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泳池消毒都用什么消毒液
为了控制有害的细菌病毒污染,必须在池水中合理投加消毒剂。对于家庭用户,最常用的消毒剂有溴及其化合物、氯及其化合物。
溴和氯一样能杀灭细菌、病毒和藻类,并能起到氧化作用。单质溴在室温下是红棕色的液体,用于泳池消毒的是颗粒状的含有溴和氯的甲基化合物。在循环系统中加入这种化合物,进而分解出次溴酸和次氯酸。溴消毒的费用高于氯消毒,但其适用的pH范围较广。在软水条件下,宜采用溴作为消毒剂,其浓度应保持在4~6 mg/L。
次氯酸是主要的消毒剂,它的作用机理是:①穿透微生物的细胞壁,破坏微生物的蛋白质和酶系统;②通过氧化作用消除水中的有机和无机污染物。
次氯酸的来源有次氯酸钙或氯气。次氯酸钙是氢氧化钙吸收氯气后形成的颗粒状物质,为稳定的化合物。次氯酸钙投加到水中以后会释放出氯气,因而可以用作泳池的消毒剂。投加次氯酸钙会使水中的钙离子浓度和pH升高,这对于使用软水的游泳池是有利的。应有足够的加氯量,使池水中的余氯保持在0.4~0.6 mg/L。
当池水中的有机物浓度较高时,会出现NH 2 Cl,NHCl 2 及NCl 3 的混合物。这是由氯分子同池水中的含氮化合物发生反应而产生的。这样就失去了消毒作用,特别是NCl 3 会使池水散发出难闻的气味。只有进一步加大氯投加量,才能使NCl 3 分解,此时水中的氯浓度不再持续上升,只有等NCl 3 分解后才会继续上升,即专业上所谓的折点加氯。
当游泳池连续一段时间未能补充足够的新鲜水时,水中的氰尿酸(Cyanuric Acid)含量过高,还会出现氯锁定现象,即氯主要以2个或3个氯分子联合体的形式存在,从而失去了消毒作用。对于氰尿酸达到多少浓度时会发生这种情况尚未定论,一般认为其浓度在160 mg/L左右时氯锁定效应最为明显。池水发生氯锁定以后,加大氯投加量可以缓解这一情况,但长久之计是补充更多的新鲜水。
B. 医院污水处理一吨消耗多少二氧化氯
医院污水处理一吨消耗多少二氧化氯取决于二氧化氯的含量,以秀霸含量48%的二氧化氯粉剂为回例:将秀答霸二氧化氯消毒粉Ⅱ型A剂500克包装剪开后,倒入盛有24公斤水的塑料容器或瓷器内(禁止将水倒入粉剂),再加入配套500克活化剂(B剂)搅拌溶解后,加盖静置60-90分钟待活化后,即得到24公斤浓度为10000mg/L的二氧化氯母液,参考下表:
C. 三聚磷酸钠软水的问题
你好!某些工业盐是可以用于软水的,但是因为其成分有不确定性,如果是食用水内不建议用不知名的容工业盐。可以用三聚磷酸钠和其他磷酸盐作为软水剂,其用量大约是1g/L。具体的使用量需要由专业的测量或者经验,根据水质硬度情况不同确定最终的添加量。
D. 怎么使自来水快速变成弱酸性软水
自来水一般因有氯气过滤消毒其PH值默认情况下都是弱酸性的,如果是经过长期管线流动需要去除杂质,可以直接添加EDTA二钠或者四钠盐,它是很广泛使用的无毒软水剂,PH值是5-6左右。
E. 84消毒液水产用量 用于水产品养殖消毒用量是多少
84消毒液一般不用于水产品养殖消毒,水产养殖消毒剂的种类:
1.1卤素类消毒剂
含氯消毒剂
含氯消毒剂主要是指溶于水中能产生次氯酸的一大类消毒剂,目前常用的含氯消毒剂主要有次氯酸钠、漂白粉、二氧化氯、氯胺-T、三氯异氰尿酸、二氯异氰尿酸钠、氯溴三聚异氰酸等。该类消毒剂主要通过在水中形成次氯酸作用于菌体蛋白质,破坏其磷酸脱氢酶或与蛋白质发生氧化反应,致使细菌死亡。次氯酸分解形成新生态氧,将菌体蛋白氧化或氯直接作用于菌体蛋白,形成氮-氯复合物,干扰细胞代谢,引起细菌死亡。含氯类消毒剂目前在水产上应用最多,市场巨大,其中二氧化氯更被人们推崇为绿色消毒剂,它高效广谱,对许多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均有杀灭作用。是一般氯制剂杀灭能力的2-6倍,它作用水体后不生成有害物质(卤代有机物),机体不易产生抗药性,无残留,是一种绿色环保消毒剂,随着近年来二氧化氯价格的下降,其生产上的应用越来越普遍。
含溴消毒剂
