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蒸餾問題 > 葡萄蒸餾酒發酵工藝

葡萄蒸餾酒發酵工藝

發布時間:2020-12-20 14:02:30

① 酒是怎麼釀造的

新中國成立後,用白酒這一名稱代替了以前所使用的「燒酒」或「高梁酒」 等名稱。由於釀酒原料多種多樣,釀造方法也各有特色,酒的香氣特徵各有千秋,故白酒分類方法有很多。
按最新的國家標准,將蒸餾酒分為中國白酒和其它蒸餾酒。
白酒的定義是:以曲類、酒母為糖化發酵劑,利用澱粉質(糖質)原料,經蒸煮、糖化、發酵、蒸餾、陳釀和勾兌而釀制而成的各類白酒。
其它蒸餾酒的定義是:以穀物、薯類、葡萄及其它水果為原料,經發酵、蒸餾而釀制而成的、高酒精度(含酒精18~40%)的酒.按所用的原料不同, 又有白蘭地、威士忌、俄得克和其它蒸餾酒(如老姆酒)。
下面主要介紹中國的白酒種類。現代將白酒分為固態法白酒、固液結合法白酒和液態法白酒三類。

1 按所用酒麴和主要工藝分類
在固態法白酒中主要的種類為:

(1)大麴酒
大麴酒,以大麴為糖化發酵劑,大麴的原料主要是小麥、大麥,加上一定數量的碗豆。大麴又分為中溫曲、高溫曲和超高溫曲。一般是固態發酵,大麴酒所釀的酒質量較好,多數名優酒均以大麴釀成。

(2)小曲酒
小曲是以稻米為原料製成的,多採用半固態發酵,南方的白酒多是小曲酒。

(3)麩曲酒
這是解放後在煙台操作法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分別以純培養的麴黴菌及純培養的酒母作為糖化、發酵劑,發酵時間較短,由於生產成本較低,為多數酒廠為採用,此種類型的酒產量最大。以大眾為消費對象。

(4)混曲法白酒
主要是大麴和小曲混用所釀成的酒。

(5)其它糖化劑法白酒
這是以糖化酶為糖化劑,加釀酒活性乾酵母(或生香酵母)發酵釀制而成的白酒。

固液結合法白酒的種類有:

(1)半固、半液發酵法白酒
這種酒是以大米為原料,小曲為糖化發酵劑,先在固態條件下糖化,再於半固態、半液態下發酵,而後蒸餾製成的白酒,其典型代表是桂林三花酒。

(2)串香白酒
這種白酒採用串香工藝製成,其代表有:四川沱牌酒等。
還有一種香精串蒸法白酒,此酒在香醅中加入香精後串蒸而得。

(3)勾兌白酒
這種酒是將固態法白酒(不少於10%)與液態法白酒或食用酒精按適當比例進行勾兌而成的白酒。

液態發酵法白酒
又稱「一步法」白酒,生產工藝類似於酒精生產,但在工藝上吸取了白酒的一些傳統工藝,酒質一般較為淡泊;有的工藝採用生香酵母加以彌補。
此外還有調香白酒,這是以食用酒精為酒基,用食用香精及特製的調香白酒經調配而成。

2 按酒的香型分
這種方法按酒的主體香氣成分的特徵分類,在國家級評酒中,往往按這種方法對酒進行歸類。

(1)醬香型白酒
也稱為醬香型白酒,以茅台酒為代表。醬香柔潤為其主要特點。發酵工藝最為復雜。所用的大麴多為超高溫酒麴。

(2)濃香型白酒
以瀘州老窖特曲、五糧液、洋河大麴等酒為代表,以濃香甘爽為特點,發酵原料是多種原料,以高梁為主,發酵採用混蒸續渣工藝。發酵採用陳年老窖,也有人工培養的老窖。在名優酒中,濃香型白酒的產量最大。四川,江蘇等地的酒廠所產的酒均是這種類型。

(3)清香型白酒
也稱為清香型白酒,以汾酒為代表,其特點是清香純正,採用清蒸清渣發酵工藝,發酵採用地缸。

(4)米香型白酒
以桂林三花酒為代表,特點是米香純正,以大米為原料,小曲為糖化劑。

(5)其它香型白酒
這類酒的主要代表有西鳳酒、董酒、白沙液等,香型各有特徵,這些酒的釀造工藝採用濃香型,醬香型,或汾香型白酒的一些工藝,有的酒的蒸餾工藝也採用串香法。

3 按酒質分
(1)國家名酒
國家評定的質量最高的酒,白酒的國家級評比,共進行過5次。茅台酒、 汾酒、瀘州老窖、五糧液等酒在歷次國家評酒會上都被評為名酒。

(2)國家級優質酒
國家級優質酒的評比與名酒的評比同時進行。

(3)各省,部評比的名優酒

(4)一般白酒 一般白酒占酒產量的大多數,價格低廉,為百姓所接受。有的質量也不錯。這種白酒大多是用液態法生產的。

4 按酒度的高低分
(1)高度白酒
這是我國傳統生產方法所形成的白酒,酒度在41度以上,多在55度以上,一般不超過65度。

(2)低度白酒
採用了降度工藝,酒度一般在38度。也有的20多度。

二 現代白酒釀造技術進展
1 微生物學研究
現代釀酒的基礎之一是微生物學和生物化學,從民國開始,對釀酒微生物進行研究,從大麴和小曲中篩選微生物,三十年代至七十年代,主要目的是研究酒麴微生物的澱粉分解能力,以期提高出酒率,如五六十年代對大麴生產工藝技術的總結提高所做的工作;從八十年代開始,注重酒麴及酒窖泥中微生物的代謝產物對酒的風味的影響,以期提高酒的質量。如利用優良酒麴和酵母菌,在酒醅中潑灑己酸菌培養液等。

