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在試管中滴入蒸餾水和濃氨水的實驗是為了證明什麼
【實驗目的】由圖可知該實驗是為了探究①分子在不斷運動;②溫度能影響分回子運動速度答;
【實驗步驟】步驟一:向A中試管①滴加2mL蒸餾水,試管②中滴加2mL濃氨水,觀察到的現象為試管①中酚酞溶液不變色,試管②中酚酞溶液變紅色;
【分析討論】(1)由A實驗得出的結論是蒸餾水不能使酚酞溶液變紅色;濃氨水能使酚酞溶液變紅色;
(2)步驟三觀察到的現象是C、D試管中酚酞溶液均變紅色,D中酚酞溶液與E相連溫度高,較C更快變紅;
(3)由此可以得到的實驗結論是:①分子在不斷運動;②溫度越高,分子運動速度越快.
故答案為:【實驗目的】溫度能影響分子運動速度;
【實驗步驟】試管①中酚酞溶液不變色,試管②中酚酞溶液變紅色;
【分析討論】(1)蒸餾水不能使酚酞溶液變紅色;濃氨水能使酚酞溶液變紅色;
(2)C、D試管中酚酞溶液均變紅色,D中酚酞溶液 較C更快變紅;
(3)溫度越高,分子運動的越快.
『貳』 向兩支試管中各注入5mL滴有石蕊試液的蒸餾水,再分別通入二氧化碳氣體,然後將其中的一支試管進行加熱,
將CO2通入盛有紫色石蕊溶液的試管中,二氧化碳能與水反應生成碳酸,專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屬液變紅色;碳酸不穩定,受熱又會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因此紅色又變回紫色;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能吸附一些染料、色素等,因此又會變無色.
故選:C.
『叄』 在1、3、5號試管中分別加入2mL蒸餾水,2、4、6號試管中分別加入2mL發芽的小麥種子勻漿樣液,然後在1~4號
A、硫酸銅和氫氧化鈉是斐林試劑和雙縮脲試劑的組成成分,銅離子呈現藍內色,1、3、5號試管中均呈藍色容,A正確;
B、2號試管室溫條件下不出現磚紅色沉澱,4號試管加入斐林試劑後水浴加熱,出現磚紅色,甲、乙兩組實驗結果不同,B錯誤;
C、1、3、5號試管內呈現藍色,2號試管室溫條件下不出現磚紅色,6號試管呈現紫色,C錯誤;
D、6號試管呈現紫色,D錯誤.
故選:A.
『肆』 在1、3、5號試管中分別加入2mL蒸餾水,2、4、6號試管中分別加入2mL發芽的小麥種子勻漿樣液,然後在1~4號
甲組加入斐林試劑後沒有水浴加熱,2號試管不會出現磚紅色沉澱,因此甲組和乙專組的實驗結果不相同,屬A錯誤;
B、4號試管加入發芽的小麥種子勻漿,發芽的小麥種子中澱粉水解形成了麥芽糖,麥芽糖是還原糖,因此加入斐林試劑後水浴加熱後4號出現磚紅色,6號試管加入發芽的小麥種子勻漿,由於小麥種子含有的蛋白質,加入雙縮脲試劑會呈現紫色反應,B正確;
C、2號試管不會出現磚紅色沉澱,C錯誤;
D、6號試管呈現紫色,D錯誤.
故選:B.
『伍』 在①、③號試管中分別加入2mL蒸餾水,②、④號試管中分別加入2mL發芽的小麥種子勻漿樣液,然後在①~④號
A、①號和③號試管加入的是蒸餾水,滴加斐林試劑以後呈現斐林試劑的顏色:藍色,A正確;版
B、④號試管加入的是權小麥勻漿,含有還原糖,加入斐林試劑在60℃水浴加熱條件下產生磚紅色沉澱,B正確;
C、乙組④號產生磚紅色沉澱,甲組②號沒有水浴加熱,不會產生磚紅色沉澱,結果不同,C錯誤;
D、②號加入的是小麥勻漿,含有蛋白質,與雙縮脲試劑在常溫條件下產生紫色反應,D正確.
