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蒸餾水加二氧化碳加石蕊試液加熱的現象
象:溶液變成(紅色 )色,說明此液體呈(酸 )性。將上述溶液用酒精燈加熱,再觀察現象。現象:( 有氣泡冒出,溶液由紅色變成紫色 )
CO2是酸性氣體,與水反應生成碳酸 CO2+H2O=H2CO3(碳酸是弱酸,常溫下易分解,是可逆反應)
❷ 蒸餾水能不能區分氧氣和二氧化碳
①氧氣能支持燃燒,二氧化碳不能燃燒、也不能支持燃燒,把燃著的木條分別版伸入兩種氣體中,若權木條燃燒的更旺,則是氧氣;若木條熄滅,則是二氧化碳;現象明顯,能一次鑒別出這兩種氣體.
②自來水和蒸餾水的區別在於自來水含可溶性鈣鎂化合物,生活中可用肥皂水來區分,產生泡沫較多的是蒸餾水,較少的是自來水.
故答案為:(1)①;(2)把燃著的木條分別伸入兩種氣體中,木條燃燒的更旺的是氧氣,木條熄滅的二氧化碳(合理均可).
❸ 已經加熱,除過二氧化碳後的蒸餾水如何保存
未通入二氧化碳時蒸餾水的PH值為7;蒸餾水通入二氧化碳後,二氧化碳與水反應生成碳酸,所以PH值減小<7;加熱後碳酸分解為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溢出。PH又增大為7
❹ 鑒別蒸餾水和剛通過二氧化碳的水
物理方法
1.分別來取樣再蒸餾源,觀察到氣泡多的是通過CO2的水。
化學方法
1.加入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是通過CO2的水。
2.加Na2SiO3,振盪,二氧化碳能與硅酸鈉溶液反應生成硅酸混濁物,靜置後出現澆狀沉澱,說明是通過CO2的水。
3.加紫色石蕊試液,如果變紅,則是通過CO2的水。(紫色石蕊變色范圍pH為5-8,CO2飽和溶液pH=5.6,通入CO2夠多的話就可以,否則有可能現象不明顯,無法區分。)
❺ 二氧化碳和蒸餾水結合會
現象?會變成碳酸,現象不明顯,溫度稍高會有氣泡~
❻ 蒸餾水加二氧化碳加石蕊試液加熱的現象
象:溶液變成(紅色
)色,說明此液體呈(酸
)性。將上述溶液用酒精燈加版熱,再觀察現象。現權象:(
有氣泡冒出,溶液由紅色變成紫色
)
CO2是酸性氣體,與水反應生成碳酸
CO2+H2O=H2CO3(碳酸是弱酸,常溫下易分解,是可逆反應)
❼ 向二氧化碳中加入少量蒸餾水,會變成紅色嗎
不會,空氣中本身就有二氧化碳.霧天或下雨天時,就會出現二氧化碳溶於少量水中,並沒有看到什麼紅色.正常雨水PH=5.6
❽ 蒸餾水和二氧化碳有明顯反應現象嗎
分析: 根據二氧化復碳的性質制,判斷下列物質是否能與二氧化碳發生反應,若能反應還需要判斷反應是否有明顯的實驗現象. A、二氧化碳既能溶於水又能與水發生反應,但二氧化碳與水反應生成碳酸,無明顯現象;故A不正確;B、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生成不溶於水的碳酸鈣而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故B正確;C、二氧化碳通入氫氧化鈉溶液,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可溶性的碳酸鈉,無明顯現象;故C不正確;D、汽水中溶有大量二氧化碳,二氧化碳通入汽水不會出現明顯現象;故D不正確;故選B. 點評: 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變渾濁,實驗室通常利用這一反應檢驗氣體二氧化碳.
❾ 如何去除蒸餾水中的二氧化碳氣體
採取的方法通常都是加熱煮沸,原理是溫度升高,水中的氣體溶版解度降低,製取好的權無CO2蒸餾水若敞口放置,就會隨著溫度的降低CO2氣體重新溶解在水中所以都是在使用前才製取,而且製取的也都不是一點CO2都不含的蒸餾水,只是其含量相對要小很多。
在0℃,標准大氣壓下二氧化碳的溶解度為(體積比)1:1.713在20℃,標准大氣壓下二氧化碳的溶解度為(體積比)1:0.878在25℃,標准大氣壓下二氧化碳的溶解度為(體積比)1:0.759二氧化碳為非極性分子。
(9)蒸餾水加二氧化碳加熱擴展閱讀:
二氧化碳可以溶於水並和水反應生成碳酸,而不穩定的碳酸容易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在物理性質方面,二氧化碳的熔點為-78.5℃,沸點為-56.6℃,密度比空氣密度大(標准條件下),溶於水。在化學性質方面,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不活潑,熱穩定性很高(2000℃時僅有1.8%分解)。
不能燃燒,通常也不支持燃燒,屬於酸性氧化物,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因與水反應生成的是碳酸,所以是碳酸的酸酐。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二氧化碳
❿ 蒸餾水中滴入紫色石蕊試液,現象是______,再通入二氧化碳,現象是______,說明______,反應的文字表達式
水呈中性,不能使石蕊變色.二氧化碳和水反應生成碳酸,碳酸呈酸性,能使石蕊變紅.碳版酸不穩定,受熱權容易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酸性消失,石蕊恢復原來的顏色,故填:石蕊不變色;石蕊變紅;二氧化碳和水反應生成了碳酸,水+二氧化碳→碳酸;紅色變成紫色;碳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