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蒸餾問題 > 水中蒸餾對於哪些原料不適用

水中蒸餾對於哪些原料不適用

發布時間:2020-12-27 06:31:09

A. 水作為溶劑在冷浸法中的應用為什麼受到局限

不溶於水的就不行了呀

B. 香原料採用水中蒸餾的特點是什麼適合於哪類原料的蒸餾

從植物的含香部位採用物理方法

C. 如何提取花的香味

一般用浸提法和蒸餾法。
浸提法也是萃取的一種,萃取是利用相似相溶原理,通過系統中不同組分在溶劑中有不同的溶解度來分離混合物的單元操作,根據所提取的組分的不同,可分為浸提法(固—液 萃取法)和萃取法(液—液萃取法)。
浸提法(固—液 萃取法) :將樣品浸泡在 溶劑中,將固體樣品中的某些組分浸提出來的方法。
萃取法(液—液萃取法):利用被提取組分在互不相溶的兩溶劑中 分配系數不同而達到分離。

蒸餾法:
水中蒸餾法:
是將芳香植物原料先放入蒸鍋內,然後加入清水或上一鍋蒸餾出來的純露,水高度剛滿過物料層。加熱的方法有直接通入水蒸汽加熱、電夾套加熱、鍋底燃燒瓦斯(液化氣、煤氣均可)直火加熱。在電夾套加熱和鍋底直火加熱時需在蒸餾鍋內物料與鍋底之間設置篩板以防原料與熱源直接接觸造成燒焦,影響精油品質。
水中蒸餾原料始終淹沒在水中,水散作用好,蒸餾較均勻,也不會因原料板結而造成蒸汽短路。水中蒸餾適於某些個體較大的鮮花,如:玫瑰花;破碎的果皮和易粘結的原料。但水中蒸餾精油中的酯類成分易水解,所以含酯類高的香料植物不能採用這種方法。

水上蒸餾法:
水上蒸餾又稱隔水蒸餾:是把原料置於蒸餾鍋內的篩板上,篩板下盛放一定水量以滿足蒸餾操作所需的產生足夠的飽和蒸汽,水層高度以水沸騰時不濺濕原料底層為原則。水上蒸餾也可採用鍋底直火加熱、間接通入蒸汽加熱、電夾套加熱方式。
蒸餾開始,鍋底水層首先受到加熱,直至沸騰,所產生的低壓飽和蒸汽通過篩板由下而上加熱料層,從飽和蒸汽開始升入料層到鍋頂形成水油混合蒸汽的整個過程,以緩慢進行為宜,一般約需20-30分鍾。水上蒸餾原料只與蒸汽接觸,產生的低壓飽和蒸汽,由於含濕量大,有利於精油蒸出,也有利於縮短蒸餾時間,節省燃料,提高得油率和油的質量。水上蒸餾應用較廣,大面積種植的芳香植物為薄荷、香茅、桉樹葉等都用水上蒸餾提取精油;此法也適用於破碎後的乾燥原料包括如碎木屑和某些陰乾的花草,乾燥物料在蒸餾前需要用水浸泡,讓物料吃透水。

水蒸氣蒸餾法:
水蒸氣蒸餾法就是水蒸汽直接蒸餾,是由蒸汽發生器或小型鍋爐產生的蒸汽通入鍋內直接進行蒸餾。通常蒸汽在篩板下直接噴出,通過篩板的篩孔進入原料層加熱原料。由蒸汽發生器產生的蒸汽是具有一定微壓蒸汽,用小型鍋爐通入蒸汽的壓力設定在0.5公斤以內。溫度較高而含濕量又較低的飽和蒸汽,能很快加熱料層。因此,對乾料加熱蒸餾時,乾料必須在裝鍋前預先浸泡濕透。直接蒸汽蒸餾,其蒸餾速度快,溫度高,可縮短蒸餾時間,高沸點的成分可蒸出,出油率高。直接蒸汽蒸餾法適於鮮料或預先濕處理的乾料,如白蘭葉、橙葉和桂葉等體積直徑較小的物料。