2 發酵工藝的研究
我國的白酒發酵技術雖源於黃酒,相對於黃酒歷史而言,白酒的生產技術還很不完善,故現代對白酒的發酵工藝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在五六十年代,影響最大的改革是全面總結了「煙台操作法」,這個操作方法借鑒了酒精工業的麩皮曲及酒母製作兩個關健技術,並結合傳統的白酒工藝,形成了一套較為規范的操作法。當時總結了其特點是:「麩曲酒母、合理配料、低溫入窖、定溫蒸燒」十六個字。
由於濃香型酒在名優酒中的產量最大,深受消費者的喜愛,許多工廠和研究機構對濃香型大麴酒工藝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如研究控制低溫發酵,對發酵溫度曲線進行部結,提出了前期緩升,中期挺堅,後期緩落的策略。
此外還採用回醅發酵,即長期反復發酵的酒醅,配加在新酒醅中,以老醅帶新醅,進行發酵的措施。或採用回糟發酵。有的也採用回酒發酵,成品酒依次分為頭級酒,二級酒,三級酒。二級酒倒回酒新酒醅中,再次入窖發酵,再次蒸餾,可將二級酒變為頭級酒。

3 人工培養老窖
濃香型白酒採用泥窖發酵,在自然情況下,一個泥窖從建窖到窖的成熟,產出高質量的酒,往往要經過很長的時間,這對提高名優酒的產量極為不利。故名酒廠對人工老窖的培養作了大量的工作。

4 蒸餾技術的改進
蒸餾技術的提高,是提高酒質的重要環節,新技術採用緩慢蒸餾,量質摘酒,分批入庫,串香法等措施。同時對蒸餾鍋進行改革設計。

5 低度酒的研製
我國出口量最大的白酒,如廣東的「玉冰燒」酒,酒度在29.5度,很受東南亞一帶消費者的歡迎。國外的蒸餾酒酒度一般較低,在40 度左右,如果酒度超過43 度,則視為烈性酒。但是我國的白酒,由於歷史上的原因,以及本身的一些特點,酒度往往在55度以上時,酒的香味才較好。大多數白酒的酒度在60度左右。酒度高的酒對人的健康有什麼影響呢?我們知道,人的肝臟,可以分泌一種酶,叫「乙醛脫氫酶」,這種酶,可以將酒精(乙醇)分解掉,酒精就不會積累,人就不會酒精中毒,酒量大的人,往往是這種酶的分泌量較多,滴酒不沾的人,往往是不能分泌這種酶,故酒精中毒。據報道,我國人口中,酒量較小的比例較大,原因是有些人的體內不能分泌這種酶,或這種酶的分泌量少。故不能適應高度白酒。這對飲酒者的健康不利。低度白酒的研製勢在必行。低度白酒的生產方法主要有兩類:一種是先將選擇好的酒基單獨加水降低酒度,澄清後,按一定的比例勾兌、調味、貯存、過濾。另一種方法是先按高度酒的生產方法進行勾兌、調味,然後加水降度、澄清、貯存、過濾。由於低度酒酒精度較低,一些芳香性的成份較難溶解其中,容易產生混濁的沉澱。故要進行「除濁」處理,將混濁的顆粒去除掉。另外,降低酒度所用的水也要經過處理。

6 後處理技術的進展
陳釀法:貯存老熟,一般用陶瓷壇陳釀效果好.
勾兌:這是決定酒質的重要環節,以往都是由富有經驗的老師傅擔任這項工作。現在利用計算機的勾兌技術也正在研究發展之中。
配加混合香酯(新工藝白酒)的研究:現在能夠生產混合香酯。這是以硫酸為催化劑,將酒精和醋酸人工合成為乙酸乙酯,用酒精和高級脂肪酸合成相應的高級脂肪酸酯.然後蒸餾分餾,凈化處理後,進行毒性實驗,證明無毒,可供食用,於是進一步製成混合各酯分的"混合香酯",作為調香劑加入到一般質量的白酒中。可提高白酒的質量。
酒香氣成分的研究:白酒中的香氣成分極為復雜,除了酒精(乙醇)之外,還含有數百種化學成分。白酒中的主要成份分為四大類:醇類物質、酯類物質、酸類物質和醛酮類物質。不同香型的白酒,其主體香氣成分是不同的。如汾香型白酒中,乙酸乙酯是最主要的香氣成分,乳酸乙酯的含量約為乙酸乙酯含量的30%,而己酸乙酯的含量較低。瀘香型白酒中,主體香成分是己酸乙酯及適量的丁酸乙酯。而米香型白酒中的乳酸乙酯的含量比乙酸乙酯的含量較高。

7 白酒機械化生產
從古代到本世紀四十年代,白酒的生產都是人工操作,勞動強度非常大,如踏曲、翻曲、粉碎、酒醅的入窖和出窖都是靠人力。新中國成立後,在白酒生產的機械化方面作了大量的探索。在許多方面已經實現了機械化生產,如用粉碎機代替了牲畜拉磨,將蒸餾器的「天鍋」改為冷凝器,免去了人工經常換水。大麴的踏制改為曲坯成型機,人工推車送料改為皮帶輸送或桁車抓鬥。陶壇貯酒也改為大容器貯酒,減少了酒的損耗,還減輕了工人的勞動強度。白酒的包裝設備也普遍實現了洗瓶、灌裝、壓蓋、貼標流水線。

