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I、用下列儀器的編號回答問題:①容量瓶②蒸餾燒瓶③蒸發皿④量筒⑤燒杯⑥托盤天平⑦分液漏斗⑧試管(1)
I.(1)③蒸發皿抄⑧試管可用於加熱但不必墊石棉網,故答案為:③⑧;
(2)容量瓶和分液漏斗能用來盛放液體,且有活塞,使用時必須檢查是否漏水,故答案為:①⑦;
(3)量筒和托盤天平都屬於計量儀器,但量筒沒有0刻度,托盤天平有0刻度,使用前須先調0,故答案為:⑥.
II.A.移走可燃物、隔絕氧氣或降低溫度到著火點以下都能滅火,濕布撲蓋既可以降低溫度到著火點以下又可隔絕空氣,故A正確;
B.稀酸不慎沾在衣服或皮膚上,應先用抹布擦去,然後用水沖洗,濃NaOH具有強腐蝕性,所以不能用濃NaOH清洗,故B錯誤;
C.夜間廚房發生煤氣泄漏時,立即開燈檢查煤氣泄漏原因,會發生爆炸,引發安全事故,故C錯誤;
D.先加熱氧化銅,再通入氫氣,可能引起爆炸,故D錯誤.
E.不純的可燃性氣體燃燒時可能產生爆炸,所以點燃可燃性氣體前一定要對氣體進行驗純試驗,故E正確.
故選AE.
『貳』 如何通過蒸餾提取碘的CCl4溶液中的I2詳盡過程!
首先,我們用普通的蒸餾裝置,控制溫度在80℃以下,在錐形瓶中得到的是淺紅色的液體,此實驗連續重復了三次,得到的產物,顏色一樣,顯然,有少量的碘單質受熱混入了CCl4中,為更好的控制溫度,我們改用水浴加熱蒸餾,得到的蒸餾物比前一種方法得到的液體顏色更淺,將得到的蒸餾液體再放進燒瓶中重新蒸餾,產物的顏色更淺。但還是不能作為化學實驗中用的試劑。 很顯然僅僅使用傳統的蒸餾法不是分離碘的四氯化碳溶液的最好方法。 聯系實驗中經常用活性碳吸附紅墨水中的色素,我們使用「活性炭的吸附性」來處理蒸餾後CCl4液體呈少量淺紅色的問題,效果很好。 首先將蒸餾後的淺紅色CCl4液體全部裝入燒杯中,再向燒杯中加入少量顆粒狀或塊狀(便於過濾)的活性炭,靜置。待燒杯中溶液的淺紅色消失。過濾,即可得無色透明的CCl4液體。裝入試劑瓶中即能作為學生實驗用化學試劑。 當然也可以直接用活性炭處理萃取後I2的CCl4溶液,只不過使用的活性炭量要較大,靜放時間要長。 至於I2的CCl4溶液中的碘的回收利用。我們經過實驗和分析覺得此回收在中學實驗室中實際意義不大。因為在25 ℃時,I2在水中的溶解度為0.029克,加熱到50 ℃時, I2的溶解度才為0.078 g。照這樣計算,一次萃取實驗按10個班計算,既使配製3000 mL 碘的飽和水溶液(如果蒸餾至少要蒸餾20次以上,),完全回收其中的碘,最多也只得到0.87 g。實驗事實也如此,每次蒸餾後燒瓶中只有很微量的碘留在燒瓶中。因此,碘水萃取實驗後怎樣將溶有碘的四氯化碳溶液提純供回收利用才具有現實意義。 我抄的,我看不明白的,
『叄』 (2012綿陽)(1)根據下列實驗裝置圖,回答有關問題: ①實驗室用I裝置製取蒸餾水,儀器a的名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