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TDS检测原理
使用TDS(总溶解固体)表测试淡水水质的方法近些年越来越流行了。许多水质净化器以此来判断自己的RO或RO/DI过滤器是否有效,滤芯是否需更换。
然而,这种设备也不是没有缺陷的。从它的名字看,TDS表只能测试溶解在水中的固体。除了TDS表,还有很多测量仪器。虽然测试结果单位都是ppm(百万分之一),但它们仍然是有区别的,就像华氏和摄氏之间的却别。
本文将介绍这些测试表是如何工作的,它们都检测什么,不检测什么,以及使用意义。而且还会提出些使用建议。
使用TDS(总溶解固体)表测试淡水水质的方法近些年越来越流行了。许多鱼友以此来判断自己的RO或RO/DI过滤器是否有效,滤芯是否需更换。
然而,这种设备也不是没有缺陷的。从它的名字看,TDS表只能测试溶解在水中的固体。除了TDS表,还有很多测量仪器。虽然测试结果单位都是ppm(百万分之一),但它们仍然是有区别的,就像华氏和摄氏之间的却别。
本文将介绍这些测试表是如何工作的,它们都检测什么,不检测什么,以及使用意义。而且还会提出些使用建议。
TDS表其实是 电导率测试表 。它们通过在两个或多个电极之间施加电压。带正电的离子(如钠离子,钙离子,镁离子,氢离子,等等)向负电荷的电极移动,带负电荷的离子(如氯离子,硫酸根离子,碳酸氢根离子等)将向正电荷的电极移动(图1)。离子的移动形成了电流。仪表通过检测离子的移动确定电流。
图1:电极的导电原理图,显示离子的移动。黄色的中性分子不动。
由于TDS表经常被用来 检测水的纯度 ,因此,理解它不能检测的物质范围是非常重要的。因其源于电导率测试表,所以它只能检测到 移动的电离子 。而 不会检测不带电的中性化合物 。这类化合物包括 糖、酒精、许多杀虫剂、不容性硅、氨和二氧化碳 等。同时也不能检测到 宏观粒子 ,因为太大,无法在既定的电场中检测它们的移动。所以,如果你看到水中有生锈的氧化铁颗粒,TDS是无法检测它们的。其它让水看起来很浑浊的颗粒也是无法检测的。 细菌 和 病毒 也不会被发现。
因此,TDS所代表的“总溶解固体”这个概念是徒有虚名的。“总电荷态离子”应该是更加精确的定义。幸运的是,对于水族应用已经足够了。
另外,测量电导率也是一种测试溶液中存在的离子种类和数量的方法。表1标注了等量的不同离子的电导率数值。不同离子之间的电导率有差异,这一点对于理解文中以下部分非常重要。带电荷较多的离子电导率较高,不仅因为其携带电荷多,在电场中向电极的移动速度也更快。例如,镁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分别比钠离子和氯离子的电荷数多,其电导率也比后两者高。另一个特性是较大的离子在水中移动速度低于较小的离子,因此电导率倾向偏低。这其中还要考虑离子与水分子的结合率,因此不能简单的考虑其重量和直径。水合作用决定了阻力的大小。例如,锂离子比钠离子电导率低很多,而与钾离子比较情况会更好些。
有几个因素使人们无法用万用表精确测量电导率。电极的形状和大小会有区别,但更重要的是在电极之间发生了什么。如果向海水中施加直流电,会有大量的化学反应在电极上发生。有些离子会附着在电极上,有些会产生气体,电极本身也可能发生溶解。这些反应都会对溶液造成影响,从而改变电导率。
那么,电导率测试的探针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使用交流电替代直流电,电场方向变化速度非常快,不会形成电离子整体移动的效果。在一秒钟内,带电离子在不断往复运动。从总体上讲,溶液和电极都没有变化,因此可以测量精确的电导率。现代电导率测试仪器使用复杂的交流电波形,避免了很多简单测试时的干扰。
目前商用的电极基本都是2-4头的,可更有效的防止电极污染对测量结果的影响。电极可以是环氧树脂、石墨、玻璃、铂金、不锈钢等惰性材料。需要根据溶液的性质选择电极,而几乎所有的商用电极都可以用来测试自来水。
