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蒸餾問題 > 什麼朝代出現了蒸餾法釀制燒酒技術

什麼朝代出現了蒸餾法釀制燒酒技術

發布時間:2021-01-06 06:20:42

㈠ 中國的蒸餾釀酒技藝是什麼朝代由西方傳到中國的

中國是世界上第一個發明蒸餾技術和蒸餾酒的國家,大約有四五千年的釀酒歷史,白酒在中國人的生活和文化中佔有不容忽視的地位。
有資料提出「燒酒始於金世宗大定年間(1161年)

㈡ 釀酒有多少年歷史了,最早在哪個朝代呢

世界上最早出現的酒是自然酒,然後才有人工釀造的酒。人類何時開始釀酒,目前還難以確定。酒最早出現在何地,也很難弄清。不過,我國的釀酒歷史悠久。考古工作者在龍山文化遺址發現了大量陶制的貯酒和飲酒器皿。據此推算,我們的祖先遠在5000年前就開始人工釀酒了。
相傳我國在夏朝就有了甘美濃烈的美酒了。按現在的分類那時的酒尚屬黃酒類。秦漢時期,釀酒技術有了很大的提高,特別是懂得了用葡萄釀酒。
黃酒和葡萄酒都是發酵酒,酒精含量不高。為了提高酒的度數,後來又利用酒精與水的沸點不同製造出了蒸餾酒。我國的蒸餾酒始於何時,說法不一,有的說始於南北朝,有的說始於唐朝,還有的說始於宋朝。

㈢ 東漢時期老百姓用自己的蒸餾器釀的酒叫什麼酒

東漢時沒有蒸餾酒,所以你的問題不成立。

㈣ 燒酒的起源年代是哪個朝代

燒酒(蒸餾酒)起源於東漢

近年來,在上海博物館發現了東漢時期的青銅蒸餾器。該蒸餾器的年代, 經過青銅專家鑒定是東漢早期或中期的製品,用此蒸餾器作蒸餾實驗,蒸出了酒度為 26.6-20.4的蒸餾酒。 而且在安徽滁洲黃泥鄉也出土了一件似乎一模一樣的青銅蒸餾器。專門研究這一課題的吳德鐸先生和馬承源先生認為我國早在公元初或一,二世紀時期,人民在日常生活中便已使用青銅蒸餾器了。但他們並未認定此蒸餾器是用來蒸餾酒(吳德鐸:"阿剌吉與蒸餾酒",<<輝煌的世界酒文化>> , 成都出版社, 1993年)。吳德鐸先生在1986 年於澳大利亞召開的第四屆中國科技史國際學術研討會上發表這一研究結果後,這一轟動世界科技史學界的論文引起了致力於<<中國科學了技術史>>這一巨著編撰者,英國劍橋大學東方科學技術史圖書館館長李約瑟博士的高度重視。並表示要對其原著作中關於蒸餾器的這部分內容重新修正。這篇論文也引起了國內學者的關注。有人認?quot;東漢已有蒸餾酒"(王有鵬:" 我國蒸餾酒起源於東漢說"<<水的外形,火的性格---深圳首屆中國酒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廣東人民出版社,1988年)。

東漢青銅蒸餾器的構造與金代蒸餾器的也有相似之處。 該蒸餾器分甑體和釜體兩部分。通高53.9cm。甑體內有儲存料液或固體酒醅的部分,並有凝露室。 凝露室有管子介面,可使冷凝液流出蒸餾器外,在釜體上部有一入口,大約是隨時加料用的。

