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酒醪中含有蛋白質,蒸餾時可產生泡沫上竄,可滴加適量精煉植物油消泡嗎
可以的。
生料發酵完畢後用泥漿泵送去蒸餾。蒸餾設備仍可用傳統的甑桶、蒸餾內釜、蒸餾塔(容酒精蒸餾塔用於白酒生產只須用粗餾塔)。蒸餾操作技術與傳統的固態蒸餾相同。生料釀酒是採用全液態工藝,酒醪中有較多被溶解的蛋白質高分子物質,尤其以大米為原料者,在蒸餾時易產生大量泡沫上竄,如不注意即會造成淤鍋現象。蒸餾時,在酒醪內適量加適量加入一些單寧或精製植物油即可解決。
2. 《 化工精餾塔》 :酒精精餾塔工藝流程
酒精精餾塔一來般是用高效不銹鋼波紋填自料,凡接觸酒精部位,如塔體、冷凝器、穩壓罐、冷卻蛇管等均一般採用sus304用不銹鋼,以確保成品酒精不被污染,塔釜採用可拆式u型管加熱,便於對加熱外壁及蒸餾釜內壁進行清洗。
當然酒精精餾塔的種類還有很多。根據生產條件不通。所採用的設備也就不通~
我懂的也不多。我們單位的是催化精餾塔。污水汽提塔是採用拉西環填料。減壓塔是不銹鋼波紋填料。
3. 怎麼制酒精
用紅薯製造酒精劃算,紅薯原料來源廣,價格便宜,工藝簡單.
紅薯制酒精工藝
酒精又叫乙醇,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可製造多種有機試劑和溶劑,也是制染料、塗料、醫葯、香料、合成材料、洗滌劑等的原料。
(1)工藝流程:制曲—制酒母—蒸煮糊化—糖化發酵—蒸餾。
(2)工藝操作要點:①制曲:此工藝流程所用的糖化劑多為固體培養基所培養。在麩皮中添加5%,10%谷糠或細稻皮作培養基,培養黑麴黴菌或黃麴黴菌作為糖化劑,稱麩曲法。麩曲法的麴黴菌一般經試管培養、培養皿培養、制種曲和制曲等幾個階段逐步擴大培養,直至滿足生產需要。試管培養:
常用的黑麴黴菌菌種(如黑麴黴菌輕研2號)由專門研究單位提供。試管培養所用的培養基有多種,可用小米培養基。將小米培養基分裝於清洗、滅菌的試管中,每管約10毫升,間隔蒸煮滅菌三次,每次間隔1晝夜,蒸煮1小時。最後一次滅菌後,將試管斜置過夜,用接種針接人少量黑麴黴菌菌種,在30-32攝氏度的溫度下,經5-7天即繁殖旺盛。檢驗合格後即可提供擴大培養用。培養皿培養:可在培養皿或三角瓶中進行。培養基可用5%-10%的谷糠或細稻皮製成,麩皮和谷糠加1—1.2倍的水浸泡2小時,上鍋蒸30-40分鍾後,分別裝入已滅菌的培養皿或三角瓶中,裝料厚度0.2-0.3厘米,繼續蒸30分鍾,即成培養基。培養基冷至40攝氏度以下時,在無菌室中用接種針接人少量試管培養的黑麴黴,充分攪勻,放人恆溫箱中,在30—32攝氏度的溫度下培養約3-5天,菌種即可繁殖旺盛。檢驗合格後,將培養皿或三角瓶中的水倒出,在35-40攝氏度的溫度下乾燥。乾燥後,存放於陰涼乾燥處,保存備用。制曲種:曲種又叫種曲,是用於制曲的麴黴菌菌種。制曲種應在專門的曲種室進行。接種前一天,先將曲盤及工具放人室內,密封後,燃燒甲醛,進行葯物殺菌,約1晝夜後敞開天窗,讓葯物氣體逸出。制曲種的原料可為麩皮、大米、小米和高粱等。常用的配方為:麩皮70%—80%,谷糠或稻皮10%,含水約60%的鮮酒糟20% -30%。將原料加水拌勻,加水量為料量的75%—85%,放置滋潤1小時,過篩,再上鍋蒸煮45-50分鍾。