最后一点比较复杂的是水中离子的电导率会收到温度的影响。这里有很多复杂因素的影响,但其中最简单的就是温度高了,离子的移动速率快了。离子移动速度越快,电导率自然就越高。电导率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受到测量方法的限制。纯水表现出线性关系,温度升高1度,电导率升高4.55%。氯化钠溶液只能提高2.12%。自来水和其它自然水源中含有较多的离子,其反应往往是非线性的,但数值波动范围会低于纯水。
基于这个原理,几乎所有的电导率测试表都同时具有测量温度的功能。内置的计算功能会校正温度带来的变化,因此给出的数值一般都是标准温度(25度)时的电导率值。更高级的测试表还可供选择温度系数。有的甚至还能添加非线性规律。如果你的测试表有这个功能,最好使用,以校正其对淡水的曲线。一些最先进的设备还允许添加非线性曲线,测试超纯水。相关的应用说明在包装内会注明。
总之,因为测试表可以根据温度校正数值,因此无论样本水温多少,都可以直接测量。
TDS表的测量单位比TDS本身的名字更具迷惑性。溶液的电导率往往与电阻有关。一般用mS/cm单位表示,而溶液电导率相对高,所以用 mS/cm作为单位。作为参考,纯水电导率是0.055 mS/cm。
遗憾的是,TDS测试表不会直接显示电导率数值。它们会将其转化为另一个概念,ppm,百万分之一。ppm与mg/kg是一样的。因此,TDS设备实际上是将电导率转化为了一个以重量为基础的单位。问题在于不同的使用者和不同设备的转换是不一样的。
真正的TDS表会将电导率转换成ppm单位。(如 Oakton TDS Tester)如可以转化为一定浓度(ppm)氯化钠溶液的电导率。因此,如果设备检测到电导率为447 mS/cm,将会显示215.5ppm,相当于215.5ppm的氯化钠溶液的电导率。
遗憾的是,氯化钠溶液的电导率并非是线性变化的。不过,大多数粗略测量电导率的TDS表现在真的有趣了。如果这些仪器没有经过校准,我们不能确定它的ppm读数到底指哪种溶液。实际上,氯化钾比氯化钠作为参考物质使用得更广泛。此外,研究人员经常使用一种叫“442”的物质,这是40%硫酸钠,40%碳酸氢钠和20%氯化钠的混合液体。其目的是尽量模仿淡水中的离子种类。
这些系统在电导率和ppm的关系上有少许差异。上表显示了 Oakton提供的商用标准。对于水族用途来说,10ppm氯化钠的电导率和10ppm“442”的电导率没什么太大区别,但实际上可能有30-70%的误差,因此,两个人使用不同表测量同样的水,可能结果不同。当然,你也可以自己校准,但不是每种产品都支持的。
『贰』 电导表如何校正
电导或TDS校正
a 用适当的标准溶液(KCl,NaCl,或442)润洗电导测试杯三次;
b 用相同的样品重新填满电导率测试杯;
c 按cond键或TDS 键,再按cal键,屏幕上将显示“cal”;
d 按上下键调节到标准值或按住一个键,滚屏显示到测定值;
e 按cal 键,确认新的测定值,并退出校正程序。
如要测定另一种溶液,则改变溶液类型,重复上述测定步骤。
2) USER模式下的电导/TDS校正
模式置于USER下,显示“section v ,solution selection”
a 用标准溶液润洗电导率测试杯三次;
b 再电导率测试杯中填满相同的溶液;
c 按Cond 或TDS键,再按cal键两次,(校正TDS按三次)屏幕显示“cal”字样;
d 按上下健将显示的值调节为标准值,或按住一个键,滚屏显示测定值;
e 按cal键,确认新的测定值,并退出校正程序。
3)电阻率的校正
电阻率是电导率的倒数,对同一种溶液来说,校正电导率也就是校正电阻率。
4)重新进行出厂校正
如校正过程不正确,并且没有标准校正溶液,则用出厂设定值代替该溶液的校正值,如测试杯中没有溶液,则“fac”值对所有参数一致。“fac”内部的electronics校正不能代替用标准溶液进行电阻校正,如测定其他溶液,则更改测试液类型,重复上述测定步骤。
a 按cond 或TDS 键;
b 按cal 键,(如在USER模式下,按cal键两次,测电导按两次,测TDS 按三次,以忽略温度和比率校正);
c 按住向上键至“fac”显示并消失;
d按cal键,确认出厂校正设置。
5)pH 校正
注意:在用pH为4或10的酸碱缓冲溶液调节测试量程时,必须用pH为7的缓冲溶液调零。