蒸餾酒起源於東漢的觀點,目前沒有被廣泛接受。 因為僅靠用途不明的蒸餾器很難說明問題。另外東漢以降的眾多釀酒史料中都未找到任何蒸餾酒的蹤影,缺乏文字資料的佐證。

㈤ 釀酒有多少年歷史了,最早在哪個朝代呢

中國的歷史,是一部酒的歷史。傳說釀酒的起源已有5000年歷史。但也眾說紛紜,尚未定論。
1.始於5000年前:釀造啤酒。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在西安市米家崖發現了釀造啤酒的相關器物,闊口罐、漏斗、小口尖底瓶和可移動的灶,出現於公元前3400年到公元前2900年。
2.始於黃帝時期:釀造醴酪。《黃帝內經·素問》記載黃帝和歧伯討論釀酒的情景,還提到一種古老的酒——醴酪,即用動物的乳汁釀成的甜酒。
3.始於夏禹朝:1987年8月23日《新民晚報》刊登「山東莒縣發現5000年前的釀酒器具」,包括陶盉、鬶、高足杯、觚、爵、壺、角等。飲酒器有大量的陶製品和精美的青銅製品。
4.始於商周朝:釀造葯酒。考古發掘和研究成果表明,商王朝時期從王公貴族到黎民百姓,所有的社會活動都受到禮的制約,而這種禮的實質,便是酒。還設有有酒正、酒人之職官,專門負責管理酒的釀造和使用,以保障祭祀燕饗之需。
5.始於漢代:釀造蒸餾酒。出現青銅蒸餾器,由甑和釜兩部分組成。在四川彭縣、新都先後兩次出土了東漢的「釀酒」畫像磚,其圖形為生產蒸餾酒作坊的畫像。
6.始於唐代:有詩詞為證。雍陶「自到成都燒酒熟,不思身更入長安。」,顯然,燒酒即白酒已在唐代出現,而且比較普及。隋唐文物中,還出現了只有15~20mL的酒杯。
7.始於宋代:大麴釀酒。北宋田錫《麴本草》經過2~3次蒸餾,度數較高,飲小量便醉。《宋史》中所指的「臘酒蒸鬻,候夏而出」正是今日大麴酒的傳統方法。
8.始於元代:固態蒸餾酒。李時珍《本草綱目》「用濃酒和糟入甑,蒸令汽上,用器承取滴露,凡酸敗之酒,皆可蒸燒」。蒸餾方法與現在所使用的甑桶固態蒸餾相似。

㈥ 釀酒的最佳時期是什麼時候

釀酒是指利用微生物發酵生產含一定濃度酒精飲料的過程。釀酒原料與釀酒容器,是穀物釀酒的兩個先決條件。據考古出土距今五千多年的釀酒器具表明:傳說中的黃帝時期、夏禹時代存在釀酒這一行業,而釀酒之起源還在此之前。遠古時人們可能先接觸到某些天然發酵的酒,然後加以仿製。國內學者普遍認為,龍山文化時期釀酒是較為發達的行業。釀酒原料不同,所用微生物及釀造過程也不一樣。酒麴釀酒是中國釀酒的精華所在。《齊民要術》記載的制曲方法一直沿用至今,後世也有少量的改進。

根據釀造種類的不同對釀造環境釀造工藝的過程都有不同的要求,

白酒

多以含澱粉物質為原料,如高粱、玉米、大麥、小麥、大米、豌豆等,其釀造過程大體分為兩步:首先是用大麴、小曲米麴黴、黑麴黴、黃麴黴等將澱粉分解成糖類,通過選糧、蒸煮、攤涼、撒曲、做箱、培菌、稱為糖化過程,由澱粉原料轉化為糖內糖成為酒的轉變;第2步由酵母菌再將葡萄糖發酵產生酒精。白酒中的香味濃,主要是在發酵過程中還產生較多的酯類、高級酯類、揮發性游離酸、乙醛和糠醛等。白酒的酒精含量一般在60度以上。

啤酒

以大麥為原料,啤酒花為香料,經過麥芽糖化和啤酒酵母酒精發酵製成。含有豐富的CO2和少量酒精。由於發酵工藝與一般酒精生產不同,啤酒中保留了一部分未分解的營養物,從而增加了啤酒的香味。啤酒中酒精含量一般為15度,或更低。

