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茶叶该怎么泡好喝
茶的冲泡关系到:一、泡茶用水;二、器皿;三、泡茶三要素。
一、泡茶用水
水质的好坏能直接影响茶汤之色、香、味,尤其对茶汤滋味影响更大。古人十分注重泡茶用水之选择。
(1)水要甘而洁;
(2)活而清鲜古书{茶录}中记载”山顶泉清而轻,山下泉清而重”
(3)储水要得法;容器要洁净,忌晒阳光。
泡茶用水,一般多用天然水。其来源以山泉水、溪水、井水等最佳!
泡茶用水的选择
陆羽曾在<<茶经>>中明确指出:"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
选择泡茶用水,必须了解水的硬度和茶汤品质的关系。天然水可分硬水和软水;含有较多量的钙、镁离子的水称为硬水;不容或只含少量的钙、镁离子的水称为软水。如果水的硬性是由碳酸氢钙或碳酸氢镁引起,称为暂时硬水。暂时硬水经过煮沸,所含碳酸氢盐,就分解成不容性碳酸盐,这样硬水变成软水。平时用铝壶烧水,壶底之白色沉淀物,就是碳酸盐。
(A)水的硬度会影响水的PH值(酸碱度),而PH值又影响茶汤色泽。当PH大於5时,茶汤色泽加深,PH值达到7时茶黄素就会自动氧化而损失。(B)水的硬度会影响茶叶有效成份的溶解度。软水中含其他溶质少茶叶有效成份的溶解度高,故茶味浓;而硬水含有较多量的钙、镁离子,茶叶有效成份的溶解度低,故茶味淡。如水中铁离子含量高,茶汤会变成黑褐色这是茶叶多酚类物质与铁作用的结果。所以泡茶用水以软水、暂时硬水为佳。二、泡茶器皿之选择
冲泡茶叶,除了好茶、好水、还要有好的器皿。冲泡花茶,一般常用较大的瓷壶泡茶,然后斟入瓷杯饮用。炒青或烘青绿茶,多用有盖瓷杯泡茶。乌龙茶宜紫砂茶具。西湖龙井、君山银针、洞庭碧螺春则宜选用无色透明玻璃杯最为理想。品茗绿茶类,不论用何种茶杯,均宜小不宜大。用大杯则水量多,热量大,容易使茶叶烫熟,影响茶汤的色香味。上班族常用保温杯泡茶,这种杯只适合泡乌龙茶或红茶不宜泡绿茶。三、泡茶三要素
要泡出好喝的茶,除了要有好茶、好水、好的茶具,还要有好的泡茶技术。
泡茶技术包括三要素:(1)茶叶用量:
要泡出好喝的茶,要掌握茶叶用量。每次用量多少,并无统一标准,主要根据茶叶种类、茶具大小、消费者饮用习惯而定。泡茶用量之多寡,关键掌握,茶与水的比率,茶多水少,味浓;茶少水多,味淡。
(2)水温:
泡茶烧水,要大火急沸,不要文火慢煮。以刚煮沸起泡为宜,用软水煮沸泡茶,茶汤香味更佳!如水沸腾过久,即古人所称之"水老"。此时,溶於水中的二氧化碳挥发殆尽,茶叶之鲜活味,即丧失。
泡茶水温的掌握,主要依泡何种茶而定。绿茶,一般不能用100℃的沸水冲泡,应用80℃~90℃为宜(水要沸点后,再冷却至所要的温度)。茶叶愈嫩绿,冲泡水温愈低,这样茶汤才会,鲜活明亮,滋味爽口,维生素C也较少破坏。在高温下,茶汤颜色较深,维生素C大量破坏,滋味较苦(茶中咖啡碱容易浸出)也就是说把茶叶"烫熟"了。
(3)时间:
茶叶冲泡时间和次数,差异很大,与茶叶种类、水温、茶叶用量、饮茶习惯等都有关系。据测试,冲泡第一次时,可溶性物质能浸出50%~55%;第二次能浸出30%左右;第三次能浸出10%;第四次则所剩无几。所以,就如我们常讲的;"品茶!三个口,谓之品,一泡茶,冲三次即可。"
水温之高低和茶用量的多寡,也连带影响冲泡时间之长短。水温高,用茶多,冲泡时间要短;反之则冲泡时间要长。但是,最重要的是,以适合饮用者之口味为主。
⑵ 泡茶用水最好的是
泡茶用水的选择?
