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葯典收載的古蔡氏檢查砷鹽法的原理是什麼操作中加入碘化鉀(KI)和酸性氯化亞
古蔡法檢查砷鹽是樣品經消化後,以碘化鉀、氯化亞錫將高價砷還原為三價砷然後與鋅粒和酸產生的新生態氫生成砷化氫,再與溴化汞試紙生成黃色或棕黃色砷斑。對供試品與標准品溶液在同一條件下所顯的砷斑的顏色深淺進行比較,可測得供試品的含砷限度。
試劑與儀器:
1、 5%溴化汞乙醇溶液
2、 溴化汞試紙:將濾紙剪成直徑為2cm的圓片,浸泡於溴化汞乙醇溶液中。使用前取出,使其自然乾燥後備用。
3、 40%酸性氯化亞錫溶液:稱取20克氯化亞錫(Sncl2.2H2O),溶於12.5毫升濃鹽酸中,用水稀釋至50毫升。另加2顆錫粒於溶液中。
4、 10%醋酸鉛溶液。
5、 醋酸鉛棉花:將脫脂棉浸泡於10%醋酸鉛溶液中,1小時後取出,並使之疏鬆,在100℃烘箱內乾燥,取出置於玻璃瓶中塞緊保存備用。
6、 醋酸鉛試紙:將普通濾紙浸入10%醋酸鉛溶液中,1小時候取出,自然晾乾,剪成條狀(8×5cm),置於瓶中保存,備用。
7、無砷鋅細粒。
8、濃鹽酸。
9、20%碘化鉀溶液。
10、10%硝酸鎂溶液。
11、氧化鎂;
12、砷標准溶液:精確稱取預先在硫酸乾燥器中乾燥過的或在100℃乾燥2小時的三氧化二砷0.1320克,溶於l0毫升lN氫氧化鈉溶液中,加1N硫酸溶液10毫升將此溶液仔細地移入1000毫升容量瓶中, 並用水稀釋至刻度。此液每毫升含0.1毫克砷。使用時可將此液稀釋成每毫升含l或10mg的砷。
13、1N氫氧化鈉:量取52毫升氫氧化鈉飽和溶液,注入l000毫升不含二氧化碳的水中,混勻。
14、1N硫酸溶液。
四、操作方法:
1、樣品處理:准確稱取樣品10克,置於瓷坩堝中,加入氧化鎂粉2克,10%硝酸鎂溶液10毫升,在水浴上蒸干。小火炭化後,移入550℃高溫爐中灰化至白色灰燼,冷卻,加人l0毫升濃鹽酸溶解殘渣,然後用水移入100毫升量瓶中,並稀釋至刻度,搖勻。
2、樣品分析:准確吸取樣品溶液20毫升,移入砷斑法測定器,分別置於三角瓶中,分別加入每毫升含1mg的砷的標准溶液0.0、1.0、2.0、3.0、4.0、5.0毫升。於各瓶中加入20%碘化鉀溶液5毫升。40%氯化亞錫溶液2毫升於樣品溶液中再加入濃鹽酸13毫升,於標准溶液中各加入濃鹽酸15毫升,並各加入水使總體積為45毫升。放置10分鍾後。加入鋅粒5克迅速裝上已裝有溴化汞試紙,醋酸鉛棉花和濾紙的試砷管。在25-30℃下避光放置45分鍾。取出溴化汞試紙,將樣品和標准色斑目測比較,求出樣品溶液中的含砷量。
計算:
砷(mg/kg)=C/W×100
C:相當於砷的標准量(mg)W:測定時樣液相當於樣品的重量(g),
說明:
(1)吸取樣品溶液的量可視樣品中含砷量而定,最後總體積達45毫升即可。
(2)樣品色斑相當於砷的量應扣除空白液的色斑相當於砷的量。
(3)試劑空白只允許呈現極淺的淡黃色(一般不應顯色)砷斑。如空白顯色砷,應找出原因。
(4)對試劑要求純度高,必須是無砷鋅粒,一級鹽酸。
(5)裝入醋酸鉛棉花時,不要太緊和太軟,緊與松要適應。
(6)加入鋅粒時,要每加一次鋅粒,立即蓋上一支預先准備好的醋酸鉛棉花,溴化汞試紙的玻璃管。
(7)如樣品中含有銻,也能夠生成與砷斑類似的銻斑,銻能溶解在80%乙醇中,而砷斑不溶解。
(1)砷的反應吸收盡量控制在25℃左右進行。天熱時測定,吸收管應放在冰水中,避免吸收液揮發。
(2)使用無砷鋅粒時,最好加人兩顆顆粒較大的鋅粒,其餘仍用細鋅粒。如全部用細鋅粒,反應太激烈。
2. 鋅精礦冶煉過程中,那裡邊的硫和砷會影響它的回收率嗎
都不會影響回收率,但是砷含量太高的話,會對冶煉流程有影響
3. 如何處理含砷污水
含砷廢水的處理復
其處理含砷廢水的制主要方法有石灰中和法、鐵鹽法、離子交換法、硫化法等。石灰中和法、鐵鹽法處理渣量大,有價元素得不到利用;離子交換法處理量小,投入較大,附屬設備多。硫化法是硫化鈉、硫氫化鈉、硫化鐵等硫化劑與廢水中AsO43-、AsO2-、Cu2+、Bi3+等離子反應生成硫化物沉澱。因硫化法具有反應快、處理量大、工藝簡單、硫化物沉澱可回收利用,因此被廣泛應用。
4. 世界上最早的制備單質砷的方法是什麼
火法煉丹的另一重大成就,是單質砷的制備。葛洪《抱朴子·仙葯篇》記載了6種處理雄黃的方法,最後一法是用硝石、玄胴腸,即豬大腸和松脂「三物煉之」。雄黃和硝石同煉,可收集到三氧化二砷,再先後用含碳的豬大腸和松脂煉兩次,就被還原成為純凈的單質砷。這是世界上最早的制備單質砷的方法。