三 濃香型大麴酒生產技術
白酒生產技術隨不同的種類而大不相同,在此不可盡述,在此僅簡單介紹我國最具特色的濃香型大麴酒的生產技術。
濃香型大麴酒,也稱為瀘香型大麴酒,是大麴酒中產量最大的酒種。我國名酒中大多數是濃香型。如四川及江蘇省出產眾多的中國名酒都屬於這類。
濃香型大麴酒,以高梁為主要原料,採用中溫培養的大麴,大麴用大麥、小麥、並配以一定比例的豌豆培養而成。發酵採用泥窖作發酵容器。釀造工藝極為復雜,其特點是:混蒸、續料。所謂混蒸,是說原料(高梁等)和發酵成熟的酒醅同時裝入酒甑。在這種混合醅料中,還要配入一定比例的經過清蒸,去除雜味的谷糠,目的是使酒醅疏鬆。裝入酒甑後,加熱,在原料蒸熟的同時,也進行蒸餾,將酒醅中的酒精及其它香氣成分蒸餾出來。所謂續料,舉例說,總的原料需要100公斤的話,這100公斤原料不是一次性加入,而是分數次陸續加入,上面曾說過採用混蒸工藝,是將一部分原料和一部分酒醅混在一起同時進行蒸煮和蒸餾,也是這個道理。續料發酵時,每次加入一定比例的新原料,蒸餾蒸煮後,丟棄一部分經多次發酵、蒸餾的酒醅(這部分將被丟棄的酒醅,在發酵時及蒸餾時,都要放在指定的位置,便於區別)。經過蒸餾蒸煮後的混合醅料,冷卻後,加入酒麴,重新送回到泥窖中繼續進行發酵。蒸餾出來的酒,則要分別入庫。因為在整個蒸餾過程中,最先蒸餾出來的酒與中間過程或最後蒸餾出來的酒,口味是不相同的。最先蒸餾出來的稱為「頭酒」,最後蒸餾出來的酒稱為「尾酒」。這兩部分酒的口味都不佳,但都有各自的用途。中間過程蒸餾出來的酒,可以作為原酒分別入庫。原酒經檢驗,確定其等級,還要經過較長時間的貯存,酒的口味才較為柔和。貯酒最好是在放在陶壇中,在較低的溫度下貯酒效果最好。貯酒時間分為半年或3年不等。最後勾兌成型。
現代濃香型大麴酒的生產工藝,繼承了傳統的老五甑工藝,並有所改進。總的工藝流程如下圖所述:

┌—→出窖堆放———┐
│ ↓
│ 大麴 發酵酒醅 高梁 谷糠 水
│ ↓ │ ↓ │
│ 打碎 │ 破碎 │
│ ↓ │ ↓
│ 碾細 │ 潤料 清蒸
│ ↓ │ ↓ │
│ 過篩 │ 預蒸 │
│ ↓ │ ↓ │
│ 大麴粉 └———→配料←——————┘
│ │ ↓
│ │ 裝甑 ┌——→ 酒頭(作調味酒等)
│ │ ↓ │
│ │ 蒸糧、蒸酒———┼——→ 蒸餾酒(入庫)
│ │ │ │ ↓
│ └———————┐ ↓ │ 貯存
│ │ 出甑 │ ↓
│ │ │ │ 勾兌
│ ↓ ↓ ↓ ↓
└————入窖發酵←加曲 ← 加水 尾酒 包裝
↑ │ ↓
└———————————————┘ 成品酒

四 液態法白酒生產技術與液固法新工藝
液態法白酒是產量最大的白酒,生產方法與酒精生產類似,但在調香,後處理等方面則有所不同。將液態法與固態法相結合,創造了一套生產白酒的新工藝,即利用液態發酵法生產質量較好的酒精作為酒基,對採用固態發酵法製成的香醅進行串蒸或浸蒸,製得新工藝白酒。其基本工藝流程如下:

薯干

粉碎
↓←———————第一次配醅———┐
米糠、麩皮、麩曲、稻殼 配料 │
↓ │
潤料 │
↓ │
蒸煮 │
↓ ←————— 第二次配醅 ——┤
冷卻 │
↓ │
麩曲、生香酵母、釀酒酵母 →加曲、加酒母 │
↓ │
加水 │
↓ │
加香醅、加尾酒 → 混合 │
↓ │
入池發酵 │
清蒸後的稻殼——→ ↓ │
酒精 → 串香蒸餾———→出甑蒸餾—————┘

新工藝白酒

② 威士忌與白酒在釀造工藝上有何不同

白蘭地和威士忌是屬於洋酒,同中國的在釀造方法上有所不同。

白蘭地 世界著名佳釀白蘭地,原產於荷蘭。現在,一般以葡萄為原料,通過蒸餾釀成的酒均稱為「白蘭地」,用其他水果為原料釀製成的則冠以水果名稱,如「櫻桃白蘭地」、「草莓白蘭地」、「蘋果白蘭地」等。白蘭地酒精度一般在40-45度,色澤金黃透明,香醇濃郁。白蘭地釀制過程中貯藏期越長其品質越好,一般用五角星來表示老熟程度,每一顆代表5年。當今被譽為洋酒之王的法國「人頭馬路易十三」在白蘭地酒中最負盛名。

威士忌 提起威士忌,人們便想起蘇格蘭,因為那裡釀制的威士忌最出名。其實,威士忌源於愛爾蘭。「威士忌」一詞出自愛爾蘭方言,意為「生命之水」。它最初由愛爾蘭的一些僧侶設想、釀造而成,後到蘇格蘭傳教時,帶去了釀制秘方,從此沿用至今。威士忌以糧食穀物為主要原料,用大麥芽作為糖化發酵劑,採用液態發酵法經蒸餾獲得原酒後,再盛於橡木桶內貯藏數年而成(普通品貯藏期約3年,上等品貯藏期在7年以上)。其品種按風味特點來區分有蘇格蘭威士忌、愛爾蘭威士忌和美國波旁威士忌等;按原材料選用來分有大麥威士忌、黑麥威士忌等。威士忌除單獨飲用外,還可將其與檸檬水、汽水混合飲用。

以曲類、酒母為糖化發酵劑,利用澱粉質(糖質)原料,經蒸煮、糖化、發酵、蒸餾、陳釀和勾兌而釀制而成的各類。
中國特有的一種蒸餾酒。由澱粉或糖質原料製成酒醅或發酵醪經蒸餾而得。又稱燒酒、老白乾、燒刀子等。酒質無色(或微黃)透明,氣味芳香純正,入口綿甜爽凈,酒精含量較高,經貯存老熟後,具有以酯類為主體的復合香味。
優質必須有適當的貯存期。的貯存期,瀘型酒至少貯存3~6個月,多在一年以上;汾型酒貯存期為一年左右,茅型酒要求貯存三年以上。
是中國傳統蒸餾酒。又稱「燒酒」及「白乾」。據《本草綱目》紀載:「燒酒非古法也,自元時創始,其法用濃酒和糟入甑,蒸令氣上,用器?滴露。」由此可以得出,我國的生產已有很長的歷史。中國以穀物及薯類等富含澱粉的作物為原料,經過發酵蒸餾而成。酒度一般都在40度以上,但目前已有40度以下之低度酒。
中國之酒液清澈透明,質地純凈、無混濁,口味芳香濃郁、醇和柔綿、剌激性較強,飲後余香,回味悠久。中國各地區均有生產,以山西、四川及貴州等地產品最為著名。不同地區的名酒各有其突出的獨特風格。
中國以黃酒演化而來,雖然中國早已利用酒麴及酒釀酒,但在蒸餾器具出現以前還只能釀造酒度較低的黃酒。蒸餾器具出現以後,用酒麴及酒釀出的酒再經過蒸餾,可以得到酒度較高的蒸餾酒,即中國。