葡萄酒

製作方法 選擇成熟前15~20天未噴灑農葯的葡萄。除去生、青、破果粒、霉爛果及其它雜物,直接放在大盆里(不要洗),因為葡萄皮表面存在著野生酵母,在清汁發酵時發揮酵母作用。選好後,把手洗凈,用兩手在盤里用力揉搓葡萄,擠出葡萄汁。在已准備好的罐或陶瓷缸的口部放上竹篩子,將擠出的葡萄汁濾到罐或缸里,除去葡萄梗。竹篩上的葡萄皮、肉等,用紗布包好,用力擠壓出殘余的果汁,擠出的汁也裝入缸或罐中。正常情況下,葡萄出汁率為70%左右。將裝有葡萄汁的缸、罐靜置12~20個小時,用乳膠管或無毒塑料管將上清液用虹吸法吸到另一個容器中,進行發酵。為防止發酵時汁液外溢,發酵缸、罐中的葡萄清汁不要裝得過滿,是容器容量的80%-90%即可。經過兩晝夜,葡萄汁開始發酵,特別旺盛時,可聽到沙沙聲,同時可以嗅到酒香味。發酵過程,要注意控制酒度,適時補糖和控製品溫。

高粱酒

蒸餾酒: 用水果﹑乳類﹑糖類(糖蜜﹑甘蔗﹑甜菜) ﹑穀物等原料,經酵母菌發酵後, 蒸餾得到無色透明的液體, 再經熟成和調兌,製成的透明含酒精濃度高於20%的酒精性飲料高粱酒是蒸餾酒的一種. 釀造過程依先後順序, 分為制曲﹑釀酒.

制曲

麴菌和入蒸煮過的高粱(高梁飯), 會使澱粉糖化(變為葡萄糖)及發酵而產生酒精. 為使高粱酒順利發酵, 制曲為首要步驟. 所謂「曲為酒之母」, 酒麴之良窳, 對高粱酒的質量以及產量,具有關鍵性地位. 酒麴好發酵必佳

一﹑小麥為主要制曲原料

曲的原料以純小麥為佳, 若攙入大麥﹑玉米﹑黃豆…等雜糧則次之

二﹑研磨

將小麥研磨成粉, 此為制曲第一道手續

三﹑攪和

將研磨後之小麥粉, 送入攪拌機加水攪和

四﹑制曲塊

麥粉在攪拌機內加水攪和後, 送入制曲機, 壓成方形曲塊,每塊重約5公斤

五﹑培曲(繁殖麴菌)

曲塊製成後, 接著送入培菌室(曲室)中, 使其發酵,麴菌在曲塊內部大量繁殖. 此過程約需30天

六﹑堆曲(培干)

完成培曲之曲塊, 移出曲室陰干儲存, 謂之堆曲

七﹑磨曲(磨碎)

培干後之曲塊, 呈土黃色, 須磨成曲粉, 始可攙入高粱飯釀酒.至此制曲工作大功告成

曲塊質量, 和制曲期中之溫度控制息息相關, 而溫度控制是利用自然空氣來完成,因此空氣成為培制曲塊的最大資源與關鍵. 金門空氣好,水質好,製造的曲塊自然上選, 釀制出來的高粱酒自然與眾不同.

釀酒

一﹑浸泡

將高粱送進泡水池, 加水浸泡24小時

二﹑蒸煮

浸泡後之高粱, 用鍋爐蒸煮, 俗稱「蒸高粱飯」, 簡稱「蒸飯」

三﹑冷卻

高粱飯蒸煮完畢, 用輸送帶送入冷飯機, 輸送途中加進谷殼,使高粱飯不致太黏稠而加速冷卻

四﹑拌曲

將冷卻後之攙有谷殼的高梁飯, 送進拌曲機, 加入顆粒狀曲粉,用拌曲機使高粱飯與曲粉均勻混合後, 倒入發酵池

五﹑發酵

發酵10天後, 蒸餾得酒

六﹑蒸餾(第一道酒)