D. 對於橘皮精油的提取若採用水中蒸餾法,其出現的原料焦糊問題應如何改善

目前來說也沒有很好的辦法去改善,很多用這個方法的都會出現焦糊的問題,所以就改成了其他的工藝

E. 提取精油生產用到的溶劑及化工原料

精油是從植物的花、葉、莖、根或果實中,通過水蒸氣蒸餾法、擠壓法、冷浸法或溶劑提取法提煉萃取的揮發性芳香物質。精油又分稀釋的(復方精油)和未經稀釋的(單方精油)。精油的揮發性很強,一旦接觸空氣就會很快揮發,也基於這個原因,精油必須用可以密封的藍色瓶子儲存,一旦開瓶使用,也要盡快蓋回蓋子。
直火法蒸餾設備
精油蒸餾萃取是指通過水蒸氣從芳香植物中蒸餾萃 水蒸氣蒸餾設備
取出精油,這是萃取精油最常用,最潔凈的方法,95%的芳香植物的精油均可以用蒸餾法萃取獲得。芳香植物適合蒸餾萃取的部位花朵、根莖、葉片、木屑。
水中蒸餾法
是將芳香植物原料先放入蒸鍋內,然後加入清水或上一鍋蒸餾出來的純露,水高度剛滿過物料層。加熱的方法有直接通入水蒸汽加熱、電夾套加熱、鍋底燃燒瓦斯(液化氣、煤氣均可)直火加熱。在電夾套加熱和鍋底直火加熱時需在蒸餾鍋內物料與鍋底之間設置篩板以防原料與熱源直接接觸造成燒焦,影響精油品質。
水中蒸餾原料始終淹沒在水中,水散作用好,蒸餾較均勻,也不會因原料板結而造成蒸汽短路。水中蒸餾適於某些個體較大的鮮花,如:玫瑰花;破碎的果皮和易粘結的原料。但水中蒸餾精油中的酯類成分易水解,所以含酯類高的香料植物不能採用這種方法。
水上蒸餾法
水上蒸餾又稱隔水蒸餾:是把原料置於蒸餾鍋內的篩板上,篩板下盛放一定水量以滿足蒸餾操作所需的產生足夠的飽和蒸汽,水層高度以水沸騰時不濺濕原料底層為原則。水上蒸餾也可採用鍋底直火加熱、間接通入蒸汽加熱、電夾套加熱方式。
蒸餾開始,鍋底水層首先受到加熱,直至沸騰,所產生的低壓飽和蒸汽通過篩板由下而上加熱料層,從飽和蒸汽開始升入料層到鍋頂形成水油混合蒸汽的整個過程,以緩慢進行為宜,一般約需20-30分鍾。水上蒸餾原料只與蒸汽接觸,產生的低壓飽和蒸汽,由於含濕量大,有利於精油蒸出,也有利於縮短蒸餾時間,節省燃料,提高得油率和油的質量。水上蒸餾應用較廣,大面積種植的芳香植物為薄荷、香茅、桉樹葉等都用水上蒸餾提取精油;此法也適用於破碎後的乾燥原料包括如碎木屑和某些陰乾的花草,乾燥物料在蒸餾前需要用水浸泡,讓物料吃透水。
水蒸氣蒸餾法
水蒸氣蒸餾法就是水蒸汽直接蒸餾,是由蒸汽發生器或小型鍋爐產生的蒸汽通入鍋內直接進行蒸餾。通常蒸汽在篩板下直接噴出,通過篩板的篩孔進入原料層加熱原料。由蒸汽發生器產生的蒸汽是具有一定微壓蒸汽,用小型鍋爐通入蒸汽的壓力設定在0.5公斤以內。溫度較高而含濕量又較低的飽和蒸汽,能很快加熱料層。因此,對乾料加熱蒸餾時,乾料必須在裝鍋前預先浸泡濕透。直接蒸汽蒸餾,其蒸餾速度快,溫度高,可縮短蒸餾時間,高沸點的成分可蒸出,出油率高。直接蒸汽蒸餾法適於鮮料或預先濕處理的乾料,如白蘭葉、橙葉和桂葉等體積直徑較小的物料。

