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蒸餾問題 > 蒸餾酒那道最好

蒸餾酒那道最好

發布時間:2020-12-27 04:18:16

㈠ 白酒和洋酒主要區別是什麼為什麼味道差距那麼大白酒是發酵,洋酒是蒸餾,這種說法對嗎

蒸餾酒方面的區別:
我國高度白酒是蒸餾酒
白酒原料是糧食。經過固態法發內酵,採用多種微生容物發酵,生成大量香味物質,通過蒸餾提取出來,然後經過貯存,勾兌調味生產出的產品。

洋酒分為很多種。
比如高度XO為例:原料是葡萄,經過液態發酵,然後蒸餾貯存,勾兌調味生產。
原料不同,使用的微生物種類也不同,兩者蒸餾的方式不同,固態法蒸餾香味物質相對集中;液態法蒸餾,香味物質蒸餾時因沸點不同,分層流出。
所以口感會區別很大。

不經過蒸餾的釀造型酒水:外國酒、本國酒有很多。
比如葡萄酒、啤酒等。
這些酒質量、口感就會很相似。
不過葡萄酒分為干型、半干型、甜型。口感區別很大。

同樣的啤酒原料、生產工藝的不同,口感也會有很大的區別。
大麥芽乾燥的溫度、啤酒花的使用量等。

㈡ 白酒喝高度酒還是低度酒對身體好

酒是生過的調味劑,吃什麼喝什麼嘗嘗成為我們日常生活中討論的話題。高度酒好喝還是低度酒好喝也常成為大家熱議的話題。很多人潛意識里認為低度酒就是加水勾兌而成的,就是劣質酒,口感淡,索然無味,有可能還加了香精。低度酒就是劣質酒這樣解釋合理嗎?高度酒就一定好喝?

首先我們要知道低度酒是如何來?

高度酒變成低度酒,在把純糧酒降低度數,勾兌成低度的時候,會有一個問題,就是通過勾兌出來的低度酒很混濁,這時就要通過各種手段去過濾,過濾後酒變清澈了,但會把酒中的有機分子也給過濾掉了,致使這時候的酒的口感和香味差很多,為改變這種狀況,就要不斷地添加香料、香精等添加劑在酒裡面,這樣就造成低度酒實質上就是一種加了很多添加劑的勾兌酒,所以專家們建議,40度以下的低度酒不要去喝。

其次低度酒一定是劣質酒嗎?

可以肯定的回答低度酒也有優質的,並不是所有低度酒都是劣質酒,由於中國白酒特殊的釀造工藝和風味特徵,優質低度白酒所需要的技術難度更大,成本也會更高。要想成功解決低度白酒「低而不淡」、「低而不渾」、「低而穩定」的通病,不但需要足夠的技術積累和技術創新,還要有足夠的優質基酒做物質保證。所以往往優質的低度酒會比較貴,也會很好喝。

四大香型高度酒還是低度酒最好?

關於白酒的度數,白酒界的定義是不宜超過68度,否則將不適合飲用,這也是大部分白酒不會超過這個界限的原因。

濃香型與醬香型白酒,原酒中的香味物質較多且含量高,所以酒度降至38一40度仍能基本保持原酒風味,但一旦降至35度以下,就失去了我國傳統酒固有的特色。醬香型典型代表茅台酒53度最好,濃香型典型代表五糧液52度最好。

清香型白酒,其香味成分含量較少,酒度不宜降到過低,降到45度,便難以保持原酒風味,因此以50一55度為宜。例如42度的竹葉青汾酒柔和又順口。

米香型白酒,其香味物質比較簡單,在蒸餾時取酒不宜時間太長,酒度太低,口感會很淡,酒味很淡,一般不宜將至25度以下,30度左右的口感最佳。

對於中國白酒而言,大多數好酒的度數都在52度到55度之間。聰明的人大多都會選擇高度白酒作為收藏,因為好酒大多數都是高度的,不僅長期保存可以保持原有的風味,好酒中的各種酸類和醇類物質在歲月沉澱中形成口感醇厚,香味更濃郁的好酒。

喝酒也是有多種情況的,一種是自己想喝酒而喝酒,另一種是為了應酬而不得不喝酒。如果是應酬的場合的話,最好選擇低度酒,即使一口乾一個,也能減少體內酒精的攝入量。但是如果是自己一個人,想要喝點小酒的話,還是喝高度酒好一些,而且喝酒時,要盡量慢一些喝。