a pH 零点校正
i 用pH=7 的缓冲溶液润洗电极三次;
ii 测试杯中装满pH=7的缓冲液;
iii按pH键进行pH校正,如屏幕显示值为“7”,不需进行pH零点校正,直接进行b部分的定点校正;
iv按cal键进入校正模式,屏幕显示“cal,buffer”和“7”字样;
注意:如果加错缓冲液,“7”和“buffer”将闪动,不能进行校正。
步骤4中pH值的校正误差将决定pH电极的精确度,如缓冲液的pH=7,而显示值超过8,则电极需重新润洗,或电极已坏,需更换。
v 按上下键至显示值为“7”;
注意:出厂校正值如没有>1屏幕将显示“fac”,需要更换电极或缓冲液,“fac”的内部electronic校正不能代替用pH缓冲液进行校正,如显示“fac”则需要进行出厂值校正,(如用pH=7的酸碱缓冲液)可按cal键显示出厂校正值,也可按上下键缩小测定范围;
vi按cal键确认新的测定值,pH零点校正结束,可继续进行pH量程校正,或按住任一个键退出。
b pH 量程校正
注意:在用如pH=4或10的酸碱缓冲液进行调节前,必须先用pH=7的缓冲液对仪器进行校正,酸碱液都可用于第二点值的校正。同理,可进行另外的量程校正,加入缓冲液后,屏幕将显示相应的“acd”或“bas”。
i结束pH值零点校正后,或pH测定模式下确认pH=7的缓冲液后,按cal键两次,进入pH校正模式;
ii 此时,屏幕显示“cal buffer” 和“acd”或“bas”;
注意:如“acd”或“bas”闪亮,则说明有错误发生,或测试杯中需要添加酸或碱溶液。
iii 用酸或碱缓冲液润洗电极三次;
iv 用缓冲液注满电极池;
v 按上下键至显示值与缓冲液实际值相等;
vi按cal键确认第二定点的校正,屏幕显示下次校正所用的缓冲液类型;
第二点校正结束后,可继续进行第三点的校正或按住一个键退出,并确认待测酸或碱缓冲溶液的值。如第二定点校正用酸性缓冲液,则第三定点校正碱性缓冲液,反之,亦然。相同步骤至显示值与已知缓冲液值相等,后面的按下面步骤操作。
vii 重复步骤3-6;
viii 按cal键确认第三点校正,并退出校正程序,电极充满Myron l 保护溶液,并盖上电极保护盖。
6) ORP校正
如参比电极正常,则ORP电极读数很少发生错误,由于ORP的校正有很高的反应活性,仪器具有electronicorp 校正,这使得pH进行零点校正后,还需进行参比电极的零点校正。
7)温度校正
仪器可进行温度校正。
『叁』 纯水电导率怎么测量
用电导率仪测
校正,调节校正钮,温度补偿为25摄氏度,然后看校正常数,调节到校正常数,然后测量纯水,量程选择在纯水范围内,如果不选择温度补偿就要看对照表,温度与电导率有公式关系的 药典里可以查得到
『肆』 理论纯水的电导率是多少啊
纯水的电导率 即使在纯水中也存在着H+和OH-两种离子,经常说,纯水是电的不良导体,但是严格地说水仍是一种很弱的电解质,它存在如下的电离平衡:H2O←→H++OH或2H2O←→H3+O+OH- 其平衡常数:KW=[H+].[OH-]/H2O=10-14 式中KW称为水的离子积[H+]2=[OH-]2=10-14 ∴[H+]2=[OH-]2=10-7 lH2O,0=λOH-,0=349.82+198.6=548.42S/cm.mol2 已知水的密度d25℃/H2O=0.9970781cm3 故原有假设为1的水分离子浓度只能达到0.99707.实际上是仅0.99707份额的水离解成0.99707.10-7的[H+]和[OH-],那么离解后的[H+]和[OH-]电导率的总和KH2O用下式求出:KH2O=CM/1000λH2O=(0.99707.10-7/1000).548.42=0.05468μS.cm-1≈0.054μS.cm-1 ∴ρH2O=1/KH2O=1/0.05468×10-9=18.29(MΩ.cm)≈18.3(MΩ.cm) 由水的离子积为10-14可推算出理论上的高纯水的极限电导为0.0547μS*cm-1,电阻为18.3MΩ.cm(25℃).水的电导率的温度系数在不同电导率范围有不同的温度系数.对于常用的1μS*cm-1的蒸馏水而言大约为+2.5%-1.
