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抄艾葉有什麼功效
功能主治理氣血,逐寒濕;溫經,止血,安胎。治心腹冷痛,泄瀉轉筋,久痢,吐衄,下血,月經不調,崩漏,帶下,胎動不安,癰瘍,疥癬。 ①《別錄》:"主灸百病。可作煎,...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3錢;入丸、散或搗汁。外用:搗絨作炷或製成艾條熏灸,搗敷、煎水熏洗或炒熱溫熨
別名葯用部位成份功能主治用法用量選方臨床應用宜忌【別名】艾、艾蒿、家艾大艾葉、杜艾葉、萎【葯用部位】為菊科植物艾的乾燥葉。【成份】含揮發油,油中主要為Ⅰ,8-桉葉精、α-側柏酮(α-thujone)、α-水芹烯(α-phellandrene)、β-丁香烯(β-caryophyllene)、莰烯、樟腦、藏茴香酮、反式葦醇(transcarveol)、Ⅰ-α-松油醇(Ⅰ-α-terpineol)。
【功能主治】理氣血,逐寒濕;溫經,止血,安胎。治心腹冷痛,泄瀉轉筋,久痢,吐衄,下血,月經不調,崩漏,帶下,胎動不安,癰瘍,疥癬。
①《別錄》:"主灸百病。可作煎,止下痢,吐血,下部匿瘡,婦人漏血。利陰氣,生肌肉,辟風寒,使人有子。"
②陶弘景:"搗葉以灸百病,亦止傷血。汁又殺蛔蟲。苦酒煎葉療癬。"
③《葯性論》:"止崩血,安胎止腹痛。止赤白痢及五藏痔瀉血。""長服止冷痢。又心腹惡氣,取葉搗汁飲。"
④《唐本草》:"主下血,衄血,膿血痢,水煮及丸散任用。"
⑤《食療本草》:"金瘡,崩中,霍亂,止胎漏。"
⑥《日華子本草》:"止霍亂轉筋,治心痛,鼻洪,並帶下。"
⑦《珍珠囊》:"溫胃。"
⑧《履巉岩本草》:"治咽喉閉痛熱壅,飲食有妨者,搗汁灌漱。"
⑨《王好古》:"治帶脈為病,腹脹滿,腰溶溶如坐水中。"
⑩《綱目》:"溫中,逐冷,除濕。"
⑾《本草正》:"辟風寒涅,瘴瘧。"
⑿《本草再新》:"調經開郁,理氣行血。治產後驚風,小兒臍瘡。"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1~3錢;入丸、散或搗汁。外用:搗絨作炷或製成艾條熏灸,搗敷、煎水熏洗或炒熱溫熨。
【選方】①治卒心痛:白艾成熟者三升,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頓服之。若為客氣所中者,當吐出蟲物。(《補缺肘後方》)
②治脾胃冷痛:白艾末煎湯服二錢。(《衛生易簡方》)
③治腸炎、急性尿道感染、膀胱炎:艾葉二錢,辣蓼二錢,車前一兩六錢。水煎服,每天一劑,早晚各服一次。(江蘇徐州《單方驗方新醫療法選編》)
④治氣痢腹痛,睡卧不安:艾葉(炒)、陳橘皮(湯浸去白,焙)等分。上二味搗羅為末,酒煮爛飯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聖濟總錄》香艾丸)
⑤治濕冷下痢膿血,腹痛,婦人下血:干艾葉四兩(炒焦存性),川白姜一兩(炮)。上為末,醋煮麵糊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溫米飲下。(《世醫得效方》艾姜湯)