F. 把材料導入加熱的蒸餾水中出現泡沫,用什麼把泡沫導出求解!

用細銅網將泡沫撇出即可。

G. 植物芳香油,水中蒸餾原料主易焦糊,那水下和水上就不會焦糊嗎為什麼

水上蒸餾,空氣會冷凝水蒸氣。
而水下蒸餾,根據水的密度在四度時最大往兩邊延伸密度逐漸減小可知上層的水溫度應大於下層。

H. 不同原料蒸餾所得到的酒是相同的嗎

新中國成立後,用白酒這一名稱代替了以前所使用的「燒酒」或「高梁酒」 等名稱。由於釀酒原料多種多樣,釀造方法也各有特色,酒的香氣特徵各有千秋,故白酒分類方法有很多。
按最新的國家標准,將蒸餾酒分為中國白酒和其它蒸餾酒。
白酒的定義是:以曲類、酒母為糖化發酵劑,利用澱粉質(糖質)原料,經蒸煮、糖化、發酵、蒸餾、陳釀和勾兌而釀制而成的各類白酒。
其它蒸餾酒的定義是:以穀物、薯類、葡萄及其它水果為原料,經發酵、蒸餾而釀制而成的、高酒精度(含酒精18~40%)的酒.按所用的原料不同, 又有白蘭地、威士忌、俄得克和其它蒸餾酒(如老姆酒)。
下面主要介紹中國的白酒種類。現代將白酒分為固態法白酒、固液結合法白酒和液態法白酒三類。

1 按所用酒麴和主要工藝分類
在固態法白酒中主要的種類為:

(1)大麴酒
大麴酒,以大麴為糖化發酵劑,大麴的原料主要是小麥、大麥,加上一定數量的碗豆。大麴又分為中溫曲、高溫曲和超高溫曲。一般是固態發酵,大麴酒所釀的酒質量較好,多數名優酒均以大麴釀成。

(2)小曲酒
小曲是以稻米為原料製成的,多採用半固態發酵,南方的白酒多是小曲酒。

(3)麩曲酒
這是解放後在煙台操作法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分別以純培養的麴黴菌及純培養的酒母作為糖化、發酵劑,發酵時間較短,由於生產成本較低,為多數酒廠為採用,此種類型的酒產量最大。以大眾為消費對象。

(4)混曲法白酒
主要是大麴和小曲混用所釀成的酒。

(5)其它糖化劑法白酒
這是以糖化酶為糖化劑,加釀酒活性乾酵母(或生香酵母)發酵釀制而成的白酒。

固液結合法白酒的種類有:

(1)半固、半液發酵法白酒
這種酒是以大米為原料,小曲為糖化發酵劑,先在固態條件下糖化,再於半固態、半液態下發酵,而後蒸餾製成的白酒,其典型代表是桂林三花酒。

(2)串香白酒
這種白酒採用串香工藝製成,其代表有:四川沱牌酒等。
還有一種香精串蒸法白酒,此酒在香醅中加入香精後串蒸而得。

(3)勾兌白酒
這種酒是將固態法白酒(不少於10%)與液態法白酒或食用酒精按適當比例進行勾兌而成的白酒。

液態發酵法白酒
又稱「一步法」白酒,生產工藝類似於酒精生產,但在工藝上吸取了白酒的一些傳統工藝,酒質一般較為淡泊;有的工藝採用生香酵母加以彌補。
此外還有調香白酒,這是以食用酒精為酒基,用食用香精及特製的調香白酒經調配而成。

2 按酒的香型分
這種方法按酒的主體香氣成分的特徵分類,在國家級評酒中,往往按這種方法對酒進行歸類。

(1)醬香型白酒
也稱為醬香型白酒,以茅台酒為代表。醬香柔潤為其主要特點。發酵工藝最為復雜。所用的大麴多為超高溫酒麴。

(2)濃香型白酒
以瀘州老窖特曲、五糧液、洋河大麴等酒為代表,以濃香甘爽為特點,發酵原料是多種原料,以高梁為主,發酵採用混蒸續渣工藝。發酵採用陳年老窖,也有人工培養的老窖。在名優酒中,濃香型白酒的產量最大。四川,江蘇等地的酒廠所產的酒均是這種類型。

(3)清香型白酒
也稱為清香型白酒,以汾酒為代表,其特點是清香純正,採用清蒸清渣發酵工藝,發酵採用地缸。

(4)米香型白酒
以桂林三花酒為代表,特點是米香純正,以大米為原料,小曲為糖化劑。

(5)其它香型白酒
這類酒的主要代表有西鳳酒、董酒、白沙液等,香型各有特徵,這些酒的釀造工藝採用濃香型,醬香型,或汾香型白酒的一些工藝,有的酒的蒸餾工藝也採用串香法。

