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纯水知识 > 离子色谱测定超纯水中氯离子

离子色谱测定超纯水中氯离子

发布时间:2022-11-17 11:16:45

Ⅰ 离子色谱法测定氟化物、氯化物、硝酸盐和硫酸盐

方法提要

水样中待测阴离子随碳酸盐-重碳酸盐淋洗液进入离子交换柱系统(由保护柱和分离柱组成),根据分离柱对各阴离子的不同的亲和度进行分离,已分离的阴离子流经阳离子交换柱或抑制器系统转换成具高电导度的强酸,淋洗液则转变为弱电导度的碳酸。由电导检测器测量各阴离子组分的电导率,以相对保留时间和峰高或面积定性和定量。

本法适用于水源水中可溶性氟化物、氯化物、硝酸盐和硫酸盐的测定。

本法最低检测质量浓度决定于不同进样量和检测器灵敏度。一般情况下,进样50μL,电导检测器量程为10μs时适宜的检测范围为:0.1~1.5mg/L(以F-计),0.15~2.5mg/L(以Cl-和NO-3-N计),0.75~12mg/L(以SO2-4计)。

仪器和装置

离子色谱仪包括进样系统,分离柱及保护柱,抑制器(交换柱抑制器、膜抑制器或自动电解抑制器)等。

过滤器及滤膜0.2μm。

阳离子交换柱(图81.3)装入磺化聚苯乙烯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

试剂

图81.3 离子交换柱

纯水(去离子蒸馏水)待测阴离子含量应低于仪器的检测限,并经0.2μm滤膜过滤。

淋洗液[碳酸氢钠(1.7mmol/L)-碳酸钠(1.8mmol/L)溶液]称取0.5712g碳酸氢钠(NaHCO3)和0.7632g碳酸钠(Na2CO3)溶于纯水中,稀释至4000mL。

再生液Ⅰ(适用于非连续式再生的抑制器)0.5mol/LH2SO4介质。

再生液Ⅱ(适用于连续式再生的抑制器)25mmol/LH2SO4介质。

氟化物(F-)标准储备溶液ρ(F-)=1mg/mL见81.14.1。

图81.4 离子色谱图

氯化物(Cl-)标准储备溶液ρ(Cl-)=1mg/mL称取1.6485g经105℃干燥至恒量的氯化钠(NaCl)溶于纯水中,稀释至1000mL。

硝酸盐(NO-3)标准储备溶液ρ(NO-3)=1mg/mL称取7.218g经105℃干燥至恒量的硝酸钾(KNO3)溶于纯水中,稀释至1000mL。

硫酸盐(SO24-)标准储备溶液ρ(SO24-)=1mg/mL称取1.814g经105℃干燥至恒量的硫酸钾(K2SO4)溶于纯水中,稀释至1000mL。

混合阴离子标准溶液(含F-5mg/L,Cl-8mg/L,NO-3-N8mg/L,SO2-440mg/L)分别吸取5.00mL、8.00mL、40.0mL上述单离子标准储备溶液于1000mL容量瓶中,加纯水至刻度,混匀。此溶液适合进样50μL,检测器为30μS量程图81.4)。

分析步骤

开启离子色谱仪,调节淋洗液及再生液流速,使仪器达到平衡,并指示稳定的基线。

根据所用的量程,将混合阴离子标准溶液及两次等比稀释的3种不同浓度标准溶液,依次注入进样系统。将峰值或者峰面积绘制校准曲线。

将水样经0.2μm滤膜过滤除去浑浊物质。对硬度高的水样,必要时可先经过阳离子交换树脂柱,然后再经0.2μm滤膜过滤。对含有机物水样可先经过C18柱过滤除去。

将预处理后的水样注入色谱仪进样系统,记录峰高或峰面积,直接在校准曲线上查得各种阴离子的质量浓度(mg/L)。

注意事项

1)水样中存在较高浓度的低相对分子质量有机酸时,由于其保留时间与被测组分相似而干扰测定,用加标后测量可以帮助鉴别此类干扰。水样中某一阴离子含量过高时,影响其他被测离子的分析,稀释可以减弱此类干扰。

2)由于进样量很少,操作中必须严格防止纯水、器皿以及水样预处理过程中的污染,以确保分析的准确性。

3)为了防止保护柱和分离柱系统堵塞,水样必须经过0.2μm滤膜过滤。为了防止高浓度钙、镁离子在碳酸盐淋洗液中沉淀,可将水样先经过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柱。

4)不同浓度离子同时分析时的相互干扰,或存在其他组分干扰时可采取水样预浓缩、梯度淋洗或将流出液分部收集后再进样的方法消除干扰,但必须对所采取的方法的精密度及准确性进行确认。

Ⅱ 177.测定水中氯离子含量有哪些方法

1.用莫尔法,可以直接测定:以铬酸钾指示剂,用标准滴定溶液,硝酸银进行滴定。滴定时银离子和氯离子生成白色沉淀氯化银。到达终点时,银离子和铬酸根离子生成砖红色沉淀铬酸银以指示终点。
滴定反应:Ag*+Clˇ=AgCl[银离子和氯离子生成白色沉淀氯化银]
指示反应:【银离子和铬酸根离子(铬酸根离子为-2价)生成砖红色铬酸银沉淀】
中间涉及到分级沉淀,由于氯化银的溶解度小于铬酸银的溶解度,故而氯化银先析出沉淀,抵达终点时,过量的半滴银离子与铬酸根生成砖红色沉淀,指示滴定终点。
(1).酸度要保持在中性或弱碱性,也就是PH=6.5~10.5。若有铵根离子存在,碱性条件下会生成氨气,与银离子形成银铵配离子,干扰反应,所以应控制PH=6.5~7.2。若铵根离子大量存在,则先加入过量碱,除去铵根离子,再用硝酸酸化至所需酸度。
(2).指示剂用量一般为5×10^-3mol/L
(3).反应在室温下进行,滴定速率不能太快,为了防止局部过浓,要充分摇动试液,
(4).与银离子生成沉淀的离子、与铬酸根生成沉淀的离子、有色离子、在中性或弱碱性条件下发生水解的离子应预先分离,故而可看出莫尔法的选择性较差
2.用佛尔哈德法进行返滴定:先加入过量硝酸银溶液,以硫氢酸氨溶液为标准滴定溶液,以铁铵矾为指示剂进行滴定。
Ag(+1)+Cl(-1)=AgCl(白色沉淀)
Ag(+1)+SCN(-1)=AgSCN(白色沉淀)
Fe(3+)+SCN(-1)=FeSCN(2+)(红色)
(具体方程式网络一哈子叭,不大好打,没有离子价态)
此法涉及沉淀转化,为避免沉淀转化的发生,一般采用下述几种措施:
(1)在加入过量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之后,将溶液煮沸,使氯化银凝聚以减少氯化银沉淀对银离子的吸附。
(2)加入硝基苯或邻苯二甲酸丁酯,用力摇动使氯化银沉淀表面附着一层有机溶剂,使氯化银与外部溶液隔离,阻止沉淀转化。
(3)提高三价铁浓度
补:反应在酸性条件下进行,浓度为0.3~1mol/L,室温下进行,且用力摇动,干扰离子预先分离
3.法扬司法直接滴定
以硝酸银为标准滴定溶液,利用吸附指示剂荧光黄指示终点,终点由黄绿色变为粉红色
在滴定时应该保持沉淀呈胶体状态,可加入淀粉或糊精,防止氯化银沉淀凝聚,避免在强光下滴定,控制溶液酸度PH=7~10