⑥治忽吐血一、二口,或心衄,或內崩:熟艾三雞子許,水五升,煮二升服。(《千金方》)
⑦治鼻血不止:艾灰吹之,亦可以艾葉煎服。(《聖惠方》)
⑧治糞後下血:艾葉、生薑。煎濃汁,服三合。(《千金方》)
⑨治婦人崩中,連日不止:熟艾如雞子大,阿膠(炒為末)半兩,乾薑一錢。水五盞,先煮艾、姜至二盞半,入膠烊化,分三服,空腹服,一日盡。(《養生必用方》)
⑩治功能性子宮出血,產後出血:艾葉炭一兩,蒲黃、蒲公英各五錢。每日一劑,煎服二次。(內蒙古《中草葯新醫療法資料選編》)
⑾治婦人白帶淋瀝:艾葉(杵如綿,揚去塵末並梗,酒煮一周時)六兩,白肅、蒼術各三兩(俱米泔水浸,曬干炒),當歸身(酒炒)二兩,砂仁一兩。共為末,每早服三錢,白湯調下。(《本草匯言》)
⑿治妊娠卒眙動不安,或但腰痛,或胎轉搶心,或下血不止:艾葉一雞子大,以酒四升,煮取二升,分為二服。(《肘後方》)
⒀治產後腹痛欲死,因感寒起者:陳蘄艾二斤,焙乾,搗鋪臍上,以絹覆住,熨斗熨之,待口中艾氣出,則痛自止。(《楊誠經驗方》)
⒁治盜汗不止:熟艾二錢,白茯神三錢,烏梅三個。水一鍾,煎八分,臨卧溫服。(《綱目》)
⒂治癰疽不合,瘡口冷滯:以北艾煎湯洗後,白膠熏之。(《仁齋直指方》)
⒃治頭風面瘡,癢出黃水:艾二兩,醋一升,砂鍋煎取汁,每薄紙上貼之,一日二、三上。(許國楨《御葯院方》)
⒃治濕疹:艾葉炭、枯礬、黃柏等分。共研細末,用香油調膏,外敷。(內蒙古《中草葯新醫療法資料選編》)
【臨床應用】①治療慢性肝炎
取艾葉製成注射液,每毫升相當於生葯0.5克,每日肌注4毫升,總療程1~2個月。治療期間同時給予保肝葯物。治療123例,其中遷延性肝炎39例,近期治癒28例,顯效6例,好轉5例;慢性肝炎46例,近期治癒21例,顯效19例,好轉6例;肝硬化15例,顯效3例,好轉4例,無效8例。總有效率92%。
②治療肺結核喘息症
用10%艾葉液每次30毫升,日服3次,食前半小時服用。臨床觀察37例,均同時內服異煙肼,3例並發肺原性心臟病的患者出現心力衰竭時,加用毒毛旋花子甙治療,一般服艾葉液1~1.5月。31例經過上述治療,氣短及咳嗽減輕,喘鳴消失,痰量顯著減少,肺部干、濕性羅音減少或消失;其餘6例療效較差或無效。經驗證明,以對肺部無嚴重纖維增生或肺氣種存在者效果較佳。
③治療慢性氣管炎
取干艾1斤或鮮艾2斤,洗凈、切碎,放入4000毫升水中浸泡4~6小時,煎煮過濾,約得濾液3000毫升,加適量調味劑及防腐劑。日服3次,每次30~60毫升。或製成注射劑,每日2次,每次肌注2~4毫升。治療154例,近期控制6例,顯效21例,好轉81例,無效46例。或用蒸餾法提取艾葉油,製成膠丸或糖衣片服用,每日量0.1~0.3毫升,分3~4次口服,10天為一療程。治療138例,一個療程總有效率81.88%,近期控制加顯效者佔46.37%。還有每日用艾葉2兩(干品),紅糖5錢,加水煎成100毫升,分3~4次服,1周為一療程。治療484例,有效率76.1%。
④治療急性菌痢
用20%艾葉煎劑,日服4次,每次40毫升,觀察21例,均獲治癒,平均住院5.5天。治療過程中同時補充維生素乙、丙,個別病例給予輸液。