择水原则
1、 一个大原则
山水上、溪水中、井水下。所谓山水,是指山泉水。
总之,水质的好坏是有客观标准的,它只能由实践来检验。且针对不同的茶类选择泡茶用水也有一定的区别。水赋予了一片茶叶生命的温度,水拓展了一片茶叶的宽度,水延续了一片茶叶生命的长度,最终水又如圣手复活了一片茶叶质朴的生命;水也因为茶而知趣和平。论茶,离不开水,水是茶生命的另一半,为茶选择一款适合的水,如同给它一双翅膀,使它有了灵魂。
⑶ 好茶如何冲泡为佳
喝茶人人都会,但要冲泡得好喝,茶叶冲泡大有学问,同样质量的茶叶,如用水不同或技术不一,泡出来的茶汤会有不同的效果。要泡好一壶茶或一杯茶,要讲究实用性、科学性及艺术性。
(1)所谓”实用性”;就是依实际需求而言,可以是冲泡一杯”大碗茶”也可是冲泡一壶高贵的名茶。
(2)科学性;就是了解各类茶叶的特性,以科学冲泡方式,使茶叶的品质能充分的表现出来。
(3)艺术性;选择合适的器皿以及优美的冲泡程序。
一、泡茶用水
水质的好坏能直接影响茶汤之色、香、味,尤其对茶汤滋味影响更大。古人十分注重泡茶用水之选择。
(1)水要甘而洁;
(2)活而清鲜古书{茶录}中记载”山顶泉清而轻,山下泉清而重”
(3)储水要得法;容器要洁净,忌晒阳光。
现代科技发达,卫生饮用水质标准也科学化
(1)感官指标:色度不能超过15度、浑浊度不能超过5度,不得有异味、异色及肉眼可见物。
(2)化学指标:正常PH值为6.5~8.5,总硬度不能高於25度。
(3)氟化物不能超过1.0毫克/升,氰化物不能超过0.05毫克/升。
(4)细菌总数在1毫升水中不得超过100个,大肠菌在1升水中不得超过3个。 泡茶用水,一般多用天然水。其来源以山泉水、溪水、井水等最佳! 泡茶用水的选择 陆羽曾在<<茶经>>中明确指出:"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
一般说来,天然水中,泉水是比较清净的,杂质少,透明度高,污染少,水质最好。但是,由於水源和流经途径不同,所以其溶解物、含盐量与硬度等均有很大差异,所以并不是所有泉水都是优质的。中国号称五大名泉;镇江中冷泉、无锡惠山泉、苏州观音泉、杭州虎跑泉和济南趵突泉。
选择泡茶用水,必须了解水的硬度和茶汤品质的关系。天然水可分硬水和软水;含有较多量的钙、镁离子的水称为硬水;不容或只含少量的钙、镁离子的水称为软水。如果水的硬性是由碳酸氢钙或碳酸氢镁引起,称为暂时硬水。暂时硬水经过煮沸,所含碳酸氢盐,就分解成不容性碳酸盐,这样硬水变成软水。平时用铝壶烧水,壶底之白色沉淀物,就是碳酸盐。
(A)水的硬度会影响水的PH值(酸碱度),而PH值又影响茶汤色泽。当PH大於5时,茶汤色泽加深,PH值达到7时茶黄素就会自动氧化而损失。
(B)水的'硬度会影响茶叶有效成份的溶解度。软水中含其他溶质少茶叶有效成份的溶解度高,故茶味浓;而硬水含有较多量的钙、镁离子,茶叶有效成份的溶解度低,故茶味淡。如水中铁离子含量高,茶汤会变成黑褐色这是茶叶多酚类物质与铁作用的结果。所以泡茶用水以软水、暂时硬水为佳。
在天然水中,雨水和雪水属软水,泉水、溪水、江河水属暂时硬水,部份地下水属硬水,蒸馏水为人工加工而成之软水。
二、泡茶器皿之选择 冲泡茶叶,除了好茶、好水、还要有好的器皿。
