精燈加熱,為什麼會出現熔而不滴、滴而不落的現象?
【答】這是由於磨去氧化膜的鋁在空氣中加熱又會很快地生成一層新的氧化膜的緣故。
9.為什麼將鋁粉撒到酒精燈的火焰上,可觀察到劇烈燃燒並發出強光?
【答】因為鋁粉表面積大於鋁箔,與氧氣的接觸面積增大,反應迅速且劇烈,放出的熱量更多,更易於燃燒而發出耀眼的強光。如果使用乙炔焰或氫氧焰與鋁箔反應,由於乙炔焰或氫氧焰的溫度可高達3000℃,乙炔焰或氫氧焰可以破壞鋁表面的氧化鋁保護膜,用氧炔焰或氫氧焰在空氣中加熱鋁箔能快速燃燒。所以要使鋁在空氣中燃燒,可以採取增大鋁與空氣的接觸面積或提高反應的溫度等措施。
10.為什麼鈉先與鹽酸反應而與硫酸銅溶液先與水反應?
【答】鹽酸中的氫離子實際上是水合氫離子,即H3O+離子,所以鹽酸中的氫離子和水中的氫離子是一樣的。由於鹽酸完全電離,而水是一種很弱的電解質部分電離出氫離子,從效果上看可以理解成鹽酸先反應,待鹽酸反應完,鈉繼續與水反應;銅離子的氧化性比氫離子強,按反應先後鈉應該先與銅離子發生置換反應,鈉過量才能與水中的氫離子反應,但事實上,鈉投入到硫酸銅溶液中,鈉先與水發生置換反應,生成的氫氧化鈉再與硫酸銅溶液發生復分解反應生成氫氧化銅沉澱。其原因還是銅離子的存在形式還是Cu(H2O)n2+水合離子,Cu2+周圍都是水分子,Na根本接觸不到Cu2+就反應掉了,而水電離的氫離子卻先接觸到鈉原子,鈉就先和水反應了,如果在水溶液中銅離子濃度較大時,除了產生氫氣外也可以觀察到銅離子被還原為暗紅色的泥狀銅單質。注意:室溫下Na與無水CuSO4不能發生反應,但在加熱條件下,能夠置換出銅單質。實驗時要控制鈉的用量,否則會發生劇烈爆炸,其次要避免氧氣將反應物和產物氧化變質。
11.為什麼金屬鋁能與較高濃度的氨水發生反應?
【答】鋁在鹼性比較強的水溶液中能和水持續作用一段時間產生氫氣。鹼性比較強的水溶液中有一定濃度的氫氧根離子,它能溶解鋁和水作用時在表面生成的氫氧化鋁,使之轉化為偏鋁酸根離子,使鋁和水的反應能持續進行,直至鹼性減弱到一定程度,氫氧化鋁不再溶解,反應才停止。
12.氨水和鋁鹽溶液作用生成氫氧化鋁,為什麼氫氧化鋁不能溶解於過量氨水?
【答】氫氧化鋁轉化為偏鋁酸根離子需要一定的鹼性條件,由於反應混合物中含有較高濃度的銨根離子,抑制了加入過量氨水的電離,使溶液中的氫氧根離子濃度難以達到氫氧化鋁溶解的要求。
13.實驗室加熱液體時為了防止暴沸,可以加入什麼材料?
【答】暴沸指純凈的液體缺少汽化核心,加熱超過沸點仍不沸騰的熱滯後現象,加一點雜質後(本質是帶入了微小氣泡),沸騰滯後被打破,產生沸騰。液體中的氣泡在沸騰過程中起著汽化核的作用,當液體中缺少氣泡時,即使溫度達到並超過了沸點,也不會沸騰,形成了過熱液體。過熱液體是不穩定的,如果過熱液體的外部環境溫度突然急劇下降或侵入氣泡,則會形成劇烈的沸騰,並伴有爆裂聲,這種現象叫暴沸。為避免容器的暴沸,可在容器中放含有空氣的無釉陶塊等。為了清除在蒸餾過程中的過熱現象和保證沸騰的平穩狀態,常加碎瓷片、沸石、或一端封口的毛細管,因為它們都能防止加熱時的暴沸現象。值得注意的是,不能在液體沸騰時,加入止暴劑,不能用已使用過的止暴劑。簡單說就是因為加熱時燒杯中的液體會向上沖,從而造成了一個個冒出來的「噴泉」,劇烈時甚至會濺出傷人,而碎瓷片、沸石等能夠有效的阻止液體的向上沖,使加熱時液體能夠保持平穩。使用電磁攪拌(攪拌起到混合溶液,減小熱不均衡)也能起相同的作用。
14.為了防止貯存液氯的鋼瓶被腐蝕,鋼瓶在裝氯氣之前必須做什麼?