3 按酒質分
(1)國家名酒
國家評定的質量最高的酒,白酒的國家級評比,共進行過5次。茅台酒、 汾酒、瀘州老窖、五糧液等酒在歷次國家評酒會上都被評為名酒。

(2)國家級優質酒
國家級優質酒的評比與名酒的評比同時進行。

(3)各省,部評比的名優酒

(4)一般白酒 一般白酒占酒產量的大多數,價格低廉,為百姓所接受。有的質量也不錯。這種白酒大多是用液態法生產的。

4 按酒度的高低分
(1)高度白酒
這是我國傳統生產方法所形成的白酒,酒度在41度以上,多在55度以上,一般不超過65度。

(2)低度白酒
採用了降度工藝,酒度一般在38度。也有的20多度。

二 現代白酒釀造技術進展
1 微生物學研究
現代釀酒的基礎之一是微生物學和生物化學,從民國開始,對釀酒微生物進行研究,從大麴和小曲中篩選微生物,三十年代至七十年代,主要目的是研究酒麴微生物的澱粉分解能力,以期提高出酒率,如五六十年代對大麴生產工藝技術的總結提高所做的工作;從八十年代開始,注重酒麴及酒窖泥中微生物的代謝產物對酒的風味的影響,以期提高酒的質量。如利用優良酒麴和酵母菌,在酒醅中潑灑己酸菌培養液等。

2 發酵工藝的研究
我國的白酒發酵技術雖源於黃酒,相對於黃酒歷史而言,白酒的生產技術還很不完善,故現代對白酒的發酵工藝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在五六十年代,影響最大的改革是全面總結了「煙台操作法」,這個操作方法借鑒了酒精工業的麩皮曲及酒母製作兩個關健技術,並結合傳統的白酒工藝,形成了一套較為規范的操作法。當時總結了其特點是:「麩曲酒母、合理配料、低溫入窖、定溫蒸燒」十六個字。
由於濃香型酒在名優酒中的產量最大,深受消費者的喜愛,許多工廠和研究機構對濃香型大麴酒工藝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如研究控制低溫發酵,對發酵溫度曲線進行部結,提出了前期緩升,中期挺堅,後期緩落的策略。
此外還採用回醅發酵,即長期反復發酵的酒醅,配加在新酒醅中,以老醅帶新醅,進行發酵的措施。或採用回糟發酵。有的也採用回酒發酵,成品酒依次分為頭級酒,二級酒,三級酒。二級酒倒回酒新酒醅中,再次入窖發酵,再次蒸餾,可將二級酒變為頭級酒。

3 人工培養老窖
濃香型白酒採用泥窖發酵,在自然情況下,一個泥窖從建窖到窖的成熟,產出高質量的酒,往往要經過很長的時間,這對提高名優酒的產量極為不利。故名酒廠對人工老窖的培養作了大量的工作。

4 蒸餾技術的改進
蒸餾技術的提高,是提高酒質的重要環節,新技術採用緩慢蒸餾,量質摘酒,分批入庫,串香法等措施。同時對蒸餾鍋進行改革設計。

5 低度酒的研製
我國出口量最大的白酒,如廣東的「玉冰燒」酒,酒度在29.5度,很受東南亞一帶消費者的歡迎。國外的蒸餾酒酒度一般較低,在40 度左右,如果酒度超過43 度,則視為烈性酒。但是我國的白酒,由於歷史上的原因,以及本身的一些特點,酒度往往在55度以上時,酒的香味才較好。大多數白酒的酒度在60度左右。酒度高的酒對人的健康有什麼影響呢?我們知道,人的肝臟,可以分泌一種酶,叫「乙醛脫氫酶」,這種酶,可以將酒精(乙醇)分解掉,酒精就不會積累,人就不會酒精中毒,酒量大的人,往往是這種酶的分泌量較多,滴酒不沾的人,往往是不能分泌這種酶,故酒精中毒。據報道,我國人口中,酒量較小的比例較大,原因是有些人的體內不能分泌這種酶,或這種酶的分泌量少。故不能適應高度白酒。這對飲酒者的健康不利。低度白酒的研製勢在必行。低度白酒的生產方法主要有兩類:一種是先將選擇好的酒基單獨加水降低酒度,澄清後,按一定的比例勾兌、調味、貯存、過濾。另一種方法是先按高度酒的生產方法進行勾兌、調味,然後加水降度、澄清、貯存、過濾。由於低度酒酒精度較低,一些芳香性的成份較難溶解其中,容易產生混濁的沉澱。故要進行「除濁」處理,將混濁的顆粒去除掉。另外,降低酒度所用的水也要經過處理。

