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用蒸餾法分離水和酒精不能,溫度應控制在()攝氏度
高於80低於100
㈡ 釀酒過程中酒的度數是怎麼控制的
釀酒過程中是不控制的,蒸餾的器皿叫甄桶(就是鍋),都是通過蒸氣進行蒸餾,可以控制蒸餾的蒸氣壓來控制蒸餾時間,通常是緩氣蒸餾。蒸餾出來基酒的度數逐漸降低。
利用微生物發酵生產含一定濃度酒精飲料的過程。釀酒原料與釀酒容器,是穀物釀酒的兩個先決條件。據考古出土距今五千多年的釀酒器具表明:傳說中的黃帝時期、夏禹時代存在釀酒這一行業,而釀酒之起源還在此之前。遠古時人們可能先接觸到某些天然發酵的酒,然後加以仿製。
國內學者普遍認為,龍山文化時期釀酒是較為發達的行業。釀酒原料不同,所用微生物及釀造過程也不一樣。酒麴釀酒是中國釀酒的精華所在。《齊民要術》記載的制曲方法一直沿用至今,後世也有少量的改進。
中國釀酒習俗的起源與發生,一般認為是在出現確鑿的飲酒器的新石器時代晚朝。所謂飲酒器,便是指陶盉、鬶、高足杯之類。這種飲酒器概念是比照夏商周時期酒器的一般情況而限定的,故難免有失偏頗。
其實,原始時期的人類在使用陶器製品時,雖有一定的分類使用概念,但並無嚴格的使用定則,一器多用是非常流行的習俗,且有不少器類的用途並未被現代人所認識,按圖索驥般地尋酒器溯酒源,顯然不能真實地反映中國釀酒的起源情況。
㈢ 蒸餾白酒到底應該多少度最好
白酒俗稱燒酒,是一種高濃度的酒精飲料,一般為50~65度。根據所用糖化、發酵菌種和釀造工藝的不同,它可分為大麴酒、小曲酒、麩曲酒三大類,其中麩曲酒又可分為固態發酵酒與液態發酵酒二種。 原料配方 凡含有澱粉和糖類的原料均可釀制白酒,但不同的原料釀制出的白酒風味各不相同。糧食類的高粱、玉米、大麥;薯類的甘薯、木薯;含糖原料甘蔗及甜菜的渣、廢糖蜜等均可制酒。此外,高粱糠、米糠、麩皮、淘米水、澱粉渣、甘薯拐子、甜菜頭尾等,均可作為代用原料。野生植物,如橡子、菊芋、杜梨、金櫻子等,也可作為代用原料。 我國傳統的白酒釀造工藝為固態發酵法,在發酵時需添加一些輔料,以調整澱粉濃度,保持酒醅的松軟度,保持漿水。常用的輔料有稻殼、谷糠、玉米芯、高粱殼、花生皮等。 酒麴、酒母 除了原料和輔料之外,還需要有酒麴。以澱粉原料生產白酒時,澱粉需要經過多種澱粉酶的水解作用,生成可以進行發酵的糖,這樣才能為酵母所利用,這一過程稱之為糖化,所用的糖化劑稱為曲(或酒麴、糖化曲)。曲是以含澱粉為主的原料做培養基,培養多種黴菌,積累大量澱粉酶,是一種粗製的酶制劑。目前常用的糖化曲有大麴(生產名酒、優質酒用),小曲(生產小曲酒用)和麩曲(生產麩曲白酒用)。生產中使用最廣的是麩曲。 此外,糖被酵母菌分泌的酒化酶作用,轉化為酒精等物質,即稱之為酒精發酵,這一過程所用的發酵劑稱為酒母。酒母是以含糖物質為培養基,將酵母菌經過相當純粹的擴大培養,所得的酵母菌增殖培養液。生產上多用大缸酒母。
㈣ 蒸餾酒溫度170度左右可以嗎
在一標准氣壓下,水的沸點是100℃,酒精的沸點是78℃。所以蒸餾的溫度一般不宜太高。盡量接近酒精的沸點就可以。溫度太高,含水多,會降低蒸餾酒的純度。
㈤ 求高人指點:白酒蒸餾時酒精濃度和溫度的關系,最好加上數據,謝謝!
