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喝茶该用什么水比较好
一、最佳的泡茶用水——山泉水
茶道高手会更重视水的天然性,以及水与人体的和谐关系。山泉水大多出自岩石重叠的山峦,富含二氧化碳和各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用这种泉水泡茶,能使茶的色香味形得到最大发挥。需要注意的是山泉水不是都可以用来沏茶的,如硫磺矿泉水是不能沏茶的。而且山泉水比较少,因此,对多数茶客而言,只能视条件和可能去选择宜茶水品了。
二、最好的泡茶用水之一——雪水和天落水
古人称之为“天泉”,尤其是雪水,更为古人所推崇。唐代白居易、元代谢宗可、清代曹雪芹等名人都是赞美过用雪水沏茶的好。至于天落水,秋雨,天高气爽,空中灰尘少是雨水中上品,其他季节的就一般般了,但是只要空气不被污染,相对还是比较洁净,是沏茶的好水。但是现在的工业污染,天落水已经失去原有的纯洁了!
三、泡茶用水上品——露水、井水
露水和井水都是古代比较受欢迎的泡茶用水,用露水泡茶,全露水比稀释掺入其它水更有味道,有自然的清香,井水因为带有比较多矿物质,能够增添茶的不少味道,让茶变得鲜甜。但是随着地下水和地面的污染,现在只有在个别的地方才能找得到这些纯净的饮用水了。
四、比较好的泡茶用水——江、河、湖水
江水、河水、湖水也是不错的选择,但是也是污染的问题,现在能够找到干净的水源,那就不错了。
五、现代茶学说推荐最好泡茶用水——纯净水
现代茶学说软水泡茶比较好,是因为用软水泡茶,茶叶中的元素析出更快,纯净水里没有任何矿物质,就是比较典型的优质软水。
六、现有的泡茶用水——自来水
自来水含有用来消毒的氯气等,在水管中滞留较久的,还含有较多的铁质。当水中的铁离子含量超过万分之五时,会使茶汤呈褐色,而氯化物与茶中的多酚类作用,又会使茶汤表面形成一层“锈油”,喝起来有苦涩味。所以用自来水沏茶,最好用无污染的容器,先贮存一天,待氯气散发后再煮沸沏茶,或者采用净水器将水净化,这样就可成为较好的沏茶用水。
② 什么是硬水,什么是软水
定义:是指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如一些井水,泉水。但自来水中几乎没有。 含有较多的可溶性钙盐和镁盐的天然水。硬水中含盐量通常以硬度表示。硬度单位是度,1度相当于每升水中含10毫克的氧化钙。硬度在8以上者通常称为硬水,地下水(如井水、泉水)的含盐量较多,属于硬水。在硬水中,钙盐和镁盐以碳酸氢盐、碳酸盐、硫酸盐、氯化物和硝酸盐的形式存在。
性质
水是一种很好的溶剂,能有效去除污物杂质。纯水--无色、无味、无臭,被称作是"通用溶剂"。当水和二氧化碳结合生成微量的碳酸时,水的溶解效果更好。当水流过土地和 硬水
