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分餾和蒸餾有什麼區別
分餾:蒸餾雖然是分離液態有機物的常用方法,但是其分離的效率不高。只有被版分離組分權的沸點相差150攝氏度以上時才能充分分離。對於沸點相近的混合物,一次普通的蒸餾是不能把各組分分開的,只有經過分段多次蒸餾才能逐漸把它們分離開來。這樣做既麻煩又浪費。所以,就採用分餾的方法。
分餾實際上就是沸騰汽化的混合物通過分餾柱,並在柱中進行熱交換的結果。上升的蒸氣中高沸點的物質首先被冷凝下來回到蒸餾瓶中,低沸點的蒸氣繼續上升,使蒸氣通過冷凝裝置進行冷卻,便冷凝再度獲得這一液體,從而使不同沸點的物質得到分離。
簡單地說,蒸餾若要達到充分地分離,對沸點差值要求較大,分餾比蒸餾能夠得到較好的分離效果(特別是沸點相近的混合物,比如石油);在裝置上的最大差別就是,蒸餾裝置圓底燒瓶上接的是蒸餾頭,而分流裝置圓底燒瓶上接的是分餾柱
B. 什麼是蒸餾酒
蒸餾酒是乙醇濃度高於原發酵產物的各種酒精飲料。製作過程為先經過釀造,後進行蒸餾後冷卻,最終得到高度數的酒精溶液飲品。蒸餾酒在世界分布很廣,每個地方都各具特色。我國用曲釀酒已有六七千年的歷史。其獨特的工藝,傳承至今,獨樹一幟。蒸餾酒被分為六大類:中國白酒、威士忌、伏特加、金酒、白蘭地、朗姆酒。也稱之為六大烈酒。今天我們從原料、發酵、釀造工藝、香味成分等幾個方面,簡單聊一下這幾種酒的區別。
原材料
中國白酒:高粱,大米,玉米,小麥,青稞等為主
威士忌:大麥、玉米
伏特加:黑麥、大麥
金酒:杜松子、麥芽、玉米
白蘭地:葡萄糖或者水果
朗姆:甘蔗汁或者糖蜜
中國白酒主要以糧食為主,主要是國情所致,先進的生產力導致糧食有了剩餘。而用糧食釀出的酒口感,香味等各方面也會優於水果,薯干,甘蔗,植物根莖等非糧食酒。
打開網路APP,查看更多高清圖片
發酵
中國白酒:傳統發酵方式是固態發酵、固液法、液態法,發酵劑有大麴、小曲、麩曲、葯曲
威士忌:液態發酵,發酵劑主要是大麥芽和酵母
伏特加:液態發酵,發酵劑主要是大麥芽和酵母
金酒:液態發酵,發酵劑主要是麥芽酵母
白蘭地:特態發酵,發酵劑主要是酵母
朗姆:液態發酵,發酵劑是酵母和生香酵母
綜上可知,中國白酒以固態發酵為主,發酵時間最少一年,微生物的生長,菌類的生長遠遠高於其他烈酒。大麴小曲自然曲的發酵,釀造出來的酒的微量成分也高於其他蒸餾酒,對人體有益,以茅台鎮核心區生產醬酒為首。
釀造工藝
中國白酒工藝可謂復雜,醬香型白酒最重要釀造原則可以可以概括為「12987」。即一年一個生產周期、兩次投料、九次蒸煮、八次發酵、七次蒸餾,正是這一項又一項的嚴格規定,保證了醬香型白酒獨特的韻味。這是任何一種酒都無可比擬的。
香味成分
白酒主要的香味成分就是酸類、酯類、高級醇類、羰基化合物、高級脂肪酸乙酯等。就酸來說,中國白酒的總酸遠遠高於其他蒸餾酒,中國白酒以醬酒為例,乙酸、乳酸、單寧、氨基酸為主,而其他蒸餾酒主要是乙酸;
酯是白酒中的主要香氣成分,乳酸乙酯、乙酸乙酯、己酸乙酯是中國白酒的三大主要酯,也決定著白酒的主要香型;高級醇是其他幾大蒸餾酒的主要香味成分;高級脂肪酸乙酯,例如:辛酸、壬酸、十二酸、十六酸、油酸等在中國白酒中含量很高。
中國白酒具有優秀的歷史文化,就醬酒而言,早在宋朝時期就產生了,公元500多年,北齊武成帝隆重推薦美酒「茅酒」指茅台鎮白酒,載入二十四史。從此一個歷史文化脈絡清晰、傳承有序、影響深遠的醬酒文化有了屬於他的軌跡。蒸餾酒的大哥當之無愧為中國醬香型茅酒。
中國白酒正在從文化的挖掘,品質的追求上不斷的提升,全國遍地開花的傳統白酒正規生產廠家也在如火如荼的進行著。相信中國白酒在未來的市場上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C. 什麼叫蒸餾有何用途
你現在裝置的材質以及規模是多少?是連續還是間歇
D. 什麼叫蒸餾,蒸餾的原理,目的和意義是什麼
蒸餾是一種熱來力學的分離工藝,它利用源混合液體或液-固體系中各組分沸點不同,使低沸點組分蒸發,再冷凝以分離整個組分的單元操作過程,是蒸發和冷凝兩種單元操作的聯合。
