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分餾實驗步驟
把酒精燈放在抄鐵架台上,根據酒精燈高度固定鐵圈,放好石棉網
將蒸餾燒瓶固定在鐵架台上,在蒸餾燒瓶上塞好帶溫度計的橡皮塞。
連結好冷凝管。把冷凝管固定在鐵架台上,將冷凝管進水口的橡皮管的另一端和自來水龍頭相連接,將和出水口連接的橡皮管的另一端放入水槽中
檢查氣密性(利用對固定裝置微熱的方法檢查)。
向蒸餾燒瓶中放幾片碎瓷片,再用漏斗向燒瓶中加入原油,塞好帶溫度計的橡皮塞;把接受器連接在冷凝管的末端,並伸入接受裝置(如錐形瓶)中。
⑵ 化學實驗,蒸餾和分餾獲得的是否是純物質
蒸餾和分餾得到的一般不是純物質。
蒸餾和分餾都是按照沸點不同來分離混合物內,如果混合物中各組容分沸點相差很大,則可以分離開,但是如果組分中有沸點相同或者十分接近的物質,一般是沒有辦法通過蒸餾或者分餾把兩者分開的。此外,蒸餾組分之間也是會相互夾帶的,所以蒸餾和分餾一般得不到純凈物。
⑶ 蒸餾與分餾的區別
分餾、蒸餾的區別:在蒸餾沸點比較接近的混合物時,各種物質的蒸氣將同時蒸出,只不過低沸點的多一些,故難於達到分離和提純的目的,只好藉助於分餾。
差別:
1、蒸餾是只進行一次汽化和冷凝,分離出的物質一般較純,例如用天然水制蒸餾水,提純和分離液態有機化合物。
2、分餾要連續進行多次汽化和冷凝,分離出的物質依然是混合物,只不過沸點范圍不同,例如對石油進行常減壓分餾後可以得到沸點范圍不同的多個餾分。適用於較多液體的分離。
(3)蒸餾與分餾實驗數據擴展閱讀:
蒸餾是一種熱力學的分離工藝,它利用混合液體或液-固體系中各組分沸點不同,使低沸點組分蒸發,再冷凝以分離整個組分的單元操作過程,是蒸發和冷凝兩種單元操作的聯合。與其它的分離手段,如萃取、過濾結晶等相比,它的優點在於不需使用系統組分以外的其它溶劑,從而保證不會引入新的雜質。
分餾(fractional distillation)是分離幾種不同沸點的混合物的一種方法,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只是將原來的物質分離,屬於物理變化。分餾是對某一混合物進行加熱,針對混合物中各成分的不同沸點進行冷卻分離成相對純凈的單一物質過程。
分餾實際上是多次蒸餾,它更適合於分離提純沸點相差不大的液體有機混合物。如煤焦油的分餾;石油的分餾。當物質的沸點十分接近時,約相差25度,則無法使用簡單蒸餾法,可改用分餾法。分餾柱的小柱可提供一個大表面積與蒸氣凝結。
⑷ 分餾和蒸餾的原理,裝置及操作有何區別
* 蒸餾(Distillation)
將液來體混合物源加熱至沸使其變為蒸氣,然後將其冷凝為液體的過程。
蒸餾是分離和提純液體有機化合物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也可作為鑒定有機物和判斷物質純度的一種方法。
* 分餾(fractional distillation)
基本原理與蒸餾相類似。不同之處是在裝置上多一個分餾柱,利用分餾柱使汽化、冷凝的過程由一次改進為多次。簡單地說,分餾即是多次蒸餾。
* 蒸餾和分餾都是分離提純液體有機化合物的重要方法。蒸餾主要用於分離兩種或兩種以上沸點相差較大的液體混合物(至少30℃以上),而分餾是分離和提純沸點相差較小的液體混合物,現在最精密的分餾設備已能將沸點相差1~2℃的混合物分開。分餾已在實驗室和化學工業中廣泛應用。
⑸ 蒸餾和分餾各是什麼意思有什麼區別
1.蒸餾實驗原理:
定義:將液體加熱至沸,使其變成蒸氣,然後將蒸氣再冷凝為液體的操作過程稱為蒸餾。
普通蒸餾的基本原理是,液體在一定的溫度下具有一定的蒸汽壓,在一定的壓強下液體的蒸汽壓只與溫度有關,而與體系中存在液體的量無關。將液體加熱時,它的蒸汽壓隨溫度升高而增大。當液體表面蒸汽壓增大到與其所受的
外界壓強相等時,液體呈沸騰狀態,這時的溫度稱為該液體的沸點。
一個混合液體受熱汽化時,蒸汽中低沸點組分的分壓比高沸點組分的分壓要大,即蒸汽中低沸點組分的相對含量比原混合液中的相對含量要高。將此蒸氣引出冷凝,就得到低沸點組分含量較高的溜出液。這樣就將兩種沸點相差較大的液體分離。