岩石时,它会溶解少量的矿物质成分,钙和镁就是其中最常见的两种成分,也就是它们使水质变硬。水中含钙、镁等矿物质成分越多,水的硬度越大。即便是在硬水质地区,只要水中的饱和指数未被超过,水管中就不会结水垢。若在饱和指数以下或正好在饱和的临界点上,都不会有水垢生成。反之,软水质中也会生水垢,如果超出了饱和指数的话。 饱和指数由水的酸碱度决定。众所周知,酸碱度是通过PH测试来测定的: PH值越低,水中的酸性越强,饱和指数越高,所能溶解的矿物质成分也就越多; PH值越高,水中的碱性越强,饱和指数越低,所能溶解的矿物质成分也就越少。 对水加热、水压降低(如打开水龙头等)、在水中添加化学品剂等都会导致PH值升高。随着PH值升高,水能溶解矿物质成分的能力减低,这些矿物质成分(碳酸钙为主)也就沉淀出来,成了水垢。 循环系统(如冷却塔、蒸汽锅炉、循环水处理系统等)工作中,压力和温度长期处在变化中,造成水中PH值升高和过度饱和。 当硬水中的钙和镁主要以碳酸盐形式【Ca(HCO3)2、Mg(HCO3)2】存在时,这些盐在水被煮沸时便会发生分解,变成碱式碳酸盐沉淀析出而除去。因此,这种硬水称为暂时硬水。如果硬水中的钙和镁主要以硫酸盐、氯化物、硝酸盐的形式存在,当水煮沸时,这些盐不会沉淀,无法除去,这种硬水称为永久硬水。 硬水中的钙盐和镁盐能与肥皂的主要成分硬脂酸钠作用,生成不溶性的硬脂酸钙或镁,使一部分肥皂白白地消耗掉,等于降低了肥皂的去污能力。如果将未经过软化处理的硬水直接注入锅炉,则当加热锅炉时,钙、镁离子便形成碱式碳酸盐沉淀析出,在锅炉内壁及管道中积成水垢,降低锅炉热导率,增加能耗,严重者会引起锅炉爆炸和管道堵塞,因此锅炉用水应当经过软化处理当硬水中的钙和镁主要以碳酸盐形式【Ca(HCO3)2、Mg(HCO3)2】存在时,这些盐在水被煮沸时便会发生分解,变成碱式碳酸盐沉淀析出而除去。因此,这种硬水称为暂时硬水。如果硬水中的钙和镁主要以硫酸盐、氯化物、硝酸盐的形式存在,当水煮沸时,这些盐不会沉淀,无法除去,这种硬水称为永久硬水。 硬水中的钙盐和镁盐能与肥皂的主要成分硬脂酸钠作用,生成不溶性的硬脂酸钙或镁,使一部分肥皂白白地消耗掉,等于降低了肥皂的去污能力。如果将未经过软化处理的硬水直接注入锅炉,则当加热锅炉时,钙、镁离子便形成碱式碳酸盐沉淀析出,在锅炉内壁及管道中积成水垢,降低锅炉热导率,增加能耗,严重者会引起锅炉爆炸和管道堵塞,因此锅炉用水应当经过软化处理(见软水)。
软化方法
硬水经过处理后可以转化为软水方法有以下几种方法:
沉淀法
用石灰、纯碱处理,使水中Ca2+、Mg2+生成沉淀析出,过滤后即得软水,其中的锰、铁等离子也可除去。
软水剂
(1)Na3PO4: 3CaSO4+2Na3PO4→Ca3(PO)4↓+3Na2SO4 (2)六偏磷酸钠: Na4[Na2(P03)6]+Ca2+→Na4[Ca(P03)6]+2Na+ (3)胺的醋酸衍生物(EDTA):与Ca2+、Fe2+、Cu2+等离子生成螯合物
离子交换法
(1)原理:用无机or有机物组成一混合凝胶,形成交换剂核,四周包围两层不同 电荷的双电层,水通过后可发生离子交换。 阳离子交换剂:含H+、Na+固体与Ca+、、、、、、、、Mg2+离子交换 阴离子交换剂:含碱性基因,能与水中阴离子交换 (2)常用交换剂: a. 泡沸石:水化硅酸钠铝 Na2O·Z+Ca(HCO3)→CaO·Z+2NaHCO3 Na2O·Z+CaSO4→CaO·Z+Na2SO4 b. 磺化煤: 2Na(K)+CaSO4→Ca(K)2+NaSO4 2H(K)+CaSO4→Ca(K)2+NaSO4 c.离子交换树脂
电渗析法
用直流电源作动力,使水中的离子选择性地透过树脂交换膜而获得软水。
磁化法
使水流过一个磁场,钙、镁盐类分子间引力减小,不易产生坚硬水垢。
煮沸法