Ⅲ 离子色谱测定氯离子的条件

给你几个测定氯离子的色谱条件,参考一下。如果不行你自己上生化色谱网去查一下。 1、《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GB/T 5750.6 2006 阳离子的检测 GB/T 5750.5 2006 阴离子的检测 GB/T 5750.10 亚氯酸盐的检测 GB/T 5750.10 溴酸盐的检测 。色谱条件 色谱柱:AS23分析柱+AG23保护柱淋洗液:0.8 mM碳酸氢钠+4.5 mM碳酸钠抑制器:ASRS ULTRA II抑制器流速:1.0 mL/min
检 测 器 CED(电导检测器) 2、色 谱 峰 1. 氟离子 1.0 2. 亚氯酸根 10.0 3. 溴酸根 20.0 4. 氯离子 6.0 5. 亚硝酸根 15.0 6. 氯酸根 25.0 7. 溴离子 25.0 8. 硝酸根 25.0 9. 碳酸根 -- 10. 硫酸根 25.0 11. 磷酸根 30.0 色谱条件: 色谱柱:AS19分析柱+AG19保护柱淋洗液:氢氧化钾,淋洗液梯度淋洗(使用KOH淋洗液罐,淋洗梯度参见表2)抑制器:ASRS ULTRA II,4 mm 抑制模式:自循环再生流速:1 mL/min 进样体积:25 μL 检测器:Dionex 电导检测器
检 测 器 CED(电导检测器)
3、色 谱 峰: 1. 氟离子 3.0 2. 亚氯酸根 10.0 3. 溴酸根 20.0 4. 氯离子 6.0 5. 亚硝酸根 15.0 6. 溴离子 25.0 7. 氯酸根 25.0 8. 硝酸根 25.0 9. 磷酸根 40.0 10. 硫酸根 30.0
色谱条件: 色谱柱:Dionex AG9-HC,2 mm保护柱或同类产品; Dionex AS9-HC,2 mm分离柱或同类产品,进样量为50 μL(如果采用4 mm色谱柱,进样量必须为200 μL)。抑制器装置:Dionex Anion Self Regenerating Suppressor (ASRS)或相同产品,每分钟基线漂移/噪声不大于5 nS, 外加水模式,抑制电流100 mA。检测器:Dionex CD20或同类产品。淋洗液:9 mM 碳酸钠。流速:0.4 ml/min(4 mm内径色谱柱,流速为1.25 ml/ min)。
检 测 器 CED(电导检测器) 以上资料来源于“生化色谱网”的色谱谱图数据库。你也可以自己去查一下。

Ⅳ 离子色谱法测定水中氟化物氯化物等阴离子时用的玻璃器皿用什么洗涤

二次蒸馏水,或者电解过的水,这个可以自己弄
更好的选择是超纯水,但一般需要买

Ⅳ 离子含量的测定

72.7.2.1 氯离子含量的测定

(1)硝酸银容量法

适用油气田水中氯离子含量在100mg/L以上,溴、碘离子合量为氯离子含量的1%以下时的氯离子含量的测定。

试剂

硝酸。

硫酸铝钾溶液(10g/L)。

碳酸钠溶液(0.5g/L)。

硝酸银标准溶液(0.05mmol/L)。

铬酸钾指示剂(0.07mol/L)。

试样处理

无色、透明、含盐度高的油气田水样,以适当稀释(稀释后的试样,氯离子含量应在500~3000mg/L)即可测定。如水中含有硫化氢、悬浮物或水样颜色较深时,则需用加硝酸使水样呈酸性,再煮沸至无硫化氢味;另外用硫酸铝钾脱色和消除悬浮物或用灼烧法脱色和消除悬浮物。

测定

量取一定体积油气田水样或经处理后的试样或滤液(试样中氯离子含量应在10~40mg)于锥形瓶中。加水使总体积为50~60mL,用(1+1)HNO3或0.5g/LNa2CO3溶液调节pH值至6.0~8.5,加1mL0.07mol/L铬酸钾指示剂。用硝酸银标准溶液滴至生成淡橘红色悬浮物为终点,用同样方法作空白试验。

按下两式分别计算氯离子的量浓度(mmol/L)和质量浓度(mg/L):

岩石矿物分析第四分册资源与环境调查分析技术

式中:c(Cl-)为氯离子的量浓度,mmol/L;ρ(Cl-)为氯离子的质量浓度,mg/L;c(AgNO3)为硝酸银标准溶液浓度,mol/L;V1为滴定消耗硝酸银标准溶液的体积,mL;V0为空白试验消耗硝酸银标准溶液的体积,mL;V为量取水样体积,mL;35.45为氯的摩尔质量数值,单位用g/mol。

(2)离子色谱法

适用于油气田水中氟、氯、溴、硫酸根离子的测定。进样100μL时,最低检测浓度为:F-0.035mg/L、Cl-0.05mg/L、Br-0.2mg/L、SO42-0.3mg/L。

试样处理

量取1.0mL水样放入预处理柱中,除去阳离子、机械杂质和有机化合物。流出液收集于10mL瓶中,用水淋洗预处理柱,收集流出液直至刻度,摇匀,用于氟、氯、溴、硫酸根离子的测定。若各组分含量太高,还需进一步稀释。

色谱条件

阴离子分析柱。

抑制柱。

洗脱液:碳酸钠溶液1.2~1.4mmol/L。

洗脱液流速为1.0mL/min。

记录器纸速为4mm/min。

量程:氯离子5kΩ×1V;氟、溴、硫酸根离子5kΩ×50mV。

校准曲线

分别吸取适量的氟离子、氯离子、溴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标准溶液配成4种离子的混合标准系列,含量为见表72.10。