蒸好後出鍋,冷卻至 37-38攝氏度,按0.1%—0.2%的接種量接人培養皿培養好的菌種,並鏟勻,在32-35攝氏度下堆積4-6小時,中間翻拌一次;然後將料分裝於曲盤中,厚度約1厘米,再將曲盤堆在30攝氏度左右的溫度下存放;此時料溫為28-30攝氏度。5-7小時後,料溫逐漸升至32-34攝氏度,這時應倒換曲盤的堆迭形式;以後每隔3-4小時搗碎曲料結塊三次,並保持料溫不超過35-36攝氏度。從接種起,經 48-50小時,孢子已長成,料溫開始下降或不再上升,即可提高室溫,打開曲室天窗,在35-40攝氏度的溫度下乾燥5—6小時。乾燥後,將曲種存放在陰涼千燥處,保存備用。制曲:曲是可以直接投入生產使用的糖化劑。制曲應在專門的曲房中進行。制曲的原料一般摻人5%—10%的谷糠或麩皮,也可再摻人:20%- 30%的新鮮酒糟。製作時,將原料加水拌勻,加水量應由麩皮及酒糟的含水量來決定,一般可用下式計算:
加水重量=原料重量*(要求含水%-原料含水%)/(1-要求含水%)
要求含水量一般為45%-50%。將加水拌勻的料過篩,放置1小時,使水分浸透原料,再上鍋蒸煮45-50分鍾,取出過篩,散開冷卻至37-39攝氏度,按0.3%-0.5%的接種量接入曲種,拌勻。接種後的曲料送人曲房;在28-30攝氏度下堆積4—6小時,翻拌一次;再堆放1-2小時,拌勻,分別裝人曲盤,厚度為2-2.5厘米。再將各盤堆迭成方柱形,裝盤4-5小時後;料溫可升至36-37攝氏度,此時進行拉盤。所謂拉盤,是將迭成方柱形的曲盤拉開一定距離,呈晶字形,以利於空氣流通及排放麴黴產生的二氧化碳。拉盤5-7小時後,料溫迅速上升;可達41-42攝氏度,此時進行扣盤。所謂扣盤是將空曲盤倒扣在裝有曲料的曲盤上,然後相互翻轉,使曲料由原盤落於空盤中,使原來被壓在下面的曲料生長麴黴。扣盤後,曲盤仍堆成品字形,根據料溫的變化情況,適時調動曲盤位置,以保持各盤中料溫基本一致。制曲過程申;曲室溫度應保持在28-33攝氏度。一般由接種開始,經40-45小時,即可出曲。已制好的麩曲應立即投入生產使用,不宜長時間存放。
②制酒母:酵母菌的擴大培養一般分試管培養、三角瓶培養、卡氏罐培養和制酒母等階段。試管培養:先將大麥用冷水浸泡24小時,中間換三次水,然後攤在竹簾上或竹篩里,在室溫下任其發芽。待葉芽長度與大麥粒相等時,碾碎,加1.5-2倍水,在60攝氏度的溫度下糖化1-3小時,再用布袋過濾。調節糖度到12-13度,加硫酸調節pH為0.2-0.4小將糖液分別裝入試管中,每管約5毫升,蒸煮滅菌約1小時,每晝夜滅菌一次,共進行三次。最後一次滅菌,放置過夜,同時無菌接人少量試管中培養好的酵母菌,在25-26攝氏度的溫度下,培養22-24小時。經檢驗合格後,即可提供擴大培養用。三角瓶培養:可在三角瓶和燒瓶中進行。所用培養液及培養方法均與試管培養相同,只是擴大培養倍數為8-10。卡氏罐培養:先將紅薯粉與其2倍的水攪拌成漿液,再將紅薯粉重量的3倍的水放人鍋中煮沸,此時倒入紅薯粉漿液,攪拌蒸煮40分鍾。出料後,用粗布過濾,即可得糊化醪。將糊化醪裝入滅菌的卡氏罐中,加入料量8%-10%的曲種,在60攝氏度的溫度下,糖化1-3小時。調節糖度為12-19度, pH為0.3-0.35;然後於蒸汽或沸水中滅菌1小時。