『伍』 纯化水的电导率标准是多少
2010版《中国药典》纯化水质量标准中对电导率的规定如下:
10℃ ≤3.6μs/cm,
20℃ ≤4.3μs/cm,
25℃ ≤5.1μs/cm;
药厂的纯化水一般都是0.8-1.4之间,温度低容易得到1以下的数据,温度高的时候一般都会是1.2左右。
在介质中该量与电场强度E之积等于传导电流密度J。对于各向同性介质,电导率是标量;对于各向异性介质,电导率是张量。生态学中,电导率是以数字表示的溶液传导电流的能力。单位以西门子每米(S/m)表示。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是从保护人群身体健康和保证人类生活质量出发,对饮用水中与人群健康的各种因素(物理、化学和生物),以法律形式作的量值规定,以及为实现量值所作的有关行为规范的规定,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以一定形式发布的法定卫生标准。
(5)纯水电导率温度校正表扩展阅读
各类水用途规定:
Ⅰ类水质:水质良好。地下水只需消毒处理,地表水经简易净化处理(如过滤)、消毒后即可供生活饮用者;
Ⅱ类水质:水质受轻度污染。经常规净化处理(如絮凝、沉淀、过滤、消毒等),其水质即可供生活饮用者;
Ⅲ类水质: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一般鱼类保护区及游泳区;
Ⅳ类水质:适用于一般工业保护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
Ⅴ类水质: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超过五类水质标准的水体基本上已无使用功能。
『陆』 纯水的电导率是多少
在25摄氏度时的电导率:
一、工业纯水:
1、普通纯水:EC=1~10us/cm;
2、高纯水:EC=0.1~1.0us/cm;
3、超纯水:EC=0.1~0.055;
二、饮用纯水:
EC=1~10us/cm(国家标准)。
概念
纯水是具有一定结构的液体,虽然它没有刚性,但它比气态水分子的排列有规则得多。在液态水中,水的分子并不是以单个分子形式存在,而是有若干个分子以氢键缔合形成水分子簇( H2O),因此水分子的取向和运动都将受到周围其他水分子的明显影响。对于水的结构还没有肯定的结构模型,目前被大多数接受的主要有3 种: 混合型、填隙式和连续结构(或均匀结构)模型。
相关指标
在我国桶装饮用水市场上,主要有纯净水、矿泉水、泉水和天然水、矿物质水等,由于矿泉水、泉水等受资源限制,而纯净水是利用自来水经过一定的生产流程进行生产,因此市场上老百姓饮用最多的还是纯净水,纯净水的质量和老百姓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为此,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于1998年4月发布了GB173233-1998《瓶装饮用纯净水》和GB17324-1998《瓶装饮用纯净水卫生标准》。在这两个标准中,共设有感观指标4项、理化指标4项、卫生指标11项。
感观指标
感观指标包括色度、浊度、臭味、肉眼可见物。这几个指标是纯净水质量控制中最基本的指标,其制定的标准值参照了饮用水(即自来水)的标准,而大多厂家生产纯净水的水源是自来水,又经过粗滤、精滤和去离子净化的流程,因此,一般纯净水都能达到国家标准所要求的数值。
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中较重要的是电导率和高锰酸钾消耗量。电导率是纯净水的特征性指标,反映的是纯净水的纯净程度以及生产工艺的控制好坏。由于生活饮用水不经过去离子纯化的过程,因此是不考察此项指标的。而对于纯净水来说“纯净”是其最基本的要求,金属元素和微生物过高,都会导致电导率偏高。所以,电导率越小的水越纯净。