表72.10 氟离子、氯离子、溴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混合标准系列(ρB:mg/L)

按色谱条件调好仪器,待基线稳定后,依次注入50μL不同含量的混合标准溶液,记录各离子的峰高(或峰面积),并分别绘制各离子的浓度-峰高(或峰面积)校准曲线。

试样测定

与校准曲线相同条件下,注入50μL试液,记录器依次记录各离子的色谱峰。根据各离子的色谱峰高(或峰面积)从相应的标准曲线上求出水样中氟、氯、溴、硫酸根离子的含量,乘以稀释倍数,得原水样中含量(mg/L)。

72.7.2.2 碳酸根、重碳酸根、氢氧根含量的测定

适用于一般油气田水中碳酸根、重碳酸根和氢氧根含量的测定,及水中共存的硼酸盐、硅酸盐、亚硫酸盐和磷酸盐等碱性物质干扰测定。不适用于高含硫化氢、铁离子、水样颜色较深和含有缓蚀剂的所谓特殊油气田水中碳酸根、重碳酸根和氢氧根含量的测定。

试剂

盐酸标准溶液(0.05mol/L)需准确标定浓度。

甲基橙指示剂(1g/L)。

酚酞指示剂(1g/L)(9+1)乙醇溶液。

分析步骤

移取50~100mL刚开瓶塞的水样于锥形瓶中,加2~3滴酚酞指示剂,若水样出现红色,则用盐酸标准滴定溶液滴至红色刚消失,所消耗的盐酸标准溶液的体积(mL),记作V1;再加3~4滴甲基橙指示剂,水样呈黄色,则继续用盐酸标准溶液滴至溶液由黄色突变为橙红色,所消耗的盐酸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mL),记作V2。若加酚酞指示剂后水样无色,则继续加甲基橙指示剂至水样呈黄色,用盐酸标准滴定溶液滴至橙红色为终点。

表72.11 碳酸根、重碳酸根和氢氧根的含量关系

当V1=0时,表明仅有重碳酸根,计算公式如下:

岩石矿物分析第四分册资源与环境调查分析技术

岩石矿物分析第四分册资源与环境调查分析技术

当V1<V2时,表明有重碳酸根和碳酸根,无氢氧根,碳酸根计算公式如下:

岩石矿物分析第四分册资源与环境调查分析技术

当V1=V2时,表明仅有碳酸根,用上述两公式计算其含量。

当V1>V2时,表明有碳酸根和氢氧根,无重碳酸根,计算公式如下:

岩石矿物分析第四分册资源与环境调查分析技术

当V2=0时,表明仅有氢氧根,计算公式如下:

岩石矿物分析第四分册资源与环境调查分析技术

式中:c(HCO-3)为重碳酸根的浓度,mmol/L;ρ(HCO-3)为重碳酸根的质量浓度,mg/L;c(CO2-3)为碳酸根的量浓度,mmol/L;ρ(CO2-3)为碳酸根的质量浓度,mg/L;ρ(OH-)为氢氧根的量浓度,mmol/L;ρ(OH-)为氢氧根的质量浓度,mg/L;c(HCl)为盐酸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V1为加酚酞指示剂时,盐酸标准滴定溶液的耗量,mL;V2为加甲基橙指示剂时,盐酸标准滴定溶液的耗量,mL;61.0、60.01、17.01分别为HCO-3、CO2-3和OH-的摩尔质量数值,单位取g/mol。

72.7.2.3 硫酸根含量测定

(1)重量法

适用于油气田水中含量为80~5000mg/L硫酸根的测定。

试剂

盐酸。

氢氧化铵。

氯化钡溶液(100g/L)。

甲基红指示剂(1g/L)(6+4)乙醇溶液。

试样制备

移取一定体积水样(硫酸根含量应在20~150mg)于烧杯中,加2~3滴甲基红指示剂,加(1+1)HCl酸化样品。置烧杯于电炉上煮沸5min。搅拌下滴加(1+1)NH4OH,使溶液呈碱性,铁离子以氢氧化物沉淀。待沉淀完全后,趁热过滤,将杯中沉淀全部移至滤纸,用热水洗沉淀至滤液无氯离子,滤液和洗涤液一并收集在另一烧杯中。用水冲稀至120~150mL,用于硫酸根测定。

分析步骤

用除去铁离子的滤液测定硫酸根。向滤液中滴加(1+1)HCl使呈酸性,置烧杯于电炉上,煮沸。搅拌下滴加1mLBa(Cl)2溶液。煮沸3~5min。于大约60℃静置4h,用定量滤纸过滤。将烧杯中沉淀全部移至滤纸上,用热水洗沉淀至滤液无氯离子。将滤纸和沉淀放入已恒量的坩埚中,先在电炉上炭化至滤纸变白,最后将坩埚放入高温炉中,升温至800℃,保持30min。停止加热,待炉温降到400℃时取出坩埚,并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量、再灼烧至恒量。

按下式计算硫酸根含量:

岩石矿物分析第四分册资源与环境调查分析技术

式中:ρ(SO2-4)为氢氧根的质量浓度,mg/L;c(SO2-4)为氢氧根的量浓度,mmol/L;m1为坩埚质量,g;m2为坩埚加沉淀质量,g;V为试料体积,mL;0.4116为硫酸钡与硫酸根的换算因数;96.06为硫酸根的毫摩尔质量数值,单位用mg/mmol。

(2)EDTA容量法

适用于硫酸根含量大于10mg/L的油气田水的测定。

试剂

盐酸

氢氧化铵-氯化铵缓冲溶液pH=10称取27gNH4Cl溶于适量的水中,加197mLNH4OH,再用水冲稀至1L。

EDTA标准溶液(0.0125mol/L)需准确标定浓度。

钡、镁混合标准溶液ρ(Ba,Mg)=1.00mg/mL。

铬黑T指示剂(5g/L)(1+1)三乙醇铵溶液。

甲基红指示剂(1g/L)(6+4)乙醇溶液。

分析步骤

移取一定体积水样(硫酸根含量0.5~7.5mg)于锥形瓶中,加水使总体积为50mL。加1滴甲基红指示剂,滴加(1+1)HCl至溶液呈红色,再滴加1~2滴。将试样煮沸,趁热加入10.00mL钡、镁离子混合标准溶液,边加边摇动锥形瓶。将试液再次煮沸,并在近沸的温度下保持1h,取下静置冷却。加10mL氢氧化铵-氯化铵缓冲溶液,加3~4滴铬黑T指示剂。用EDTA标准溶液滴至纯蓝色为终点。消耗EDTA标准溶液体积V1(mL)。