不論高度酒也好低度酒也行一定要喝純糧酒。人人都知道一些昂貴的品牌酒是純糧酒,諸如茅台、五糧液等,但是畢竟因為品牌等東西在,這個價錢自然不低,作為口糧酒實屬對於普通百姓來說不可能。需求性價比高,親民價格的純糧食酒,我相信也是眾望所向。

陸志一直在茅台從事醬香酒行業,致力於把真正的純糧食固態發酵美酒帶上酒友們的餐桌,始終堅信著 「酒品如人品」這個宗旨,做好人才能做好酒。

㈢ 朗姆酒什麼味道的

他們喝的是水
演戲哪能真喝酒
就算是真喝酒也是不渴的時候喝

朗姆酒是蒸餾酒,用甘蔗壓出來的糖汁,經過蒸餾發酵出來的

滿甜的

㈣ 蒸餾酒,也就是我們現在所喝的白酒,竟然由一個道士發明,真的是這樣嗎

蒸餾酒,也就是我們現在所喝的白酒是否是由道士發明的,這個說法不一定是真的,畢竟沒有有價值的考古文獻有記錄。只能說不能斷定是真亦不能斷定為假,畢竟空穴來風定有由來。

說到酒,大家都知道小酌怡情,大酌傷身。因此飲酒要慢斟緩飲,適量而為,意到為止。尤其是在職稱或者聚會上面。飲酒尤其不要速喝,因為對身體的刺激很大,尤其是腎臟的負擔,而且這種傷害一旦造成就不可以彌補。大家在飲酒的時候尤其要注意不要勸酒,畢竟很多時候勸酒已經變味。

㈤ 蒸餾酒是什麼味道,大部分不都是酒精嗎,為什麼有人說有香味呢

米酒來和谷酒都是蒸餾出來源的酒精和水,但味道卻有很大的差別,用的發酵粉不一樣,另外部分地方,米酒是蒸熟的糯米和發酵粉一起存放得到的,谷酒需要穀物蒸餾出來/ 追問 谷酒和米酒的成分都是酒精和水,成分一樣。如果幫到你請採納!

㈥ 蒸餾酒味道的問題

用的發酵粉不一樣,另外部分地方,米酒是蒸熟的糯米和發酵粉一起存放得到的,谷酒需要穀物蒸餾出來/

㈦ 為什麼許多優質醬香酒都是53度

人們要搞清楚一點,白酒的度數意思是白酒中乙醇體積的百分比,通常情況下是以二十攝氏度時的體積比來標識的。比如說五十度的白酒,意思是每一百毫升的白酒中含有五十毫升的乙醇。表示酒精含量也是可以用重量比的,體積和重量比之間是可以互相轉化的。

有人做過相關科學實驗,將53.94m的酒精加上49.83的水,混合物體積並不是加起來的總數,而是妥妥的100ml。醬香型白酒也是如此,只有五十三度,才能將水分子和酒精分子牢牢固定在一起,度數才能長久的穩定下來,隨著時間的流逝,仍然不失那份濃醇,歷久彌新。

53並不是簡單的數字,它是自然和科學的完美結合。

㈧ 白酒是什麼時候出現的

中國是世界最早的釀酒國家之一,釀酒歷史十分悠久。那麼,我國的酒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呢?

人們從古到今愛飲酒,關於酒也就有著種種傳說。

一.酒的起源

在古代,往往將釀酒的起源歸於某某人的發明,把這些人說成是釀酒的祖宗。關於酒的起源,古書有幾種不同的說法:

儀狄釀酒
《戰國策》、《世本》等書均記載夏禹的儀狄發明了酒。公元前二世紀史書《呂氏春秋》雲:「儀狄作酒」。漢代劉向編輯的《戰國策》則進一步說明:「昔者,帝女令儀狄作酒而美,進之禹,禹飲而甘之,曰:『後世必有飲酒而之國者。'遂疏儀狄而絕旨酒(禹乃夏朝帝王)」。

釀酒始於黃帝時期
另一種傳說則表明在黃帝時代人們就已開始釀酒。漢代成書的《 黃帝內經· 素問》中記載了黃帝與歧伯討論釀酒的情景,《黃帝內經》中還提到一種古老的酒---醴酪,即用動物的乳汁釀成的甜酒。黃帝是中華民族的共同祖先,很多發明創造都出現在黃帝時期。《黃帝內經》一書實乃後人託名黃帝之作,其可信度尚待考證。