③ 蒸餾酒的釀造原理及過程

釀造原理:蒸餾酒是把經過發酵的釀酒原料,經過一次或多次的蒸餾過程提取的高酒度酒液。蒸餾酒的製作原理是根據酒精的物理性質,採取使之汽化的方式,提取的高純度酒液。

因為酒精的汽化點是78.3℃,達到並保持這個溫度就可以獲得汽化酒精,如果再將汽化酒精輸入管道冷卻後,便是液體酒精。但是在加熱過程中,原材料的水分和其他物質也會摻雜在酒精中,因而形成質量不同的酒液。所有大多數的名酒都採取多次蒸餾法等工藝來獲取純度高、雜質含量少的酒液。

釀造過程:

一、選料。糧為酒之肉,一般是將高梁、大米、小麥、玉米、大麥、豌豆等糧食作為原料,要求作物的顆粒均勻飽滿、新鮮、無蟲蛀、無霉變、乾燥適宜、無泥沙、無異雜味、無其它雜物。

水也是釀酒的重要原料之一,所謂「水為酒之血」、「好水釀好酒」,說的就是水源對釀酒的重要意義。

④ 誰知道古代未蒸餾酒怎麼做的,具體釀造工藝是什麼

酒的起源

酒的起源,我國古籍記載各不相同,一說源於軒轅黃帝,一 說始於禹時儀狄。從現代科學的觀點來看,酒的起源是經歷了一個從自然酒過渡到人工造酒的過程。
我們知道,凡是含有糖分的物質,如水果,蜂蜜、獸乳,很 容易受到自門然界中的發酵微生物的作用而產生酒。所以,不少人認為:最原始的酒,應該是由含糖水果自然發酵而成。這在古人 的筆記上屢見不鮮。眾所周知的猿酒當是自然酒之一。

第一代人工飲料酒

人類社會發展的進程是先進入游牧社會,然後再進入農業社會 的。人類最早的人工飲料酒的發明,則是游牧時代用獸乳釀造的乳酒。因為獸乳中含有乳糖,能自然發酵生成乙醇(酒精)。這種 乳酒,古稱醴酪(《周禮、禮運篇》)。也就是說,第一代人工飲料酒,不添加任何糖化發酵劑,全靠自然形成。今日的內蒙,西 藏、青海等地的少壯民族,仍保留了這種獸乳制酒的習慣。這大約是距今7000到1萬年以前的事。

第二代人工飲料酒(發酵酒)

我國回第二代人工飲料酒是加了糖化發酵劑來釀成的,又稱人 工發酵酒(針對非蒸餾酒而言),亦簡稱發酵酒。所加的糖化發酵劑,就是大家熱悉的曲櫱。這是我國的一大特點,它又分為天然 曲櫱釀酒和人工曲櫱釀酒兩個階段。
(1)天然曲櫱釀酒(第一階段)
用天然曲櫱釀酒是第二代人工飲料酒的第一階段。出現在農 業產生前後。我們祖先因認識到野生植物的澱粉種子可以充飢,便搜集貯藏以備冬用。誠然,農業社會出現以後,貯藏的穀物就更 多。由於當時保存的方法原始、粗放、條件差,穀物在貯藏過程中受潮發芽,長霉的現象比較普遍,吃剩的熟穀物也會發霉,這 些發芽長霉的穀物,形成了天然的曲櫱,遇到水以後,自然會發酵生成酒。為此,必然啟示人們模擬。從而懂得和掌握了製造麯 櫱的方法,並用於釀酒。也就是說,這一階段的曲櫱是不分家 的,是混合在一起的。《淮南子》提出:清釀美酒,始於耒耜。」也就是說酒源於農 業之初。
(2)用曲作酒,用櫱作醴(第二階段)
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釀酒技術的進步。到了農耕時代的 中、晚期,曲櫱分為曲、櫱(谷芽)、黃衣曲(糖化用曲、醬曲、 豉曲)。於是,人類把用櫱釀制的「酒」稱為醴,把用曲製作的酒 方稱為酒。也就是說,第二代人工飲料酒發展的第二階段,實現曲、櫱分家。
醴盛行於夏、商、周三代,秦以後逐漸被用曲釀造 的酒取代。至於曲櫱分家的具體時間,可能在階級社會的商周時期。
為什麼用櫱作醴的方法會被淘汰呢?正如明代末宋應星指出的 那樣?「古來曲造酒,櫱造醴。後世厭醴味薄,遂致失傳,則並櫱法亦「亡」(《天工開物》)。從發酵原理來看,櫱(谷芽)是單邊發 酵,在發酵過程中,僅起糖化作用;因此,醴中含乙醇量很低。而用曲制酒,則是邊糖化邊酒化的復式發酵,亦稱雙邊發酵;所 以,酒中的乙醇含量較高。從生產技術的角度判斷,用曲制酒的方法,比用櫱制醴要先進得多,必然要淘汰用櫱作醴的方法。
中國是啤酒的發源地之一
啤酒是用麥芽釀造的。我國用櫱(谷芽)造酒(醴)的時間, 與巴比倫用麥芽造啤酒都同時出現在新石器時代。兩者之間是否有聯系,已無法查考。可以肯定,巴比倫人因沒有發明創造出釀 制高度糧食酒的方法,保存了啤酒的生產方法。而中國,如前所述,發明了曲,淘汰了櫱這一方法。
糧食酒出現的年代
我們平時所指酒的起源,系指糧食酒的出現,也就是發酵酒 的出現。第二代人工飲料酒的出現,應在仰韶文化時期,距今約 7000年。因為,這時人類社會已進入以農耕為主的原始社會,這 已從地下出土的大量飲酒、釀酒器皿中得到證實。