放冷後,按 7%-10%的接種量接人三角瓶中培養好的酵母菌。在27-28攝氏度培養20-22小時;每4-5小時攪動一次,待繁殖旺盛,檢驗合格,即可供製酒母用。制酒母:將紅薯粉、鮮酒糟、谷糠和水按 100:20:5:50的比例拌勻,篩出粗粒,滋潤3-4小時,上鍋蒸煮 40分鍾。然後將料分裝於滅菌的酒母培養缸中,加水,並加酸調pH至4.3左右,再加人料量8%-10%的種曲,拌勻。當料溫為25-27攝氏度時,按接種量5%-7%接人卡氏罐中培養好的酵母醪,並在25—26攝氏度的溫度下培養8-10小時。酒母成熟後,即可作為生產使用的酵母菌。
③蒸煮糊化:將紅薯乾粉碎,過篩後加水調成13%-15%的漿液,上鍋蒸煮。蒸煮時間長短與火力強弱有關,常憑經驗判斷,一般約40分鍾可蒸透,即可得糊化醪。
④糖化發酚麩曲和酒母可同時接人糊化醪中。將糊化醪冷卻至20攝氏度時,加入8%-10%的麩曲和3%-5%的酒母拌勻,按料中含水60%-65%的比例加水。在不超過20攝氏度的情況下,將料裝入陶瓷缸發酵池或地窖中,封口後進行糖化發酵。發酵過程中,料溫逐漸上升,一般為28-35攝氏度,最高可達40-42攝氏度,水分保持約65%。發酵時間由入池溫度、氣溫、物料散熱情況,原料粉碎程度及澱粉濃度等多種固素決定,一般3天左右即可完成發酵。發酵後出料,即可送去蒸餾。
⑤蒸餾:從粗產物中分離出精製乙醇是在間歇式蒸餾塔中進行的。將發酵醪液裝日蒸餾釜內,用間接蒸汽和直接蒸汽加熱,熱沸後保持料液沸騰狀態,使包括乙醇在內的揮發性成分汽化。蒸汽從塔頂逸出,進入分凝器冷凝成液體。蒸餾初期,冷凝液全部從塔頂流回塔中(生產上叫悶塔),它的主要目的是提濃乙醇。分凝器流出的迴流液溫度不應低於50-56攝氏度,以免破壞蒸餾塔的操作。
冷凝器在塔中悶1.5-3小時後即開始蒸出乙醇。開始蒸出的是比乙醇沸點低的頭級雜質,接著是成品乙醇,最後是沸點高於乙醇的尾級雜質,這些均應分別接收在不同的容器中。待乙醇餾分蒸完時,即可停止加熱。料液冷卻後,打開釜底的殘液出料閥,放出殘液,用清水清洗塔、釜、分凝器及冷覯器等設備,然後重新裝料,進行下一步蒸餾。
4. 蒸餾過程單塔操作和多塔操作有什麼不同
蒸餾流程的確定應根據成品質量的要求與發酵成熟醪的組成。在保證產品質量的前提下要盡可能地節省設備投資與生產費用,並要求管道布置簡單,工作操作方便。
(一)單塔式蒸餾
用一個塔從發酵成熟醪中分離獲得酒精成品,稱為單塔蒸餾。它適用於對成品質量與濃度要求不高的工廠。
(二)兩塔蒸餾
若利用單塔蒸餾製造濃度很高的酒精,則塔需要很多層塔板,於是塔身很高,相應的廠房建築也要很高。另外這樣的單塔蒸餾酒糟很稀,用作飼料諸多不便。為了降低塔身高度和提高成品濃度,把單塔分做兩個塔,分別安裝,這就是兩塔流程。
粗餾塔的作用是將乙醇從成熟醪中分離出來,並排除酒糟。精餾塔的作用是濃縮乙醇和排除大部分雜質。
兩塔流程又有氣相進塔和液相進塔兩種型式,氣相進塔系粗餾塔發生的酒汽直接進入精餾塔,這種方式生產費用較低,為澱粉質原料廠所採用。液相進塔則系粗餾塔發生的酒汽先冷凝戍液體,然後進入精餾塔,這種方式由於多一次排醛機會,成品質量較好,適用於糖蜜酒精廠。