移取50mL蒸馏水于锥形瓶中,依次取10.00mL钡、镁混合标准溶液,10mL氢氧化铵-氯化铵缓冲溶液和3~4滴铬黑T指示剂。用EDTA标准溶液滴至纯蓝色为终点。消耗EDTA标准溶液体积V2(mL)。

移取一定体积水样(硫酸根含量0.5~7.5mg)于锥形瓶中,加水使总体积为50mL,加10mL氢氧化铵-氯化铵缓冲溶液、3~4滴铬黑T指示剂,用EDTA标准溶液滴至纯蓝色为终点。消耗EDTA标准溶液V3(mL)。

按下式计算硫酸根的含量:

岩石矿物分析第四分册资源与环境调查分析技术

式中:ρ(SO2-4)为试液中硫酸根的质量浓度,mg/L;c(EDTA)为EDTA标准溶液浓度,mol/L;V为试液体积,mL;96.06为硫酸根的摩尔质量数值,单位取g/mol。

72.7.2.4 镁、钙、锶、钡离子含量的测定

适用于油气田水中镁、钙、锶、钡(锶、钡合量)含量的测定。

(1)配位滴定法

试剂

氯化铵。

盐酸。

氢氧化铵。

氢氧化铵-氯化铵缓冲溶液(pH=10)称取27gNH4Cl溶于适量的水中,加197mLNH4OH,再用水冲稀至1L。

硫酸钠溶液(50g/L)。

EDTA标准溶液(0.0125mol/L)。

氢氧化钠溶液(40g/L)。

钙试剂指示剂称取0.5g钙试剂和硫酸钾于玛瑙乳钵中,仔细研磨,保存在干燥器中。

铬黑T指示剂(5g/L)(1+1)三乙醇铵溶液。

分析步骤

A.除铁离子量取一定体积水样(钙含量应在100mg)于烧杯中,加水至总体积80mL,加0.3gNH4Cl,用(1+1)HCl调节至pH3~4。在电炉上煮沸,搅拌下滴加5~10mLNH4OH煮沸1min。趁热过滤,用热水洗沉淀至无氯离子。滤液和洗涤液一并收集在另一烧瓶中,置烧杯于电炉上,煮沸、逐尽氨,冷却至室温后,用(1+99)HCl调节至pH3~4。移入250mL容量瓶中,定容、摇匀。用于镁、钙、锶、钡离子总量的测定。

B.镁、钙、锶、钡离子总量的测定

移取一定体积滤液于锥形瓶中,加水至总体积80mL,加10mL氢氧化铵-氯化铵缓冲溶液,加3~4滴铬黑T指示剂。用EDTA标准溶液滴至纯蓝色为终点,消耗EDTA标准溶液体积V1(mL)。

C.镁、钙离子合量的测定

移取一定体积滤液(钙含量应在40mg左右)于烧杯中,加水至120mL,置烧杯于电炉上,加热至微沸,搅拌下滴加10mL硫酸钠溶液,煮沸3~5min。于约60℃静置4h,将溶液和沉淀一并移入250m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摇匀。放置数分钟后,在滤纸上干过滤,滤液已除去钡、锶离子,用于测定镁、钙合量。移取与测镁、钙、锶、钡离子总量的原水样体积相同的滤液于锥形瓶中,加水使总体积为80mL,加10mL氢氧化铵-氯化铵缓冲溶液,加3~4滴铬黑T指示剂。用EDTA标准溶液滴至纯蓝色为终点,消耗EDTA标准溶液体积V2(mL)。

D.钙离子的测定

使用除去钡、锶离子得到的滤液测定钙离子含量。移取与测镁、钙离子合量的体积相同的滤液于锥形瓶中,加水至总体积80mL,加10mL40g/LNaOH溶液,加3mg钙试剂。用EDTA标准溶液滴至纯蓝色为终点,消耗EDTA标准溶液体积V3(mL)。

按下列各式计算镁、钙、锶、钡的含量:

岩石矿物分析第四分册资源与环境调查分析技术

式中:c(Ca2+)为试样中Ca2+的量浓度,mmol/L;ρ(Ca2+)为试样中Ca2+的质量浓度,mg/L;c(Mg2+)为试样中Mg2+的量浓度,mmol/L;ρ(Mg2+)为试样中Mg2+的质量浓度,mg/L;c(Ba2++Sr2+)为试样中Ba2+和Sr2+的量浓度,mmol/L;ρ(Ba2+)为试样中Ba2+和Sr2+的质量浓度,以Ba计,mg/L;c(EDTA)为EDTA标准溶液浓度,mol/L;V1为测镁、钙、锶、钡离子合量时,EDTA标准滴定溶液耗量,mL;V2为测镁、钙离子合量时,EDTA标准滴定溶液耗量,mL;V3为测钙离子时,EDTA标准滴定溶液耗量,mL;V为量取原水样体积,mL:40.08、24.305、137.34分别为钙、镁、钡离子的摩尔质量数值,单位取g/mol。

(2)离子色谱法

适用于油气田水中镁、钙、锶、钡离子含量的测定。进样100μL时,最低检测浓度为:Mg2+0.10mg/L、Ca2+0.20mg/L、Sr2+1.20mg/L、Ba2+2.00mg/L。

A.镁、钙、锶离子的测定

色谱条件

洗脱液乙二胺(0.8mmol/L)与柠檬酸(1.0mmol/L)混合液。

镁、钙、锶离子分析柱。

记录器纸速4mm/min。

洗脱液流速0.8mL/min。

量程500Ω×10mV。

校准曲线

分别移取适量的镁、钙、锶标准溶液按表72.12配成3种元素的混合标准系列。

表72.12 镁、钙、锶混合标准系列(ρB:mg/L)

按色谱条件将仪器准备好,待基线稳定后。顺序注入50μL混合标准系列溶液1~5,根据各离子浓度和记录的3种离子的峰高(或峰面积),绘制校准曲线。

试样测定

按校准曲线同样条件操作,注入50μL经适当稀释后的水样,记录的3种离子的峰高(或峰面积),从相应的校准曲线上求出稀释水样中镁、钙、锶离子的含量,乘以稀释倍数,得到原水样中各离子含量(mg/L)。