⑤治療間日瘧
取干艾葉0.5~1兩,切碎,用文火煎2小時左右,過濾,加糖,於發作前2小時頓服,連服2天。經治療53例,控制症狀的有效率在89%上下,血內瘧原蟲陰轉率為56.2%.葯液須現制現用,每日用1兩的療效較好。
⑥治療鉤蚴皮炎
在局部鉤蚴感染24小時內,取直徑1.5厘米的艾絨卷,熏燙鉤蚴感染部。對於皮疹多而范圍廣的皮炎,將患部皮膚分區逐一熏燙5分鍾。治療106例,癢感消失者77例,仍有癢感者28例,奇癢者1例。患者一般於晚間艾熏後,即癢止入睡,次晨癢感消失。對照組60例未加治療,癢感持續時間短則3~4天,長則5~6天,少數皮炎進展為紅腫、水泡戒因抓破而潰爛。治療組呼吸道症狀(氣急、咳嗽)的出現率為1.88%,對照組為14%。
⑦治療婦女白帶
取艾葉5%煎湯去渣,雞蛋2個放入湯內煮後吃蛋喝湯,連服5天。
⑧治療尋常疣
采鮮艾葉擦拭局部,每日數次,至疣自行脫落為止。治療12例,最短3天、最長10天即行脫落。
【宜忌】陰虛血熱者慎用。
①《綱目》:"苦酒、香附為之使。"
②《本草備要》:"血熱為病者禁用。"
③《本經逢原》:"陰虛火旺,血燥生熱,及宿有失血病者為禁。"
『貳』 怎樣熬制艾葉油
首先精油的提取方法有多種,如水蒸氣蒸餾、壓榨、萃取等。
3
/5
這里建議用水蒸回氣蒸餾法,然後蒸答餾艾草與清水混合物。
4
/5
混比為一比四,然後在蒸餾後所得的油水混合物中加入氯化鈉。
5
/5
然後用分液漏斗分離油層和水層,最後加入無水硫酸鈉,製作完成。
『叄』 莫小在艾草純露能喝嗎
按道理來說,莫小在純露是可以喝的,但是個人建議還是不要喝比較好,用在臉上補水保濕它不香嗎?為什麼要花錢買純露喝呢,喝了我都嫌浪費。
『肆』 艾草提取生物鹼時混合乙醇蒸餾怎麼計算加入多少乙醇
摘要 你好,這個實驗一般來說取80-100ml的95%乙醇
『伍』 如何提取艾草精油
艾草精油的提取方法主要有水蒸餾法、溶劑萃取法、超臨界流體萃取、直接水蒸氣版蒸餾、微波輔助權萃取工藝,這些工藝已運用到艾葉精油的提取研究中。
水蒸氣蒸餾法是分離純化有機化合物的重要方法之一,它是將水蒸氣通入含有不溶或微溶於水但有一定揮發性的有機物的混合物中,並使之加熱沸騰,使待提純的有機物在低於100℃的情況下隨水蒸氣一起被蒸餾出來,從而達到分離提純的目的。
萃取法由有機相和水相相互混合,水相中要分離出的物質進入有機相後,再靠兩相質量密度不同將兩相分開。有機相一般由三種物質組成,即萃取劑、稀釋劑、溶劑。有時還要在萃取劑中加入一些調節劑,以使萃取劑的性能更好。
艾草精油是從艾草的葉子、莖稈中提取的一種揮發性芳香物質,一般為淺黃或綠黃色,具有溫經通絡、益氣活血、祛寒止痛、改善局部循環、增加免疫力的作用,常用於塗抹穴位或患處,反復揉搓至吸收。
天然艾葉萃取精煉而成,外觀為淺黃或綠黃色。溫經通絡,益氣活血,祛寒止痛,改善局部循環,增加免疫力。塗在穴位上或患處,反復揉搓至吸收。
『陸』 艾草為什麼提不出油
此問題涉及專業知認較多.首先精油的提取方法有多種,如水蒸氣蒸餾、壓榨、萃取等.這里建議用水蒸氣蒸餾法.首先蒸餾艾草與清水混合物,混比為一比四,然後在蒸餾後所得的油水混合物中加入氯化鈉,然後用分液漏斗分離油層和水層,最後加入無水硫酸鈉,制畢。