冲泡花茶,一般常用较大的瓷壶泡茶,然後斟入瓷杯饮用。炒青或烘青绿茶,多用有盖瓷杯泡茶。乌龙茶宜紫砂茶具。西湖龙井、君山银针、洞庭碧螺春则宜选用无色透明玻璃杯最为理想。品茗绿茶类,不论用何种茶杯,均宜小不宜大。用大杯则水量多,热量大,容易使茶叶烫熟,影响茶汤的色香味。上班族常用保温杯泡茶,这种杯只适合泡乌龙茶或红茶不宜泡绿茶。
茶具之配套如下:
茶船:供放茶壶之用,有盘型与碗型,其功能一保护茶壶,二盛热水保温并供烫杯。
茶盅:又叫茶海,盛放茶汤之用。
茶荷:赏茶时盛茶用具。
茶巾:用来吸乾茶壶与茶杯、茶海外之茶水。
茶匙:舀茶叶。
杯托:放置茶杯。
评审茶叶用之器具:
评审盘:又名样茶盘,专供评审茶叶外型。
评审杯:用来泡茶与评审茶叶香气用。评审茶汤与滋味之用。
样茶秤:天枰。
计时器:计量茶叶冲泡使时间。
泡茶技术包括三个要素:茶叶用量、泡茶水温和冲泡时间。
茶叶用量
每次茶叶用多少,并无统一标准,主要根据茶叶种类、茶具大小以及消费者的饮用习惯而定。茶叶种类繁多,茶类不同,用量各异,如冲泡一般红、绿茶,每杯放3克左右的干茶,加入沸水150—200毫升;如饮用普洱茶,每杯放5—10克。用茶量最多的是乌龙茶,每次投入量为茶壶的1/2—2/3.
泡茶水温
高级绿茶,特别是各种芽叶细嫩的名茶,不能用100摄氏度的沸水冲泡,一般以80度(指水烧开后再冷却)左右为宜,这样泡出的茶汤一定嫩绿明亮,滋味鲜爽,茶叶维生素C也较少破坏,而在高温下,茶汤容易变黄,滋味变苦,正如平时说的,水温高,把茶叶“烫熟”了。泡饮各种花茶、红茶和中、低档绿茶,则要用100度的沸水冲泡,如水温低,则渗透性差,茶中有效成分浸出较少,茶味淡薄。泡饮乌龙茶、普洱茶和普沱茶,每次用茶量较多,而且茶叶较粗老,必须用100度的滚开水冲泡,有时,为了保持和提高水温,还要在冲泡前用开水烫热茶具,冲泡后在壶外淋开水。少数民族饮用砖茶,则要将砖茶敲碎,放在锅中熬煮。
冲泡时间和次数
这与茶叶种类、泡茶水温、用茶数量和饮茶习惯等都有关系,不可一概而论。如用茶杯泡饮一般红绿茶,每杯放干茶3克左右,用沸水约200毫升冲泡,加盖4—5分钟后,便可饮用。缺点是:如水温过高,容易烫熟茶叶(指绿茶);水温较低,则难以泡出茶味,而且因水量多,往往一时喝不完,浸泡过久,茶汤变冷,色、香、味均受影响。
改良冲泡法是:将茶叶放入杯中后,先倒入少量开水,以浸没茶叶为度,加盖3分钟左右,再加开水到七八成满,便可趁热饮用。当喝到杯中余三分之一左右茶汤时,再加开水,这样可使前后茶汤浓度比较均匀,一般以冲泡三次为宜。如饮用颗粒细小、揉捻充分的红碎茶与绿碎茶,用沸水冲泡3—5分钟后,其有效成分大部分已浸出,便可一次快速饮用,饮用速溶茶,也是采用一次冲泡法。品饮乌龙茶多用小型紫砂壶,用茶量较多,第一泡1分钟就要倒出来,第二泡比第一泡增加15秒,第三泡1分40秒,第四泡2分15秒。也就是说从第二泡开始要逐渐增加冲泡时间,这样前后茶汤浓度才比较均匀。泡茶水温的高低和用茶数量的多少,也影响冲泡时间的长短,水温高,冲泡时间宜短,水温低,用茶少,冲泡时间宜长。冲泡时间究竟多长?以茶汤浓度适合饮用者的口味为标准。
⑷ 硬水、软水哪个泡茶好
现代茶学研究表明,泡茶用水有软水和硬水之分,所谓软水是指每公升水中钙离子和镁离子的含量不到10毫克,凡超过10毫克的即为硬水了。也许,这个定义对一般人来讲比较抽象,那麽有一个简便的区分标准--大抵说来,在无污染的情况下,自然界中只有雪水、雨水和露水(即天水)才称得上是软水,其它如泉水、江水、河水、湖水和井水(即地水)等均为硬水。
