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制備氯化鉍為什麼是將氯化鉍固體溶於少量濃鹽酸,再加水稀釋,而不是直接加入稀鹽酸
三氯化鉍是非常容易水解的,若直接加入稀鹽酸還是會水解,只有先加入濃鹽酸抑制其水解然後慢慢稀釋才行。這是關於鉍鹽的一個考點也是重點。相似的,三氯化銻也得先用濃鹽酸溶解。
CuCl2會水解 CuCl2+2H2O<==>Cu(OH)2+2HCl 加熱後HCl會揮發
本身是可逆的反應,若通入乾燥氯化氫,根據可逆原理,反應向左移動,就預防了水解。
B. 怎樣配置氯化鉍溶液
將固體BiCl3溶解在較濃鹽酸中,以抑制Bi3+水解,防止發生BiCl3 + h2o == BiOCl↓ + 2HCl,而使溶液渾濁
C. bicl3加水後是什麼現象
加水生成沉澱(BaCl3水解生成氫氧化鋇,強鹼,溶解度低),加HCl沉澱溶解(酸鹼中和)。
BiCl3 + H2O = BiOCl + 2HCl 氯氧化鉍
配置BiCl3溶液時水解產物BiOCl生成而溶液呈渾濁。
比如:
3HCl+BiCl3=H3BiCl6
BiCl3 + H2O = BiOCl↓ + 2 HCl
三氯化鉍是非常容易水解的,直接加入稀鹽酸還是會水解
必須加入濃鹽酸抑制其水解
(3)固體BiCl3加蒸餾水擴展閱讀:
Ba(OH)·8HO分子量315.47,為無色單斜晶體,相對密度2.18,溶點78℃,沸點:780℃,加熱失水變成無水氫氧化鋇。兩者都有毒。
大部分鹼都不溶於水,氫氧化鋇就是溶於水的鹼之一,溶於水的鹼有:氫氧化鋰、氫氧化鈉、氫氧化鉀、氫氧化銣、氫氧化銫、氫氧化鋇、氫氧化鍶、氫氧化鈣(微溶,視為溶於水)、氨水(溶質為氨氣)氫氧化鋇固體放在空氣中極容易潮解,然後與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鋇和水。20°C時在100g水中溶解度為3.89g。
D. BiCl3溶於水嗎
溶於水,但是會發生強烈水解生成鹽酸和BiOCl白色沉澱,因此一般配製BiCl3溶液是將BiCl3先溶解在濃鹽酸(或1:1鹽酸)中,然後稀釋。
E. 少量FeCl3(s)+蒸餾水溶解,分盛3支試管,1支+HCl(2 molL-1幾滴,搖勻, 1支小
摘要 ???
F. 如何制備 sb bi sn pb的氫氧化物
掌握錫Sn、鉛Pb、銻Sb、鉍Bi的氫氧化物的酸鹼性、氯化物的水解性和硫化物的溶解性及其變化規律。
結論:Bi(OH)3為鹼性氫氧化物,其他氫氧化物都為兩性氫氧化物。
結論:SbCl3、BiCl3、SnCl2固體在水溶液中都易水解,生成相應的白色沉澱;但SnCl2的水解不可逆,配製該溶液時應先溶解在少量的濃HCl中然後再加水稀釋。PbCl2是沉澱。
G. 關於Bi元素的問題
BiOCl叫氯氧化鉍或者鹼式氯化鉍
鉍不是兩性的,銻和砷是,BiCl3在鹼性條件下易水解為可溶性的Bi(OH)2Cl
BiCl3溶於濃NaCl溶液:BiCl3+2H2O=Bi(OH)2Cl+2HCl
BiCl3溶於濃NaOH溶液:BiCl3+2NaOH=Bi(OH)2Cl+2NaCl
H. 為什麼BiCl3的水解離子方程式是「BiCl3 + H2O = BiOCl + 2HCl」,而不是
BiCl3 的水解很強烈,生成HCl和BiOCl沉澱
BiCl3 + H2O === BiOCl ↓ + 2HCl
因為反應是在潮濕空氣中進行,所以生成HCl氣體
Bi3+ Cl- + H2O = BiOCl + 2H+
將氯化鉍溶解在濃鹽酸中,再稀釋至所需濃度,濃NaCl溶液中,Cl-抑制BiCl3的溶解,使Bi3+的濃度減少,水解也就減少。
(8)固體BiCl3加蒸餾水擴展閱讀:
將三氧化二鉍3g溶於300mL的稀鹽酸(相對密度1.05)中,加熱使之沸騰。如果往其中加入2.5L的沸水,生成無色的沉澱。再次加熱使已生成的一氯氧化鉍溶解,然後將此溶液冷卻,即可析出一氯氧化鉍的無色結晶。吸濾分離結晶,開始用含鹽酸的水洗滌,然後用水洗凈,在130℃下乾燥。除上法外,使三氯化鉍的鹽酸水溶液水解,也可製得一氯氧化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