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普通蒸餾法不能將兩個液體混合物通過一次蒸餾就能分離的很徹底,為什麼
普通蒸餾法的應用范圍是沸點差超過20度的液態混合物,由於只是通過簡單的回氣化、液化答的方法,所以很難將混合物一次性分開。
要想效果較好,可以通過分餾的方法。
但是,理論上,沒有哪一種方法能將兩種混合物徹底的分開,只是誤差大小的問題。分餾中雜質的含量很小,可以忽略不計,僅此而已。
2. 列舉生活中混合物分離和提純的例子
一、生活中混合物分離
1、農村把稻穀加工成大米時,用篩子分離大米與糠。
2、農村做豆腐常用紗布袋將豆腐渣與豆漿分離。
3、在淘米時,常用傾倒法將洗米水與大米分離,去除裡面的砂子與空殼。
4、當水中混有較多油而分層時,用吸管可逐漸吸出上層的油。
5、當鐵屑和銅屑混在一起時,可用磁鐵分離。
6、選綠豆的時候分離出被蟲子咬壞的豆子。
7、常用傾倒法將湯中的固體與湯分離。
8、常用傾倒法將茶葉和茶水分離。
9、從沙子中分離出黃金。
二、生活中混合物提純
1、提取海帶中的碘。
2、從海水中提取食鹽和溴。
3、將粗鹽變為精鹽。
4、無水酒精的生產。
5、從麵粉中提取出天然蛋白質,得到麵筋。
6、地溝油回收後生產柴油。
蒸發提純
1、適合固液分離的體系。比如乙醇和泥土雜質的分離;
2、適合沸點相差大的體系分離。比如甲醇和甲苯的分離;
3、適合溶液體系的分離。比如食鹽溶液提取食鹽,蔗糖溶液分離蔗糖。
蒸發原理
蒸發通常是指通過加熱使溶液中一部分溶劑汽化,以提高溶液中非揮發性組分的濃度(濃縮)或使溶質從溶液中析出結晶的過程。通常,溫度越高、液面暴露面積越大,蒸發速率越快;溶液表面的壓強越低,蒸發速率越快 。
主要因素:
1、溫度。溫度越高,蒸發越快。因為在任何溫度下,分子都在不斷地運動,液體中總有一些速度較大的分子能夠飛出液面脫離束縛而成為汽分子,所以液體在任何溫度下都能蒸發。液體的溫度升高,分子的平均動能增大,速度增大,從液面飛出去的分子數量就會增多,所以液體的溫度越高,蒸發得就越快
2、液面表面積大小。如果液體表面面積增大,處於液體表面附近的分子數目增加,因而在相同的時間里,從液面飛出的分子數量就增多,所以液面面積越大,蒸發速度越快。
3. 在苯胺的制備中,根據什麼原理選擇水蒸氣蒸餾把苯胺從反應混合物中分離出來
水蒸氣蒸餾法系指將含有揮發性成分的植物材料與水共蒸餾,使揮發性成分隨水蒸氣一並餾出,經冷凝分取揮發性成分的浸提方法。該法適用於具有揮發性、能隨水蒸氣蒸餾而不被破壞、在水中穩定且難溶或不溶於水的植物活性成分的提取。
將水蒸氣連續通入含有可揮發物質 A的混合液,在達到相平衡時,汽相含有水蒸氣和組分A,汽相的總壓等於水蒸氣分壓和組分 A分壓之和。當汽相總壓等於外壓時,液體便在遠低於組分A的正常沸點的溫度下沸騰,組分A隨水蒸氣蒸出。在水蒸氣蒸餾操作中,水蒸氣起到載熱體和降低沸點的作用。原則上,任何與料液不互溶的氣體或蒸氣皆可使用;但水蒸氣價廉易得,冷卻後容易分離,故最為常用。如果蒸餾操作中使用飽和水蒸氣,且外部加入的熱量不足,水蒸氣將部分冷凝,形成兩個液相。這時汽相中水蒸氣的分壓最大,等於其飽和蒸氣壓,液體將在最低溫度下沸騰,但由於水的飽和蒸氣壓遠高於組分A的蒸氣分壓,所以餾出汽相中組分A的含量很少,水蒸氣的耗用量最大。為節省能耗,在蒸餾釜內須避免出現水蒸氣的冷凝。為此可採用外部加熱或使用過熱蒸汽將料液升溫到允許的最高溫度,以增大組分A的蒸氣分壓。同時選擇較低的操作壓力,降低水蒸氣的分壓,節省水蒸氣的用量。
4. 根據混合物的特點,分離方法一般有過濾、蒸發、蒸餾…,欲把碘從碘水中分離出來,可在溶液中加入四氯化碳
四氯化碳自與水不互溶且碘在四氯化碳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大得多,碘在四氯化碳中的顏色為紫紅色,可觀察到溶液分層,下層溶液顯紫紅色.然後將分層後的液體分開用分液,用到的儀器是分液漏斗,最後根據碘與四氯化碳的沸點不同用蒸餾分離. 故答案為:溶液分層,下層溶液顯紫紅色;四氯化碳與水即不反應也不互溶,且碘在四氯化碳中的溶解度比水中大得多 分液;分液漏斗; 蒸餾. |