高锰酸钾消耗量是指1L水中还原性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被高锰酸钾氧化时所消耗的氧毫克数,它考察的主要是水中有机物尤其是氯化物的含量。GB17323-1998《瓶装饮用纯净水》中规定,饮用纯净水中高锰酸钾消耗量(以O2计)不得超过1.0mg/L。
如果高锰酸钾消耗量偏高,有可能水中有微生物超标,也可能是一些厂家为防止微生物超标而增加消毒剂ClO2的量,从而产生一些新的有机卤代物,在这种情况下,一般游离氯也会超标。
基本标准
高纯水的国家标准为:GB1146.1-89至GB1146.11-89[168],目前我国高纯水的标准将电子级水分为五个级别:Ⅰ级、Ⅱ级、Ⅲ级、Ⅳ级和Ⅴ级,该标准是参照ASTM电子级标准而制定的。
高纯水的水质标准中所规定的各项指标的主要依据有:
微电子工艺对水质的要求;
2.制水工艺的水平;
3.检测技术的现状。
反渗透机理
1、优先吸附细孔模型:弱点干态电镜下,没发现孔。湿态膜标本不是电镜的样品。
2、溶解扩散模型:不认为有孔。
3、干闭湿开模型,上个世纪,1993年提出了“干闭湿开”反渗透模型,统一了两个最经典的反渗透机制模型,细孔模型,溶解扩散模型。
干闭湿开模型简述:膜干时收缩,孔闭合,电镜下膜“致密无孔”,称“干闭”;湿态时,膜溶胀,孔被溶剂撑开,生成动态活膜孔,叫“湿开”。合起来称“干闭湿开反渗透模型”。
『柒』 纯水在10度20度50度时电导率的大小
一、纯水在同样温度条件下,电导率值都不一样的。
1、纯水分为:工业纯水和饮用纯水
2、工业纯水:在25摄氏度温度下纯水电导率范围分别为:普通纯水:EC=1~10us/cm;高纯水:EC=0.1~1.0us/cm; 超纯水:EC=0.1~0.055;
3、饮用纯水:EC=1~10 us/cm(国家标准)
二、一般认为一级水的电阻率为18兆欧厘米,准确地说纯水的理论电阻率为18.3MΩ.cm(25℃时,温度升高时电阻率下降)。
1、如果是用离子交换树脂和反渗透膜制成的纯水,电导率一般在20μs/c㎡以下;
2、如果是用来喝的纯水,电导率一般在100~200μs/c㎡之间(也有低于100的);
3、如果是自来水,电导率大多在300~500μs/c㎡之间,少数地区自来水电导率在800μs/c㎡左右。
(7)纯水电导率温度校正表扩展阅读:
在纯水的制作中,水质标准所规定的各项指标应该根据电子(微电子)元器件(或材料)的生产工艺而定(如普遍认为造成电路性能破坏的颗粒物质的尺寸为其线宽的1/5-1/10),但由于微电子技术的复杂性和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繁多,至今尚无一份由工艺试验得到的适用于某种电路生产的完整的水质标准。
如果高锰酸钾消耗量偏高,有可能水中有微生物超标,也可能是一些厂家为防止微生物超标而增加消毒剂ClO2的量,从而产生一些新的有机卤代物,在这种情况下,一般游离氯也会超标。
『捌』 温度对水的pH、电导率的影响表格。
水的电导率与水的温度和PH值有关.2.注射用水 表2 温度和电导率限度表中,(1)可使用在线或离线电导率仪完成.在找到不大于测定温度的最接近温度值,表中对应的电导率值即为限度值.如测定的电导率值不大于表中对应的限度值,则判为符合规定;如测定的电导率值大于表中对应的限度值,则继续按(2)进行下一步测定.表 2 温度和电导率的限度表 温度(℃) 电导率(µS/cm) 0 0.6 5 0.8 10 0.9 15 1.0 20 1.1 25 1.3 30 1.4 35 1.5 40 1.7 45 1.8 50 1.9 55 2.1 60 2.2 65 2.4 70 2.5 75 2.7 80 2.7 85 2.7 90 2.7 95 2.9 100 3.1 (2)取足够量的水样(不少于100ml)至适当容器中,搅拌,调节温度至 25℃,剧烈搅拌,每隔 5 分钟测定电导率,当电导率值的变化小于 0.1 S/cm 时,记录电导率值.如测定的电导率不大于2.1 S/cm,则判为符合规定;如测 定的电导率大于2.1 S/cm,继续按(3)进行下一步测定.(3)应在上一步测定后 5 分钟内进行,调节温度至 25℃,在同一水样中 加入饱和氯化钾溶液(每100ml 水样中加入0.3ml),测定pH值,精确至0.1pH 单位(附录Ⅵ H),在表3 pH和电导率限度表中找到对应的电导率限度,并与 (2)中测得的电导率值比较.如(2)中测得的电导率值不大于该限度值,则 判为符合规定;如(2)中测得的电导率值超出该限度值或 pH 值不在 5.7.0 范围内,则判为不符合规定.表 3 pH 和电导率的限度表 pH 电导率(µS/cm) 5.0 4.7