(只适用于暂时硬水)煮沸暂时硬水时的反应: Ca(HCO3)2 =CaCO3 ↓+H2O+CO2↑ Mg(HCO3)2 =MgCO3↓ +H2O+CO2↑ 由于CaCO3不溶,MgCO3 微溶,所以碳酸镁在进一步加热的条件下还可以与水反应生成更难溶的氢氧化镁: MgCO3 +H2O = Mg(OH)2 ↓+CO2↑ 由此可见水垢的主要成分为CaCO3和Mg(OH)2 8. 石灰——纯碱法 (工业用) 在这种方法中,暂时硬度加入石灰就可以完全消除,HCO3-都被转化成CO32-。而镁的永久硬度在石灰的作用下会转化为等物质的量的钙的硬度,最后被去除。反应过程中,镁都是以氢氧化镁的形式沉淀,而钙都是以碳酸钙的形式沉淀。 Ca2+(aq) --石灰-苏打法--> CaCO3(s) Mg2+(aq)--石灰-苏打法--> Mg(OH)2(s)
编辑本段和软水的区别
通常我们所说的"硬水"与"软水",主要是指碳酸钙和碳酸镁的含量,以"毫克碳酸钙/公升 水"或"ppm"来表示,称为水的硬度。 一般将水的硬度分为4个等级: 1. 软水:0-60ppm 2. 稍硬水:60-120ppm 3. 硬水:120-180ppm 4. 极硬水:181ppm以上 水的硬度太高时喝起来不可口,水中容易产生白色沉淀的水垢,水垢如附在加热容器或加热器上,会延长加热的时间,浪费能源。水的硬度高时,肥皂也不太容易起泡沫,需浪费较多的清洁剂。水垢进入人体后,无法被吸收,是健康的大敌。 那么水的硬度应该是多少才合适呢?目前并没有正式由政府机关或学会提出的建议值,我国的检验标准为1000ppm以下。 不过,在这污染日趋严重的工业社会中,水的问题不单是硬度或总溶解固体量多寡,目前已知的水中污染物质计有:细菌、微生物、氯和有机物质等。市面上已有多种滤水器可帮助我们除掉污染物,但由于处理水质的方法不同,去除的能力也不同。 已知处理饮用水的方法计有:蒸馏法、煮沸法、逆渗透法、离子交换法、活性碳过滤法和臭氧杀菌法等。这些方法有的只能单纯的杀菌,有的可以去除细菌、微生物和悬浮固体,有的能除去三氯甲烷、有机物和恶臭。然而目前,只有RO逆渗透式的水处理技术,才可称得上最先进的、实用的水处理技术。并且可以直接进入家庭、办公室,这为改变我们的用水状态有着革命性的意义。虽然目前这样的水处理设备还没有得到广泛的使用,但是,它的普及却是迟早的事情。 寻找一个理想的净化水质方法,对改善生活品质,促进健康是相当重要的。我们应该有个共识,净化水质的目标就是软化硬度、除去水中对健康有影响的污染物质。
硬水含有钙盐和镁盐的天然水
通常,地下水如井水、泉水含盐量较大,地面水如河水、湖水含盐量较小。在硬水中,钙、镁可以以碳酸盐、碳酸氢盐、硫酸盐、氯化物和硝酸盐等形式存在。当硬水中钙和镁主要以碳酸氢盐,如Ca(HCO3)2、Mg(HCO3)2形式存在时,称为暂时硬水,当这种硬水加热煮沸时,碳酸氢盐会分解成碳酸盐而沉淀除去如果硬水中钙和镁主要以硫酸盐、硝酸盐和氯化物等形式存在,则称为永久硬水,它们不能用煮沸的方法除去。硬水中的钙盐和镁盐能与肥皂(硬脂酸钠)作用,生成不溶性的硬脂酸盐,降低肥皂的去污能力。如果锅炉内使用硬水,当加热时钙盐和镁盐会在锅炉内壁上结成水垢。降低锅炉的热导率,增加能耗,甚至缩短锅炉的使用寿命,有时还会堵塞管道。因此,锅炉用水必须经过软化处理(见)。 硬水中含盐量通常以硬度来表示。硬度单位常用“度”表示,1度相当于每升水中含10mg的CaO,生活饮用水的总硬度要求小于25度。