曲和發酵酒(第二代酒)的發展
曲是一種利用固體培養物保存微生物的好方法。在乾燥條件 下,微生物處於休眠狀態,活性容易保持不變。這種方法的原理,一直延用到今天。
曲的發明,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偉大貢獻,19世紀傳入西 方,不僅改變了西方自古沿用麥芽糖化穀物,然後再加酵母菌發酵成酒的方法,還奠定了酒精工業的基礎。更重要的是,曲給現代發酵工業和酶制劑工業帶來了深遠影響。

根據殷墟的發掘,發現了用大缸釀酒的釀酒場所,其規模相 當可觀,可以判斷,釀酒技術已有較大的進步。史家記載的「紂為酒也、同船糟丘而牛飲者,3000餘人為輩」雖有誇張,確實反映了釀酒業的規模。
到了公元前11世紀西周王朝建立以後,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 展,釀酒業也有了更大的進步。不但設立了專門機構,指定專職官員來管理酒的生產,還制訂了釀酒的工藝操作,這些都促進了釀酒技術的發展。
到了秦漢、釀酒技術有了進一步發展和提高,一是研究原 料,並進行分級;二是曲的品種迅速增加,僅漢初楊雄在《方言》,中就
記載了近10種。最初人類用的是散曲,至於大小曲出現的時間,一般認為大麴是秦漢以前,而小曲稍早,當在戰國以前。
西漢的制酒方法是:「用粗米二斛,曲一斛,得酒六斛六斗。 其配方與今日黃酒的配方比例比較接近。
到了公元5世紀,北魏賈思勰在其編寫的《齊民要術》中, 系統而又詳盡地總結,記載了各種制曲的方法,釀酒的操作、工藝規范。這些技術很快傳到朝鮮、日水、印度支那及南洋等國。 日本三大酒神廟之一的山松尾神社,就是公元701年由一個姓秦的中國酒師建造的。爾後北宋竇革的《酒譜》,朱翼中的《北山酒經》等都系統地 總結與記載了大量的制曲和釀酒的工藝方法,如酒壇內部塗蠟或漆;新酒必須殺菌,煮酒用松香,黃蠟作消泡劑; 榨酒用壓板, 裝壇酒應滿;制曲原料不蒸也不煮,用生料,上次老曲塗在生 (新)曲外面(類似按種)等等,這些都說明釀酒技術上的進步和發展。
北宋的又一大進步是紅曲的發現與應用。明代李時珍和宋應 星分別在《本草綱目》和《天工開物》中都有詳細的記載。以上所述的酒並不是蒸餾酒,全都是發酵酒,也稱釀造酒,即屬今日黃酒的范疇,放不贅述。

第三代人工飲料酒——蒸餾酒的出現(唐代)
蒸餾酒今多稱為白酒,又叫燒酒。這是我們祖先為了提高酒 度,增加酒精含量,在長期釀酒實踐的基礎上,利用酒精與水沸點不同,蒸烤取酒的方法。蒸餾酒的出現,是釀酒史上一個劃時 代的進步,是我國的第三代酒。對這樣一個極為重要的問題,中外學者都想弄清,至今仍在探索之中。大多數的西方學者認為, 中國是世界上第一個發明蒸餾技術和蒸餾酒的國家。因為蒸餾技術與我國古代煉丹術有密切的關系,一旦掌握了蒸餾方法,必然 會運用到酒的蒸餾上。單就蒸餾技術來看,我國至遲應在公元二世紀以前便掌握了。那麼,我國蒸餾酒的出現應在何時呢?過去,由於受李時珍「燒酒非古法也,自元始創」」

保存了啤酒的生產方法。而中國,如前所述,發明了曲, (《本草 綱目》)的影響,不少同志誤以為始於此。進而由此伴生了「燒酒西來說」,或曰「外來說」。關於這個問題,李時珍本人也不能自圓其說,他在這之後的葡萄酒條中寫道:「有如燒酒者,有大毒。 ……燒者取葡萄數十斤,同大麴釀榨,取入甑蒸之,以器承滴 露,紅色可愛,古者西域造之,唐時破高昌始得其法。」唐破高昌 當在貞觀14年(公元640年),一唐一元,相差競達六、七百年。為此,擬稍詳敘干後。
大量的歷史文獻和出土文物已經否定了「蒸餾酒始於元朝」之 說。北宋田錫的《麴本草》中便記載了一種酒是經過反復二至三次的蒸餾而得到的美酒.度數較高,飲少量便醉。說明此時我國 已懂得蒸餾酒的製作方法。1163年南宋吳誤的《丹房須知》上也記載了多種類型完善的蒸餾器。同期的張世南的《遊宦紀聞》卷 五也記載了蒸餾器在日常生活中應用的情況。1975年河北承德憾青龍縣出土的一套
金代銅燒酒鍋的年代.最遲不超過1161年。敦煌 壁畫中的西夏釀酒蒸餾壁畫也可證明,十世紀以前,即北宋以前,我國已出現了蒸餾酒,這己為多數學者所接受。
如前所述、公元640年唐太宗時,我國新疆地區便會製作蒸餾 酒了;故「唐破高昌始得其法」,說明唐代已出現了燒酒。也就是說,我國在公元七世紀便有了蒸餾酒。
關於這個問題,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方心芳先生在《曲櫱釀 酒的起源與發展》一文中指出,唐代可能出現蒸餾酒。這個判斷不僅與前述的「唐破高昌始得其法」是相印證,而且大量的唐代文獻也說明了這一點。唐代大詩人白居易(772~846)詩雲:「荔枝新熟雞冠色,燒酒初開琥珀香。」雍陶(805~?)亦有「自到成都燒酒熟、不思身更入長安」之名句。李肇的《國史補》也記 載有劍南之燒春等等。以上是從蒸餾酒的名稱來看。從蒸餾工藝來看,唐開元年間(713~755),陳藏器《本草拾遺》中有「甄(蒸)氣水」,「以氣乘取」的記載。此外,近幾年來出土的隋唐文物中,還出現了只有15~20毫升的小酒杯,如果沒有燒酒,肯 定不會製作這么小的酒杯。
這些都充分說明,唐代不僅出現了蒸餾酒,而且比較普及。正如朱寶鏞教授最近指出的那樣:「西南地區可能先有燒酒,所以雍陶喝到了成都燒酒,連長安都不想去了。」(1981年《對外貿易》第四期)、
這個判斷也是正確的。從已發現的文獻記載來看,貴州少數 民旅彝族文獻《西南彝志》第十五卷《播勒土司·論雄偉的十重宮殿》
在論述隋末唐初的這件事時曾說:「釀成純米酒,如露水下降。」這就是簡單的蒸餾酒工藝的記載。《西南彝志》的記載,與唐太宗破高昌時的「用器承取滴露」,《本草拾遺》和元代《飲膳正 要》的「用好酒蒸熬取露」等記載,恰相呼應。因此,唐代出現了蒸餾熬酒已無庸置疑。