B.钡离子的测定

色谱条件

洗脱液乙二胺硝酸盐溶液(2mmol/L,pH值5.9~6.1)。

钡离子分析柱。

记录器纸速4mm/min。

洗脱液流速0.9mL/min。

量程:200Ω×5mV。

校准曲线

移取适量的钡标准溶液配成钡离子标准系列:4.0mg/L、8.0mg/L、16.0mg/L、24.0mg/L、32.0mg/L。

按色谱条件将仪器准备好,待基线稳定后。顺序注入50μL钡离子标准系列溶液,根据钡离子浓度和记录的峰高(或峰面积),绘制校准曲线。

试样测定

按校准曲线同样条件操作,注入50μL经适当稀释后的水样,记录的钡离子的峰高(或峰面积),从校准曲线上求出稀释水样中钡离子的含量,乘以稀释倍数,得到原水样中钡离子含量(mg/L)。

72.7.2.5 碘、溴离子含量的测定

采用碘量法测定油气田水中含量大于5mg/L的碘离子及含量大于20mg/L的溴离子。

试剂

碘化钾。

氯化钠。

磷酸。

硝酸。

冰乙酸。

饱和溴水。

氢氧化钠溶液(40g/L)。

碳酸锌悬浮液将10g碳酸锌溶于200mL水中,与100mL100g/LNaOH溶液混合。

甲酸钠溶液(100g/L)。

苯酚乙醇溶液(200g/L)将100g苯酚溶于100mL无水乙醇中,加水至500mL,摇匀。

醋酸钠溶液(200g/L)。

次氯酸钠溶液(200g/L)。

硫代硫酸钠溶液标准溶液(30mmol/L)。

甲基橙指示剂(1g/L)。

淀粉指示剂(5g/L)

水样处理

量取一定体积水样于烧杯中,加两滴硝酸,放置1~2h后,加40g/LNaOH溶液至铁离子完全沉淀,加5~10mL碳酸锌悬浮液,在电炉上加热至微沸,冷却后移入250m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摇匀。干过滤,该滤液已除去硫化氢、铁离子、锰离子和有机物,用于碘、溴离子的测定。

碘离子的测定

量取一定体积上述处理的滤液(碘离子含量应在1~2mg)于碘量瓶中,加1~2滴甲基橙指示剂,加冰乙酸使溶液呈酸性,再加2~3mL饱和溴水,盖紧,放置10~15min。滴加甲酸钠溶液分解过剩溴,直至溴的颜色褪尽,再补加1mL苯酚乙醇溶液,用水沿瓶口冲洗两次。加8~10mLH3PO4、0.5gKI,盖紧,置于暗处,5min后用硫代硫酸钠溶液标准溶液滴至淡黄色时加1mL淀粉指示剂,继续滴至蓝色消失为终点,消耗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V1(mL)。同样方法作空白试验,空白消耗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体积V0(mL)。

碘、溴离子合量的测定

量取一定体积上述处理的滤液(溴含量应在1~10mg)于碘量瓶中,加水稀释至50mL,加2mL冰乙酸,滴加40g/LNaOH溶液至沉淀生成为止。然后滴加冰乙酸至沉淀溶解。此时溶液的pH值为6.0~6.5。加5mL200g/LNaAc溶液,如有沉淀出现,则应补加冰乙酸使沉淀完全溶解。在电炉上煮沸2~3min后,在冷水中将试液冷却至室温。加0.5gKI(此时试液应无色,否则应重做)。再加20mL(1+1)HCl,加入10mL次氯酸钠溶液,放置10~15min。盖严,在暗处放置5min,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至淡黄色,加1mL淀粉指示剂,继续滴至溶液蓝色褪尽为终点。消耗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体积为V2(mL)。同样方法作空白试验(空白中加0.5gNaCl)。空白消耗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体积为V3(mL)。

按下式计算水样中碘、溴离子含量:

岩石矿物分析第四分册资源与环境调查分析技术

式中:ρ(I-)为原水样中碘离子的质量浓度,mg/L;ρ(Br-)为原水样中溴离子的质量浓度,mg/L;c为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浓度,mol/L;V0为测碘空白时,消耗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体积,mL;V1为测碘时,消耗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体积,mL;V2为测碘、溴离子合量时,消耗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体积,mL;V3为测碘、溴离子合量空白时,消耗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体积,mL;V'为测碘离子时,量取水样体积,mL;V″为测碘、溴离子合量时,量取水样体积,mL;21.15、13.32分别为1/6I与1/6Br的摩尔质量数值,单位取g/mol。

72.7.2.6 硼含量的测定

适用于油气田水中含量大于10mg/L无机硼的测定。

试剂

甘露醇。

盐酸。

氯化钡溶液(100g/L)。

饱和氢氧化钡溶液。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0.05mmol/L)需准确标定。

酚酞指示剂(1g/L)(9+1)乙醇溶液。

甲基红指示剂(1g/L)(6+4)乙醇溶液。

试样处理

量取100mL含硼水样于烧杯中,加两滴甲基红指示剂,加(1+1)HCl使呈酸性。煮沸、搅拌下滴加5~10mLBaCl2溶液,硼酸盐转化为硼酸,硫酸根以钡盐沉淀下来,二氧化碳、硫化氢则以气态逸出。再加氢氧化钡溶液使呈碱性,煮沸,以除去铵、铁、铝离子。冷却后移入250mL容量瓶中,定容、摇匀,干过滤于锥形瓶中,用于硼的测定。

硼的测定

量取一定体积滤液(硼含量应在2~10mg)于碘量瓶中。加两滴甲基红指示剂,滴加(1+1)HCl使呈酸性,煮沸10min逐尽二氧化碳并分解硼酸盐,立即置于冷水中冷却。从滴定管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标准溶液调节试样溶液的pH值,至溶液由红色刚变为黄色为止。按每100mL溶液加3g甘露醇的比例加入甘露醇,再加2~3滴酚酞指示剂,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继续滴定至溶液变为红色。再加少许甘露醇,若溶液的红色消失,则应补滴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直至红色不消失为终点。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溶液体积V1(mL)。以同样方式做空白试验,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溶液体积为V0(mL)。

按下式计算试样中硼的质量浓度:

岩石矿物分析第四分册资源与环境调查分析技术

式中:ρ(B)为试样中硼的质量浓度,mg/L;c为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浓度,mol/L;V1为测定硼时,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体积(不包括调节pH值时的耗量),mL;V0为空白试验时,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体积,mL;V为量取水样体积,mL;10.81为硼的摩尔质量数值,单位取g/mol。