软水只含少量可溶性钙盐和镁盐的天然水
或是经过软化处理的硬水。天然软水一般指江水、河水、湖(淡水湖)水。经软化处理的硬水指钙盐和镁盐含量降为 1.0~50 毫克/升后得到的软化水。虽然煮沸就可以将暂时硬水变为软水,但在工业上若采用此法来处理大量用水,则是极不经济的。软化水的方法有:①石灰 -苏打法。先测定水的硬度,然后加入定量的氢氧化钙和碳酸钠,硬水中的钙、镁离子便沉淀析出: Ca(HCO3)2+Ca(OH)22CaCO3↓+2H2O Mg(HCO3)2+2Ca(OH)2 Mg(OH)2↓+2CaCO3↓+2H2O CaSO4+Na2CO3CaCO3↓+Na2SO4②磷酸盐软水法。对于锅炉用水,可以加入亚磷酸钠(NaPO3)作为软水剂,它与钙、镁离子形成络合物,在水煮沸时钙、镁不会以沉淀形式析出,从而不会形成水垢。此法不适合于饮用水的软化。③离子交换法。沸石和离子交换剂虽然都不溶于水,但其中的钠离子和氢离子可与硬水中的钙、镁离子发生交换反应,使钙、镁离子被沸石、人造沸石、离子交换剂吸附而被除去。长期使用后失效的沸石和离子交换剂可以通过再生而重复使用,故此法是既经济又先进的软水法。
硬水中的钙和镁主要以碳酸盐形式【Ca(HCO3)2、Mg(HCO3)2】
③ 【泡茶用水简论】
一、现代对泡茶用水的定义
二、硬水与软水不同之处?
三、如何鉴别水的硬度?
四、为什么常用纯净水泡茶?
五、如何用自来水泡茶?
六、煮水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七、不同水质对茶的影响?
2007年1月,由国家标准委和卫生部联合发布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强制性国家标准和13项生活用水卫生检查国家标准正式实施。
其中,对生活饮用水水质应符合下列基本要求:
1.水中不得含有病原微生物。
2.水中所含化学物质及放射性物质不得危害人体健康。
3.水的感官性状良好。
水可分为山泉水、溪水、江水或河水、湖水、雨水、雪水、露水、自来水、纯净水、矿泉水、蒸馏水等。又可按硬度分为硬水和软水。
根据现在的科学分析,水中通常都含有处于电离状态下的钙和镁的碳酸盐、硫酸盐和氯化物,每升水中钙、镁离子含量少于8毫克的称为软水,超过8毫克的称为硬水。
方法1:取一杯热水,倒入肥皂水,轻轻搅拌,水面上出现泡沫的为软水,水面上出现浮渣的为硬水,浮渣越多,水的硬度越大。
方法2:用烧杯加热,在杯壁留下较多水垢的是硬水。因为硬水是含有较多的可溶性钙、镁物质的水,这些可溶性的钙镁物质转化成不可溶性的物质沉淀杂质多的是硬水,杂质越多,水的硬度越大。
四、为什么常用纯净水泡茶?
现代茶学说软水泡茶好,是因为用软水泡茶,茶叶中的元素析出更快,纯净水里没有任何矿物质,就是比较典型的优质软水。
也可用含适量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软水”来泡茶,不含低分子有机物和重金属,这样水有很好的渗透、溶解、扩散、清洗的作用,对人体血脂、免疫功能、肾功能等有促进和降低的作用。
五、如何用自来水泡茶?
