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愛爾蘭威士忌經不經過泥熏
愛爾蘭威士忌酒與蘇格蘭威士忌酒製作工藝大致相同,但愛爾蘭威士忌較多保留了古老的釀造工藝,麥芽不是用泥炭烘乾,而是使用無煙煤
㈡ 愛爾蘭威士忌的特點是什麼
愛爾蘭威士忌特點:釀制是將上等的大麥浸於水中,使其發芽,再用木炭煙將其烘乾,經發酵、蒸餾、陳釀而成。
飲用方法:
1、加水
堪稱是全世界最"普及"的威士忌飲用方式。許多人認為加水會破壞威士忌的原味,其實加適量的水並不致於讓威士忌失去原味,相反地,此舉可能讓酒精味變淡,引出威士忌潛藏的香氣。
依據學理而論,將威士忌加水稀釋到20%的酒精度,是最能表現出威士忌所有香氣的最佳狀態。不過加水的主要目的是降低酒精對嗅覺的過度刺激,然而酒精對嗅覺的刺激度,並非單單取決於酒精濃度。就威士忌而言,同樣的酒精濃度,低年份便較高年份有更強的刺激性,因此要達到最佳釋放香氣的狀態,低年份威士忌所需稀釋用水的量,便會高於高年份威士忌。
一般而言,1:1的比例,最適用於12年威士忌,低於12年,水量要增加,高於12年,水量要減少,如果是高於25年的威士忌,建議是加一點水,甚或是不需要加水。
2、加冰
此種飲法又稱on the rock,主要是給想降低酒精刺激,又不想稀釋威士忌的酒客們另一種選擇。然而,威士忌加冰塊雖能抑制酒精味,但也連帶因降溫而讓部份香氣閉鎖,難以品嘗出威士忌原有的風味特色。
3、加綠茶
日本人發明水割,中國人則發展出"加綠茶"的創新飲法,"威士忌加綠茶"已風行全中國,且特別受到年輕族群愛戴。
(2)愛爾蘭威士忌採用了幾次蒸餾擴展閱讀:
威士忌的分類:以原料、貯存時間、酒精度數、進行區分。
根據原料的不同,威士忌酒可分為純麥威士忌酒和穀物威士忌酒以及黑麥威士忌等。
按照威士忌酒在橡木桶的貯存時間,它可分為數年到數十年等不同年限的品種,所有的蘇格蘭威士忌有一個要求,需要在橡木桶中陳年時間不少於3年。
根據酒精度,威士忌酒可分為40-60度等不同酒精度的威士忌酒。
㈢ 威士忌二次蒸餾和三次蒸餾的差距有什麼區別
麥芽威士忌通常需要在壺式蒸餾器中至少蒸餾兩次,第一次在大型蒸餾鍋中進行,原酒經預熱後導入到加熱爐中加熱至沸騰,因為酒精的沸點比水低,所以酒精會首先變成蒸汽蒸發出來,在加熱爐頂部的天鵝頸(Swan Neck)重新凝結成酒精液體,冷凝後即得到了低度酒,香味復雜但粗糙。之後經過第二次蒸餾,獲得酒精度在55%-60%的酒就是威士忌的雛形,經過桶陳之後就能裝瓶。
是否要再通過第三次蒸餾完全取決不同的酒廠,如果想要酒精度更高柔和復雜的口感可以進行第三次蒸餾,但這樣酒中的部分風味可能在此過程中消失。多數愛爾蘭威士忌蒸餾三次,而多數蘇格蘭威士忌蒸餾兩次,所以千萬不能單純的認為蒸餾次數越多,質量越高
㈣ 愛爾蘭威士忌的介紹
愛爾蘭威士忌是指以經過蒸餾所製造的威士忌。愛爾蘭可以說是威士內忌的發源地,最早容是從修道院里流傳到民間的蒸餾術,在英王亨利八世宣布開始課征重稅之前,一度曾是愛爾蘭毎個山野鄉林必備的民生工業。愛爾蘭威士忌比它優秀的蘇格蘭後繼更早在英格蘭地區流行,但因為該地區的經濟衰退與重稅政策的打擊,大部分的愛爾蘭蒸餾廠都必須靠不斷的合並維持命脈,以致於能存活至今的所剩無幾且多數由外國企業把持。
