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將碘從四氯化碳中提取出來為什麼用蒸餾
由於I2和CCl4沸點不同,加熱其混合物,沸點低的CCl4先被蒸餾出來,從而達到分離的目的版(從資料查得I2熔點權:114℃,沸點184℃,而CCl4沸點77℃,沸點相差107℃,可以通過蒸餾的方法把CCl4蒸餾出去,從而與碘分離。不過蒸餾時,需要水浴加熱,以便及時控制溫度)。
㈡ 蒸餾碘的四氯化碳溶液為什麼要用水浴
由於四氯化碳的沸點低於100攝氏度,而碘的沸點高於100攝氏度,用水浴加熱容易控制溫度,即保證四氯化碳能夠順利蒸發,碘又不氣化。
㈢ 如何將碘從它的四氯化碳溶液中分離
蒸餾,使四氯化碳蒸出,冷卻後燒瓶中剩餘的固體或結晶即為碘單質。
㈣ 如何把從碘的四氯化碳溶液中提取出來
蒸餾;單質碘沸點為184.35℃;四氯化碳沸點為76.54℃。如果不考慮其它因素影響,用蒸餾的方法分離碘的四氯化碳溶液,應該是四氯化碳先蒸餾出來。
㈤ 如何通過蒸餾提取碘的CCl4溶液中的I2詳盡過程!
首先,我們用普通的蒸餾裝置,控制溫度在80℃以下,在錐形瓶中得到的是淺紅色的液體,此實驗連續重復了三次,得到的產物,顏色一樣,顯然,有少量的碘單質受熱混入了CCl4中,為更好的控制溫度,我們改用水浴加熱蒸餾,得到的蒸餾物比前一種方法得到的液體顏色更淺,將得到的蒸餾液體再放進燒瓶中重新蒸餾,產物的顏色更淺。但還是不能作為化學實驗中用的試劑。 很顯然僅僅使用傳統的蒸餾法不是分離碘的四氯化碳溶液的最好方法。 聯系實驗中經常用活性碳吸附紅墨水中的色素,我們使用「活性炭的吸附性」來處理蒸餾後CCl4液體呈少量淺紅色的問題,效果很好。 首先將蒸餾後的淺紅色CCl4液體全部裝入燒杯中,再向燒杯中加入少量顆粒狀或塊狀(便於過濾)的活性炭,靜置。待燒杯中溶液的淺紅色消失。過濾,即可得無色透明的CCl4液體。裝入試劑瓶中即能作為學生實驗用化學試劑。 當然也可以直接用活性炭處理萃取後I2的CCl4溶液,只不過使用的活性炭量要較大,靜放時間要長。 至於I2的CCl4溶液中的碘的回收利用。我們經過實驗和分析覺得此回收在中學實驗室中實際意義不大。因為在25 ℃時,I2在水中的溶解度為0.029克,加熱到50 ℃時, I2的溶解度才為0.078 g。照這樣計算,一次萃取實驗按10個班計算,既使配製3000 mL 碘的飽和水溶液(如果蒸餾至少要蒸餾20次以上,),完全回收其中的碘,最多也只得到0.87 g。實驗事實也如此,每次蒸餾後燒瓶中只有很微量的碘留在燒瓶中。因此,碘水萃取實驗後怎樣將溶有碘的四氯化碳溶液提純供回收利用才具有現實意義。 我抄的,我看不明白的,
㈥ 蒸發 碘的四氯化碳
1.蒸發不好收集。
2.蒸發的時候四氯化碳溶液也會蒸發。蒸發的溫度比蒸餾要高
3.蒸餾溫度較低,I不會升華。
4.分離與去雜質不一樣。去雜質是消去雜質,保留原物質。但是分離是兩者都需要保留。
㈦ 提取四氯化碳和碘溶液中的碘單質
不能蒸發的原因
CCl4沸點77℃
碘沸點184℃
直接蒸發CCl4揮發到空氣中污染空氣,而且不能重新利用了。
蒸餾液必須是水浴蒸餾,防止碘變為蒸汽。
㈧ 怎麼分離四氯化碳和碘溶液
最常用的方法就是蒸餾法,碘的四氯化碳溶液可以考慮加熱促使四氯化碳揮發的方法實現。
㈨ 為什麼分離碘和四氯化碳溶液採用蒸餾而非蒸發
溶液的蒸發通常指通過加熱使溶液中一部分溶劑汽化,以提高溶液中非揮發性組分的濃度內(濃縮)或使溶質從溶容液中析出結晶的過程。而不是分離提純物質。
蒸餾是一種熱力學的分離工藝,它利用混合液體或液-固體系中各組分沸點不同,使低沸點組分蒸發,再冷凝以分離整個組分的單元操作過程,是蒸發和冷凝兩種單元操作的聯合。與其它的分離手段,如萃取、過濾結晶等相比,它的優點在於不需使用系統組分以外的其它溶劑,從而保證不會引入新的雜質。
(9)ccl4碘水浴蒸餾擴展閱讀
將液體加熱至沸騰,使液體變為蒸氣,然後使蒸氣冷卻再凝結為液體,這兩個過程的聯合操作稱為蒸餾。很明顯,蒸餾可將易揮發和不易揮發的物質分離開來,也可將沸點不同的液體混合物分離開來。但液體混合物各組分的沸點必須相差很大(至少30℃以上)才能得到較好的分離效果。
在常壓下進行蒸餾時,由於大氣壓往往不是恰好為0.1MPa,因而嚴格說來,應對觀察到的沸點加上校正值,但由於偏差一般都很小,即使大氣壓相差2.7KPa,這項校正值也不過±1℃左右,因此可以忽略不計。
㈩ 如何分離含碘的四氯化碳
碘在四氯化碳中的溶解度很大,用一般的溶劑很難是碘從四氯化碳中轉移出內來。因此,我們應容該從化學反應的角度去思考。根據鹵素的主要化學性質,不難篩選出選用與鹼溶液反應,在溶有碘的四氯化碳中加入氫氧化鈉溶液,充分振盪,再用分液漏斗將四氯化碳分離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