6 後處理技術的進展
陳釀法:貯存老熟,一般用陶瓷壇陳釀效果好.
勾兌:這是決定酒質的重要環節,以往都是由富有經驗的老師傅擔任這項工作。現在利用計算機的勾兌技術也正在研究發展之中。
配加混合香酯(新工藝白酒)的研究:現在能夠生產混合香酯。這是以硫酸為催化劑,將酒精和醋酸人工合成為乙酸乙酯,用酒精和高級脂肪酸合成相應的高級脂肪酸酯.然後蒸餾分餾,凈化處理後,進行毒性實驗,證明無毒,可供食用,於是進一步製成混合各酯分的"混合香酯",作為調香劑加入到一般質量的白酒中。可提高白酒的質量。
酒香氣成分的研究:白酒中的香氣成分極為復雜,除了酒精(乙醇)之外,還含有數百種化學成分。白酒中的主要成份分為四大類:醇類物質、酯類物質、酸類物質和醛酮類物質。不同香型的白酒,其主體香氣成分是不同的。如汾香型白酒中,乙酸乙酯是最主要的香氣成分,乳酸乙酯的含量約為乙酸乙酯含量的30%,而己酸乙酯的含量較低。瀘香型白酒中,主體香成分是己酸乙酯及適量的丁酸乙酯。而米香型白酒中的乳酸乙酯的含量比乙酸乙酯的含量較高。

7 白酒機械化生產
從古代到本世紀四十年代,白酒的生產都是人工操作,勞動強度非常大,如踏曲、翻曲、粉碎、酒醅的入窖和出窖都是靠人力。新中國成立後,在白酒生產的機械化方面作了大量的探索。在許多方面已經實現了機械化生產,如用粉碎機代替了牲畜拉磨,將蒸餾器的「天鍋」改為冷凝器,免去了人工經常換水。大麴的踏制改為曲坯成型機,人工推車送料改為皮帶輸送或桁車抓鬥。陶壇貯酒也改為大容器貯酒,減少了酒的損耗,還減輕了工人的勞動強度。白酒的包裝設備也普遍實現了洗瓶、灌裝、壓蓋、貼標流水線。

三 濃香型大麴酒生產技術
白酒生產技術隨不同的種類而大不相同,在此不可盡述,在此僅簡單介紹我國最具特色的濃香型大麴酒的生產技術。
濃香型大麴酒,也稱為瀘香型大麴酒,是大麴酒中產量最大的酒種。我國名酒中大多數是濃香型。如四川及江蘇省出產眾多的中國名酒都屬於這類。
濃香型大麴酒,以高梁為主要原料,採用中溫培養的大麴,大麴用大麥、小麥、並配以一定比例的豌豆培養而成。發酵採用泥窖作發酵容器。釀造工藝極為復雜,其特點是:混蒸、續料。所謂混蒸,是說原料(高梁等)和發酵成熟的酒醅同時裝入酒甑。在這種混合醅料中,還要配入一定比例的經過清蒸,去除雜味的谷糠,目的是使酒醅疏鬆。裝入酒甑後,加熱,在原料蒸熟的同時,也進行蒸餾,將酒醅中的酒精及其它香氣成分蒸餾出來。所謂續料,舉例說,總的原料需要100公斤的話,這100公斤原料不是一次性加入,而是分數次陸續加入,上面曾說過採用混蒸工藝,是將一部分原料和一部分酒醅混在一起同時進行蒸煮和蒸餾,也是這個道理。續料發酵時,每次加入一定比例的新原料,蒸餾蒸煮後,丟棄一部分經多次發酵、蒸餾的酒醅(這部分將被丟棄的酒醅,在發酵時及蒸餾時,都要放在指定的位置,便於區別)。經過蒸餾蒸煮後的混合醅料,冷卻後,加入酒麴,重新送回到泥窖中繼續進行發酵。蒸餾出來的酒,則要分別入庫。因為在整個蒸餾過程中,最先蒸餾出來的酒與中間過程或最後蒸餾出來的酒,口味是不相同的。最先蒸餾出來的稱為「頭酒」,最後蒸餾出來的酒稱為「尾酒」。這兩部分酒的口味都不佳,但都有各自的用途。中間過程蒸餾出來的酒,可以作為原酒分別入庫。原酒經檢驗,確定其等級,還要經過較長時間的貯存,酒的口味才較為柔和。貯酒最好是在放在陶壇中,在較低的溫度下貯酒效果最好。貯酒時間分為半年或3年不等。最後勾兌成型。
現代濃香型大麴酒的生產工藝,繼承了傳統的老五甑工藝,並有所改進。總的工藝流程如下圖所述:

┌—→出窖堆放———┐
│ ↓
│ 大麴 發酵酒醅 高梁 谷糠 水
│ ↓ │ ↓ │
│ 打碎 │ 破碎 │
│ ↓ │ ↓
│ 碾細 │ 潤料 清蒸
│ ↓ │ ↓ │
│ 過篩 │ 預蒸 │
│ ↓ │ ↓ │
│ 大麴粉 └———→配料←——————┘
│ │ ↓
│ │ 裝甑 ┌——→ 酒頭(作調味酒等)
│ │ ↓ │
│ │ 蒸糧、蒸酒———┼——→ 蒸餾酒(入庫)
│ │ │ │ ↓
│ └———————┐ ↓ │ 貯存
│ │ 出甑 │ ↓
│ │ │ │ 勾兌
│ ↓ ↓ ↓ ↓
└————入窖發酵←加曲 ← 加水 尾酒 包裝
↑ │ ↓
└———————————————┘ 成品酒

四 液態法白酒生產技術與液固法新工藝
液態法白酒是產量最大的白酒,生產方法與酒精生產類似,但在調香,後處理等方面則有所不同。將液態法與固態法相結合,創造了一套生產白酒的新工藝,即利用液態發酵法生產質量較好的酒精作為酒基,對採用固態發酵法製成的香醅進行串蒸或浸蒸,製得新工藝白酒。其基本工藝流程如下:

薯干

粉碎
↓←———————第一次配醅———┐
米糠、麩皮、麩曲、稻殼 配料 │
↓ │
潤料 │
↓ │
蒸煮 │
↓ ←————— 第二次配醅 ——┤
冷卻 │
↓ │
麩曲、生香酵母、釀酒酵母 →加曲、加酒母 │
↓ │
加水 │
↓ │
加香醅、加尾酒 → 混合 │
↓ │
入池發酵 │
清蒸後的稻殼——→ ↓ │
酒精 → 串香蒸餾———→出甑蒸餾—————┘

新工藝白酒
建議 這沒有意義
也可以自己查閱資料

閱讀全文

與水中蒸餾對於哪些原料不適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離子交換色譜哪些學校有 瀏覽:578
淘寶網首頁鍋爐除垢液 瀏覽:559
寶山廚下式不用桶的飲水機怎麼賣 瀏覽:522
多樂士環氧樹脂面漆 瀏覽:184
流體光固化樹脂 瀏覽:619
紙張過濾速度測定儀 瀏覽:759
307加水箱除垢劑 瀏覽:720
農村污水處理站帶來的環境效益 瀏覽:772
卧室空調濾芯有什麼用 瀏覽:753
佛山廢水零排放如何論證 瀏覽:121
書經提煉猶如水經蒸餾說明 瀏覽:393
燒開水除垢 瀏覽:870
廚房凈水器什麼時候安裝最合適 瀏覽:65
經常吃過濾的水好嗎 瀏覽:877
超濾膜污堵嚴重原因 瀏覽:74
凈水機怎麼區分多少加侖 瀏覽:642
生活污水一般指什麼廢水 瀏覽:393
樹脂工廠是化工廠嗎 瀏覽:64
水垢會不會影響加熱 瀏覽:268
吸奶器一直用會回奶嗎 瀏覽: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