杜康造酒

杜康造酒,流傳較廣,傳說認為釀酒始於夏朝時代的杜康。《事物紀原》則有「杜康造酒」之說;東漢《說文解字》 中解釋「酒」字的條目中有:「杜康作秫酒」。《世本》也有同樣的說法。但杜康究竟是什麼時代的人,連古人都難以搞清。宋朝人高承在《事物紀原》中也說:「不知杜康何世人,而古今多言其始造酒也」。也許杜康是一位釀酒的大師,也許他是用高梁釀酒的創始人。杜康釀酒的遺址也很多:伊川、汝陽及白水縣,且至今都在生產杜康酒。

二.最原始的酒

最原始的酒應該是含糖水果自然發酵而成。也有人稱之為帶酒味的水果,而不稱其為釀酒。

有文字記載的最古老的酒是游牧時代用獸乳釀造的酒(自然發酵)。有的書稱之為第一代人工飲料酒。據說至今內蒙、西藏等地少數民族地區仍有釀造乳酒的習慣。

三.穀物釀酒

我們現在所說的酒,一般都是指穀物釀酒。

當人類社會進入農業社會後,穀物逐漸多起來,但由於當時的保管方法所限,穀物難免發芽生霉,這時只要水分適當,就有可能進行發酵。經不斷的模仿和摸索,穀物釀酒就「出世」了(可能在7000年前)。漢朝淮南王劉安《淮南子》:「清釀之美,始於耒耜」即穀物釀酒起源幾乎是和農業同時開始的。

山東泰安「大汶口文化」遺址中發現有陶制酒器,距今至少四、五千年。這一發現表明:我國的釀酒業起碼在五千年前就開始了。

四.酒麴

最初的穀物釀酒是用發芽生霉的穀物作曲。在原始社會時,穀物因保藏不當,受潮後會發霉或發芽, 發霉或發芽的穀物就可以發酵成酒。因此,這些發霉或發芽的穀物就是最原始的酒麴,也是發酵原料。可能在一段時期內,發霉的穀物和發芽的穀物是不加區別的,於是,在遠古便有了兩種都可以用來釀酒的東西。發霉的穀物稱為曲,發芽的穀物稱為櫱。到了農耕時代的中晚期,人們不斷試制,終於制出了人工曲,曲櫱分家。

「古來曲造酒,櫱造醴,後世厭醴味薄,遂致失傳,則並櫱法亦亡」(中國的「啤酒」從此未能發展下來)

用曲釀酒是我國勞動人民的獨創。曲的出現,是我國古代發酵技術的最大發明;並給現代工業帶來了極其深遠的影響。有了曲,才由櫱糖化(乙醇很低)發展到邊糖化邊發酵的雙邊發酵(復式發酵)直到今天的釀酒工業。

據說直到十九世紀九十年代,法國人從我國酒麴中分離出糖代力強並能起酒代作用的黴菌用於酒精生產,才突破了西方釀酒糖化劑非用麥芽不可的狀況。另外,穀物制曲還是一種用固態培養物保存微生物的好辦法。有人認為,酒麴應與四大發明一起作為五大發明。

五.蒸餾酒的起源

我國的白酒,是世界著名六大蒸餾酒之一。以上所提到的酒,現在看來,都應屬黃酒之列,白酒,必須闖過蒸這一關。

關於蒸餾酒的起源,也有很多種說法。

1.蒸餾酒始創於元代

最早提出此觀點的是明代醫學家李時珍。他在《本草綱目》中寫道:"燒酒非古法也,自元時始創。其法用濃酒和糟,蒸令汽上,用器承取滴露,凡酸壞之酒,皆可蒸燒"。

元代文獻中已有蒸餾酒及蒸餾器的記載。如《飲膳正要》,作於1331年。故十四世紀初,我國已有蒸餾酒。但是否自創於元代,史料中都沒有明確說明。

2.宋代已有蒸餾酒

宋代已有蒸餾器是支持這一觀點的最重要的依據之一。南宋張世南在《遊宦紀聞》卷五中記載了一例蒸餾器,用於蒸餾花露。宋代的《丹房須知》一書中還畫有當時蒸餾器的圖形。

宋代的文獻記載中,燒酒一詞出現得更為頻繁,而且據推測所說的燒酒是蒸餾燒酒。如宋代宋慈在《洗冤錄》卷四記載:"虺蝮傷人,……,令人口含米醋或燒酒,吮傷以吸撥其毒"。這里所指的燒酒,有人認為應是蒸餾燒酒。