72.7.2.7 钠、钾、锂、铵离子含量的测定(离子色谱法)

油气田水中以钠(钠+钾)、镁、钙、钡(钡+锶)、氯、硫酸根和重碳酸根(其中钡和硫酸根离子不能共存于同一水体中)等离子为主。根据溶液电中性原理,所有阴离子带负电荷的总和,应等于所有阳离子带正电荷的总和。当测出除钠离子外的其他5种离子的含量,即可计算出钠离子(包括锂、铵、钾及许多未被测定的阳离子)的含量:

岩石矿物分析第四分册资源与环境调查分析技术

也可采用离子色谱法等其他方法直接测定钠、钾、锂、铵离子。

离子色谱法适用于油气田水中锂、钠、铵、钾离子的测定。进样100μL时,测定限分别为:Li-0.01mg/L、Na-0.03mg/L、NH-40.05mg/L、K-0.20mg/L。

色谱条件

洗脱液硝酸溶液2.8mmol/L。

记录器纸速4mm/min。

洗脱液流速0.5mL/min。

分析柱锂、钠、铵、钾离子的分析柱。

量程锂、铵、钾离子100Ω×5mV,钠离子100Ω×50mV。

校准曲线

移取适量锂、铵、钾标准溶液按表72.13配成锂、铵、钾混合标准系列。

表72.13 镁、钙、锶混合标准系列(ρB:mg/L)

移取适量的钠标准溶液配成钠离子标准系列:5.00mg/L、10.00mg/L、20.00mg/L、30.00mg/L、40.00mg/L、50.00mg/L。

按色谱条件将仪器准备好,待基线稳定后。顺序注入50μL锂、铵、钾混合标准系列溶液和钠离子的标准溶液系列。根据各离子浓度和记录的峰高(或峰面积),绘制校准曲线。

分析步骤

按校准曲线同样条件操作,注入50μL经适当稀释后的水样,记录的3种离子的峰高(或峰面积),从相应的校准曲线上求出稀释水样中锂、铵、钾、钠离子的含量,乘以稀释倍数,得到原水样中各离子含量(mg/L)。

72.7.2.8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油气田水中钠、钾、钙、镁等阳离子

方法提要

油气田水经适当稀释、酸化后,直接用ICP-AES法测定钠、钾、钙、镁、锂、铷、锶、钡、硼、硫等元素。以Sc为内标补偿高盐试样的基体效应。

仪器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

试剂

盐酸。

各元素标准储备溶液配制见表72.14。

表72.14 各元素标准储备溶液

由以上标准储备溶液配制组合标准溶液,见表72.15。表72.15 组合标准溶液

岩石矿物分析第四分册资源与环境调查分析技术

Sc内标元素溶液ρ(Sc)=100μg/mL用Sc2O3(光谱纯)配制,测定时通过三通在线引入。

分析步骤

取适量油气田水,用(5+95)HCl稀释。一般控制稀释后试液的总盐量小于5g/L为宜。

以IRIS-INTREPID型ICP-AES为例的仪器工作参数见表72.16。

表72.16 TJA-IRIS-Intrepid型ICP-AES工作参数

各元素分析谱线波长见表72.17。

表72.17 各元素分析谱线波长

点燃等离子炬,稳定30min以上。以(5+95)HCl为低点,组合标准溶液为高点建立校准曲线,然后分析试样。校准和分析过程中,通过三通在线引入Sc内标溶液,以补偿较高含量的Na造成的基体效应。由计算机根据取样量和稀释倍数,给出分析结果。

72.7.2.9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油气田水中痕量元素

方法提要

油气田水经适当稀释、酸化后,直接用ICP-MS法测定锂、铷、铯、锶、钡、硼、溴、碘、锗、砷、铜、铅、锌、铀等元素。

仪器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

试剂

纯化水经纯化水系统处理达到18MΩ·cm-1

硝酸BVIII级。

单元素标准储备溶液ρ(B)=1.00mg/mL。

组合标准储备溶液ρ(B)=20.0μg/mL,见表72.18。

表72.18 组合标准储备溶液

由组合标准储备溶液稀释为ρ(B)=20.0ng/mL的组合标准工作溶液。

内标溶液ρ(Rh,Re)=20.0ng/mL。

分析步骤

取适量油气田水,用(2+98)HNO3稀释。一般控制稀释后试液的总盐量小于1g/L为宜,当盐样纯度较高时,其水不溶物滤液稀释10~20倍即可。

以TJAExCell型ICP-MS为例的仪器工作参数及选用测定同位素见表72.19(表72.20)。

表72.19 ICP-MS工作参数(以TJAPQ-ExCell型为例)

表72.20 选用同位素、内标

点燃等离子体,稳定15min后,用仪器调试溶液进行参数调试,达到铟(1ng/mL)的计数率大于20000s-1

用高纯水和20ng/mL组合标准溶液进行校准。以高纯水为低点,以组合标准溶液为高点,得到各元素的两点标准化直线,然后对试样溶液进行测定。在整个测定过程中,始终通过三通和多道蠕动泵将内标溶液与试样溶液及空白、标准溶液进行在线混合后引入仪器,计算机监测内标元素计数率的变化,借此对仪器漂移和试样溶液的基体效应对待测元素的影响进行实时校正。

计算机根据事先输入的稀释倍数,给出分析结果。

注意事项

1)ICP-MS法测定碘时存在较严重的记忆效应,在试样测定的间隔使用蠕动泵快速引入(2+98)氨水清洗进样系统,可在10s左右使碘的信号强度降至背景水平。

2)较高含量的锶、钡、硼采用ICP-AES法的分析结果。

本法还可同时测定Sc、Ti、V、Cr、Mn、Co、Ni、Ga、As、Rb、Sr、Cd、Cs、REEs、Hf、Ta、W、Tl、Bi、Th等元素。

Ⅵ 氯量及溴量的测定 高效离子色谱法

1 范围

本方法规定了地球化学勘查试样中氯和溴含量的测定方法。

本方法适用于水系沉积物及土壤试料中氯量和溴量的测定。

本方法检出限(3S):10μg/g氯,0.3μg/g溴。

本方法测定范围:30μg/g~20000μg/g氯,0.9μg/g~600μg/g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方法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