自古以来,善于饮茶的人,都把名茶与好水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相提并论,加以品尝。茶与水的关系犹如红花与绿叶。“鱼得水活跃,茶靠水冲泡”。名贵的茶,没有甘美的水来冲泡,就难以发挥独特的香、味,所以宋代王安石有“水甘茶串香”之句,李中也有“泉美茶香异”之说。水有泉水、河水、井水、湖水、雨水、雪水和自来水等,各种水质不同,泡出来的茶就不一样。《茶经》论水,称“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颇有道理。一般说,山泉水、雨雪水为“软水”,河水、井水、自来水为“硬水”。如能取泉水、溪水等流动的天然“软水”来泡茶是最为理想。其次,没有污染的井水、自来水也可以。总之,泡茶用水要求水源没有病源体污染,没有工业污染,水的感官性状良好,即无色、无臭、透明、无异味、无悬浮物,舌尝有清凉甜润的感觉,水的PH值为中性7,煮沸后永久硬度不超过8度,这样的水就适用于泡茶。
⑸ 茶叶是用开水泡还是温水泡
泡茶用刚煮沸的水起泡为宜,用这样的水泡茶,茶汤香味皆佳。
原因:
古人对泡茶水温十分讲究。宋代蔡襄在《茶录》中说:候汤(即指烧开水煮茶——作者注)最难,未熟则沫浮,过熟则茶沉,前世谓之蟹眼者,过熟汤也。沉瓶中煮之不可辨,故曰候汤最难。
(意思是:没开熟的水就会使茶沫上浮,过熟就会茶就会下沉,以前称为蟹眼的,是开熟的茶啊。在瓶子里煮的不可分辨,所以说候汤最难。)
明代许次纾在《茶疏》中说得更为具体:“水一入铫,便需急煮,候有松声,即去盖,以消息其老嫩。蟹眼之后,水有微涛,是为当时;大涛鼎沸,旋至无声,是为过时;过则汤老而香散,决不堪用。”
(意思是:水一掺铫中,就需要急煮,等候到有松声,就去掉盖子,以去掉茶叶中的老嫩。蟹眼之后,水有点小沸,是当时;水声鼎沸,等到没有声音时,便是超过时辰;超过时辰那茶汤老而香散,决不能用。)
所以泡茶要用刚煮沸的水起泡最好。
(5)饮茶用硬水泡还是软水扩展阅读:
泡茶水的标准从水质:清、活、轻,水味:甘、冽这五个方面来判断。现代科学分析认为,每升水含8毫克以上的镁离子钙称之为硬水,反之则为软水。软水沏茶,色、香、味俱佳,硬水泡茶,茶汤易变色,色、香、味也会大受影响。
水的轻重还包括水中所含的矿物质成分的多少以及酸、碱度,含铁、碱物质较多的水泡茶,茶汤会飘起一层“锈油”,出现混浊并有沉淀物。水的酸度大,泡出的茶色就会深,甚至暗黑。所以建议选用软性水泡茶(如西藏天然冰川山泉水、青海昆仑山天然矿泉水、河南太行八里天然矿泉水、青岛崂山天然矿泉水)。
⑹ 泡茶用水什么是软水,硬水
中国人历来好品茶,泡茶似乎人人都会,但并非个个都能泡出好茶,好茶还需版好水泡权。
适合泡茶的好水,可以总结为:清、活、轻、甘、冽这五个方面。
现代科学分析认为,每升水含8毫克以上的镁离子钙称之为硬水,反之则为软水。软水沏茶,色、香、味俱佳,硬水泡茶,茶汤易变色,色、香、味也会大受影响。
当然水的轻重还包括水中所含的矿物质成分的多少,以及酸、碱度。含铁、重碱的水泡茶,茶汤会飘起一层“锈油”,出现混浊并有沉淀物,水的酸度大,泡出的茶色就会深,甚至暗黑。
除此之外,水是否新鲜也很重要,因此无论是包装用水还是自己打的水,都要保证无菌安全。
