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礦泉水和礦物質水的區別
1、定義不同
礦泉水是從地下深處自然湧出的或者是經人工揭露的、未受污染的地下礦水;含有一定量的礦物鹽、微量元素或二氧化碳氣體;在通常情況下,其化學成分、流量、水溫等動態在天然波動范圍內的相對穩定。礦泉水是在地層深部循環形成的,含有國家標准規定的礦物質及限定指標。
礦物質水一般以城市自來水為原水, 再經過純浄化加工, 添加礦物質,殺菌處理後灌裝而成。礦物質水的添加種類比較混亂,沒有統一的質量類國家標准。
2、性質不同
礦泉水一般含鈣、鎂較多,有一定硬度,常溫下鈣、鎂呈離子狀態,極易被人體所吸收,起到很好的補鈣作用。如若煮沸時鈣、鎂易與碳酸鈣生成水垢析出,這樣既丟失了鈣、鎂,還造成了感官上的不適,所以礦泉水最佳飲用方法是在常溫下飲用。
礦物質水的生產工藝是在純凈水中人工添加含氯化鉀、硫酸鎂等中性礦物質,因此不會改變原來傾向酸性的特質,但也有的廠商添加了偏鹼性的礦物質使水變為弱鹼性,但無論是偏酸性或偏鹼性,都是非常微弱的,基本影響不了身體本身的緩沖體系。
3、特點不同
礦物質水是一個水種,主要目的是補充水分,而不是補充營養。並且,各個礦物質水生產廠家生產的礦物質水,都必須符合《食品營養強化劑使用衛生標准(GB14880)》和《食品添加劑使用衛生標准》(GB2760-2007),以這兩個強制性國標作為依據。
礦泉水采自地底深處,富含礦物鹽和微量元素,是人體所需要的營養物質。孩子處在生長發育的關鍵時期,正需要補充這些微量元素,那麼從飲水中直接獲取,既方便又利於吸收,何樂而不為呢?於是,給寶寶飲用礦泉水的現象並不少見,而且成為一種時尚之舉。
❷ 電導率和水垢有關嗎
和水中不溶於水的雜質有直接關系,與溶於水的鈣鎂離子(生成水垢的成分)含量也有關系但關系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