㈤ 愛爾蘭威士忌原料有那些。
發芽的大麥、未發芽大麥、小麥與裸麥等。
愛爾蘭威士忌與它隔鄰的蘇格蘭威士忌差異並不大,一樣是用發芽的大麥為原料,使用壺式蒸餾器三次蒸餾,並且依法在橡木桶中陳年三年以上的麥芽威士忌,再加上由未發芽大麥、小麥與裸麥,經連續蒸餾所製造出的穀物威士忌,進一步調合而成。
然而愛爾蘭式的做法與蘇格蘭有兩個比較關鍵的差異,第一是愛爾蘭威士忌也使用燕麥作為原料,第二是愛爾蘭威士忌在製造過程中幾乎不會使用泥炭作為烘烤麥芽時的燃料。
(5)愛爾蘭威士忌採用了幾次蒸餾擴展閱讀:
愛爾蘭威士忌的特點
大部分的愛爾蘭威士忌都有其在蘇格蘭威士忌裡面的對等產品,唯一的例外是一種叫「純壺式蒸餾威士忌」(Pure Pot Still Whiskey)的酒款。
這種威士忌同時使用已發芽與未發芽的大麥作為原料,100%在壺式蒸餾器裡面製造,相對於蘇格蘭的純麥芽威士忌,使用未發芽的大麥做原料帶給愛爾蘭威士忌較為青澀、辛辣的口感。
純壺式蒸餾威士忌可以獨立裝瓶出售,也可以與麥芽威士忌調和,通常調和式的愛爾蘭威士忌並不會特別標明其基底是使用穀物威士忌還是純壺式蒸餾威士忌。
愛爾蘭的威士忌拼法和英美不同,不是「Whisky」,而是「Whiskey」。當地人笑稱,多了一個「e」表示愛爾蘭的威士忌比英美的威士忌更Excellent(更棒)。
㈥ 威士忌是幾次蒸餾
一般是兩次蒸餾
一般而言蒸餾具有濃縮的作用,因此當麥類或谷類經發酵後所形成的低酒精版度的權"Beer"後, 還需要經過蒸餾的步驟才能形成威士忌酒,這時的威士忌酒精濃度約在60﹪~70﹪間被稱之為"新酒",麥類與谷類原料所使用的蒸餾方式有所不同,由麥類製成的麥芽威士忌是採取單一蒸餾法,即以單一蒸餾容器進行二次的蒸餾過程,並在第二次蒸餾後,將冷凝流出的酒去頭掐尾,只取中間的"酒心"(Heart) 部分成為威士忌新酒。
另外,由谷類製成的威士忌酒則是採取連續式的蒸餾方法,使用二個蒸餾容器以串聯方式一次連續進行二個階段的蒸餾過程,基本上各個酒廠在篩選"酒心"的量上,並無一固定統一的比例標准,完全是依各酒廠的酒品要求自行決定,一般各個酒廠取"酒心"的比例多掌握在60﹪~70﹪之間,也有的酒廠為製造高品質的威士忌酒,取其純度最高的部分來使用。如享譽全球的麥卡倫(Macallan) 單一麥芽威士忌即是如此,即只取17﹪的"酒心"來作為釀制威士忌酒的新酒使用。
㈦ 蘇格蘭威士忌和愛爾蘭威士忌的區別
和大多的愛爾蘭威士忌主要的區別在於貳次蒸餾和三次蒸餾。蘇格蘭威士忌全部內是貳次蒸餾(除容了一兩家),愛爾蘭威士忌蒸餾的方式比較多,有些是持續蒸餾,有些是三次蒸餾,一兩家是貳次蒸餾。 這樣講好了,貳次蒸餾味道比較濃郁,三次蒸餾味道比較順口
㈧ 蘇格蘭威士忌幾次蒸餾
蘇格蘭威士忌要三次蒸餾。
柔順的入喉感常常出現在輕口味威士忌中,但二者不能混為一談。從根本上來說,決定威士忌口感柔順與否的關鍵在於原酒中【同源物】和雜質的數量。」