最后,给题主推荐一下我自用的一款不错的泡茶水吧。坐标青岛,我们青岛的矿泉水品质也是蜚声中外的,这其中以崂山太清宫的玉井水最为初中。崂山太清宫玉井水是天然弱碱水,矿物质含量适中,口感清澈甘冽,非常适合用来泡茶。
在包装方式上采用了现在最为流行的BIB包装方式,10L的容量,真空的进口食品级包装内膜袋,自带水龙头,非常适合家居及办公使用,现在我们单位招待客人也在用这个呢。
⑺ 水与茶的关系密不可分,泡一杯好茶需要用什么样的水质呢
水质选择有讲究
中国人对茶情有独钟,对泡茶用水的水质选择非常讲究。都说择水要源,要泡出一杯色香味俱全的好茶,必须了解泡茶用水的特性。中国古代典籍中关于泡茶水质的选择,就有很多记述。如唐代茶圣陆羽在《茶经》五之煮中便对水质选择作出了排列:“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
这样的说法即便到现在,也同样适用。“对于追求口感的人来说,最好的选择是山泉水。山上的泉水因为终日处于流动状态,经过砂石的自然过滤,通常比较干净,味道略带甘美,水质的稳定度高,所以是泡茶用水的最优选择。它与矿泉水、纯净水泡出来的茶等级差别大。因为矿泉水内矿物质可能变质,而纯净水又缺少茶感。”一谈起泡茶用水之道,漳州茶叶协会秘书长黄艺辉用多年来的经验娓娓道来,“但是住在城里的人,要天天用山泉水泡茶也不实际。所以目前大多数人还是选择用纯净水来泡茶。”当然,如果条件不允许只能用自来水冲泡,可先将水贮存在罐中,放置24小时后再用火煮沸泡茶。因为自来水是通过净化后的天然水,有时用过量氯化物消毒,会影响茶叶的味道。
⑻ 茶叶是用开水泡好,还是用温水泡比较好啊
泡茶用刚煮沸的水起泡为宜,用这样的水泡茶,茶汤香味皆佳。
原因:
古人对泡茶水温十分讲究。宋代蔡襄在《茶录》中说:候汤(即指烧开水煮茶——作者注)最难,未熟则沫浮,过熟则茶沉,前世谓之蟹眼者,过熟汤也。沉瓶中煮之不可辨,故曰候汤最难。
(意思是:没开熟的水就会使茶沫上浮,过熟就会茶就会下沉,以前称为蟹眼的,是开熟的茶啊。在瓶子里煮的不可分辨,所以说候汤最难。)
明代许次纾在《茶疏》中说得更为具体:“水一入铫,便需急煮,候有松声,即去盖,以消息其老嫩。蟹眼之后,水有微涛,是为当时;大涛鼎沸,旋至无声,是为过时;过则汤老而香散,决不堪用。”
(意思是:水一掺铫中,就需要急煮,等候到有松声,就去掉盖子,以去掉茶叶中的老嫩。蟹眼之后,水有点小沸,是当时;水声鼎沸,等到没有声音时,便是超过时辰;超过时辰那茶汤老而香散,决不能用。)
所以泡茶要用刚煮沸的水起泡最好。
/iknow-pic.cdn.bcebos.com/a686c9177f3e67094af15be134c79f3df8dc553e"target="_blank"title="点击查看大图"class="illustration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a686c9177f3e67094af15be134c79f3df8dc553e?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www.jmangel.gd.cn/pure_a686c9177f3e67094af15be134c79f3df8dc553e"/>
(8)饮茶用硬水泡还是软水扩展阅读:
泡茶水的标准从水质:清、活、轻,水味:甘、冽这五个方面来判断。现代科学分析认为,每升水含8毫克以上的镁离子钙称之为硬水,反之则为软水。软水沏茶,色、香、味俱佳,硬水泡茶,茶汤易变色,色、香、味也会大受影响。
水的轻重还包括水中所含的矿物质成分的多少以及酸、碱度,含铁、碱物质较多的水泡茶,茶汤会飘起一层“锈油”,出现混浊并有沉淀物。水的酸度大,泡出的茶色就会深,甚至暗黑。所以建议选用软性水泡茶(如西藏天然冰川山泉水、青海昆仑山天然矿泉水、河南太行八里天然矿泉水、青岛崂山天然矿泉水)。
⑼ 茶道如何泡茶
喝茶人人都会,但要冲泡得好喝,茶叶冲泡大有学问,同样质量的茶叶,如用水不同或技术不一,泡出来的茶汤会有不同的效果。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茶道泡茶方法,一起来看看。
一、泡茶用水
水质的好坏能直接影响茶汤之色、香、味,尤其对茶汤滋味影响更大。古人十分注重泡茶用水之选择。
(1)水要甘而洁;
(2)活而清鲜?古书{茶录}中记载”山顶泉清而轻,山下泉清而重”
(3)储水要得法;容器要洁净,忌晒阳光。
现代科技发达,卫生饮用水质标准也科学化
(1)感官指标:色度不能超过15度、浑浊度不能超过5度,不得有异味、异色及肉眼可见物。
(2)化学指标:正常PH值为6.5~8.5,总硬度不能高於25度。
(3)氟化物不能超过1.0毫克/升,氰化物不能超过0.05毫克/升。
(4)细菌总数在1毫升水中不得超过100个,大肠菌在1升水中不得超过3个。
泡茶用水,一般多用天然水。其来源以山泉水、溪水、井水等最佳!
泡茶用水的选择
陆羽曾在<<茶经>>中明确指出:"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
一般说来,天然水中,泉水是比较清净的,杂质少,透明度高,污染少,水质最好。但是,由於水源和流经途径不同,所以其溶解物、含盐量与硬度等均有很大差异,所以并不是所有泉水都是优质的。中国号称五大名泉;镇江中冷泉、无锡惠山泉、苏州观音泉、杭州虎跑泉和济南趵突泉。
选择泡茶用水,必须瞭解水的硬度和茶汤品质的关系。天然水可分硬水和软水;含有较多量的钙﹑镁离子的水称为硬水;不容或只含少量的钙﹑镁离子的水称为软水。如果水的硬性是由碳酸氢钙或碳酸氢镁引起,称为暂时硬水。暂时硬水经过煮沸,所含碳酸氢盐,就分解成不容性碳酸盐,这样硬水变成软水。平时用铝壶烧水,壶底之白色沉淀物,就是碳酸盐。
(A)水的硬度会影响水的PH值(酸硷度),而PH值又影响茶汤色泽。当PH大於5时,茶汤色泽加深,PH值达到7时茶黄素就会自动氧化而损失。
(B)水的硬度会影响茶叶有效成份的溶解度。软水中含其他溶质少茶叶有效成份的溶解度高,故茶味浓;而硬水含有较多量的钙、镁离子,茶叶有效成份的溶解度低,故茶味淡。如水中铁离子含量高,茶汤会变成黑褐色这是茶叶多酚类物质与铁作用的结果。所以泡茶用水以软水、暂时硬水为佳。
在天然水中,雨水和雪水属软水,泉水﹑溪水﹑江河水属暂时硬水,部份地下水属硬水,蒸馏水为人工加工而成之软水。
二、泡茶器皿之选择
冲泡茶叶,除了好茶、好水、还要有好的器皿。冲泡花茶,一般常用较大的瓷壶泡茶,然後斟入瓷杯饮用。炒青或烘青绿茶,多用有盖瓷杯泡茶。乌龙茶宜紫砂茶具。西湖龙井、君山银针、洞庭碧螺春则宜选用无色透明玻璃杯最为理想。品茗绿茶类,不论用何种茶杯,均宜小不宜大。用大杯则水量多,热量大,容易使茶叶烫熟,影响茶汤的色香味。上班族常用保温杯泡茶,这种杯只适合泡乌龙茶或红茶不宜泡绿茶。