蒸餾原理
利用液體混合物中各組分揮發度的差別,使液體混合物部分汽化並隨之使蒸氣部分冷凝,從而實現其所含組分的分離。是一種屬於傳質分離的單元操作。
操作時要注意
(1)在蒸餾燒瓶中放少量碎瓷片,防止液體暴沸。
(2)溫度計水銀球的位置應與支管口下端位於同一水平線上。
(3)蒸餾燒瓶中所盛放液體不能超過其容積的2/3,也不能少於1/3。
(4)冷凝管中冷卻水從下口進,上口出。
(5)加熱溫度不能超過混合物中沸點最高物質的沸點。
E. 蒸餾的目的是什麼
干餾與蒸餾是兩種不同的過程
干餾是固態物質隔絕空氣加強熱使其分解產生新物質的化學變化過程
蒸餾時利用液體混合物中的各物質的沸點不同
通過加熱使其沸點交替的物質先汽化再冷凝從而達到分離的目的
是物理變化過程
F. 蒸餾的目的是什麼
蒸餾的目的是分離方法,蒸餾利用混合液體或液-固體系中各組分沸點不同,使低沸點組分蒸發,再冷凝以分離整個組分的單元操作過程,是蒸發和冷凝兩種單元操作的聯合。
另外還有其他的分離手段:如萃取、過濾結晶等。
G. 蒸餾原理是什麼
液體的沸點,是指它的飽和蒸氣壓等於外界壓力時的溫度,因此液體的沸點是隨外界壓力的變化而變化的,如果藉助於真空泵降低系統內壓力,就可以降低液體的沸點,這便是減壓蒸餾操作的理論依據。
減壓蒸餾是分離和提純有機化合物的常用方法之一,它特別適用於那些在常壓蒸餾時未達沸點即已受熱分解、氧化或聚合的物質
原理
液體的沸騰溫度指的是液體的蒸氣壓與外壓相等時的溫度。外壓降低時,其沸騰溫度隨之降低。
在蒸餾操作中,一些有機物加熱到其正常沸點附近時,會由於溫度過高而發生氧化、分解或聚合等反應,使其無法在常壓下蒸餾。若將蒸餾裝置連接在一套減壓系統上,在蒸餾開始前先使整個系統壓力降低到只有常壓的十幾分之一至幾十分之一,那麼這類有機物就可以在較其正常沸點低得多的溫度下進行蒸餾。
有機物的沸騰溫度與壓力的關系可以近似地由圖表示。
想像此圖中有三條線:線a表示減壓下有機物的沸騰溫度(左邊),線b表示有機物的正常沸點(中間),線c表示系統的壓力(右邊)。
在已知一化合物的正常沸點和蒸餾系統的壓力時,連接線b上的相應點b(正常沸點)和線c上的相應點p(系統壓力)的直線與左邊的線a相交,交點a指出系統壓力下此有機物的沸騰溫度。
反過來,若希望在一安全溫度下蒸餾一有機物,根據此溫度及該有機物的正常沸點,也可以連一條直線交於右邊的線c上,交點指出此操作必須達到的系統壓力。
H. 什麼是重蒸餾
在平時釀酒工作抄中,我們用得較多的就是頭尾酒的復蒸,即每次蒸酒時,將頭酒、尾酒單獨接出來,下次蒸酒時再倒入下一鍋復蒸。除此之外,在哪些場景下,我們需要用到二次蒸餾技術呢?
1、用傳統小型白酒釀酒設備蒸酒時火燒得太大,將酒糟燒糊了,從而導致釀出來的酒有糊鍋味。
2、因操作不當而導致酒醅酸味太重,蒸餾出來的中低度白酒酸味重。
3、生料味重。做生料酒時,選擇不不合格的生料酒麴發酵,或發酵管理沒做到味而導致釀出來的酒生料味重。
4、中低度酒升度或者想讓我們釀出來的酒口感更醇正。
5、其他邪雜味比如糟味、白酒渾濁……
I. 蒸餾是什麼
蒸餾是水質分析中常用的一種分離技術。即將液體沸騰產生的蒸氣導入冷凝管,使之冷卻回凝結成液體的答一種蒸發、冷凝的過程。它是分離混合物的一種重要的操作技術,尤其是對於液體混合物的分離有重要的實用意義。
蒸餾是分離均相液體混合物的一種方法。蒸餾分離的依據是,根據溶液中各組分揮發度(或沸點)的差異,使各組分得以分離。其中較易揮發的稱為易揮發組分(或輕組分);較難揮發的稱為難揮發組分(或重組分)。例如在容器中將苯和甲苯的溶液加熱使之部分汽化,形成汽液兩相。當汽液兩相趨於平衡時,由於苯的揮發性能比甲苯強(即苯的沸點較甲苯低)穿頂扁雇壯概憋誰鉑京,汽相中苯的含量必然較原來溶液高,將蒸汽引出並冷凝後,即可得到含苯較高的液體。而殘留在容器中的液體,苯的含量比原來溶液的低,也即甲苯的含量比原來溶液的高。這樣,溶液就得到了初步的分離。若多次進行上述分離過程,即可獲得較純的苯和甲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