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怎么用力学鉴别海水和纯水用热学、电学呢
力学:
称重,海水的密度大,所以同体积时,海水要比纯水稍稍重一些
热学:
沸腾,海水的沸点要比纯水要稍稍高一点(海水沸点随海水盐度升高而升高,当盐度每升高10‰时,则海水沸点温度升高0.16℃。)
电学:
通电,海水导电,但纯水(真的很纯的)是不导电的
Ⅱ 给你一只空瓶,纯水,某种不规则的固体,一架带砝码的天平,请你用这些器材进行科学探究某种不规则固体密
能
纯水的密度为1g/cm^3
固体的体积=溢出的纯水的体积=350+50-396=4cm^3
固体的密度=质量/体积=50g/4cm^3=12.5 g/cm^3
Ⅲ 盐水和纯水怎么区分开来
方法三、用量筒取等体积的两种液体,分别用天平测出空烧杯以及液体和烧杯总质量,则质量大的就是盐水,质量小的是纯水。
Ⅳ 测量液体的密度两种方法和步骤
方法一]器材:天平和砝码、量筒、烧杯、盐水
实验步骤:①用天平测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然后倒入量筒中一部分;
②用天平测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m2;
③算出量筒中盐水的质量m=m1-m2;
④读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
⑤根据ρ=mv算出盐水的密度.
[方法二]器材:烧杯、天平和砝码、纯水、盐水、记号笔
分析:在没有量筒,液体体积无法直接测量时,往往需要借助于等体积的水,水的密度是已知的,在体积相等时,两种物质的质量之比等于它们的密度之比.
实验步骤:①用天平测出空烧杯质量m0;
②用烧杯取一定量的水,用记号笔在液面处记下记号,并用天平测出水和烧杯总质量m1;
③再用烧杯取与水等体积的盐水(盐水液面与记号处相平),并用天平测出盐水和烧杯总质量m2;
④因纯水和盐水体积相等,
有ρ盐水ρ水=m2-m0m1-m0,
得盐水密度ρ盐水=m2-m0m1-m0ρ水.
[方法三]器材:弹簧秤、小石块(或其它在盐水中下沉的物体)、细线、盐水、量筒
分析:在没有天平,液体质量无法直接测量时,往往需要利用浮力知识间接测量.
实验步骤:①用弹簧秤测小石块的重力g,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盐水,读出液面所对应的刻度值v1;
②将小石块浸没到量筒的盐水中,读出弹簧秤的示数f和液面所对应的刻度值v2;
③由f浮=g—f算出浮力,由v=v2—v1算出石块的体积;
④由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
得ρ盐=f浮gv=g-fg(v2-v1)。
Ⅳ 测量液体密度
一、 天平量筒法
方法:直接用天平测质量m,量筒测体积v。
注意点:1、固体
(1)密度大于水的固体
质量在体积前测量,避免沾水后质量偏大;放入水中要排除去气泡,避免体积偏大。
(2)密度小于水的固体
1)按入法:用细铁丝和大头针将物体恰好全部按入水中,便于测体积。
2)助沉法:在量筒中先将助沉物全部浸没水中,测出总体积V1;然后将待测物体和助沉物一起浸没,测出总体积V2,求出待测物体体积V=V2-V1。
2、液体
方法:先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1,再倒入一部分到量筒中,测出剩余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m2,求出倒入一部分到量筒中一部分液体的质量m= m1- m2;同时从量筒读出量筒中一部分液体的体积v,求出液体的密度ρ= (m1- m2)/v。此时质量和体积相应,误差较小。
若先测出烧杯的质量m1,再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2,求出液体的质量m2;全部倒入量筒中测出液体的体积v,求出液体的密度ρ也可。但由于烧杯沾有液体,体积偏小,密度偏大。若先倒入量筒测出液体的体积v,然后测出烧杯的质量m1,再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2,求出液体的质量m,又质量偏小,故密度偏小。
二、漂浮法
1、漂浮的质地均匀的规则柱体
可用刻度尺量出物体的长度L1,让物体漂浮在水中,测出物体漂浮在水中时,测出物体露出水面的长度L2,设底面积为S,根据漂浮条件和所测数据,可推出密度ρ=ρ水(L1-L2)/ L1。
若再将其放入另一种待测液体中使其漂浮,测出物体露出水面的长度L3,根据漂浮条件,可求出待测液体的密度ρ液=ρL1/(L1-L3)。