同源物作為一種風味化合物,是酒類發酵過程中的副產品,一般來說發酵程度越高的酒類,同源物所佔的比例越高。在威士忌的釀造過程中,上百種同源物都在微妙地改變最終成品的口味。除了對口感的影響,同源物還有一大惡名:它是宿醉的一大幫凶。下面這張圖反映了不同酒類中的同源物比例。
伏特加喝到吐第二天照樣生龍活虎,至於葡萄酒喝多了,那感覺經歷過的人都懂
在蒸餾過程中,蒸餾器的作用之一就是剔除同源物,因為大都數同源物帶來的口感算不上美好,至於剔除的范圍則取決於威士忌的品種。
在上方圖表中我們也看到,同為威士忌,波本就比蘇格蘭威士忌的同源物含量高。剔除的方法則酒蒸汽是經過銅制的冷凝器來進行迴流過濾。
在傳統的雙重蒸餾過程中,初次蒸餾後的酒體包括水,8度的酒精和大量同源物。酒體在蒸餾器中沸騰,使得酒精和同源物從水中蒸發出來,順著銅壁到達冷凝器,在那裡它們被收集起來。
此時的酒精度數已經有25°左右,同源物也被過濾了一部分,之後進行第二次蒸餾,最終就獲得了70度左右的威士忌原酒,同源物也已被大量剔除。
二次蒸餾中,同源物中最不穩定的物質集中在酒頭,而最穩定不容易蒸發的物質則集中在酒尾,因此在第二次蒸餾中只取中間部分。以上過程便稱為迴流。
「因此想要提高過濾程度以獲得更加柔順的口感,就有兩大方案:一是提高冷凝器的體積,使得酒體更多地與冷凝器接觸,第二個方法更加直接——增加一個蒸餾器。」
「三次蒸餾大幅增加了過濾時間,且使得酒體更多解除銅壁,大量過濾了口感粗糙的硫化物。因此多使用三次蒸餾的愛爾蘭威士忌便給人更加柔順的印象啦。另一方面,三次蒸餾也使得原酒的酒精度數高達80°以上,相比之下大多蘇格蘭釀酒廠的原酒只有70°。」
「當然,雖然蘇格蘭地區酒廠的傳統是兩次蒸餾,但也有位於低地的Auchentoshan這樣使用三次蒸餾的另類。原酒度數更高,口感卻更柔和,可謂內柔外剛了,這也是提到柔順感不等於輕口味的原因。」
㈨ 愛爾蘭威士忌的酒品寓意
只不過必須在橡木桶中成熟3年以上,酒精度不低於40度而已,和蘇格蘭完全一樣。回只是愛爾蘭的答威士忌大多(除了一兩家以外)都是3次蒸餾和不使用泥煤,這卻和蘇格蘭不一樣。而且愛爾蘭的蒸餾桶大多是Colum Still,只有2家使用 Pot Stills,而蘇格蘭的純麥酒廠都完全使用 Pot Still。而大多愛爾蘭的威士忌都會比蘇格蘭的溫和。
㈩ 美國,蘇格蘭,愛爾蘭和加拿大這四個國家的威士忌製作步驟都是一樣的嗎發芽、磨碎、發酵、蒸餾等共七步
是的
蘇格蘭威士忌的工藝特徵是使用當地的泥煤為燃料烘乾麥芽,再粉碎、蒸煮、糖化,發酵專後再經壺式蒸屬餾器蒸餾,產生70℃左右的無色威士忌,再裝入內部烤焦的橡木桶內,貯藏上五年甚至更長一些時間
愛爾蘭威士忌酒用塔式蒸餾器經過三次蒸餾,然後入桶老熟陳釀,一般陳釀時間在8-15年,所以成熟度相對較高,裝瓶時,為了保證其口味的一慣性還要進行勾兌與摻水稀釋。
美國威士忌的釀制方法沒有什麼特殊之處,只是所用的穀物原料與其他各類威士忌酒有所區別,蒸餾出的酒酒精純度也較低
加拿大威士忌以黑麥主要原料,佔51%以上,再配以大麥芽及其他谷類組成,此酒經發酵、蒸餾、勾兌等工藝,並在白橡木桶中陳釀至少3年(一般達到4-6年),才能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