1.氣相進塔的兩塔流程 如圖1—42所示。成熟醪用泵自醪池進入預熱器3,與精餾塔來的酒精蒸汽進行熱交換,成熟醪被加熱至40℃左右,由醪塔頂部進入醪塔1,而醪塔底部用直接蒸汽加熱,使塔底溫度為l05—108℃,塔頂溫度為92—95℃,塔頂約50%(容量)的酒精蒸汽直接進入精餾塔2,被蒸盡酒精的成熟醪稱酒糟,由塔底部排糟器自動排出。
精餾塔底同樣亦用直接蒸汽加熱,使塔底溫度為105—107℃,塔中部溫度為92℃左右,醪塔來的粗酒精經提濃精餾後,酒精蒸汽由塔頂進入醪液預熱器3,未冷凝下的酒汽再進入第一、第二冷凝器4、5,冷凝液全部迴流入塔,部分還未冷凝的氣體則進入第三冷凝器6,該冷凝液里含的雜質較多,不再迴流入塔,作為工業酒精出售。沒有冷凝的為CO2氣體和低沸點雜質,由排醛管排至大氣中。
成品酒精在塔頂迴流管以下,即第4—6塊塔板上液相取出,經成品冷卻器12,檢酒器13,其質量達到葯用要求後送入酒庫。蒸盡乙醇的廢水稱余餾水,經排出管排至塔外。
這種兩塔流程,醪塔一般用2l—24塊塔板,精餾塔用56—70塊塔板,當然塔板數目還與塔板結構、安裝質量有關。如醪塔用雙沸式塔塔板,則2l層就可以,若用數個泡帽的,塔板數還可減少些。精餾塔板採用浮閥式則40—42層就夠了。
精餾塔的進料層為第14—18層塔板(自下向上數),精餾塔除有提取成品、排除脂醛雜質任務外,還排除雜醇油。從精餾塔提取雜醇油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液相提取,即在進料層之上2—4層塔板,溫度為85—92℃的區域中提取。另一種是氣相取油。它在進料層以下2—4層塔板上提取,氣相取油,酒精質量較高,為我國南方工廠所採用,在北方則習慣液相取油。
雜醇油的分離,自塔內取出的粗雜醇油經冷卻器7再加水稀釋(經乳化器8),含酒精10%(容量)以下時,粗雜醇油便分層,油浮在上面,送至儲存罐10中,下層的淡酒流至醪池中。雜醇油由儲存罐10利用位差經過鹽析罐11,以提高濃度。
2.液相進塔的兩塔流程 氣相進塔的優點是節省加熱蒸汽、冷卻水。但成熟醪含雜質較多時成品質量難保證。由於兩塔直接相通,相互影響較大,要求操作技術也較高。由於糖蜜發酵醪含雜質較多,所以一般都不採用氣相進塔方式。
液相進塔的工藝過程是:成熟醪經預熱器之後進入組餾塔,在塔內被加熱,酒精蒸發,在冷凝器冷凝成液體後,或直接流入精溜塔或迴流到粗餾塔再由粗餾塔頂層塔板液相取料至精餾塔。
液相進塔時,進料塔板上汽液兩相平衡,濃度較氣相進料時高,因此液相進塔時的進料位置要比氣相進料時高2—3層,否則塔底容易跑酒。
今以南方某糖蜜酒精廠為例,介紹液相進塔,氣相取雜醉油的兩塔流程,如圖1-43所示。
成熟醪經預熱器後從粗餾塔頂進入,塔底通入直接蒸汽進行蒸餾,成熟醪從上而下逐步降低酒精含量,最後由塔底排出。塔底排出的廢液含酒不應超過0.04%(容量),塔頂蒸出的酒汽經預熱器,冷凝器變成液相,由酒精塔第18層入塔進行蒸餾。從進料層以下即第16、14、12層氣相提取雜醇油。塔頂蒸出的酒氣經第1、2、3冷凝器冷凝後迴流入精餾塔頂,即72層處。在第4冷凝器排除醛酒,與粗餾塔第4冷凝器排除的醛酒匯集一起,送入主發酵罐中,在第7l、70、69層板上液相提取酒精產品,粗餾塔和精餾塔底溫控制在104℃左右,塔頂分別控制在95℃和79℃。
(三)三塔蒸餾