注:也可直接测出水下部分的长度。
2、不规则物体
在量筒中放入适量水,记下体积V1;将物体放于量筒中,使其漂浮,记下总体积V2;再将其放入水中,便其浸没在水中,记下总体积V3;则可计算出密度ρ=ρ水(V2-V1)/(V3-V1)。
注意:如是下沉物,可想法使其漂浮(如橡皮泥可捏成空心碗状)。若用柱形容器代替量筒,则可按上述步骤用刻度尺分别量出水的深度h1、h2、h3,设容器底面积为S,如上可推导求出密度ρ=ρ水(h2-h1)/(h3-h1)。
三、称重法
用弹簧测力计和水测量水中下沉物体的密度
步聚:1、用弹簧测力计测中空气中物体的重力G,
2、将其浸没在水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3、计算密度为:ρ=Gρ水/(G-F)
四、替代法
1、固体
方法1:用天平称出物体的质量m;将烧杯中装满水,用天平称出总质量m1,把物体浸没水中后取出,称出出剩余水和烧杯的总质量m2,则溢出水的质量为两者之差m1-m2,求出溢出水的体积即为物体的体积;求出物体的密度。
方法2:用天平称出物体的质量m;将烧杯中放入适量的水,用天平称出总质量,用线吊着物体浸没水中(不碰容器底),称出总质量m2,则两者之差为排开水的体积即为物体的体积v= (m2-m1)/ ρ水,求出物体的密度ρ=mρ水/( m2-m1)。
2、液体
用天平称出空烧杯的质量m;将烧杯中装满水(或作好标记),用天平称出总质量m1:将水倒干,装入同样多的待测液体,用天平称出总质量m2:计算密度ρ=( m2-m) ρ水/( m1-m)。
五、U型管法(压强平衡法)
1、U型管法:适用于与水不相容的液体
在U型管法中注入一定量的注水,再注入一定量的被测液体,分别测出液体交界面到达水面和液体面的深度h1、h2,根据两液体对交界面的压强相等,由p 1=p2求出待测液体的密度ρ=ρ水h1/ h2。
Ⅵ 测固体、液体密度的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
实验一
测量物质的密度
一、实验目的:
掌握用流体静力称衡法测密度的原理。
了解比重瓶法测密度的特点。
掌握比重瓶的用法。
掌握物理天平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物体的密度
,为物体质量,为物体体积。通常情况下,测量物体密度有以下三种方法:
1、对于形状规则物体
根据
,可通过物理天平直接测量出来,可用长度测量仪器测量相关长度,然后计算出体积。再将
、
带入密度公式,求得密度。
2、对于形状不规则的物体用流体静力称衡法测定密度。
测固体(铜环)密度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要受到液体向上的浮力,浮力大小为
。如果将固体(铜环)分别放在空气中和浸没在水中称衡,得到的质量分别为
、
,则
②
测液体(盐水)的密度
将物体(铜环)分别放在空气、水和待测液体(盐水)中,测出其质量分别为
、
和
,同理可得
③
测石蜡的密度
石蜡密度
---石蜡在空气中的质量
---石蜡和铜环都放在水中时称得的二者质量
---石蜡在空气中,铜环放在水中时称得二者质量
3、用比重瓶法测定液体和不溶于液体的固体小颗粒的密度
①测液体的密度
。
---空比重瓶的质量
----盛满待测液体时比重瓶的质量
---盛满与待测液体同温度的纯水的比重瓶的质量
。固体颗粒的密度为
。
---待测细小固体的质量
---盛满水后比重瓶及水的质量
---比重瓶、水及待测固体的总质量
三、实验用具:TW—05型物理天平、纯水、吸水纸、细绳、塑料杯、比重瓶
待测物体:铜环和盐水、石蜡
四、实验步骤:
调整天平
⑴调水平
旋转底脚螺丝,使水平仪的气泡位于中心。
⑵调空载平衡
空载时,调节横梁两端的调节螺母,启动制动旋钮,使天平横梁抬起后,天平指针指中间或摆动格数相等。
用流体静力称衡法测量铜环和盐水的密度
⑴先把物体用细线挂在天平左边的秤钩上,用天平称出铜环在空气中质量
。
⑵然后在左边的托盘上放上盛有纯水的塑料杯。将铜环放入纯水中,称得铜环在水中的质量
。
⑶将塑料杯中的水倒掉,换上盐水重复上一步,称出铜环在盐水中的质量
。
⑷将测得数据代入公式计算。
测石蜡的密度
测量石蜡单独在空气中的质量
,石蜡和铜环全部浸入水中对应的质量
,石蜡吊入空中,铜环浸入水中时的质量
。代入公式计算。
4、用比重瓶法测定盐水和不溶于液体的细小铅条的密度
⑴测空比重瓶的质量
。
⑵测盛满与待测盐水同温度的纯水的比重瓶的质量
。
⑶测盛满盐水时比重瓶的质量
。
⑷测待测细小铅条的质量
。
⑸测比重瓶、水及待测固体的总质量
。
5、记录水温、湿度及大气压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