『玖』 合格的纯化水,电导率是多少,PH是多少
合格的纯化水,电导率一般在0.054至10.2范围内;对于PH,药典纯化水有明确的要求为4.5-7.0。
理论上讲,绝对纯净的水中只有两种离子,他们是水分解产生的H+和OH-。电导率是的0.055μS/cm 对应不含任何杂质的水样在25℃下的电导率。
超纯水的电导率由于很小,所以比较难以显示。水的导电性能,与水的电阻值大小有关,电阻值大,导电性能差,电阻值小,导电性能就良好。
因此往往用电阻率(MΩ.cm)来表示其纯净度。电阻率为电导率的倒数,这样就得到纯水的电导率。
水的电导率的温度系数在不同电导率范围有不同的温度系数。对于常用的1μS*cm-1的蒸馏水而言大约为+2.5%-1。
常温下PH在7左右,PH主要反映的是水中氢离子浮游的情况,在水中不含有酸碱盐等可溶物质的时候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比例为1:1,在这种情况下pH理论值是7,在其他温度下会有不同。
纯化水H2O 18.02本品为饮用水经蒸馏法、离子交换法、反渗透法或其他适宜的方法制得的供药用的水,不含任何添加剂。
纯化水宜采用循环管路输送。管路设计应简洁,应避免盲管和死角。管路应采用不锈钢管或经验证无毒、耐腐蚀、不渗出污染离子的其他管材。阀门宜采用无死角的卫生级阀门,输送纯化水应标明流向。
GMP认证制药用纯化水设备要求
1、结构设计应简单、可靠、拆装简便。
2、为便于拆装、更换、清洗零件,执行机构的设计尽量采用的标准化、通用化、系统化零部件。
3、设备内外壁表面,要求光滑平整、无死角,容易清洗、灭菌。零件表面应做镀铬等表面处理,以耐腐蚀,防止生锈。设备外面避免用油漆,以防剥落。
4、制备纯化水设备应采用低碳不锈钢或其他经验证不污染水质的材料。制备纯化水的设备应定期清洗,并对清洗效果验证。
5、注射用水接触的材料必须是优质低碳不锈钢或其他经验证不对水质产生污染的 材料。制备注射用水的设备应定期清洗,并对清洗效果验证。
6、纯化水储存周期不宜大于24小时,其储罐宜采用不锈钢材料或经验证无毒,耐腐蚀,不渗出污染离子的其他材料制作。保护其通气口应安装不脱落纤维的疏水性除菌滤器。
储罐内壁应光滑,接管和焊缝不应有死角和沙眼。应采用不会形成滞水污染的显示液面、温度压力等参数的传感器。对储罐要定期清洗、消毒灭菌,并对清洗、灭菌效果验证。
『拾』 如何计算纯水电导率
所需溶液
1.电导率标准液,100μS/cm
2.去离子水
校正标准液
使用100μS/cm
011008作为电导率校正的版标准液。
校正和测量
1.用100μS/cm的电导率标权准液校正电导池常数。
2.用去离子水冲洗电极,轻轻甩去电极上多余的水分。将电极插入装有100μS/cm的电导率标准液的烧杯中,电极至少浸入溶液2英寸(5厘米)。
3.按校正键开始校正。
4.电导率单位出现闪动,表示正在测量。当信号稳定后,电导率单位停止闪动,并显示经过温度校正的标准液的电导率值。
5.按测量键确定并返回测量模式。
6.用去离子水冲洗电极,轻轻甩去电极上多余的水分。
7.将电极插入装有新鲜去离子水的烧杯中,然后立即测量(5秒内)。确保电极至少浸入溶液2英寸(5厘米)。
8.按测量键开始测量。测量过程中μS/cm图标不断闪动,当读数达到稳定时μS/cm图标停止闪动,显示的数值也不再变化。该数值将被自动保存并打印。
9.如需测量其他样品请重复步骤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