5. 為什麼首先將五價砷還原為三價砷,然後原子化
微量砷的測定通常可以用氫化物原子吸收法或者氫化物原子熒光法,其原理就是將砷生成氣態的砷化氫,然後導入原子化器,經原子化後測定其吸光度或熒光強度。五價砷不能與硼氫化鉀反應生成砷化氫,而三價砷可以,因此,要先將五價砷還原為三價砷。
6. 蒸餾分離
用蒸餾法分離砷多在鹽酸溶液中進行,在鹽酸溶液中砷以三氯化砷的形式被蒸餾,嚴格控制溫度在108℃以下,可使銻、錫與砷分離,鍺與砷被同時蒸餾出來。砷與鍺的分離,可在氯氣流中先蒸餾四氯化鍺,然後再加入還原劑蒸餾砷。常用的還原劑有鹽酸肼或硫酸肼,同時加入溴化物進行催化。
在含溴的氫溴酸溶液蒸餾砷時,硒可同時蒸餾出來。
蒸餾方法如下:
稱取0.5~2g(精確至0.0001g)試樣,置於250mL燒杯中,加入0.2~1gKClO3,用少許水潤濕,加15~30mLHCl,加熱分解(必要時添加氯酸鉀),並蒸發溶液至干,趕凈氯氣。冷卻,加入20~40mL(1+1)HCl,微熱使鹽類溶解,然後將溶液移入蒸餾瓶中,蒸餾裝置見圖51.1。
於蒸餾瓶中加入1~2g鹽酸肼、1gKBr,用水稀釋至50~60mL。向接收溜出物的錐形瓶中加入50mL水,並接上冷凝管,使其下端插入液面2/3處。然後向蒸餾瓶中注入100mLHCl,在108℃以下蒸餾。當溜出液體積達到100mL時(不包含原加入水的體積)。冷卻蒸餾瓶,再加50mLHCl,重新蒸餾出50~60mL溜出液後結束蒸餾。
當試樣中鎢含量高時,則鎢與砷形成配合物,難以使砷蒸餾出來。因此應預先將溶液蒸發至小體積,然後加入20mLHAc、30mLCH3OH和100mLHCl,蒸餾1h。砷量高時應再加15mLCH3OH、15mLHCl,重復蒸餾一次。
圖51.1 砷的蒸餾裝置
7. 怎麼鑒定砷離子,銻離子和鉍離子
檢驗As用馬氏試砷法
然後用次氯酸鈉浸沒管子,不能觀察到鏡子的的溶解(這一步是為了排除砷的干擾,因為砷鏡是能溶於次氯酸鈉的).至此即可說明原溶液中含有銻離子.
由於鉍化氫極不穩定,一旦生成就會分解為鉍單質留在溶液中.因此上述檢驗過程中實際上不能產生鉍化氫,也就不會有鉍的干擾.
另取溶液加入四羥基合錫(II)酸鈉溶液(可由氯化亞錫和過量氫氧化鈉在低溫下現制),立即觀察到黑色的沉澱(鉍單質),同時四羥基和錫(II)酸鈉被氧化為六羥基合錫(IV)酸鈉.銻離子的反應非常的慢,故不能構成干擾.用這一反應可以鑒別鉍.
8. 砷離子和溴離子的還原性
您是想問砷離子和溴離子的還原性哪個更強嗎?砷離子的還原性更強。 9. 污水處理技術篇:水體中的砷如何去除
水體中的砷如何去除:目前,國內外處理污水處理中含砷廢水的方法主要有沉澱法專、離子交換法、生屬物法、膜法、電凝聚法、吸附法等。這些方法均有其自身的特點,如:沉澱法除砷技術較為完善,應用較為廣泛,但它處理後會產生大量廢渣,造成二次污染,而且除砷效率低,難以滿足飲用水水質要求;離子交換法適用於處理量不大、組成單一、回收價值高的廢水,但其處理工藝復雜、成本高,難以實現工業化生產;生物法中微生物對周邊環境的要求很嚴格,因砷具有毒性,用此法處理水中的砷目前尚處在起步階段;膜分離法處理成本較高,不宜大規模應用;電凝聚法操作技術條件要求比較高;吸附法是利用吸附劑提供的大比表面積,通過砷污染物與吸附劑間較強的親和力達到凈化除砷的目的。吸附法由於簡單易行、去除效果好、能回收廢水中的砷、對環境不產生或很少產生二次污染,且吸附材料來源廣泛、價格低廉、可重復使用等優勢而備受人們關注。
10. 如何脫砷
脫砷法是從水中去除砷的水處理過程。地熱水中常含1-10mg/L,故地熱發電後的熱水不能直接排到水體中。
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是第33位,用As來表示;溴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是第35位,用Br來表示。
根據非金屬活動性順序判斷,非金屬性越強,單質氧化性越強,而相應簡單陰離子的還原性越弱。如:氧化性:f2>cl2>o2>br2>i2>s;還原性:f-
水的脫砷處理一般有兩種方法:
①在地熱熱水中加入鐵鹽和石灰,使砷被吸附到生成的氫氧化鐵沉澱絮凝物上並分離出來;
②把鐵、鋁等離子加到地熱熱水中,使硅酸溶解度降低並與砷一起沉澱出來。目前除砷處理裝置存在的問題有:沉澱物的過濾分離方法及後處理;除砷後水中硫酸根和氯離子增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