【答】鋼瓶內壁必須徹底乾燥,因為液氯與水反應生成酸要腐蝕鋼瓶。
15.在新制的硝酸亞鐵溶液中,滴入少量的濃鹽酸,為什麼觀察到溶液變黃色?
【答】在硝酸亞鐵溶液中加入濃鹽酸發生兩種變化:①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Fe2++2H2OFe(OH)2+2H+,加入鹽酸,使溶液中氫離子濃度增大,平衡左移,使溶液中亞鐵離子的濃度增大,表現為淺綠色加深;②溶液中同時有較多的氫離子和硝酸根離子,硝酸具有較強氧化性,即發生反應:3Fe2++4H++NO3-=NO↑+3Fe3++2H2O,生成了Fe3+表現為黃色。由於主要反應是第②種情況,最後反應現象為溶液變黃色,同時有NO氣體產生,遇空氣會變為紅棕色。
16.溴乙烷水解後,如果溴乙烷過量溶液分層後乙醇會在哪一層?
【答】乙醇與水互溶,乙醇與溴乙烷也互溶,溴乙烷不溶於水。這時乙醇在水和溴乙烷中會以一個固定的比例溶解(按溶解性大小溶解)。
17.制氫氧化鐵膠體時為什麼一定要用飽和氯化鐵溶液?
【答】制氫氧化鐵膠體利用的是氯化鐵水解反應:FeCl3+3H2O=Fe(OH)3(膠體)+3HCl,這是一個可逆反應,選用飽和溶液的目的是增加鐵離子的濃度,有利於平衡向右移動,這樣更有利於氫氧化鐵膠體的制備,可以生成較多的膠體。如果用稀溶液會導致生成的膠體很少。
18.純鋅片和稀硫酸反應較慢,為什麼將鋅片一角在硫酸銅溶液中浸一下,反應速率明顯加快?
【答】鋅片的一角在硫酸銅溶液中浸一下,發生置換反應,生成硫酸鋅和銅單質,此時,金屬片上是鋅、銅單質的混合物,可以形成原電池,原電池可以加快反應的速率。
19.用金屬鈉製取氧化鈉常用NaNO2與Na反應,為什麼不用Na在氧氣中燃燒的方法?
【答】Na在氧氣中緩慢氧化生成Na2O和Na2O2,如果鈉直接燃燒生成過Na2O2而不是氧化鈉,製取純凈的氧化鈉條件不好控制。Na與NaNO2反應除生成氧化鈉外還可以生成氮氣N2,N2可以保護鈉不會在空氣中被氧化。
20.接觸法制硫酸時,由沸騰爐排出的氣體必須經過洗滌其目的是什麼?
【答】沸騰爐中主要是二硫化亞鐵這種硫鐵礦石的燃燒,因為礦石純度不是很高,燃燒後生成的雜質會很多,而這些雜質有可能會使催化劑五氧化二釩中毒(或失效),一方面催化劑的價格貴,另一方面不利於接觸室合成三氧化硫,故為了合成順利和節省成本,要對沸騰爐出來的氣體進行除雜處理。
21.乙炔的製取實驗中,為什麼將水改用飽和食鹽水就不會與碳化鈣劇烈反應?
【答】食鹽水中食鹽電離出的Na+和Cl-占據一定空間,它們的存在可以減少水與電石(碳化鈣)的接觸面積,從而減緩水與電石(CaC2)的反應,防止因反應速度太快而生成大量的泡沫。
22.洗滌沉澱選用的試劑有什麼要求嗎?
【答】沉澱洗滌的試劑有以下幾種:①蒸餾水;②冷水、熱水;③有機溶劑,如酒精、丙酮、酒精水溶液等;④該物質的飽和溶液。一般經常用的洗滌劑是蒸餾水,如果用其他的洗滌劑,必有其「獨特」之處。用冷水適用范圍是產物不溶於水,目的是除去晶體表面附著的雜質,可適當降低晶體因為溶解而造成損失。有特殊的物質其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下降的,可以採用熱蒸餾水洗滌。用酒精等有機溶劑洗滌的適用范圍是晶體易溶於水,難溶於酒精,其好處常見有:可以降低晶體因溶解而造成損失,可以除去表面的可溶性雜質和水分;酒精易揮發,晶體易於乾燥。用酒精的水溶液洗滌的適用范圍是晶體在水中能微溶(或不溶),難溶於酒精,目的是洗去晶體表面的雜質離子,減少晶體的溶解損失,同時可以加快固體的乾燥。濾液洗滌的適用范圍是常用於晶體的轉移,過濾時沖洗燒杯內壁上殘留的晶體。用該物質的飽和溶液洗滌晶體可以使因為晶體溶解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若是易水解的物質晶體洗滌也可以使用加入抑制水解的物質進行洗滌。
23.正丁醇與溴化氫製取正溴丁烷的實驗中,各步洗滌的目的是什麼?
