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5吨水从25度加热到100度,要要0.2Mpa蒸汽多少吨该怎么计算请高手列举下具体公式
加热水需要的焓:5000kg×(100-25)=375000(大卡)
0.2Mpa(表压)饱和蒸汽的热焓为650.7(大卡/公斤),25℃的水的热焓为25(大卡/公斤)
则:375000÷(650.7-25)≈599.3(公斤)
答:在不计热耗时约需要599.3公斤蒸汽。
㈡ 锅炉软化水水质检测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l576—2001
工 业 锅 炉 水 质 代替 GBl576—1996
本标准规定了工业锅炉运行时的水质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额定出口蒸汽压力小于等于2.5MPa,以水为介质的固定式蒸汽锅炉和汽水两用锅炉也适用于以水为介质的固定式承压热水锅炉和常压热水锅炉。
(2)25mpa下软水的焓扩展阅读:
锅炉软化水的再生过程是反洗,吸盐(再生),慢冲洗(置换),快冲洗。进水压力是0.2~0.5Mpa,水耗是<2%,电耗是<50W
技术指标:
1、进水压力:0.2~0.5Mpa
2、原水硬度:<12mmol/L(当原水硬度>8 mmol/L时,应根据不同地域水质做特殊设计)
3、出水硬度:<0.03mmol/L (达到《国家低压锅炉水质标准》GB1576-2001要求);
4、原水含盐量<1500mg/L,浊度<5 铁离子<0.3mg/L
5、电源:~220V,50HZ
6、盐耗量<100g/克当量(与原水硬度有关);
7、水耗<2%;电耗<50W。
控制方式:
全自动软化水设备按照再生控制方式的不同分为时间控制和流量控制两种:
时间控制
时间控制是指当设备运行到达设定的再生时间时自动启动再生过程;这类系统是根据实际用水量及设备交换能力来设定再生时间的,用户可以将再生过程选在在用水量较少的时段,也可以根据需要随时以手动方式启动再生过程。
时间控制的优点:1)价格便宜;2)易于操作
时间控制的缺点:1)一般每24小时才能再生一次;(也可12小时再生一次,需做特殊设计;2)无法根据实际使用状况精确确定再生的时间点;
适用场合:时间型控制一般应用在硬度较低(<4mmol/L),用水量稳定(用水波动不超过10%)、出水要求不高、用水量较小的情况。
流量控制
流量控制是根据设备的交换能力(总产水量)来设定运行终点。设备运行时由专用的流量计来对流出的水量进行统计。当总出水量达到设定的水量时,控制器就自动开始再生过程。设定前应根据树脂总装填量、生水硬度计算出每个周期的总产水量,按该值进行设定。当达到设定水量后,可根据需要立刻进行再生或等待至某一设定时刻后再进行再生。
㈢ 1Mpa 的压力到底有多大啊
1mpa等于10公斤压力,1MPa=10^6Pa,1千克力/平方厘米=10牛顿/10^-4平方米=10^5牛顿/平方米=10^5Pa,所以1MPa=10千克力/平方厘米,也就是所说的10公斤压力。它表达的是十公斤力在一平方厘米上产生的压强。
物体所受压力的大小与受力面积之比叫做压强符号为p(pressure),压强用来比较压力产生的效果,压强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压强的计算公式是:p=F/S,压强的单位是帕斯卡(简称帕),符号是Pa。
增大压强的方法有:在受力面积不变的情况下增加压力或在压力不变的情况下减小受力面积。减小压强的方法有:在受力面积不变的情况下减小压力或在压力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受力面积。
液体对容器内部的侧壁和底部都有压强,压强随液体深度增加而增大。
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是:液体由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液体压强还跟液体的密度有关,液体密度越大,压强也越大。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可以用压强计来测量。
㈣ 水蒸汽在0.8MPa、0.6MPa下的冷凝焓分别是多少
啊……热力学问题……要是算错会被物理化学老师抽死的……
化工手册里有数据:水蒸气0.8MPa时焓为2773.7千焦/千克(170.4度),0.6MPa时为2761.4千焦/千克,液态水0.8MPa时焓为720.96千焦/千克,0.6MPa时为676.22千焦/千克.
液态焓减去气态焓可得到冷凝焓变(负的),两种水蒸气焓的差嘛...严格来说由于温度不一样所以差没有意义.题目里没说清楚,水蒸气压力降低那体积和温度呢?若温度不变的话膨胀反而会吸热的.
㈤ 水200度10mpa压力热焓是多少
水200度10mpa压力时的热焓是200KCal/Kg。
因为,水在200℃时的饱和绝对压力是1.6mpa,因此在10mpa压力下完全是液体状态,不存在汽化潜热,并压力对比热影响不大。所以其热焓只要比热乘温度差(与0℃相比)即可,
㈥ 0.1MPa\25度水的热焓是多少跪求水的焓值表!