充分的證據證明宋代已有類似今天的蒸餾器,75年河北出土了一套金世宗時代的銅制燒酒鍋,其構造、原理與我國傳統的蒸餾器很相象(據考證,鑄造年代不遲於1161年)。

蒸餾酒與釀造酒相比,在製造工藝上多了一道蒸餾工序,關健設備是蒸餾器。故蒸餾器的發明是蒸餾酒起源的前提條件,但蒸餾器的出現並不是蒸餾酒起源的絕對條件。因為蒸餾器不僅可用來蒸酒,也可用來蒸餾其它物質,如香料、水銀等。

3.唐代初創蒸餾酒

唐代是否有蒸餾燒酒,一直是人們所關注的焦點。 燒酒一詞首次是出現於唐代文獻中的。如白居易(772-846年)的「荔枝新熟雞冠色,燒酒初開琥珀香」。陶雍(唐大和大中年間人)的詩句"自到成都燒酒熟,不思身更入長安」。李肇在唐《國史補》中羅列的一些名酒中有「劍南之燒春」。因此現代一些人認為所提到的燒酒即是蒸餾的燒酒。但從唐代的《投荒雜錄》所記載的燒酒之法來看,則是一種加熱促進酒的陳熟的方法。如該書中記載道:「南方飲『既燒』,即實酒滿瓮,泥其上,以火燒方熟,不然不中飲」。顯然這不應是酒的蒸餾操作。在宋代《北山酒經》中這種操作又稱為「火迫酒」。故唐代已有蒸餾的燒酒還難以成立。

4.蒸餾酒起源於東漢

近年來,在上海博物館發現了東漢時期的青銅蒸餾器。該蒸餾器的年代, 經過青銅專家鑒定是東漢早期或中期的製品,用此蒸餾器作蒸餾實驗,蒸出了酒度為26.6-20.4。的蒸餾酒。而且在安徽滁洲黃泥鄉也出土了一件似乎一模一樣的青銅蒸餾器。東漢青銅蒸餾器的構造與金代蒸餾器的也有相似之處。 該蒸餾器分甑體和釜體兩部分。通高53.9cm。甑體內有儲存料液或固體酒醅的部分,並有凝露室。凝露室有管子介面,可使冷凝液流出蒸餾器外,在釜體上部有一入口,大約是隨時加料用的。

蒸餾酒起源於東漢的觀點,目前沒有被廣泛接受。因為僅靠用途不明的蒸餾器很難說明問題。另外東漢出土的眾多釀酒史料中都未找到任何蒸餾酒的蹤影,缺乏文字資料的佐證。

關於蒸餾酒的起源,現代國內外學者對這個問題仍在進行資料收集及研究工作。隨著考古資料的充實及對古代文獻資料的查詢,人們對蒸餾酒的起源的認識將逐步深化。因為這不僅涉及到酒的蒸餾,而且還涉及到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蒸餾器。

閱讀全文

與蒸餾酒那道最好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所有的數據輸入做過濾 瀏覽:434
廢水生物種類 瀏覽:728
湖北凈水器哪裡有賣 瀏覽:632
18年日產騏達的空氣濾芯怎麼拆 瀏覽:260
山西家用污水提升裝置 瀏覽:736
中央電視台文昌污水 瀏覽:432
廢水常規污染物 瀏覽:143
青海學校凈化器多少錢一台 瀏覽:128
電泳超濾膜瞬間高壓 瀏覽:778
活性污泥污水處理工藝的原理 瀏覽:927
水凈化器進化什麼 瀏覽:630
碘單質與四氯化碳蒸餾 瀏覽:562
edial00是華為 瀏覽:438
反滲透膜承受最大壓力 瀏覽:82
美的的飲水機最貴的是什麼 瀏覽:332
水垢對人體有害嗎結石 瀏覽:519
含氟沖洗廢水原水池是什麼意思 瀏覽:295
智能反滲透冷熱直飲機怎麼製冷 瀏覽:451
潤通純凈水哪裡有賣的 瀏覽:392
火車空氣濾芯怎麼拆下來 瀏覽: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