自来水是生活中最常见的水,一般来说城市水厂供应的自来水理化和卫生指标已点评到国家规定饮用水标准。但是自来水中普遍有氯气等物,直接用来泡茶会影响茶汤的滋味和香气,特别是用久滞管道中的水泡茶,会使茶汤口感钝滞,汤色暗淡。
自来水经处理后烧开可以用来泡茶。例如,使用净水器、过滤器等净化自来水后煮开泡茶;使用竹炭净水,将竹炭直接放入水壶与自来水一起加热净化自来水,在煮水时适当延长煮沸时间,让氯气挥发,还可以事先“养水”,用干净容器盛放自来水静置一昼夜,待氯气挥发殆尽,再煮沸泡茶。
不论采用何种热能煮水,都有几点需要注意:
一、要用大火快煮,不能用文火久烧。
二、使用燃料不能有异味,以防污染水质。
三、烧水器要加盖。
四、不可多次回烧开水,否则都会影响茶汤滋味。
七、不同水质对茶的影响
据研究发现:
绿茶茶汤值PH值5.88-6.26
乌龙茶的PH值在5.17-5.82
红茶的PH值基本都小于5
普洱茶PH值在5.02-5.46
这说明绿茶酸性最弱,红茶酸性最强,乌龙茶和普洱茶酸性介于中间。
当泡茶用水PH值大于7时,茶叶多酚类物质快速氧化,汤色呈暗褐。
茶汤会失去汤味的鲜爽度,浓强度也降低。
为什么水质对茶的汤色和滋味、香气都有影响呢?
首先水的硬度影响水的PH值,而PH值又影响茶汤色泽。当PH值大于7时,汤色变深,儿茶素趋于氧化损失。
其次,水的硬度还影响茶叶有效成分的溶解度。硬水中含有较多的钙、镁离子和矿物质,茶叶有效成分的溶解度低,故茶味淡;而软水中含有其他溶质少,茶叶有效成份的溶解度高,故茶味浓。
此外,如水中铁离子含量过高,茶汤就会变成黑褐色,甚至会浮起一层“锈油”,几乎无法饮用。这是茶叶中多酚类物质与铁作用的结果。
水质 汤色滋味
PH值>7 汤色变深
硬水 汤色深、滋味淡
软水 汤色亮、滋味浓
铁过高 汤色变黑褐色
铅>0.2毫克/升 茶味变苦
镁>2毫克/升 茶味变淡
钙>2毫克/升 茶味变苦涩
水质对茶汤品质的影响
铁:汤色变暗,滋味变淡。(自来水中含最较多)
铝:汤味苦涩。(传统铝壶煮水)
钙:茶汤变涩,发苦。
镁:茶叶变淡。
锰 :汤味变苦。
镍:水中一般无镍,有则金属味。
铅:茶汤淡薄有酸涩味,有毒。
锌:水中几乎无锌,可能由自来水管接触而来,茶汤苦。
泡茶用水如何选择
水的硬度
水的硬度是指溶解在水中的盐类物质的含量,对于天然水而言,这些离子主要是钙离子和镁离子。
我国规定饮用水的硬度不能超过25度,通常把1L水中含有10mgCaO称为1度,1L水中含有20mgCaO称为2度,以此类推,8度以上为硬水,8度以下为软水。
水的PH值
Ph值:它是表示水的酸碱性及其强弱程度的指标。
PH<7,呈酸性,越小酸性越大。
PH=7,呈中性。
PH>7,呈碱性,越大碱性越强,因此中性水泡茶比较不会影响茶汤口感。
总的来说,泡茶用水,一般认为ph值偏低、硬度偏软为优,具体则是:纯净水>矿泉水(高矿物质含量)>自来水。
其实,净水设备的自来水和纯净水是最适合泡茶的水。
溶解速度:
氨基酸>咖啡碱>茶多酚>可溶性糖
这些物质都存在着共同的规律
水温越高,溶解速度越快
时间越久,浸出物质越多
茶水比越高,溶解速度越快,浸出物质越多
如何冲泡一杯茶?