本帖来自:attachments/month_1019/20.php假如采用的是67标准计算出来为104.86 ,楼主不用说跪求,呵呵。如需要,我可以发给你个计算软件。
㈦ 水的焓值
0.3MPa压力下的饱和蒸汽焓是2725.26 饱和温度是133.555℃
饱和水焓561.58Kj/KG
90℃水的焓值是376.2KJ/Kg 蒸汽焓 2657.6KJ/Kg 饱和压力是0.072Mpa
利用焓熵查询软件查询得来的。
㈧ 关于焓的定义,请高手帮我区分下各种焓吧,不胜感激!
郭敦顒回答:
热力学概念--焓与熵(流沙的文章,网络快照)摘要——
1、焓:焓是一个状态函数,也就是说,系统的状态一定,焓是值就定了。焓的定义式是这样的:H=U+pV其中U表示热力学能,也称为内能,即系统内部的所有能量,p是系统的压力,V是系统的体积,作为一个描述系统状态的状态函数,焓没有明确的物理意义。ΔH(焓变)表示的是系统发生一个过程的焓的增量,ΔH=ΔU+Δ(pV)
在恒压条件下,ΔH(焓变)可以表示过程的热力学能变。这个定义来自于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是能量守衡与转换定律在热力学上的应用。 2、熵:熵是描述热力学系统的重要态函数之一。熵的大小反映系统所处状态的稳定情况,熵的变化指明热力学过程进行的方向,熵为热力学第二定律提供了定量表述。 3、热力学第二定律的两种说法:热力学第二定律的任务是研究热力过程中进行的方向,条件和限度的。开尔文说法:不可能制造出从单一热源吸热并使之全部转变为功的循环发动机。克劳修斯说法:不可能由低温物体向高温物体传送热量而不引起变化。 4、焓是物体的一个热力学能状态函数,焓变即物体焓的变化量。
物体中所有分子做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热力学能,也叫做内能。热力学能与动能、势能一样,是物体的一个状态量。
初中我们学过,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个:做功和热传递。
一个物体,如果它跟外界不发生热交换,也就是它既没有吸收热量也没有放出热量,则外界对其做功等于其热力学能的增量:
ΔU1=W
如果物体对外界做功,则W为负值,热力学能增加量ΔU1也为负值,表示热力学能减少。
如果外界既没有对物体做功,物体也没有对外界做功,那么物体吸收的热量等于其热力学能的增量:
ΔU2=Q
如果物体放热,则Q为负值,热力学能增加量ΔU2也为负值,表示热力学能减少。
一般情况下,如果物体跟外界同时发生做功和热传递的过程,那么物体热力学能的增量等于外界对物体做功加上物体从外界吸收的热量,即:
ΔU=ΔU1+ΔU2=Q+W
因为热力学能U是状态量,所以:
ΔU=ΔU末态-ΔU初态=Q+W
上式即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表达式。
化学反应都是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其中以恒容与恒压最为普遍和重要。
在密闭容器内的化学反应就是恒容过程。因为系统体积不变,而且只做体积功(即通过改变物体体积来对物体做功,使物体内能改变,如在针管中放置火柴头,堵住针头并压缩活塞,火柴头会燃烧),所以W=0,代入热一定律表达式得:
ΔU=Q
它表明恒容过程的热等于系统热力学能的变化,也就是说,只要确定了过程恒容和只做体积功的特点,Q就只决定于系统的初末状态。
在敞口容器中进行的化学反应就是恒压过程。所谓横压是制系统的压强p等于环境压强p外,并保持恒定不变,即p=p外=常数。由于过程恒压和只做体积功,所以:
W=W体积=-p外(V2-V1)=-(p2V2-p1V1)
其中W为外界对系统做的功,所以系统对外做功为负。压强乘以体积的改变量是系统对外做的功,可以按照p=F/S,V=Sh,∴Fh=pV来理解。
将其代入热一定律表达式得:
Q=ΔU-W=U2-U1+(p2V2-p1V1)=(U2+p2V2)-(U1+p1V1)
因为U+pV是状态函数(即状态量)的组合(即一个状态只有一个热力学能U,外界压强p和体积V),所以将它定义为一个新的状态函数——焓,并用符号H表示,所以上式可变为:
Q=H2-H1=ΔH
它表明恒压过程中的热等于系统焓的变化,也就是说,只要确定了过程恒压和只做体积功的特点,Q就只决定于系统的初末状态。
焓的物理意义可以理解为恒压和只做体积功的特殊条件下,Q=ΔH,即反应的热量变化。因为只有在此条件下,焓才表现出它的特性。例如恒压下对物质加热,则物质吸热后温度升高,ΔH>0,所以物质在高温时的焓大于它在低温时的焓。又如对于恒压下的放热化学反应,ΔH<0,所以生成物的焓小于反应物的焓。
㈨ 1mpa压力下6。5吨常温水加热到干饱和蒸汽需要的热量
在1MPa压力下,常温水设为20度时,可知为未饱和水,由水蒸汽热力性质表查得此状态参数下对应的未饱和水焓为:h1=84.8 kj/kg;
在1MPa压力对应的饱和蒸汽温度为180度,此状态查得干饱和蒸汽焓为:h2=2777.3 kj/kg;由于干饱和蒸汽是由未饱和水吸热达到干饱和状态,所以6.5吨蒸汽共需要的热量为:6.5*1000*(2777.3-84.8)=17501250k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