【答】先用稀硫酸洗滌:除去未反應的正丁醇及副產物1-丁烯和正丁醚。第一次蒸餾水洗滌:除去部分硫酸及水溶性雜質。鹼液 (Na2CO3) 洗滴:中和殘余的硫酸。第二次蒸餾水洗滌:除去殘留的鹼、硫酸鹽及水溶性雜質。
24.萃取和洗滌有什麼區別?
【答】萃取是從混合物中抽取所需要的物質;洗滌是將混合物中所不需要的物質除掉。萃取和洗滌均是利用物質在不同溶劑中的溶解度不同來進行分離操作,二者在原理上是相同的,只是目的不同。從混合物中提取的物質,如果是我們所需要的,這種操作叫萃取;如果不是我們所需要的,這種操作叫洗滌。
25.蒸餾時加熱的快慢,對實驗結果有何影響?為什麼?
【答】蒸餾時加熱過猛,火焰太大,易造成蒸餾瓶局部過熱現象,使實驗數據不準確,而且餾份純度也不高。加熱太慢,蒸氣達不到支口處,不僅蒸餾進行得太慢,而且因溫度計水銀球不能被蒸氣包圍或瞬間蒸氣中斷,使得溫度計的讀數不規則,讀數偏低。
26.用磷酸做脫水劑比用濃硫酸做脫水劑有什麼優點?
【答】①磷酸的氧化性小於濃硫酸,不易使反應物炭化;②無刺激性氣體SO2放出。
27.從溶液中得到溶質晶體有哪些方法?
【答】若溶質為加熱易分解的(如銨鹽NH4HCO3)、易被氧化的(Na2SO3)、易水解的(FeCl3、AlCl3等)或欲得到結晶水合物時,必須採用蒸發濃縮、冷卻結晶、過濾、洗滌、乾燥的方法。易水解的鹽還要採取措施抑制水解;若溶質受熱不易分解,不易水解,不易被氧化(NaCl),則可以採用蒸發結晶、過濾、洗滌、乾燥的方法。
28.化學平衡體系,溫度改變或壓強改變時,應該注意什麼問題?
【答】溫度的改變可能會使物質的狀態發生變化,導致反應前後氣體的分子數發生改變,平衡移向有可能發生改變,若溫度過高,有可能副反應發生。壓強的改變可能也會使物質的狀態發生變化,導致反應前後氣體的分子數發生改變,平衡移向也有可能發生改變。
29.向BaCl2溶液中通入SO2氣體無沉澱產生,有什麼措施能產生沉澱?
【答】弱酸不能制備強酸,所以無沉澱產生。若要得到BaSO4沉澱可加入氧化性物質,如Cl2 、HNO3、NO2 、O2、O3、H2O2等;若要得到BaSO3沉澱可加入鹼性物質,如NH3 、NaOH溶液、氨水等,若要得到S黃色沉澱,可以通入還原性H2S氣體。
30.用排空氣法收集氣體時,需要蓋上毛玻璃片或塞上一團疏鬆的棉花?
【答】目的是減少空氣與氣體的對流,增大氣體的純度。
31.為什麼在氯鹼工業中,電解飽和食鹽水時常用鹽酸控制陽極區溶液的pH在2~3?
【答】陽極產生的氯氣與水發生反應Cl2+H2O HCl+HClO,增大溶液中鹽酸的濃度能夠使平衡逆向移動,減少氯氣在水中的溶解,有利於氯氣的逸出。
32.適當升溫氮氣和氫氣合成氨的速率加快,但是溫度過高為什麼反應速率反而下降?
【答】溫度升高能夠加快合成氨反應的反應速率,溫度過高會使催化劑活性降低或失去活性,所以反應速率反而降低。工業上N2和H2反應的催化劑採用以鐵為主的催化劑,它在500度時的活性最高。
33. 在燃料電池中,為什麼常在電極表面鍍上鉑粉?
【答】增大電極單位面積吸收氣體的分子數,加快原電池電極反應的速率。
34.如何檢驗澱粉水解(催化劑是稀硫酸)的產物葡萄糖?
【答】檢驗的步驟是:取少許水解液置於試管中,分成兩份,一份滴加碘水,發現變藍色,說明有澱粉存在;另一份中加NaOH溶液使溶液呈鹼性,再加入新制的氫氧化銅懸濁液加熱(或銀氨溶液水浴加熱),若產生磚紅色沉澱(或產生光亮的銀鏡,則證明水解產物中有葡萄糖。
35.如何檢驗氫氣還原氧化銅實驗中所得的紅色產物中是否含有Cu2O?
【答】取少許試樣置於試管中,加足量的稀硫酸,充分振盪後觀察,若溶液呈藍色,則證明試樣中含有Cu2O,反之則不含Cu2O。(Cu2O+2H+=Cu2++Cu+H2O)
36.含有酚酞的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加氯水後紅色褪去的原因是什麼?