你可以按照水乙醇二元體系的氣液相平衡圖(此圖為1大氣壓下)圖中2條線,版上面的是露點線權,下面的是泡點線。89.4%乙醇+10.6%水(重量%)時共沸,共沸點為78.15°C
數據表格黏貼不上去,說超過字數了
㈥ 怎麼控制蒸餾酒的度數
很簡單控制水的含量就好了,然後測定酒精度。
㈦ 白酒蒸餾要多少度出灑
白酒在燒酒時,當酒精成分在蒸汽的作用下、聚集到一起形成氣體再經冷卻就會流出酒液版,剛流出的酒液有權上一鍋的酒尾在裡面,酒度並不是這一鍋最高的,慢慢的就會流出這一鍋的酒頭,裡面含有很豐富的香味物質,一般用做調酒用,酒度大致在67度左右,接3公斤左右就行了;慢慢酒度穩定在63度,直到見酒花從大到黃豆、再到均勻在容器邊沿慢慢擴散,最後很小的酒花,再後來就是水花了,接到50度左右就行了。後面的酒當尾酒使用,酸度較高,留作調酒也可,轉為下一鍋底重蒸也可。
㈧ 蒸酒時溜出溫度一般是多少即從蒸餾塔出來,冷卻之前的液體,謝謝
酒精的沸點是75度左右。溫度要降到75度以下才能液化,50度左右時的蒸發速度很快,所以在冷凝管中至少把經過冷凝的酒精冷卻到50度以下。一般冷卻到時30度左右才流出來。當然也有冷卻的溫度更低的。
㈨ 求方法自製蒸餾酒設備。蒸酒時溫度控制酒頭和酒尾是什麼蒸餾後的葡萄酒能放多久
自製蒸餾酒方法如下:
一、用白葡萄酒蒸餾製作白蘭地。原料酒的發酵工藝與傳統法生產的白葡萄酒(不宜用紅葡萄釀成的白葡萄酒蒸餾白蘭地,原因是在發酵時生成較多的雜醇油,蒸出的酒液質地粗糙)相同,當發酵完全停止時,殘糖已達到0.3%以下,在罐內進行靜止澄清,然後將上部清酒與酒腳分開,取出清酒即可進行蒸餾(酒腳要單獨蒸餾)。白蘭地是一種具有特殊風格的飲料酒,它對於酒度的要求不高,一般在60-70%(v/v)的酒精中,能保存它固有的芳香,因此白蘭地的蒸餾方法至今停留在壺式蒸餾機上(採用壺式蒸餾還另有益處就是壺是用銅製成的,在加熱蒸餾過程中,生成了銅的丁酸、乙酸、辛酸、癸酸、月桂酸鹽。這些鹽是不溶性的,故就除去了味道不夠好的這些酸,有利於白蘭地的質量)。
壺式蒸餾是採用直接火加熱進行兩個連續的蒸餾步驟。即先將原酒蒸成低度酒,在容量為150-500L的壺中加入新發酵好的原料酒,一直加熱蒸至蒸汽中含很少的酒精為止,約需8小時或更長時間,餾出液(即粗餾原白蘭地)酒度為24-32%(v/v)。取部分酒尾分開存放,把壺放空,再放入新的原酒及上次蒸餾所得的酒尾,進行第二次蒸餾。同法,進行第三次蒸餾。將3次蒸餾所得的主要餾出液合並後復蒸,復蒸時間要長些,約14小時,也要分去1%-2%的酒頭或部分酒尾,其主要餾出液的平均酒度為58-60%(v/v),即為原白蘭地。將原白蘭地酒進行勾兌與調配,再經過貯藏和一系列的後加工處理,最後裝瓶出廠。
二、用葡萄皮或葡萄渣作原料製作白蘭地。將皮渣裝在桶中,將容器密閉,使其發酵,因皮渣本身都帶有酵母菌,可以不另外加入酵母。容器裝滿後,將口密閉,頂部留一氣孔,使二氧化碳氣逸出。發酵時間一般需要10-15天,溫度適宜,只需7-8天。發酵完畢後,即可放入蒸餾器進行蒸餾,方法同上。
特點:
1、白蘭地有一種高雅醇和的口味,具有特殊的芳香。
白蘭地中的芳香物質首先來源於原料。法國著名的Kognac白蘭地就是以科涅克地區的白玉霓、白福兒、格倫巴優良葡萄原料釀制的。這些優良葡萄品種含特有的香氣,經過發酵和蒸餾,得到原白蘭地。原白蘭地是指通過蒸餾得到的、還未調配的白蘭地。
優質白蘭地的高雅芳香還有一個來源,並且是非常重要的來源,那就是橡木桶。原白蘭地酒貯存在橡木桶中,要發生一系列變化,從而變得高雅、柔和、醇厚、成熟,在葡萄酒行業,這叫「天然老熟」。在「天然老熟」過程中,發生兩方面的變化:一是顏色的變化,二是口味的變化。原白蘭地都是白色的,它在貯存時不斷地提取橡木桶的木質成分,加上白蘭地所含的單寧成分被氧化,經過五年、十年以至更長時間,逐漸變成金黃色、深金黃色到濃茶色。新蒸餾出來的原白蘭地口味暴辣,香氣不足,它從橡木桶的木質素中抽取橡木的香氣,與自身單寧成分氧化產生的香氣結合起來,形成一種白蘭地特有的奇妙的香氣。
2、合格的白蘭地,還有一個極為重要的程序,那就是調配。調配也稱勾兌,是白蘭地生產的點睛之筆,它使葡萄酒的感觀、香氣和口感實現高度的和諧統一。怎樣調配是各葡萄酒廠家的秘密,各廠都有自己的配方和自己的調配專家。作為白蘭地調配大師,不僅需要精深的釀酒知識,豐富的實踐經驗,而且需要異常靈敏的嗅覺、味覺和藝術鑒賞能力。白蘭地有一個特點,它不怕稀釋。在白蘭地中放進白水,風味不變還可降低酒度。因此,人們飲白蘭地時往往放進冰塊、礦泉水或蘇打水。更有加茶水的,越是名貴茶葉越好,白蘭地的芳香加上茶香,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
㈩ 在蒸餾酒的時候高沸點物質是在多少攝氏度才可以沸騰,如果溫度在100度以下會有嗎
蒸餾酒的時候抄其中的高沸點物質本身沸點較高,但本身也有揮發性,不管蒸的時候問的是幾度,都會有部分隨蒸出的酒蒸出,只是蒸出的量多少問題;蒸餾過程溫度越高,高沸點的物質蒸出的含量越高。簡單的講,如果溫度在100度以下也會有;如果是在0℃不蒸,低濃酒液體外的空氣中也會有高沸點物質存在,只是含量極少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