將發酵完成之高粱飯, 用人工倒入蒸餾鍋, 蒸餾所得謂之「第一道酒」.第一道酒因較具高粱味, 必須調兌以改善口感風味

七﹑再拌曲﹑再發酵

第一道酒蒸餾後之高粱渣滓, 出鍋再加谷殼冷卻,再加入曲粉均勻拌和, 送進發酵池, 進行再發酵12天

八﹑再蒸餾(第二道酒)

「第二道酒」, 較無高粱雜味, 較香﹑較醇﹑較順口

蒸餾過程中, 酒液流出, 最先餾出之酒精濃度在80%以上, 謂之「酒頭」, 慢慢下降, 酒精濃度在20%~40%為「酒尾」. 酒液以酒精濃度高低分開收集﹑儲存,濃度60~70% 作為大麴酒, 50~60%間為高粱酒

調兌與灌裝

為使酒質均勻一致, 迎合消費者口味, 必須進行調兌, 又稱勾兌,將不同酒精濃度, 分次蒸餾, 以及年份, 作不同比例之「勾兌」,求其色﹑香﹑味上的均衡. 然後進行灌裝於玻璃瓶或磁瓶.灌裝前需於地窖存放若干時日(通常6個月以上),使新酒辛辣味經過老熟(熟成),去除糟味,改善口感.

㈦ 我國哪個歷史時期出現了蒸餾酒

唐朝時期,我國除了自然發酵的葡萄酒,還有葡萄蒸餾酒,也就是白專色白蘭地,即出現了燒酒屬。燒酒利用酒精與水的沸點不同,蒸烤取酒。蒸餾酒的出現,是釀酒史上一個劃時代的進步。

唐太宗在破高昌國時,得到過西域進貢的蒸餾酒,故有「唐破高昌始得其法」「用器承取滴露」的記載,說明唐代已出現了燒酒。

唐朝時期,我國西北和西南兩大地區幾乎同時出現白酒蒸餾技術。因此,在唐代文獻中,出現了燒酒、蒸酒之名。

㈧ 明清時期有一種用蒸餾方法得到的花露的作用是什麼

花露不僅具有香味,而且是一種很好的營養護膚品,不同的花露具有不同的作用,可以起到保濕、養顏、美白、嫩膚、去皺等作用

㈨ 從哪些方面,我們可以確定我國唐代時期就已經出現了蒸餾酒

唐朝成都人雍陶有詩雲:「自到成都燒酒熱,不思身更入長安。」可見當時的西內南容地區已經生產燒酒,雍陶喝了成都的燒酒後,連長安都不想去了。

從蒸餾工藝上來看,唐開元年間,陳藏器《本草拾遺》中有「甄氣水」「以氣乘取」的記載。

此外,在隋唐時期的遺物中,還出現了容量只有15毫升至20毫升的小酒杯,如果沒有燒酒,肯定不會製作這么小的酒杯。這些都充分說明,唐代不僅出現了蒸餾酒,而且還比較普及。

閱讀全文

與什麼朝代出現了蒸餾法釀制燒酒技術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明曰之後怎麼獲得樹脂 瀏覽:468
錫柴4110機油濾芯沒油怎麼辦 瀏覽:297
常壓蒸餾後有重油嗎 瀏覽:514
大通v80機油濾芯什麼型號 瀏覽:75
企業中水回用培訓 瀏覽:924
過濾嘴香煙誕生時間 瀏覽:384
我國現行污水綜合排放標准 瀏覽:706
無錫電子級純水製作設備多少錢 瀏覽:665
鬼泣4迴旋之刃怎麼用6 瀏覽:642
雨水回用原水池容積計算 瀏覽:544
凈水器濾芯顯示百分百是什麼意思 瀏覽:927
廢水沖洗閥的作用 瀏覽:134
凈水機的廢水超越用水多少倍 瀏覽:734
污水加熱方法 瀏覽:974
文鍾污水處理廠 瀏覽:127
一頓自來水可產多少純水 瀏覽:934
凈水機如何控制廢水排放量 瀏覽:645
廢水處理臭氧氧化法臭氧逃逸 瀏覽:513
自貢污水清運電話 瀏覽:417
數控機床提升泵過載 瀏覽: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