故選:C
『陸』 在1、3、5 號試管中分別加入2mL蒸餾水,2、4、6 號試管中分別加入2mL發芽的小麥種子勻漿樣液,然後在 1~
A、雙縮脲試劑使用時,先加入A液,振盪搖勻,造成鹼性的反應環境,然後再加入3~回4滴B液,振盪搖勻後觀察答現象,A錯誤;
B、甲組加入斐林試劑後沒有水浴加熱,2號試管不會出現磚紅色沉澱,因此甲組和乙組的實驗結果不相同,B錯誤;
C、6號試管內含有澱粉酶,屬於蛋白質,合理滴加雙縮脲試劑呈紫色,C錯誤;
D、由於在1、3、5號試管中分別加入的是2mL蒸餾水,所以適量滴加班氏試劑和雙縮脲試劑後,1、3、5號試管內都仍呈藍色;4號試管內含有麥芽糖,適量滴加斐林試劑後,在水浴加熱的條件下,呈磚紅色;6號試管內含有澱粉酶,屬於蛋白質,合理滴加雙縮脲試劑呈紫色,D正確.
故選:D.
『柒』 (2013江蘇)在1、3、5號試管中分別加入2mL蒸餾水,2、4、6號試管中分別加入2mL發芽的小麥種子勻漿樣液
A、由題意可知,1、3、5試管中只有蒸餾水,斐林試劑是氫氧化鈉與硫酸銅的混合物,生成了藍色專氫氧屬化銅沉澱,因此1、3試管中加入菲林試劑後呈藍色,2試管加入雙縮脲試劑,雙縮脲試劑由氫氧化鈉和硫酸銅組成,因此,5號試管加入雙縮脲試劑呈藍色,A正確;
B、甲組實驗沒有水浴加熱,2號試管無磚紅色出現,乙組實驗有水浴加熱調節,4號試管出現磚紅色,B錯誤;
C、發芽的小麥種子勻漿中含有蛋白質,6號試管加入雙縮脲試劑呈現紫色,C錯誤;
D、由C、B選項分析可知,D正確.
故選:AD.
『捌』 在如圖所示的實驗中,1、3、5號試管中分別加入2mL蒸餾水,2、4、6號試管中分別加入2mL發芽的小麥種子勻漿
A、1、4號試管內依次呈藍色和磚紅色,A錯誤;
B、2號加入發芽專的小麥種屬子勻漿,發芽的小麥種子中澱粉水解形成了麥芽糖加入斐林試劑後在室溫條件下不出現磚紅色,6號試管小麥種子含有的蛋白質,加入雙縮脲試劑會呈現紫色反應,B錯誤;
C、2、4號試管內呈現磚紅色,6號試管內都呈藍色,C錯誤;
D、斐林試劑和雙縮脲試劑的組成成分是硫酸銅和氫氧化鈉,銅離子呈現藍色,因此1、3、5號試管中均呈藍色,D正確.
故選:D.
『玖』 向兩支試管中分別加入2ML蒸餾水,然後各滴入1-2滴__ 向其中一支通入二氧化碳,可觀察到__看描述那裡
向兩支試管中分別加入2ML蒸餾水,然後各滴入1-2滴_紫色石蕊試液_? 向其中一支通入二氧化回碳答,可觀察到_通往二氧化碳的試管內石蕊試液呈現紅色,另一試管內石蕊試液呈現紫色_。
然後再放在酒精燈火焰加熱,加熱時要注意_試管口不可對人_?可以發現__通往二氧化碳的試管由紅色變為紫色_?這實驗證明了二氧化碳具有_和水反應生成碳酸,碳酸加熱情況下分解___的性質.
『拾』 將發芽的小麥種子「切碎→研磨」後製成勻漿樣液.在1、3、5號試管中分別加入2mL蒸餾水,2、4、6號試管中
①由於在抄1、3、5號試管中分別襲加入的是2mL蒸餾水,所以適量滴加班氏試劑和雙縮脲試劑後,1、3、5號試管內都仍呈藍色,正確;
②3組實驗中甲組和乙組的實驗現象不同,甲組中的1、2號試管內呈藍色,乙組中的3號試管內呈藍色、4號試管內呈紅黃色,錯誤;
③4號試管內呈紅黃色,1、2、3、5號試管內都呈藍色,6號試管內呈紫色,錯誤;
④4號試管內含有麥芽糖,適量滴加班氏試劑後,在水浴加熱的條件下,呈紅黃色;6號試管內含有澱粉酶,屬於蛋白質,合理滴加雙縮脲試劑呈紫色,正確.
所以預期觀察到的實驗現象是①④.
故選: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