⑤ 威士忌是怎麼釀造的工藝流程

威士忌(Whisky)這個字來自蘇格蘭古語,意為生命之水(Water of Life)。雖然目前對於威士忌的起源已不可考,但是較能確定的是,威士忌在蘇格蘭地區的生產已經超過了五百年的歷史,因此一般也就視蘇格蘭地區是所有威士忌的發源地。 有關蘇格蘭威士忌最早的文字記錄是在1494年,當時的修道士約翰·柯爾(John Cor)購買了8篩麥芽,生產出了35箱威士忌。當然,可以肯定的是威士忌的誕生遠遠早於1494年。 1534-1535年,來自英格蘭的新教徒毀掉了幾乎所有的修道院,那些修道士們只能靠教人讀書寫字為生,但奇怪的是,當地人對釀造威士忌的技術似乎更感興趣,他們很快就把這個技巧發揚光大了。那時候的威士忌主要是用來作為一種抵禦嚴寒的葯水。 到1644年,官方開始對威士忌征稅,高額稅收導致了非法蒸餾和走私。由於蘇格蘭低地的酒廠的地址明顯, 很難躲避稅收官員的檢查, 但由於必須支付稅款, 它們只能在生產中偷工減料,以降低成本, 也就是從那時起, 低地的酒廠就留下了一個壞名聲。而與此相反的是,高原酒廠易於藏匿,它們可以更好的發展釀造技術。因此現在在蘇格蘭地區,高原有將近100家酒廠,而低地只有4家。 1823年,喬治五世到訪蘇格蘭,更改了稅收法律,使得合法生產威士忌也可以獲得利潤;同時在1834年,一種能夠大幅提高產量的COFFEY蒸餾器被發明,威士忌獲得了更大的發展空間。蘇格蘭威士忌到達了它的繁榮時代,很多新酒廠建立起來,如:格蘭菲迪酒廠(1886年),百聞尼酒廠(1892年)等。 公元12世紀,愛爾蘭島上已有一種以大麥作為基本原料生產的蒸餾酒,其蒸餾方法是從西班牙傳入愛爾蘭的。這種酒含芳香物質,具有一定的醫葯功能。 公元1171年,英國國王亨利二世(HENRY II,1154-1189)在位,舉兵入侵愛爾蘭,並將這種酒的釀造法帶到了蘇格蘭;當時,居住在蘇格蘭北部的蓋爾人(Gael)稱這種酒為「uisge beatha」,意為「生命之水」。這種「生命之水」即為早期威士忌的雛形。 公元1494年的蘇格蘭文獻「財政簿冊」上,曾記載過蘇格蘭人蒸餾威士忌的歷史。19世紀,英國連續式蒸餾器的出現,使蘇格蘭威士忌進入了商業化的生產。 公元1700年以後,居住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州和馬里蘭州的愛爾蘭和蘇格蘭移民,開始在那裡建立起家庭式的釀酒作坊,從事蒸餾威士忌酒。隨著美國人向西遷移,1789年,歐洲大陸移民來到了肯塔基州的波本鎮(Bourbon County),開始蒸餾威士忌。這種後來被稱為「肯塔基波本威士忌」(Kentucky Bourbon Whiskey),以其優異的質量和獨特的風格成為美國威士忌的代名詞。 歐洲移民把蒸餾技術帶到了美國,同時也傳到了加拿大。1857年,家庭式的「施格蘭」(Seagram)釀酒作坊在加拿大安大略省建立,從事威士忌的生產。1920年,山姆布朗夫曼(Samuel Bronfman)接掌「施格蘭」的業務,創建了施格蘭酒廠(House of Seagram)。他利用當地豐富的穀物原料及柔和的淡水資源,生產出優質的威士忌,產品行銷世界各地。如今,加拿大威士忌以其酒體輕盈的特點,成為世界上配製混合酒的重要基酒。 19世紀下半葉,日本受西方蒸餾酒工藝的影響,開始進口原料酒進行調配威士忌。1933年,日本三得利(Suntory)公司的創始人烏井信治郎開始在京都郊外的山崎縣建立了第一座生產麥芽威士忌的工廠。從那時候起,日本威士忌逐漸發展起來,並成為國內大宗的飲品之一。 威士忌不僅釀造歷史悠久,釀造工藝精良,而且產量大,市場銷售旺,深受消費者的歡迎,是世界最著名的蒸餾酒品之一,同時也是酒吧單杯「純飲」銷售量最大的酒水品種之一。

滿意請採納

⑥ 西域烈焰葡萄蒸餾酒怎麼樣

西域烈焰葡萄蒸餾烈酒
極致釀造,滴滴精華。前世葡萄,今生烈焰。
【產地•原料】
1. 烈焰產區—新疆天山北麓小產地生態葡園——位於北緯44度,與法國波爾多、美國加州一起並稱為「世界三大天堂級葡萄產區」;
2. 綠色——充足的光照和20℃以上的晝夜溫差,在積累充足天然糖分的同時更讓葡萄遠離病蟲害侵襲,避免農葯殘留;
3. 健康——葡萄勝於糧食釀造,有益健康;口感順滑香醇,飲後不上頭

【釀造工藝】
1. 由中信國安葡萄酒業首席法國釀酒師弗萊德親自主持釀造,所選用的葡萄品種為世界名種白玉霓(世界名酒人頭馬、軒尼詩、馬爹利等均以白玉霓為原料)。
2. 百分百葡萄精華萃取,九斤葡萄方可釀出1斤烈焰.