“泡好”茶的真义:
——就现有的条件将茶泡出最佳的茶汤。
(一)茶叶
(二)水质
(三)茶具
(四)水温
(五)茶量
(六)时间
〖仅参考供〗
④ 水决定茶的质量,哪些水才是适合泡茶的水
泡茶时,水的硬度与茶汤质量关系密切,用硬水泡茶,茶汤发浑,透明度差,茶味不爽;用软水泡茶,茶汤的色、香、味都比较好。天然水可分硬水和软水两种:凡含有较多量的钙、镁离子的水称为硬水;不溶或只含少量钙、镁离子的水称为软水。如果水的硬性是由含有碳酸氢钙或碳酸氢镁引起的,这种水称暂时硬水;如果水的硬性是由含有钙和镁的硫酸盐或氯化物引起的,这种水叫永久硬水。暂时硬水通过煮沸,所含碳酸氢盐就分解,生成不镕性的碳酸盐而沉淀。这样硬水就变为软水了。平时用铝壶烧开水,壶底上的白色沉淀物,就是碳酸盐。一升水中含有碳酸钙1毫克的称为硬度1度。硬度0--10度为软水,10度以上为硬水。通常饮用水的总硬度不超过25度。在天然水中,雨水和雪水属于软水,泉水、溪水、江(河)水,多为暂时硬水,部分地下水为硬水。
陆羽曾在《茶经》中明确指出:“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其山水,拣乳泉,石池漫流者上。”一般说来,在天然水中,泉水是比较清爽的,杂质少,透明度高,污染少,水质最好。但是,由于水源和流经途径不同,所以其溶解物、含盐量与硬度等均有很大差异,因此,并不是所有泉水都是优质的。一升水中含有碳酸钙1毫克的称为硬度1度。硬度0--10度为软水,10度以上为硬水。通常饮用水的总硬度不超过25度。
泡茶用水,虽以泉水为佳,但溪水、江水与河水等长年流动之水,用来沏茶也并不逊色。宋代诗人杨万里曾写诗描绘船家用江水泡茶的情景,诗云:“江湖便是老生涯,佳处何妨且泊家,自汲淞江桥下水,垂虹亭上试新茶。”明代许次纾在《茶疏》中说;“黄河之水,来自天上,浊者土色也,澄之既净,香味自发。”说明有些江河之水,尽管浑浊度高,但澄清之后,仍可饮用。
井水属地下水,是否适宜泡茶,不可一概而论。一般说,深层地下水有耐水层的保护,污染少,水质洁净;而浅层地下水易被地面污染,水质较差。所以深井比浅井好。其次,城市里的井水,受污染多,多咸味,不宜泡茶,而农村井水,受污染少,水质好,适宜饮用。
雨水和雪水,古人誉为“天泉”。用雪水泡茶,一向就被重视。如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晚起》诗中的“融雪煎香茗”,宋代著名词人辛弃疾《六幺令》词中的“细写茶经煮香雪”,还有元代诗人谢宗可《雪煎茶》诗中的“夜扫寒英煮绿尘”,都是描写用雪水泡茶。雨水一般比较洁净,但因季节不同而有很大差异。秋季,天高气爽,尘埃较少,雨水清泅,泡茶滋味爽口回甘;梅雨季节,和风细雨,有利于微生物滋长,泡茶品质较次,夏季雷阵雨,常伴飞砂走石,水质不净,泡茶茶汤浑浊,不宜饮用。
自来水,一般都是经过人工净化、消毒处理过的江(河)水或湖水。凡达到我国卫生部制订的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自来水,都适于泡茶。但有时自来水中用过量氯化物消毒,气味很重,用之泡茶,严重影响品质。为了消除氯气,可将自来水贮存在缸中,静置一昼夜,待氯气自然逸失,再用来煮沸泡茶,效果大不一样。所以,经过处理后的自来水也是比较理想的泡茶用水。
⑤ 硬水和软水的区别
硬水和软水的区别有:
1、水的物质含量不一样:软水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内化合物容,硬水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