兩塔流程無論是汽相過塔還是液相過塔,只能得到醫葯酒精。要獲得精餾酒精採用上述僅有濃縮設備的工藝流程是很難達到目的。三塔流程就是針對這缺點而改進的。三塔流程包括三個塔,一是粗韶塔,二是排醛塔又稱分餾塔,它安裝在粗餾塔與精餾塔之間,它的作用是排除醛脂類頭級雜質。三是精餾塔,它除有濃縮酒精提高濃度作用外,還繼續排除雜質,使能獲得精餾酒精。
三塔流程由於粗餾塔蒸餾出的粗酒精進入排醛塔,以及排醛塔的脫醛酒進入精餾塔的形式不同又可分為三類:
直接式 粗酒精由粗餾塔進入排醛塔以及脫醛酒進入精餾塔都是氣體狀態。
半直接式 粗酒精由粗餾塔進入排醛塔是氣體,而脫醛酒進入精餾塔是液體狀態。
間接式 粗酒精進入排醛塔以及脫醛酒進入精餾塔都是液體。
1.三塔直接式流程 由於粗酒精是蒸汽狀態進入排醛塔,再以氣體狀態進入精餾塔,所以它的排除雜質效率是不高的。另外還有可能將粗餾塔蒸汽中微量的成熟醪帶至精餾塔,致使所得的成品有不好的氣味。雖然這種流程熱能最經濟,由於上述缺點沒有推廣。
2.半直接式 熱能消耗雖然比直接式大些,但可以得到質量比較優良的成品,因此在我國酒精工業上得到廣泛的應用。其流程如圖1—44所示。成熟醪用泵自醪池經過預熱器1預熱後,進入粗餾塔2,這時蒸出的酒氣並不直接進入精餾塔而是先進入排醛塔3,脂醛類頭級雜質在乙醇濃度較低時精餾系數更大些,因此進入塔3的粗酒精濃度最好在35—40%(容量)之間,若酒度過高,有的廠還需加水稀釋。
排醛塔通常用較多的塔板層數(28—34)和冷凝面積很大的冷凝器,並採用很大的迴流比來提高塔頂酒精濃度。在13層(自下向上數)左右進料,塔頂控制在79℃,脂醛酒含酒精為95.8—96%(容量),脂醛酒的提取量為成品的1.2—3%。
排醛塔底進入精餾塔的脫醛酒,由於採用直接蒸汽加熱和脂醛酒中酒精含量較高的緣故,其濃度較粗餾塔導出的粗酒精濃度略低,一般在30—35%(容量)之間。
脫醛液進入精餾塔4後,殘留的脂醛類頭級雜質隨乙醇蒸汽而上升,經冷凝器7、8、9,一部分由排醛管排至大氣,另一部分經冷卻器及檢酒器後進入工業酒精中。糖蜜酒精廠由於酯醛餾出物數量較大(主要含乙醛多),則將其返回發酵罐中再次發酵,以增加酒精得率。
精餾塔頂蒸出的酒汽在冷凝器7、8冷凝後全部迴流人塔,成品酒精從塔頂迴流管以下2、4、6層塔板上液相取出。
雜醇油的提取方法與兩塔流程時一樣。
3.間接式三塔流程 它的成品質量比半直接式的高,還可以生產高純度酒精。這是由於粗餾塔蒸出的酒汽經冷凝成為液體,在這過程中可多一次驅除頭級雜質的機會。顯然生產費用要大些。無論澱粉原料還是糖蜜原料用半直接法的三塔流程都可獲得精餾酒精,因此間接式的三塔流程目前應用不很廣。
(四)白酒廠酒精蒸餾流程的商榷
目前我國酒精品種單一,故多採用雙塔流程就能滿足要求。現在酒廠的酒精車間都有一部分酒精用來生產白酒。有的廠在用代用原料時為了提高酒基質量,把已獲得的酒精經化學處理後再重蒸一次,質量有所提高,但費用也增加了。為了降低成本和減少操作過程,根據甲醇的特性,酒精濃度愈高時,其精餾系數愈大,即乙醇愈容易分離,建議酒廠的酒精蒸餾採用這樣的三塔式流程:粗餾塔、精餾塔、甲醇塔。當生產醫葯酒精時就用前面兩個塔,當生產白酒酒基時則用三個塔。把從精餾塔上部酒精濃度為85%左右含脂多的酒精液引入甲醇塔,甲醇塔可用填料塔,用間接蒸汽加熱,甲醇的精餾系數大於1,從塔頂排除,成品則從塔底流出,取濃度為85%(容量)左右,它含甲醇少,含脂多。至於雜醇油仍在精餾塔中取出,這樣精餾塔的操作重點放在取油上。這樣的三塔式可以一次蒸餾得到比醫葯酒精質量高的酒基,流程如圖1-45所示。