【產品詮釋】
1. 烈焰之意:西域•烈焰正是天池雪水的澄澈和火焰山岩的熾熱,二者最完美的結合,水與火無間的交融。
2. 烈焰之品:酒體純凈無色,晶瑩剔透,芳香馥郁,層次豐富,既有葡萄品種的清新果香,又有蒸餾工藝賦予的醇正釀造香氣。
3. 低熱量,更易吸收
4. 52°高酒精度,能抑制有害菌群的生長,改善血液循環

【烈焰榮耀】
在英國倫敦國際評酒組織舉辦的「2009倫敦中國國際評酒會」上獲得大會特別金獎

本公司是西域烈焰廣西的總代,0771-5559999

⑦ 洋酒釀造的五大工藝

發芽

磨碎

發酵

蒸餾

混配

⑧ 蒸餾酒與白酒釀造工藝有什麼不同

人類歷史源遠流長,人類幾千年的歷史積淀了豐富的酒文化,可以說白酒是人類文明的結晶。白酒,亦稱燒酒、高粱酒、白乾酒,建國後統稱白酒、白乾酒,是世界著名的六大蒸餾酒之一。白酒就是無色的意思,白乾酒就是不摻水的意思,燒酒就是將經過發酵的原料入甑加熱蒸餾出的酒。

與世界其他國家的酒相比中國白酒有不可比擬的特色,具有自己獨特的風格。中國白酒名稱繁多,在工藝上比世界各國的蒸餾酒都要復雜,原料各種各樣,酒名也五花八門。有的以原料命名,如高粱酒、大麴酒等,就是以高梁、大麴為原料生產出來的酒;有的以產地命名,如茅台、汾酒等;有的以名人命名,如杜康酒、范公特曲等。還有的按發酵、貯存的時間長短命名,如特曲、頭曲、二曲等;有的以生產工藝特點命名,如二鍋頭、回龍酒等。而且五種香型的酒各有特色,酒色潔白晶瑩,無色透明,香氣馥郁;口味醇厚柔綿,甘潤清洌,酒體諧調,回味長久,給人以極大的歡愉和幸福之感。

中國白酒的分類也比較復雜,按使用的主要原料不同,可分為糧食酒、瓜干酒和代用原料酒;按生產工藝的不同,可分為固態法白酒、液態法白酒、調香白酒和串香白酒;按糖化發酵劑的不同,可分為大麴酒、小曲酒和麩曲酒;按產品檔次的不同,可分為高檔酒、中檔酒、低檔酒;按酒精含量的不同,可分為高度酒(60度左右的酒)、降度酒(54度左右的酒)和低度酒(39度以下的酒)。

白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和水,同時還含有別的微量成分,這些微量成分雖然含量極少,但它決定著白酒的風味、香氣以及口味,而且對白酒質量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又由於各品種白酒的生產工藝、發酵技術以及釀酒設備等條件的不同,而構成不同的風格和香型,有什麼樣的釀酒條件,就生產什麼樣香型的酒。目前,中國白酒的香型主要有五種:即醬香、濃香、清香、米香和其他香型(董香型、鳳香型、芝麻香型等)。

醬香型白酒:亦稱茅香型白酒,屬大麴酒類,它的代表產品有茅台酒、郎酒等。這類白酒所用的大麴多為超高溫酒麴,以高粱、小麥為原料,經發酵、蒸餾、貯存、勾兌而製成。醬香型白酒發酵工藝最為復雜,採用涼堂、堆積、清蒸、回沙等釀造工藝,用石窖或泥窖發酵。其特點是:醬香突出,幽雅細致,酒體醇厚,回味悠長,香而不艷,清澈透明,色澤微黃,空杯留香,經久不散。醬香柔潤為其主要特點。而且醬香型白酒具有醬香、窖底香和醇甜香三味合一的特殊香味。

濃香型白酒:亦稱瀘香型白酒,屬大麴酒類。代表產品有瀘州老窖特曲、五糧液酒、劍南春酒、古井貢酒等。這類型白酒採用混蒸續渣工藝,陳年老窖或人工老窖發酵,以糧谷為原料,經固態發酵、貯存、勾兌而成,是具有以乙酸乙酯為主體的復合香氣的蒸餾酒。在國家名優白酒和地方名優白酒中,濃香型白酒占很大比例。這類白酒無色透明,嗅之芳香濃郁,品之清冽甘爽,飲後尤香,回味悠長。其特點可用六個字、五句話來概括:香、醇、濃、綿、甜、凈;窖香濃郁,清洌甘爽,綿柔醇厚,香味協調,尾凈余長。濃香型酒的主體香氣成分是窖香(乙酸乙酯),並有糟香或老白乾香(乳酸乙酯),以及微量泥香(丁乙酸等),酯類成分約佔香味成分總量的60%。

清香型白酒:亦稱汾香型白酒,屬大麴酒類。典型產品為山西杏花村汾酒。這類型白酒採用清蒸清渣工藝和地缸發酵,以糧谷等為主要原料,經糖化、發酵、貯存、勾兌而釀製成。這類酒的特點是工藝條件嚴格,要求衛生清潔。生產出的白酒入口綿,落口甜,香氣清正,尾凈余香。它是以乙酸乙酯和乳酸乙酯為主體香。其特點是:清、正、甜、凈、長,清字當頭,凈字到底。具體標准就是:清香純正,醇甜柔和,自然諧調,餘味爽凈。我國北方地區的二鍋頭及老白乾大多都屬於這種類型,其酒的度數一般都在60度左右。因此,清香型白酒入口刺激感比濃香型白酒稍強,但它的特點突出爽口,喝一點會特別適口,爽口而不膩口。