2、软水不易与肥皂产生皂垢,而硬水相反。硬水并不对健康造成直接危害,但是会给生活带来很多麻烦,比如用水器具上结水垢、肥皂和清洁剂的洗涤效率减低等。利用这点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
3、硬水可以经过处理转化为软水,经软化处理的硬水指钙盐和镁盐含量降为 1.0~50 毫克/升后得到的软化水。用直流电源作动力,使水中的离子选择性地透过离子交换膜而获得软水。
4、通常我们所说的"硬水"与"软水",主要是指碳酸钙和碳酸镁的含量,以“毫克碳酸钙/公升 水”或“ppm”来表示,称为水的硬度。
⑥ 水为茶之母,泡茶用水如何选择
泡茶之水,泉水上佳。水为茶之母,一壶好茶离不开水的侵润,山间泉水,流动之活水,多出自山岩溶洞或深埋地层深处,经过多次渗透和过滤后流出,所以一般水质极佳。茶圣陆羽在《茶经》中就写道“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可见用山泉水泡茶是上上之选。至于江水、河水都属于地表水,所含矿物质不多,浑浊污染又比较大,用来泡茶需要人为过滤,所以不能算是理想的泡茶好水。
而井水若水质甘美,则是泡茶好水,但如果是矿物质含量过高的硬水,冲茶时通常会影响茶香,茶汤也会变浑浊,不能发挥茶的品质。
⑦ 水的硬度是多少
水的软硬度是根据水中的钙离子和镁离子的含量来计算的,这两种离子的含量越高,水的硬度就越大。硬水是指硬度为16—30度的水,如从地层深处流出的泉水和深井水多属于硬水,而软水是硬度低于8度的水,如雨水,池塘,小溪等地面水属于软水。x0dx0a目前水的硬度标准单位是mmol/L(毫摩尔每升)。传统的单位有mgN/L (毫克当量每升)、德国度、美制(英制)等,目前在国内常用的硬度单位是mg/L(毫克每升)、mmol/L(毫摩尔每升)、mgN/L(毫克当量每升),偶尔会有用户使用德国度,用德国度除以2.8即可换算为国标的数值mmol/L(毫摩尔每升),如果采用美制的Grain/Gallon(格令每加仑),需要对单位进行多次算换。x0dx0a钙镁离子含量较多的水称为硬水,钙镁离子含量较少的水称为软水。硬水与软水只是通俗上的叫法,并没有标准的量的概念,在生活中,行内一般把硬度低于3mmol/L的水称为较软的水,3-6称为普通水,6-8称为较硬的水,10以上称为高硬水。x0dx0ax0dx0a首先了解一下钙镁离子与人体健康的关系。钙镁离子是人体每天必需的营养素,如果水有一定硬度,通过饮水就可以补充一定量的钙镁离子。长期服用软水的人,则需要通过其他途径补充。x0dx0a其实,水的硬度太高和太低都不好,因为水的硬度和一些疾病有密切关系。调查发现,在水硬度较高地区心血管疾病发病率较低。我国饮用水规定的标准是不能超过25度,最适宜的饮用水的硬度为8~18度,属于轻度或中度硬水。x0dx0ax0dx0a软硬VS口感:水的口感与软硬也有关系,多数矿泉水硬度较高,所以使人感到清爽可口,而软水显得淡而无味。但用硬水泡茶,冲咖啡,口感将受到影响,所以,喝茶时尤其是喝绿茶时最好用软一点的水来冲泡。x0dx0a软硬VS身感:洗澡后感觉爽滑的是硬水,而感觉总冲洗不干净的是软水。
⑧ 硬水、软水哪个泡茶好
现代茶学研究表明,泡茶用水有软水和硬水之分,所谓软水是指每公升水中钙离子和镁离子的含量不到10毫克,凡超过10毫克的即为硬水了。也许,这个定义对一般人来讲比较抽象,那麽有一个简便的区分标准--大抵说来,在无污染的情况下,自然界中只有雪水、雨水和露水(即天水)才称得上是软水,其它如泉水、江水、河水、湖水和井水(即地水)等均为硬水。