(五)蒸餾操作的控制
酒精蒸餾的流程不多,同一流程時控制點、控制參數都近似。操作上都必須嚴格控制進料、供汽、冷卻水的供應,以及取成品和雜酵油的量,使它們相互成為一定的平衡關系。如果在操
作上任意調整一個方面或操作條件中有一個變化,就會破壞這種平衡,造成生產過程混亂,甚至導致生產事故。因此操作上要求達到「三穩」:塔底壓力穩,控制點溫度穩,出酒量穩,才能達到產、質量的穩定。為了解蒸餾操作的控制,茲將各種連續蒸餾操作的一般標准摘錄如下,供參考。
1.兩塔流程,生產醫葯酒精。
(1)醪塔 蒸餾釜溫度為105—103℃,保證酒糟內不含酒精;蒸餾釜壓力為0.196—0.245萬帕斯卡(表壓);進入精溜塔的酒精蒸汽溫度為93—95℃(醪塔頂溫度)。
(2)精餾塔 塔釜溫度為102—104℃;塔釜壓力為0.137—0.157萬帕期卡(表壓);塔中部(取雜醇油區)溫度為86—93℃,比控制塔頂溫度靈敏。進入分凝器前塔頂酒精蒸汽之溫度78—79℃。第二冷凝器流至第三冷凝器的酒溫為35—40℃,這是保證成品質量的重要措施之一。
2.三塔流程,生產精餾酒精。
(1)醪塔 同兩塔流程。
(2)排醛塔 塔底溫度為84—86℃,由脫醛酒的濃度決定;塔底壓力為0.098萬帕斯卡(表壓);塔頂溫度為78.5—79℃;第二冷凝器酒溫為40℃;脫醛酒濃度為36—38%(容量);酯醛酒濃度為95.5—96%(容量);酯醛酒的提取量為1.2-3%(對成品)。
(3)精餾塔 同兩塔流程。
3.蒸餾工藝條件決定的依據 上述各控制點的參數和設備結構,操作情況,產量,發酵成熟醪性質等有密切關系。
進醪速度和蒸汽耗量是由生產能力決定的,但也受到發酵成熟醪濃度的影響。醪塔和精餾塔底部的溫度和壓力是由塔板結構,塔內液面高度及保證不跑酒等因素決定。醪塔頂部溫度是由塔頂的酒精濃度,進醪的溫度及進醪量決定的。
各冷凝器的溫度由熱負荷分攤,並保證排醛管不跑酒等因素決定。
4.蒸餾操作 為了保證蒸餾設備的正常運轉與順利操作,最主要的是保證進醪、供汽、冷卻水三者間的平衡和穩定。其次是:成品提取、酯醛酒、雜醇油的提取部位,這對成品酒精質量以及減少蒸餾過程中的損失有很大的關系。現將其中幾個操作關鍵加以敘述。
(1)發酵成熟醪添加方式 醪液連續均勻地添加是保證醪塔穩定操作的主要條件之一,國
①在蒸餾工段最高層安裝高位槽,成熟醪用泵送入其中,醪液從高位槽經預熱器自動均勻地流入塔內。要注意的是應保持高位槽一定液位,一般用液面自動調節器控制。這種供醪方式比較簡單,其缺點在於發酵成熟醪中不能含有過多的固形物,否則可能發生管道堵塞現象。另外由於成熟醪時濃時稀現象,亦難避免,故澱粉質原料廠多不採用。
②第二種方法是用泵直接將醪液經預熱器後壓入塔內。常用的有蒸汽往復泵,醪液流量大小可通過蒸汽量的改變來達到。也有用離心泵送醪,但應裝迴流管來控制流量。要注意醪液的吸入高度不能大於1米,否則可能發生不良現象。
(2)加熱方式 酒精工廠常用的加熱方式有兩種:
①直接蒸汽加熱,採用鼓泡器或開孔蛇管。
②間接蒸汽加熱,一般用蛇管。
