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減壓蒸餾實驗報告減壓蒸餾完成時,先關泵後開啟活塞與大氣相通,會有什麼後果
容器沒與外界聯通,內部壓力過大,可能造成儀器損壞和安全事故
Ⅱ 開始蒸餾時,為什麼先通水,後加熱
如果先加熱,燒瓶里的物質會被加熱,從而導致揮發,就不能得到需要的物質了.
所以要先通水,使體系冷下來,再加熱的話,熱的揮發物遇到冷的水管壁就會冷凝下來了.
Ⅲ 為什麼蒸餾結束時,先熄滅酒精燈,再停止通冷凝水
蒸餾結束時,先熄滅酒精燈,再停止通冷凝水是因為酒精燈加熱會使蒸版餾管有一定權溫度,先停冷凝水可能會使整流管爆炸,不安全。
蒸餾是一種熱力學的分離工藝,它利用混合液體或液-固體系中各組分沸點不同,使低沸點組分蒸發,再冷凝以分離整個組分的單元操作過程,是蒸發和冷凝兩種單元操作的聯合。與其它的分離手段,如萃取、過濾結晶等相比,它的優點在於不需使用系統組分以外的其它溶劑,從而保證不會引入新的雜質。
蒸餾完畢,應先停止加熱,然後停止通水,拆下儀器。拆除儀器的順序和裝配的順序相反,先取下接受器,然後拆下尾接管、冷凝管、蒸餾頭和蒸餾瓶等。
操作時要注意:
(1)在蒸餾燒瓶中放少量碎瓷片,防止液體暴沸。
(2)溫度計水銀球的位置應與支管口下端位於同一水平線上。
(3)蒸餾燒瓶中所盛放液體不能超過其容積的2/3,也不能少於1/3。
(4)冷凝管中冷卻水從下口進,上口出。
(5)加熱溫度不能超過混合物中沸點最高物質的沸點。
Ⅳ 下列實驗操作中正確的是()A.進行蒸餾操作時,加熱前應先通冷凝水,蒸餾結束後繼續通冷凝水一段時
A、進行蒸餾操作時,為防止冷凝管破裂,加熱前應先通冷凝水,蒸餾結束後繼續通冷凝專水一段時間,屬故A正確;
B、進行蒸餾操作時,由於測量的是蒸氣的溫度,應使溫度計水銀球處於蒸餾燒瓶的支嘴口處,故B錯誤;
C、萃取劑的選擇必須符合下列條件:溶質在萃取劑中的溶解度比在原溶劑中要大;萃取劑與原溶劑不相溶;萃取劑與溶質不反應,萃取劑的密度可以比水大,也可以比水小,故C錯誤;
D、四氯化碳萃取碘水中的碘在分液操作時,為了防止葯品污染,水從分液漏鬥上口放出,碘的四氯化碳溶液從分液漏斗下口放出,故D錯誤;
故選:A.
Ⅳ 蒸餾時為什麼先通冷凝水然後加熱
小心試管破裂,因為溫度不會馬上就降下來的。
所以
蒸餾時為什麼停止通冷凝水
保准正確,採納吧
Ⅵ 蒸餾時先通冷凝水還是先點燃酒精燈
加熱:用水冷凝管時,先由冷凝管下口緩緩通入冷水,自上口流出引至水槽中,然後開始加熱。加熱時可以看見蒸餾瓶中的液體逐漸沸騰,蒸氣逐漸上升。
即【先通冷凝水再點燃酒精燈】
答案肯定正確,請放心!
Ⅶ 蒸餾開始時為什麼先通冷水冷凝再加熱
如果先加熱,燒瓶里的物質會被加熱,從而導致揮發,就不能得到需要的物質了,造成物質的浪費。所以要先通水,使冷凝管冷下來,再加熱的話,熱的揮發物遇到冷的水管壁就會冷凝下來了。
Ⅷ 蒸餾完畢,為什麼應先停止加熱,然後停止通水
蒸餾完畢,先停止加熱,然後停止通水是因為酒精燈加熱會使蒸餾管有一定溫度,先停冷凝水可能會使蒸餾管爆炸,不安全。
蒸餾操作中的注意事項:
1、控制好加熱溫度。如果採用加熱浴,加熱浴的溫度應當比蒸餾液體的沸點高出若干度,否則難以將被蒸餾物蒸餾出來。加熱浴溫度比蒸餾液體沸點高出的越多,蒸餾速度越快。
但是,加熱浴的溫度也不能過高,否則會導致蒸餾瓶和冷凝器上部的蒸氣壓超過大氣壓,有可能產生事故,特別是在蒸餾低沸點物質時尤其需注意。一般地,加熱浴的溫度不能比蒸餾物質的沸點高出30℃。整個蒸餾過程要隨時添加浴液,以保持浴液液面超過瓶中的液面至少一公分。
2、蒸餾高沸點物質時,由於易被冷凝,往往蒸氣未到達蒸餾燒瓶的側管處即已經被冷凝而滴回蒸餾瓶中。因此,應選用短頸蒸餾瓶或者採取其它保溫措施等,保證蒸餾順利進行。
3、蒸餾之前,必須了解被蒸餾的物質及其雜質的沸點和飽和蒸氣壓,以決定何時(即在什麼溫度時)收集餾分。
4、蒸餾燒瓶應當採用圓底燒瓶。沸點在40~150℃的液體可採用150℃以上的液體,或沸點雖在150℃以下,對熱不穩常壓的簡單蒸餾。對於沸點在定、易熱分解的液體,可以採用減壓蒸餾和水蒸汽蒸餾。
(8)蒸餾時先通什麼擴展閱讀:
蒸餾操作的相關要求:
1、隔網加熱冷管傾:「冷管」指冷凝管。意思是說加熱蒸餾燒瓶時要隔石棉網(防止蒸餾燒瓶因受熱不均勻而破裂),在安裝冷凝管時要向下傾斜。
2、上緣下緣兩相平:意思是說溫度計的水銀球的上緣要恰好與蒸餾瓶支管介面的下緣在同一水平線上。
3、熱氣冷水逆向行:意思是說冷卻水要由下向上不斷流動,與熱的蒸氣的流動的方向相反。
4、瓶中液限掌握好:意思是說一定要掌握好蒸餾燒瓶中液體的限量,最多不超過蒸餾燒瓶球體容積的2/3,最低不能少於1/3。
5、先撤酒燈水再停:意思是說蒸餾結束時,應先停火再停冷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