自古以来,善于饮茶的人,都把名茶与好水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相提并论,加以品尝。茶与水的关系犹如红花与绿叶。“鱼得水活跃,茶靠水冲泡”。名贵的茶,没有甘美的水来冲泡,就难以发挥独特的香、味,所以宋代王安石有“水甘茶串香”之句,李中也有“泉美茶香异”之说。水有泉水、河水、井水、湖水、雨水、雪水和自来水等,各种水质不同,泡出来的茶就不一样。《茶经》论水,称“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颇有道理。一般说,山泉水、雨雪水为“软水”,河水、井水、自来水为“硬水”。如能取泉水、溪水等流动的天然“软水”来泡茶是最为理想。其次,没有污染的井水、自来水也可以。总之,泡茶用水要求水源没有病源体污染,没有工业污染,水的感官性状良好,即无色、无臭、透明、无异味、无悬浮物,舌尝有清凉甜润的感觉,水的PH值为中性7,煮沸后永久硬度不超过8度,这样的水就适用于泡茶。
⑨ 泡茶水温多少度合适 泡茶用多少度的水好
说起喝茶的茶文化也是中国文化精髓,喝茶如果想喝出最好的茶,会有许多的讲究,除了茶具的使用步骤要正确,同时对于水质、水温等各方面都有一定的讲究,下面我们就来说说关于泡茶用多少度的水温合适。
适合泡茶的水质
泡茶的水质以软水为佳,软水指的是低于硬度8的水,所含矿物质较少的天然水,最好是选用山泉水,不过一般在家用过滤过的水冲泡,就是正确的。要特别注意的是,第一次把水烧开时,不要让水开的过久,水开后几秒钟内就以小火维持温度。因为开得过久,水蒸气蒸发过多,容易使水变成硬水,不适合拿来泡茶。
水温的掌握也有诀窍
70~80度低温:适合拿来冲泡不发酵的茶种,例如绿茶、抹茶、煎茶、包种茶。因为这些茶种用过高的水温冲泡,会释放茶丹宁,茶汤容易苦涩。
80~90度中温:适合冲泡轻发酵的茶种,或是有芽尖的茶叶、细碎形的茶叶,例如碧螺春、东方美人茶(白毫乌龙)、香片。
90度以上的高温:适合冲泡中度发酵以上的茶种,也就是比较熟的茶,因为发酵程度高的茶种耐高温,有助于香味的散发,例如高山茶、金萱、铁观音、熟茶。
学会泡一手好茶
1.【备水】水必须先煮开过一次,放置在保温器上,持续维持大约75度即可。
2.【温壶】将茶壶入水8分满,作用在于温壶,才不会在泡茶的时后,水温被茶壶抢走,影响茶汤的风味。温壶的时后,置茶和置杯的动作可以同时进行。
3.【置茶】选取适量茶叶到茶荷里,依茶种类决定放置茶叶的多少,紧结型茶叶的置茶量约1/5(铺底);而比较松散的茶叶,置茶量大约是茶壶的4 /5或一半,这样比例泡出来的茶汤约是茶壶总水量的8分满。置茶量必须要掌握得宜,否则太少会炮部出好喝的茶汤,放太多茶叶冲泡后舒展开来没有足够的空隙,会使得水无法均匀萃取茶汤,一样不好。
4.【赏茶】装在茶荷里的茶叶可以用茶针拨动一下,欣赏茶叶形状、检查是否有杂质。
5.【温公倒杯】温壶3分钟后,把茶壶里的水倒进公倒杯里,也有温杯的效果。温公倒杯还有一个功能,8分满的茶壶水应该就是每次泡出的茶汤量,之后公倒杯里的水还能用来温个人茶杯,可借此顺便测试泡出来的茶是不是够总人数的量。
6.【放茶叶】这次示范的茶叶是紧结型的茶叶,所以放置的量只要均匀铺满壶底即可。
7.【温杯】前述公倒杯的温杯水,可以再次用来温所有的个人茶杯。温完所有水杯的水可以统一倒进茶船和水盂。
8.【加水冲泡】第一倒加水的时后,拿水壶的手要轻转一下,且保持细水柱尤佳,水加到快与壶口平行的高度。
9.【倒水杯】第一倒茶汤浸泡约1分钟后,就可以倒入公倒杯里,再同温杯的顺序,一一分倒入所有闻香杯中,再分别倒进品茶杯里品茶。
技巧:一般茶叶都约可回冲5~6倒,第一倒的时间约浸泡1分钟,让茶叶醒开香气散出,第二倒时间略短,约浸泡45秒,第三倒开始回复1分钟的浸泡时间,然后每次递增30秒,约置第六倒就可以准备更换新茶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