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為什麼檢驗氯化氫氣體時,要先用蒸餾水潤濕藍色石蕊試紙這樣不是就影響了測定的結果嗎
因為氯化氫氣體不會使藍色石蕊試紙發生改變,石蕊試紙只能檢驗溶液酸鹼,用蒸餾水潤濕,氯化氫氣體溶在蒸餾水中,藍色石蕊試紙變紅,
㈡ 鹽酸,醋酸為何不可以用蒸餾法分開(具體數據)
鹽酸即氯化氫的水溶液,氯化氫的沸點為:-85℃,所以常溫下溶於揮發出氯化氫氣體;專
醋酸也叫乙酸,沸屬點為:118℃;雖然兩者的沸點差別較大,從原理上來講是可以的,但是乙酸的化學性質
決定了它具有揮發性。如果一蒸餾了,兩者都會揮發出來,得不到純凈的產物。
我不同意一樓的觀點,比較它們的沸點就知道誰更揮發了,應該是鹽酸更容易揮發;打開鹽酸的瓶蓋可以看
見白霧冒出,醋酸的有么?
如果真的想分離的話,可以降溫,降低到乙酸的熔點一下即可,乙酸的熔點在15~16℃,在這個溫度以下,
乙酸變成無色透明的晶體,因而過濾就可以分離鹽酸和乙酸了!!!
㈢ 除去氯氣中少量的HCL氣體為什麼不可以用蒸餾水
減少氯氣在水中的溶解,因為氯氣在水中也是有一定溶解度的,大約就是1:2的關系吧,1體積水溶解兩體積氯氣,而如果用食鹽水來除去HCI的話,氯氣的溶解度就會大大降低
㈣ 【化學】鹽酸和醋酸為什麼不能用蒸餾的方法分離
1.先加氫氧化鈉溶液,使醋酸變為醋酸鈉,就不揮發了,再蒸餾,出乙醇。在加內硫酸酸化使容醋酸鈉變為醋酸,再蒸餾,出乙酸。碳酸氫鈉和水,結晶法。
2.體積相同,說明氣體的物質的量相同,又這三種氣體都是雙原子分子,因此分子數相同 ,原子數是分子數的兩倍,當然也相同。
㈤ 除去一氯甲烷中的氯化氫氣體,可使用A蒸餾法B水洗法C濃硫酸溶液洗氣法D有機溶劑萃取法
A氣體怎麼蒸餾?
D有機溶劑溶解一氯甲烷比氯化氫更好
㈥ 濃鹽酸也能蒸餾
蒸餾濃鹽酸
可得到20.24%的稀鹽酸(恆沸溶液) 恆沸點109度。
無論是10%的還是30%的鹽酸最終都變成這個濃度
加大壓強濃度低於20.24%,減壓所得的鹽酸濃度高於20.24%
(這個不要想當然)
如當鹽酸的濃溶液加熱時,氯化氫氣體和水蒸汽同時逸出,但氯化氫氣體逸出比較快;稀溶液加熱時,水蒸汽逸出比較快。這樣將使溶液的組成不斷改變,濃溶液的濃度逐漸降低,稀溶液的濃度逐步升高,最後達到這樣的濃度,從這溶液逸出的氣體----氯化氫與水蒸汽----它們的分子書比值和溶液的組成相同,這時溶液的組成將保持不變,在恆壓下將保持一個恆定的沸點,即恆沸溶液。
㈦ 水中含有鹽酸蒸餾時能除去嗎
能。
氯化氫沸點非常低,剛開始就蒸發出去了,所以可以除去。
㈧ 為什麼蒸餾水能夠吸收氯化氫氣體
因為氯化氫非常容易溶於水
㈨ 向蒸餾水中通入氯化氫氣體導電能力怎麼樣
像蒸餾水中通入氯化氫氣體以後,蒸餾水就變成了稀鹽酸,這種情況下它的導電能力是會增加的哦。
㈩ 蒸餾濃鹽酸為何出液那麼慢
蒸餾濃鹽酸
可得到20.24%的稀鹽酸(恆沸溶液)
無論是10%的還是30%的鹽酸最終都變成這個內濃度
加大壓強濃度低於容20.24%,減壓所得的鹽酸濃度高於20.24%
如當鹽酸的濃溶液加熱時,氯化氫氣體和水蒸汽同時逸出,但氯化氫氣體逸出比較快;稀溶液加熱時,水蒸汽逸出比較快。這樣將使溶液的組成不斷改變,濃溶液的濃度逐漸降低,稀溶液的濃度逐步升高,最後達到這樣的濃度,從這溶液逸出的氣體----氯化氫與水蒸汽----它們的分子書比值和溶液的組成相同,這時溶液的組成將保持不變,在恆壓下將保持一個恆定的沸點,即恆沸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