下列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方法。

GB/T 20001.4 标准编写规则 第4部分:化学分析方法。

GB/T 14505 岩石和矿石化学分析方法总则及一般规定。

GB 6379 测试方法的精密度通过实验室间试验确定标准测试方法的重复性和再现性。

GB/T 14496—93 地球化学勘查术语。

3 方法提要

试料用(Na2CO3:ZnO=3:2)混匀,经烧结后用水浸取,浸取液用氢型阳离子交换树脂静态交换分离大量基体(阳离子)后,将试液注入仪器,在[c(NaHCO3)=0.0028mol/L-c(1/2NaCO3)=0.0044mol/L]淋洗液携带下,流入阴离子分离柱(HPIC-AG3+HPIC-AS3),经洗提与交换使氯离子与其他阴离子分离,然后流经阴离子抑制器,以降低淋洗液的背景电导;再流经电导检测器,测定氯离子电导率。在[c(NaNO3)=0.015mol/L]的淋洗液携带下,流入阴离子分离柱(HPIC-AG5+HPIC-AS5),经洗提与交换使溴离子与其他阴离子分离,然后流经电化学检测器,测定溴离子在银工作电极上产生氧化反应而产生的电流值。由记录器分别记录各离子浓度的峰高值,同时测定工作曲线上各个氯离子和溴离子浓度的峰高值,并在相应工作曲线上,分别查得试液中各离子含量,计算氯量和溴量。

4 试剂

除非另有说明,在分析中仅使用确认为分析纯的试剂和去离子水(电导率<1μS/cm)。

4.1 无水乙醇

4.2 碳酸钠和氧化锌混合熔剂

碳酸钠(优级纯)和氧化锌(优级纯)按3∶2的比例充分混匀备用。

4.3 硫酸(ρ 1.84g/mL)

4.4 硫酸溶液Ⅰ[c(1/2H2SO4)=2mol/L]

移取42mL硫酸(4.3)缓慢地加入700mL水中,搅匀。

4.5 硫酸溶液Ⅱ[c(1/2H2SO4)=0.025mol/L]

准确分取12.5mL的硫酸溶液Ⅰ(4.4)于1000mL水中,搅匀。

4.6 732型阳离子交换树脂(50~100网目)

先用水浸泡,清洗数遍,然后将树脂装入直径约1.5cm、长约30cm的玻璃柱中,顶端与梨形分液漏斗衔接。在分液漏斗中加入150mL硫酸溶液Ⅰ(4.4),以约 1.5mL/min流速流经交换柱,流毕。用水以同样流速流经交换柱,直至流出液洗至无硫酸根。再生的树脂以真空抽滤至干,装瓶备用。收集已经用本法静态交换过的阳离子交换树脂,可用上述步骤再生后,继续使用。

4.7 碳酸氢钠-碳酸钠溶液[c(NaHCO3)-c(1/2Na2CO3)=0.0028mo1/L-0.0044mol/L]

称取碳酸氢钠(优级纯)0.2352g和碳酸钠(优级纯)0.2332g溶于1000mL水中。用时配制。

4.8 硝酸钠溶液[c(NaNO3)=0.015mo1/L]

称取1.275g硝酸钠[含Ag<100 ng]溶于1000mL水中。用时配制。

4.9 氯标准溶液

4.9.1 氯标准溶液I[ρ(Cl-)=1.000mg/mL]称取1.6485g已在500℃灼烧1h后的高纯氯化钠,置于 250mL烧杯中,加水溶解后,移入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4.9.2 氯标准溶液Ⅱ[ρ(Cl-)=100μg/mL]移取10.0mL氯标准溶液Ⅰ(4.9.1),置于1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4.9.3 氯标准溶液Ⅲ[ρ(Cl-)=5.0μg/mL]移取5.0mL氯标准溶液Ⅱ(4.9.2),置于1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4.10 溴标准溶液

4.10.1 溴标准溶液Ⅰ[ρ(Br-)=100μg/mL]称取0.1489g已于105℃干燥1h后的高纯溴化钾,置于 250mL烧杯中,加水溶解后,移入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4.10.2 溴标准溶液Ⅱ[ρ(Br-)=10μg/mL]移取10.0mL溴标准溶液Ⅰ(4.10.1),置于1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4.10.3 溴标准溶液Ⅲ[ρ(Br-)=1.0μg/mL]移取10.0mL溴标准溶液Ⅱ(4.10.2),置于1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5 仪器及材料

5.1 DIONEX-2020i离子色谱仪

5.2 DIONEX分离柱 HPIC-AG3(4mm×50mm),HPIC-AS3(4mm×250mm);HPIC-AG5(4mm×50mm),HPIC-AS5(4mm×250mm)

5.3 抑制器DIONEX ASRS-ULTRA4-mm

5.4 电导检测器

5.5 安培检测器

5.6 银工作电极

5.7 记录器

量程1mV~10mV。

6 分析步骤

6.1 试料

试料粒径应小于0.097mm,在60℃干燥2h,置干燥器中,备用。

试料量 依据元素含量,称取0.1g~0.5g试料,精确至0.0002g。

6.2 空白实验

随同试料分析全过程做两份空白试验。

6.3 质量控制

选取同类型水系沉积物或土壤一级标准物质2个~4个样品,随同试料同时分析。

6.4 测定

6.4.1 依据各元素的含量,称取试料(6.1)置于预先盛有1.5g碳酸钠和氧化锌混合熔剂(4.2)的磁坩埚中,搅匀后,并均匀覆盖1.5g碳酸钠和氧化锌混合熔剂(4.2);置于低温马弗炉中,自低温升温至800℃,保持800℃ 0.5h后取出冷却;将熔块倒入100mL烧杯中,用热水洗净坩埚,加20mL水及几滴无水乙醇,煮沸,冷却,将溶液连同沉淀一起移入50mL比色管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后放置澄清。

6.4.2 吸取5.0mL清液(6.4.1)置于50mL干烧杯中,加5g阳离子交换树脂(4.6),静态交换2h,在静态交换过程中须摇动2次~3次。

6.4.3 按仪器工作条件(见附录A),将仪器调试好,待基线稳定后,用注射器吸取1.0mL清液(6.4.2),注入仪器(进样阀),经分离柱再流经电导检测器,由记录器记录氯离子浓度的峰高值,同时测量工作曲线上各个氯离子浓度的峰高值,从工作曲线查得相应的氯量。

6.4.4 按仪器工作条件(见附录B),将仪器调试好,待基线稳定后,用注射器吸取1.0mL清液(6.4.2),注入仪器(进样阀),经分离柱再由安培检测器测量,由记录器记录溴离子浓度的峰高值,同时测量工作曲线上各个溴离子浓度的峰高值,从工作曲线查得相应的溴量。