【答】紅色褪去有兩種可能,第一種是氯水中的成分與NaOH反應消耗了NaOH,使溶液的鹼性減弱所致;第二中可能是氯水中的次氯酸氧化酚酞,使酚酞變質所致。因此可以通過如下實驗驗證:向褪色後的的溶液中滴加過量氫氧化鈉溶液,若溶液變紅色則第一種情況正確,若溶液不變紅則說明酚酞已經變質,第二種情況正確。
37.電解精煉銅的CuSO4溶液為什麼常用硫酸酸化?
【答】電解過程中伴隨著電能轉化為化學能,同時也會產生熱能,溫度升高,促進Cu2+水解,為了抑制Cu2+的水解,防止陽極附近Cu2+水解產生Cu(OH)2沉澱,為了增強Cu2+的濃度,便於陰極析出Cu,所以常加入稀硫酸,同時也能增強電解液的導電性。
38.Fe2+與ClO-離子不能共存,為什麼其書寫的離子方程式會不一樣?
【答】還原性較強的Fe2+容易被氧化性較強的ClO-離子氧化而不能共存,但不同的酸鹼性溶液反應產物有所不同,有關反應的離子方程式如下:在強酸性溶液中,2Fe2++ClO-+2H+=2Fe3++Cl-+H2O
在中性或弱酸性溶液中, 6Fe2++3ClO+3H2O=2Fe(OH)3↓+4Fe3++3Cl-
或2Fe2++ClO-+5H2O=Cl-+4H++2Fe(OH)3↓,
在鹼性溶液中,2Fe2++ClO-+4OH-+H2O =2Fe(OH)3↓+Cl-
39.為什麼Co(OH)2在空氣中加熱時,隨溫度的變化得到固體依次為Co2O3、Co3O4、CoO?
【答】在空氣中加熱分解Co(OH)2,290℃時Co(OH)2完全脫水,Co2+會被空氣中的氧氣氧化到最高價態,從而生成高價態Co2O3。溫度升高至500℃時,高價態Co2O3部分分解出氧氣生成Co3O4,溫度再升高至1000℃時,Co3O4再分解出氧氣生成CoO。
40.為什麼Fe(OH)3在隔絕空氣中加強熱時,隨溫度的變化得到的產物會不一樣?
【答】Fe(OH)3加熱分解成氧化鐵和水,1500度以上Fe2O3在高溫下分解為Fe3O4和氧氣,2200度左右Fe3O4分解為FeO和氧氣,3400度FeO最終分解為Fe和氧氣。
41.硼酸H3BO3為什麼是一種一元弱酸?
【答】硼酸是一種缺電子化合物,它與水作用時可通過配位鍵結合生成一水合硼酸B(OH)3·H2O,然後B(OH)3·H2O電離產生少量H+和[B(OH)4]-,前者水合是化學變化,可用化學方程式表示,後者屬於電離,常見的寫法為H3BO3+H2O=H++[B(OH)4]-,可見硼酸與水作用時,結合水電離的OH-而釋放出水電離的H+,這與氨氣溶於水顯弱鹼性相類似,先水合後電離:NH3+H2O= NH4++OH-。Al(OH)3的酸式電離與硼酸電離相似:Al(OH)3+H2O =H++[Al(OH)4]-。所以H3BO3以及Al(OH)3當作酸時都是一元弱酸。注意上述變化過程不是水解,因為雖然破壞了水的電離,但沒有弱電解質生成。

閱讀全文

與選修五蒸餾測試題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凌派空氣濾芯在哪裡換 瀏覽:778
水垢經常用什麼來除去 瀏覽:558
天府半島污水廠什麼時候搬遷 瀏覽:549
邢台空調濾芯哪裡有賣 瀏覽:882
夏新凈化器多少錢一台 瀏覽:855
雲南石林縣污水處理 瀏覽:179
凈化器顯示沖洗是什麼意思 瀏覽:581
樹脂溜離瓦 瀏覽:940
掉進了污水池怎麼辦 瀏覽:889
三維凈化器是什麼原理 瀏覽:237
污水站屬於什麼單位 瀏覽:568
php資料庫sql安全過濾 瀏覽:621
大中型污水廠多採用什麼是什麼曝氣 瀏覽:142
東陽第二污水處理廠招標 瀏覽:391
廚房污水池子怕凍用什麼 瀏覽:69
凈化器放房間晚上很冷怎麼回事 瀏覽:629
海上可以直接蒸餾嗎 瀏覽:804
換機油時忘記裝機油濾芯會怎麼樣 瀏覽:829
凈水器弱鹼性能量棒有什麼用 瀏覽:463
新疆污水管網工程資料 瀏覽: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