直接蒸汽加熱的優點在於熱能利用完全,操作比較靈敏。但是如果成品在塔底取出,例如甲醇塔就只能用間接加熱。這樣熱能利用要差些,但是可以保證酒精濃度,蒸汽冷凝水可用於鍋爐,對酒精質量也有好處。因為用直接蒸汽加熱時,如果水源有不良氣味,則會影響酒精質量。
酒糟余熱的回收利用:
分析醪塔的熱量平衡可以看出,加熱蒸汽消耗在成熟醪加熱,使它的溫度與從塔里排出的酒糟溫度相同,另外還消耗在各層塔板上,從醪液中驅出酒精。因此熱量從醪塔分作兩個流向排出,即隨著加熱到103—105℃的酒糟排出與隨著進入精餾塔的酒精蒸汽排出。
為了節約蒸餾成熟醪所用的蒸汽,有的廠利用真空裝置來蒸發冷卻酒糟,並利用回收的二次蒸汽去醪塔作加熱用。為了造成蒸發罐內的真空,並壓縮二次蒸汽,通常用蒸汽噴射器。
,蒸發罐里的酒糟由於噴射器所形成的負壓而沸騰,蒸發罐的壓力維持在5.88—7.84千帕斯卡絕對大氣壓,相當於150-300毫米汞柱。被冷卻至87—90℃的酒糟用泵抽出,或提高蒸發罐的位置,利用位壓排出。酒糟在沸騰時形成的二次蒸汽由噴射器吸入,與操作蒸汽混 合,降低到13.72—15.68千帕斯卡絕對大氣壓而進入醪塔中加熱,若操作蒸汽壓力不低於29.4千帕斯卡(絕),上述裝置是有效的,一般可節約加熱蒸汽量的18%。
5. 乙醇蒸餾釜底液是危險廢物嗎
乙醇蒸餾釜底液是危險廢物
屬於危廢,在危廢名錄里,廢酸危廢的代號是HW34。
工業版酒精含有96%乙醇權和1%甲醇。甲醇有較強的毒性,中毒後嚴重的可導致失明甚至死亡。
鄰苯二甲酸二丁脂對人體的危害:能引起中樞神經和周圍神經系統的功能性變化,然後進一步引起它們組織上的改變。有趨肝性。
卡爾費休試劑含有有毒有害化學物質,屬危廢名錄HW06有機溶劑廢物。
只要是具有腐蝕性、毒性、易燃性、反應性或者感染性等一種或者幾種危險特性的固體廢物和液態廢物都是危廢。
只要是裝過這些危險廢物的瓶瓶罐罐也是屬於危廢,要交給有資質的單位處理的。
6. 酒精回收能用蒸餾水設備嗎
有酒精蒸餾設備,可以實現酒精回收。正太壓力容器裝置原理:本裝置適回用於制葯、食品、輕工、化工等答待業的稀酒精回收,也適用於甲醇等其他溶煤的蒸餾。本裝置可將30%左右的稀酒精蒸餾至90%-95%酒精,成品酒精度數要求再高。可加大迴流比,但產量就相應減少。
正太採用高效的不銹鋼波紋填料。蒸餾塔體採用不銹鋼製作,從而防止了鐵屑堵塞填料的現象,延長了裝置的使用期限。本裝置中凡接觸酒精的設備部分如冷凝器、穩壓罐、冷卻蛇管等均採用不銹鋼,以確保成品酒精不被污染。蒸餾釜採用可拆式U型加熱管,在檢修時可將U型加熱管移出釜外,便於對加熱管外壁及蒸餾釜內壁進行清洗。本裝置可間歇生產,也可連續生產。
特點:節能,生產強度高,排污性能好,充分考慮塔器的放大效應,結構簡單,造價降低。
7. 化工精餾塔的蒸餾釜底部通入直接蒸汽時,理論塔板數計算時還減去1嗎
你什麼意思?理論塔板數要是包括再沸器就不用減1了啊
8. 酒精製造的工藝流程
去這下載吧,只要注冊進版行。權 http://bbs.hcbbs.com/thread-130078-1-1.html
9. 酒精蒸餾塔塔釜的液位一般控制在多少
此蒸餾方式已經過時,建議差壓蒸餾(加真空系統,粗塔真空)節能,排雜效果好;液位正常5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