『柒』 艾草精油能用在臉上嗎
不能。
艾葉油的主治功效,理氣血,溫經脈,祛寒濕,止痛,抗菌,消炎,激勵消化腺,鎮咳化痰,促循環,補氣,提升免疫力。取適量本品塗抹在所需部位,以打圈按摩的方式直至被皮膚完全吸收,以一個月為周期,每周連續使用5天停2天或者連續3周停一周的方式進行,可長期使用。
純艾草精油具有很強的神經毒性,絕對不能直接塗抹在身體上,因為其製取方法採用最原始的在山裡艾草生長的旁邊支一個蒸棚,將整株艾草直接作為原料,僅僅採用一步蒸餾法製取精油,使得出來精油裡面所含的雜質和有害成份很多,強烈建議大家慎重使用。
精油的使用有很多種,但大多配合按摩為主,可以在艾葉水泡腳的使用中,其使用方法應該在泡腳前在每隻腳上各滴五滴,用兩手進行大約幾分鍾的腳面腳底按摩,然後再泡到熱水中,這樣不僅可以起到除濕的效果,而且對於促進血液循環,增強免疫力等等都很有幫助。
這些人不能使用艾草精油:
1、皮膚脆弱敏感者使用前請於手臂內側或者耳後根處進行測敏,若出現紅腫發癢現象請停止使用。
2、孕婦、嬰幼兒、癲癇患者禁用本品。
3、一些熱性病,陰虛陽亢以及邪熱內積的人不宜使用本品。
『捌』 艾葉有什麼作用
艾葉——菊科多年生灌木狀草本植物艾的葉片,春夏之末花開時採摘,曬干或陰干後使用。我國民間自古就有「端午采艾,懸門戶上,以禳毒氣」的習俗。
中醫認為,艾性辛、溫,味苦,入肝、脾、腎經,有溫經止血、散寒止痛、祛風止癢之功,適用於虛寒腹痛、崩漏下血、月經不調、帶下病及皮膚瘙癢等。用艾做成的各種艾條、艾柱等行溫針灸可溫通氣血、透達經絡,治療各種寒痛症。常言道
「居家常備艾,老少無疾患」,說明艾對維護身體健康大有裨益。冬季寒風習習,門窗緊閉,空氣對流少,是多種上呼吸道疾病的好發時節,而常用艾熏蒸居室,可有效預防流感等呼吸道疾病的發生,維護人體健康。
研究發現,熏蒸艾葉是對居室進行消毒殺菌的好方法。實驗證明,用艾葉按1~5g/m2熏蒸30~60分鍾,對金黃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鏈球菌、大腸桿菌、白喉桿菌、傷寒及副傷寒桿菌、結核桿菌、綠膿桿菌等14種致病菌有不同程度的殺滅作用;對腺病毒、流感病毒、皰疹病毒等也有一定的抑製作用。此外,熏蒸艾葉尚有一定的抗肺炎支原體作用,並可顯著提高鼻分泌物中非特異性免疫球蛋白A的含量,增強人體免疫力。
實踐證明,平時以艾葉每月熏蒸1~2次,在冬季及流感流行季節每周熏蒸1~2次,能使各種常見致病菌、病毒的數量顯著減少,從而有效預防各種呼吸道傳染病的發生。
艾葉氣味清香,用其水浸劑或艾葉油外塗皮膚或嗅聞,除可抗菌、抗病毒外,還具有鎮咳、平喘、祛痰、消炎及抗過敏等作用。學會使用艾條進行艾灸、熏蒸艾葉,可凈化空氣,防病健身。
『玖』 1000公斤艾葉可以提取多少艾精油和艾精油最好的提取方法方式。越詳細越好!
15kg左右,產地不同,得率不同。最好的提取方法是超臨界或亞臨界提取,但成本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