〖注意〗普通蒸餾僅僅能分離沸點有顯著不同(至少30℃以上)的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混合物。
2.分餾實驗原理
定義:分餾是利用分餾柱將多次氣化—冷凝過程在一次操作中完成的方法。因此,分餾實際上是多次蒸餾。它更適合於分離提純沸點相差不大的液體有機混合物。
進行分餾的必要性:(1)蒸餾分離不徹底。(2)多次蒸餾操作繁瑣,費時,浪費極大。
分餾的原理:混合液沸騰後蒸氣進入分餾柱中被部分冷凝,冷凝液在下降途中與繼續上升的
蒸氣接觸,二者進行熱交換,蒸汽中高沸點組分被冷凝,低沸點組分仍呈蒸氣上升,而冷凝液中低沸點組分受熱氣化,高沸點組分仍呈液態下降。結果是上升的蒸汽中低沸點組分增多,下降的冷凝液中高沸點組分增多。如此經過多次熱交換,就相當於連續多次的普通蒸餾。以致低沸點組分的蒸氣不斷上升,而被蒸餾出來;高沸點組分則不斷流回蒸餾瓶中,從而將它們分離。
⑹ 分餾實驗報告
蒸餾與分餾
一、實驗目的
了解分餾的原理;掌握分餾的應用范圍;掌握儀器選用及安裝專方法。屬
二、實驗原理
分餾:通過分餾柱一次加熱實現多次蒸餾的過程。用於分離沸點相近的液體。
三、實驗裝置如圖
四、實驗步驟
分餾操作:
1.圓底燒瓶中加入15mL丙酮和15mL水,再加2-3粒沸石
2.安裝分餾裝置
3.加熱,控制迴流比約4:1,滴出速度為2-3秒1滴
4.收集56-62、62-72、72-98、98-100度的餾分
5.畫出分餾曲線,與蒸餾曲線進行比較。。
五、分析討論
1、控制加熱速度對得到純餾分極為重要,加熱快,純度低;加熱慢,使得溫度變化較大,無法判斷收集終點。
2、溫度計位置要准確,否則影響收集組分的純度及數量。
3、不要將所有液體蒸干,以防起火或爆炸。
4、操作要輕,防止玻璃儀器破損,不用的儀器及時放入原位。放置於桌面時要注意不要碰倒或滾落地上。
5、沸石起沸騰中心的作用,可防止爆沸。當液溫降低,沸騰停止,需要二次加熱時,需更換沸石。
⑺ 化學實驗里 蒸餾 分餾啥的,溫度計的位置有什麼規律
在蒸餾和分餾中,我們要得到是原混合液中一定沸點的組分(如石油專的分餾中,在30-170℃的溫度下的得屬到的是汽油,柴油在250-350℃的溫度下的得到的是柴油),這些組分要從燒瓶的支管口進入冷凝管冷凝,所以一般溫度計是在支管口的。
若溫度計插入液體之中,測得的溫度會偏高(因為氣體是在支管口附近冷凝,在支管口附近的溫度低於液體的溫度),這是錯誤操作。
⑻ 蒸餾與分餾的區別
額 基本差不多
分餾能分多種物質
蒸餾只能提取出一種
⑼ 蒸餾與分餾
1.蒸餾實驗原理:
定義:將液體加熱至沸,使其變成蒸氣,然後將蒸氣再冷凝為液體的操作過程稱為蒸餾。
普通蒸餾的基本原理是,液體在一定的溫度下具有一定的蒸汽壓,在一定的壓強下液體的蒸汽壓只與溫度有關,而與體系中存在液體的量無關。將液體加熱時,它的蒸汽壓隨溫度升高而增大。當液體表面蒸汽壓增大到與其所受的 外界壓強相等時,液體呈沸騰狀態,這時的溫度稱為該液體的沸點。
一個混合液體受熱汽化時,蒸汽中低沸點組分的分壓比高沸點組分的分壓要大,即蒸汽中低沸點組分的相對含量比原混合液中的相對含量要高。將此蒸氣引出冷凝,就得到低沸點組分含量較高的溜出液。這樣就將兩種沸點相差較大的液體分離。
〖注意〗普通蒸餾僅僅能分離沸點有顯著不同(至少30℃以上)的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混合物。
2.分餾實驗原理
定義:分餾是利用分餾柱將多次氣化—冷凝過程在一次操作中完成的方法。因此,分餾實際上是多次蒸餾。它更適合於分離提純沸點相差不大的液體有機混合物。
進行分餾的必要性:(1)蒸餾分離不徹底。(2)多次蒸餾操作繁瑣,費時,浪費極大。
分餾的原理:混合液沸騰後蒸氣進入分餾柱中被部分冷凝,冷凝液在下降途中與繼續上升的 蒸氣接觸,二者進行熱交換,蒸汽中高沸點組分被冷凝,低沸點組分仍呈蒸氣上升,而冷凝液中低沸點組分受熱氣化,高沸點組分仍呈液態下降。結果是上升的蒸汽中低沸點組分增多,下降的冷凝液中高沸點組分增多。如此經過多次熱交換,就相當於連續多次的普通蒸餾。以致低沸點組分的蒸氣不斷上升,而被蒸餾出來;高沸點組分則不斷流回蒸餾瓶中,從而將它們分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