米香型白酒:亦稱蜜香型白酒,屬小曲酒類。典型產品為桂林象山牌三花酒。這類型白酒是採取濃、醬兩種香型酒的某些特殊工藝釀造,以大米為原料,經半固態發酵、蒸餾、貯存、勾兌而製成的,是具有小曲米香特點的蒸餾酒。它的釀造工藝比較簡單,香氣不十分強烈,為我國南方廣大人民群眾所喜愛。其特點可概括為:蜜香清雅,入口柔綿,落口爽洌,回味舒暢。並具有以乙酸乙酯、乳酸乙酯B-苯乙醇為主體組成的幽雅清柔的香氣。

其他香型酒:亦稱兼香型、復香型、混合香型,屬大麴酒類。典型產品有西鳳、董酒、景芝白乾等。此類酒生產工藝各有特色,大小曲都用,發酵時間長。其具有綿柔、醇甜、味正、余長等特殊風格。其他香型酒裡面又可為四種香型,分別是:兼香型白酒、鳳香型白酒、芝麻香型白酒、特香型白酒。
補充:
中國特有的一種蒸餾酒。世界八大蒸餾酒(白蘭地Brandy、威士忌Whisky、伏特加Vodka、金酒Gin、朗姆酒Rum、龍舌蘭酒Tequila、日本清酒Sake、中國白酒Spirit)之一。由澱粉或糖質原料製成酒醅或發酵醪經蒸餾而得。又稱燒酒、老白乾、燒刀子等,解放後稱為白酒。酒質無色(或微黃)透明,氣味芳香純正,入口綿甜爽凈,酒精含量較高,經貯存老熟後,具有以酯類為主體的復合香味。以曲類、酒母為糖化發酵劑,利用澱粉質(糖質)原料,經蒸煮、糖化、發酵、蒸餾、陳釀和勾兌而釀制而成的各類酒。

⑨ 請問:酒是如何分類的如白酒、紅酒、葡萄酒、白蘭地等究竟是怎麼區別的它們的釀造工藝有什麼樣不同

酒分類的劃分方法很多,有按顏色分,有按酒精含量分,有按原材料分,也有按酒品的生產工藝來區分,這應該是目前比較科學的分類方法,即將酒分為三類:蒸餾酒、發酵酒和調配酒。。
白酒、紅酒、葡萄酒、白蘭地應該這么區分:
首先,紅酒是葡萄酒的通稱,並不一定特指紅葡萄酒,所以二者是一樣的,都是指用破碎或未破碎的新鮮葡萄果實或葡萄汁經完全或部分酒精發酵後獲得的飲料,酒精含量不低於8.5%。
白蘭地(Brandy)屬於烈酒的一種,通常我們所稱的「白蘭地」專指以葡萄為原料,經發酵、蒸餾、陳釀等工藝所製成的烈酒。從廣義上講,白蘭地所採用的原料並不僅僅局限於葡萄,可以是以任何水果為原料,經發酵、蒸餾、陳釀後製成的烈酒。除了葡萄白蘭地之外,採用其他水果原料釀造而成的白蘭地一般都會在酒標上標注原料名稱以示區別,譬如以蘋果為原料釀造而成的白蘭地在酒標上一般都會標注為「Apple Brandy(蘋果白蘭地)」。
而白酒是中國特有的一種蒸餾酒。由澱粉或糖質原料製成酒醅或發酵醪經蒸餾而得。又稱燒酒、老白乾、燒刀子等,解放後稱為白酒。酒質無色(或微黃)透明,氣味芳香純正,入口綿甜爽凈,酒精含量較高,經貯存老熟後,具有以酯類為主體的復合香味。以曲類、酒母為糖化發酵劑,利用澱粉質(糖質)原料,經蒸煮、糖化、發酵、蒸餾、陳釀和勾兌而釀制而成的各類酒。

⑩ 酒的品種繁多,風格各異.從生產工藝的不同,有蒸餾酒,發酵酒和配製

一般來說抄,高度數的酒都是蒸餾酒.因為原始釀酒,得不到那麼高的度數.我也只是好這方面的東西,說的不對的,大家指正.象低度的米酒\黃酒\葡萄酒等都不是蒸餾酒.很簡單的例子,我們常喝的白蘭地的,就是葡萄酒的蒸餾酒.還有個例子.水滸裡面常有一喝喝一桶的酒,象魯智深醉打山門那一出,就不是蒸餾酒,而是普通的釀酒.據考證,也就十度左右的樣子.

閱讀全文

與葡萄蒸餾酒發酵工藝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印染廢水中cod排放量是多少 瀏覽:245
冷干機的濾芯如何拆下來 瀏覽:552
海爾凈水器出水管介面怎麼拆 瀏覽:13
河北水垢漏斗 瀏覽:689
白雲區農村ppp污水項目 瀏覽:498
安吉爾水壺濾芯怎麼拆 瀏覽:318
電廠化學廢水調整及注意事項 瀏覽:892
什麼叫納米微晶技術凈化器 瀏覽:43
百佳境界凈水器如何 瀏覽:695
甲醇蒸餾塔再沸器的原理 瀏覽:268
ro膜氯化 瀏覽:984
潔廁靈能除垢 瀏覽:459
油煙機凈化器的價格多少錢一台 瀏覽:334
凈化器電源怎麼測量 瀏覽:332
wq污水提升泵 瀏覽:415
污水處理50戶需多少立方池 瀏覽:656
樹脂是不是ab膠 瀏覽:694
減壓蒸餾怎麼拆 瀏覽:544
飲水機為什麼加熱一會就保溫 瀏覽:287
電解法處理污水基於什麼原理 瀏覽: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