5. 現在若干酒精和水的混合物,想想應該用什麼辦法使酒精和水分離 用蒸餾分離法,但是不知道怎麼證。
酒精和水單純用蒸餾法是無法完全分離的,因為兩者沸點相近,且易揮發。
如果只是為回了除去水分,可以加入答生石灰,迴流;如果要得到極純的無水乙醇,可以再加入金屬鈉進行迴流(可能你會有疑問,鈉不是會和酒精反應嗎。但其實這個反應進行得很慢,至少比鈉和水反應慢得多,所以可以這樣操作)。
如果lz覺得我回答得好,記得採納哦O(∩_∩)O~
6. 1834年德國科學家米希爾里希通過蒸餾苯甲酸和石灰的混合物得到苯.苯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結合所學知識 完
(1)A、在一定條件下1mol苯能與3mol氫氣發生加成反應不能說明苯環上沒有碳碳雙鍵,故A錯誤; 碳碳雙鍵性質較活潑,能和酸性高錳酸鉀反應而使酸性高錳酸鉀褪色,而苯不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所以說明苯環上沒有碳碳雙鍵,故B正確; C、如果苯環上有碳碳雙鍵和碳碳單鍵,苯的鄰二溴代物應該有同分異構體;而實際上,苯的鄰二溴代物沒有同分異構體,說明苯環上沒有碳碳雙鍵和碳碳單鍵,故C正確; D、經測定苯為六邊形結構,且所有碳碳鍵完全相同,說明苯環上沒有碳碳雙鍵和碳碳單鍵,故D正確; 故選BCD; (2)苯和濃硝酸在濃硫酸、加熱條件下發生取代反應生成硝基 ![]() ;反應條件依次是①鐵粉/液溴;②溴水;③氫氧化鈉醇溶液/加熱. |
7. 對於一種液體混合物,根據哪些因素決定是採用蒸餾還是萃取方法進行分離
液體混合物之間沸點相差比較大的用蒸餾方法;在不同類型溶劑中溶解度相差比較大的用萃取方法。
8. 根據蒸餾的原理不同,有哪些類型
可以分成三類:
①閃急蒸餾。將液體混合物加熱後經受一次部分汽化的分離操作。
②簡單蒸餾。使混合液逐漸汽化並使蒸氣及時冷凝以分段收集的分離操作。
③精餾。藉助迴流來實現高純度和高回收率的分離操作 ,應用最廣泛。對於各組分揮發度相等或相近的混合液,為了增加各組分間的相對揮發度,可以在精餾分離時添加溶劑或鹽類,這類分離操作稱為特殊蒸餾。
精餾包括恆沸精餾、萃取精餾和加鹽精餾,還有在精餾時混合液各組分之間發生化學反應的,稱為反應精餾。
蒸餾是一種熱力學的分離工藝,它利用混合液體或液-固體系中各組分沸點不同,使低沸點組分蒸發,再冷凝以分離整個組分的單元操作過程,是蒸發和冷凝兩種單元操作的聯合。與其它的分離手段,如萃取、過濾結晶等相比,它的優點在於不需使用系統組分以外的其它溶劑,從而保證不會引入新的雜質。
蒸餾的分類:
①按操作壓強分:常壓、加壓、減壓。
②按混合物中組分:雙組分蒸餾、多組分蒸餾。
③按操作方式分:間歇蒸餾、連續蒸餾。
應用:
①分離液體混合物,僅對混合物中各成分的沸點有較大的差別時才能達到較有效的分離。
②測定純化合物的沸點。
③提純,通過蒸餾含有少量雜質的物質,提高其純度。
④回收溶劑,或蒸出部分溶劑以濃縮溶液。
9. 根據甲醇水混合物的蒸餾和分餾曲線,哪一種方法效率較高
蒸餾指利用液體混合物中各組分揮發性的差異而將組分分離的傳質過程.將液體沸版騰產生的蒸氣導入冷凝權管,使之冷卻凝結成液體的一種蒸發、冷凝的過程.蒸餾是分離混合物的一種重要的操作技術,尤其是對於液體混合物的分離有重要的實用意義
分餾是分離幾種不同沸點的揮發性組分的混合物的一種方法;混合物先在最低沸點下蒸餾,直到蒸氣溫度上升前將蒸餾液作為一種成分加以收集.蒸氣溫度的上升表示混合物中的次一個較高沸點組分開始蒸餾.然後將這一組分開收集起來.
所以說可以理解為,蒸餾一般是得到一種單一的成分,分餾可以做到分離沸點不同的幾種成分,需要分餾柱
10. 用普通蒸餾法常不能將兩個液體混合物通過一次蒸餾就能分離的很徹底,這是什麼原因
1.沸點相差較近,需要採用精餾的方法分離;
2.形成共沸物,需要加入第三組分破壞共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