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將2滴硝酸銀溶液和2滴硝酸鉛溶液混合並稀釋到5ml後,在加入重鉻酸鉀溶液時,那種沉澱先生成為什麼
只要看濃度來積的大小、ksp和化合價源
重鉻酸銀:Qi=Ksp1=[Ag+]^2[Cr2O7-]= 2.0×10-7,
鉻酸鉛:Qi=Ksp2=[Pb2+][CrO4-]=2.8×10-12.55 ,而其中重鉻酸變成鉻酸濃度增加一倍
又因為銀離子和鉛離子濃度相同,它們的濃度大致在0.01
1、[Cr2O7-]=2.0×10^-7/[Ag+]^2=2.0×10^-6
2、[CrO4-]=2.8×10^-12.55/[Pb2+] =2.8×10^-10.55
因為重鉻酸變成鉻酸濃度增加一倍
[Cr2O7-]=1/2*2.8×10 ^-10.55=1.4××10 ^-10.55
從1和2得出鉛先沉澱。
㈡ 在50ml燒杯中加入一滴0.10mol/l'pb(no3)2,再加10毫升蒸餾水稀釋。逐滴加入0
題目 不完整,或者描述不清晰。
㈢ 為什麼硝酸鉛溶於自來水會產生白色沉澱,而能完全溶於蒸餾水是與自來水中的氯離子發生反應了
對,Pb(NO3)2是可溶的,但在自來水中可與Cl-發生反應:
Pb(NO3)2 + 2Cl- = PbCl2 (白) ↓ + 2NO3-
PbCl2 是一種白色沉澱,可溶於熱水專(75℃ ),常溫下難溶屬.
㈣ 硝酸銀和硝酸鉛混合溶液,逐滴加入鉻酸鉀
Pb2++CrO42-=Pb2CrO4(黃色沉澱)
2Ag++CrO42-=Ag2CrO4(紅色沉澱)
二者混合後,變為黃褐色,再變成紅褐色。
㈤ (1)在盛有2ml蒸餾水的試管中,加入0.1mol/L硝酸鉛溶液1滴,再加入0.1mol/L碘化鉀溶液1
硝酸鉛和碘復化鉀分別是鉛酸制弱檢驗和強鹼弱酸鹽,等濃度混合反應生成二碘化鉛沉澱後多餘半滴硝酸鉛。溶液接近中性,OH-=1*10^-7,游離鉛離子的最大濃度=1.2*10^^^-15/…1*10^^-14=0.12mol/L
再第一個實驗中,半滴硝酸鉛的Pb2+=0.0025/0.002=1.25mol/L,
c(Pb2+)*c(OH-*)c(OH-)=1.25*10^^-14大於1.2*10^^-15,Pb2+水解生成黃色的Pb(OH)2沉澱.很明顯,游離的鉛離子基本上都黃色沉澱.轉化率=1.13/1.25=90.4%
在第二個實驗中,鉛離子濃度=0.0025/0.005=0.5mol/L,雖然生成沉澱但因為鉛離子的濃度稍低,沉澱轉化率也較低0.38/0.5=76%,所以變黃色的現象不如第一個實驗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