注:每测试5个试液后,应校对检查测量工作曲线是否发生偏倚,以监控仪器的稳定性,提高测量的准确性。

6.4.5 工作曲线的绘制

6.4.5.1 分别移取0.0mL、0.50mL、1.00mL、2.00mL、3.00mL、4.00mL、5.00mL氯标准溶液Ⅲ(4.9.3),置于一组10mL烧杯中,分别加入5.00mL、4.50mL、4.00mL、3.00mL、2.00mL、1.00mL、0.00mL水至5mL,摇匀。以下操作按(6.4.3)节进行。测量完毕,以氯离子浓度为横坐标,峰高值为纵坐标,绘制氯的工作曲线。

6.4.5.2 分别移取0.0mL、0.25mL、0.50mL、1.00mL、1.50mL、2.00mL、2.50mL、3.00mL溴标准溶液Ⅲ(4.10.3),置于一组25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以下操作按(6.4.4)节进行。测量完毕,以溴离子浓度为横坐标,峰高值为纵坐标,绘制溴的工作曲线。

7 分析结果的计算

按公式(1)计算氯的含量,按公式(2)计算溴的含量。

区域地球化学勘查样品分析方法

式中:P——从工作曲线上查得试料溶液中氯或溴的浓度,氯为μg/mL,溴为ng/mL;P0——从工作曲线上查得空白试验溶液中氯或溴的浓度,氯为μg/mL,溴为ng/mL;V——制备溶液总体积,mL;m——试料质量,g。

8 精密度

氯量、溴量的精密度见表1及表2。

表1 精密度[w(Cl-),10-6

表2 精密度[w(Br-),10-6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A.1 测定氯的仪器工作条件

测定氯的仪器工作条件见表A.1。

表A.1 测定氯的仪器工作条件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B.1 测定溴的仪器工作条件

测定溴的仪器工作条件见表B.1

表B.1 测定溴的仪器工作条件

B.1.1 电极活化步骤 首先将分离柱从色谱仪上取下,再用一个联接器把淋洗液出口管与电化学池进口管联接,然后用注射器取5mL溴离子标准溶液(ρ(Br-)=1.00 mg/L)分两次注入仪器,由淋洗液带入电化学池。两次时间间隔为5min。

注:电极活化只是在电极抛光后才需要。

附 录 C

(资料性附录)

C.1 从实验室间试验结果得到的统计数据和其他数据

如表C.1及表C.2。

本方法精密度协作试验数据是由多个实验室进行方法合作研究所提供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得到的。

表C.1及表C.2中不需要将各浓度的数据全部列出,但至少列出了3个或3个以上浓度所统计的参数。

C.1.1 列出了试验结果可接受的实验室个数(即除了经平均值及方差检验后,属界外值而被舍弃的实验室数据)。

C.1.2 列出了方法的相对误差参数,计算公式为,公式中为多个实验室测量平均值为一级标准物质的标准值。

C.1.3 列出了方法的精密度参数,计算公式为,公式中Sr为重复性标准差、SR为再现性标准差。为了与GB/T20001.4所列参数的命名一致,本方法精密度表列称谓为“重复性变异系数”及“再现性变异系数”。

C.1.4 列出了方法的相对准确度参数。相对准确度是指测定值(平均值)占真值的百分比。

表C.1 CI统计结果表

表C.2 Br统计结果表

附加说明

本方法由中国地质调查局提出。

本方法由武汉综合岩矿测试中心技术归口。

本方法由安徽省地质实验研究所负责起草。

本方法主要起草人:佘小林。

本方法精密度协作试验由武汉综合岩矿测试中心江宝林、叶家瑜组织实施。

Ⅶ 离子色谱法测定矿泉水,为什么氯离子比硫酸根离子先出峰

氯离子电荷低,受到的吸引弱,且体积小,跑得自然就快一些;
硫酸根的电荷高,受到的吸引强,且体积大,跑得慢很正常。

Ⅷ 如何检查纯水中的Cl—

纯水中的氯离子含量一般不会高于5ppm,而用银离子检验氯离子的最低限版度大约也是5ppm,所以权用硝酸银检验氯离子已经非常不可靠。较为准确的方法应该用氯离子选择电极法,或采用离子色谱法,氯离子选择电极大约可以检验1~2ppm的氯离子,而离子色谱,不用浓缩就可以准确测定20ppb的氯离子。对于纯水中残留离子的检验,不要认为分析化学中的那种点滴反应或典型的定性反应就可以,因为那种检验只是一种肯定性实验,对于纯水的检验根本就不适用,有些书本上的东西只是用来教学的,解决实际问题必须根据实际的情况来考虑。 查看原帖>>

Ⅸ 水中氯离子含量的测定

水中氯离子含量的测定:

2.硝酸汞滴定法

原理:氯化物与硝酸汞生成离解度极小的氯化汞,滴定到达终点时,过量的硝酸汞与二苯卡巴腙生成紫色络合物。

pH对硝酸汞滴定法影响较大,所以要把pH控制在3.0±0.2范围内。

3.离子色谱法

Ⅹ 如何检验溶液中的氯离子(两种方法)

na+、h+、cl-、so42-,就是要排除两种阳离子的干扰检验出两种阴离子。
检验cl-用ag+比较好、检验so42-用ba2+比较好。所以建议先加入ba(no3)2(不能加bacl2,因为会带入cl-),在加入agno3,总之,在没有还原性物质或非酸性的溶液中,加入ba(no3)2和agno3检验比较保险。

阅读全文

与离子色谱测定超纯水中氯离子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电子厂纯水ph是多少 浏览:948
日立中央空调的冷凝水提升泵 浏览:408
正定污水处理设备有哪些 浏览:521
吉林超滤设备批发 浏览:488
净水器ro膜的过滤口径是多少 浏览:435
万喜热水器除垢决视频 浏览:242
污水厂预处理有哪些工艺 浏览:561
污水进水水位高于标高 浏览:48
换完RO膜还是显示检修 浏览:740
完美净水机滤芯如何安装 浏览:795
wifi密码mac地址过滤 浏览:49
污水处理厂建设倒排计划 浏览:504
污水厂调试运营期间排放超标 浏览:1000
净水微生物有什么 浏览:940
养鸡废水cod值一般是多少 浏览:444
含氟废水对生化影响 浏览:275
75加仑ro膜每小时制水量 浏览:300
山西哪里有做树脂瓦的 浏览:626
油罐废水 浏览:603
反渗透的设备怎么调 浏览: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