茶具之配套如下:
茶船:供放茶壶之用,有盘型与碗型,其功能一保护茶壶,二盛热水保温并供烫杯。
茶盅:又叫茶海,盛放茶汤之用。
茶荷:赏茶时盛茶用具。
茶巾:用来吸乾茶壶与茶杯﹑茶海外之茶水。
茶匙:舀茶叶。
杯托:放置茶杯。
评审茶叶用之器具:
评审盘:又名样茶盘,专供评审茶叶外型。
评审杯:用来泡茶与评审茶叶香气用。评审茶汤与滋味之用。
样茶秤:天枰。
计时器:计量茶叶冲泡使时间。
三、泡茶三要素
要泡出好喝的茶,除了要有好茶、好水、好的茶具,还要有好的泡茶技术。
泡茶技术包括三要素:
(1)茶叶用量:
要泡出好喝的茶,要掌握茶叶用量。每次用量多少,并无统一标准,主要根据茶叶种类、茶具大小、消费者饮用习惯而定。泡茶用量之多寡,关键掌握,茶与水的比率,茶多水少,味浓;茶少水多,味淡。
(2)水温:
泡茶烧水,要大火急沸,不要文火慢煮。以刚煮沸起泡为宜,用软水煮沸泡茶,茶汤香味更佳!如水沸腾过久,即古人所称之"水老"。此时,溶於水中的二氧化碳挥发殆尽,茶叶之鲜活味,即丧失。
泡茶水温的掌握,主要依泡何种茶而定。绿茶,一般不能用100℃的沸水冲泡,应用80℃~90℃为宜(水要沸点後,再冷却至所要的温度)。茶叶愈嫩绿,冲泡水温愈低,这样茶汤才会,鲜活明亮,滋味爽口,维生素C也较少破坏。在高温下,茶汤颜色较深,维生素C大量破坏,滋味较苦(茶中咖啡硷容易浸出)也就是说把茶叶"烫熟"了。
(3)时间 :
茶叶冲泡时间和次数,差异很大,与茶叶种类、水温、茶叶用量、饮茶习惯等都有关系。据测试,冲泡第一次时,可溶性物质能浸出50%~55%;第二次能浸出30%左右;第三次能浸出10%;第四次则所剩无几。所以,就如我们常讲的;"品茶 ! 三个口,谓之品,一泡茶,冲三次即可。"
水温之高低和茶用量的多寡,也连带影响冲泡时间之长短。水温高,用茶多,冲泡时间要短;反之则冲泡时间要长。但是,最重要的是,以适合饮用者之口味为主。
⑽ 喝茶用什么水最好
喝茶用山泉水泡最好。
山泉水大多出自岩石重叠的山峦。山上植被繁茂,从山岩断层细流汇集而成的山泉,富含二氧化碳和各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而经过砂石过滤的泉水,水质清净晶莹,含氯、铁等化合物极少,用这种泉水泡茶,能使茶的色香味形得到最大发挥。
但也并非山泉水都可以用来沏茶,如硫磺矿泉水是不能沏茶的。另一方面,山泉水也不是随处可得,因此,对多数茶客而言,只能视条件和可能去选择宜茶水品了。
泡茶水的标准从水质:清、活、轻,水味:甘、冽这五个方面来判断。现代科学分析认为,每升水含8毫克以上的镁离子钙称之为硬水,反之则为软水。软水沏茶,色、香、味俱佳,硬水泡茶,茶汤易变色,色、香、味也会大受影响。水的轻重还包括水中所含的矿物质成分的多少以及酸、碱度,含铁、碱物质较多的水泡茶,茶汤会飘起一层“锈油”,出现混浊并有沉淀物。水的酸度大,泡出的茶色就会深,甚至暗黑。所以建议选用软性水泡茶(如西藏天然冰川山泉水、青海昆仑山天然矿泉水、河南太行八里天然矿泉水、青岛崂山天然矿泉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