近年来,溴类杀菌消毒剂逐步兴起,已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其典型代表物为溴氯海因、二溴海因和最新研制出的富溴。该系列消毒剂主要通过在水中形成次溴酸,降低微生物的表面张力,破坏有机物保护膜,促进卤素与病原菌蛋白质分子的亲和力,提高杀菌活性。与传统的氯制剂相比,该类消毒剂具有杀菌效力更高、广谱、药效更持久、不易挥发、对金属腐蚀性小等优点。
含碘消毒剂
水产上常用碘、碘伏和聚乙烯酮碘(PVP-I)。碘可氧化病原体胞浆蛋白的活性基团,并能与蛋白质结合,使巯基化合物、肽、蛋白质、酶、脂质等氧化或碘化,从而达到杀菌的目的。该类消毒剂亦为广谱消毒剂,对大部分细菌、真菌和病毒均有不同程度的杀灭作用。
1.2酚、醛、醇类消毒剂
酚类 如来苏儿、苯酚、复合酚可使菌体蛋白变性、沉淀或使一些氧化酶等失去活性,对细菌、真菌和大部分病素养有效,对芽孢无效。
醇类 乙醇、异丙醇等可使菌体蛋白变性,干扰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主要对细菌有效。
醛类 甲醛、戊二醛等能与蛋白质中的氨基酸结合,蛋白质变性,酶失活,对细菌、芽孢、病毒、寄生虫、藻类、真菌均有杀灭作用,其中戊二醛具有广谱、高效、速效、低毒等特点,水产上已逐渐开始使用,开发前景巨大。
1.3酸、碱类消毒剂
酸类 柠檬酸、醋酸、乳酸、甲酸、过氧乙酸可使菌体蛋白变性、沉淀或溶解,对多种细菌、真菌等均有杀灭效果。醋酸有杀虫和水质改良的功能;过氧乙酸杀菌效果好,分解产物安全,对环境无不良影响。
碱类 常用的有氧化钙(生石灰)、氢氧化铵溶液(氨水)。氧化钙与水混合生成氢氧化钙,并释放大量热,能快速溶解细菌蛋白质膜,使其丧失活力,从而杀死池中的病原体和残留于池中的敌害生物。由于价格低廉,大量用于清塘和疾病预防。
盐类 常用的包括氯化钠、碳酸氢钠、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2Na)、硫酸亚铁、硼砂等。氯化钠的水溶液可作为高渗剂,通过药浴改变病原体的渗透压,使细胞内液平衡失调,常用于防治细菌、真菌或寄生虫病;硫酸氢钠与食盐合用,常用于防治水霉病;EDTA是广谱的金属络合剂,在水产上常用作软水剂。
1.4重金属盐类
高锰酸钾、硫酸铜、汞盐、银盐等能与细菌蛋白质结合,产生蛋白盐沉淀,主要对细菌与真菌有效,对芽孢、病毒效力差。高锰酸钾为强氧化剂,通过氧化细菌体内活性基团而发挥杀菌作用,常用于池塘消毒,鱼种消毒及其它水生动物体的消毒。最近,人们又研究开发了高铁酸钾、高铁酸锶、高铁酸钡等高铁酸盐类消毒剂,比高锰酸钾氧化活性,杀菌力更强,被称为是一类具有巨大开发潜力的水产消毒剂。
1.5季铵盐类消毒剂
新洁尔灭、洗必泰、度米芬、消毒净、百毒杀等。分子结构中的疏水基团可渗入细菌胞浆膜和蛋白质层,使细菌的通透性发生变化,导致菌体内的酶、辅酶和代谢产物外漏,妨碍细菌的呼吸及糖酵解过程,并使细菌蛋白变性,具有杀菌浓度低,毒性和刺激性低,无腐蚀和漂白作用,水溶性好,性质稳定等优点,其在低浓度下抑菌,高浓度时杀灭大多数细菌繁殖体和部分病素养,但对结核杆菌、绿脓杆菌、芽孢和大部分病毒的杀灭效果较差。
1.6过氧化物类消毒剂
过氧乙酸、过氧化氢、过氧化钙、臭氧等。具有强大的氧化能力,与有机物相遇时放出新生态氧,氧化细菌体内的活性基团。这类消毒剂杀菌能力强,易溶于水,在水中分解产生氧,亦可作为增氧剂,是近年来人们公认的无公害消毒剂。
1.7染料类消毒剂
亚甲基蓝、吖啶类等可与菌体蛋白的羧基或氨基结合而影响菌体代谢。亚甲基蓝除用于杀菌、消毒外,还可用于一些原虫病(如小瓜虫病)的治疗,是被美国FDA通过的药品之一。
1.8中草药类消毒剂
利用中草药消毒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许多中草药以其效果好,价格低廉,资源丰富,毒副作用低等优点逐渐进入了水产消毒药市场。常用的有大蒜、烟草、大黄、乌桕、苦楝、五倍子、大黄、枫树叶、辣蓼、樟树叶、车前草、地锦草、菖蒲、桉树叶等。
F. 海鲜池怎么样消毒
1.自来水除氯
自然界的水都含有各种不同的化学物质,这些物质都会影响存养生物的存活率,在城市中自来水近乎中性,但含有氯,在用于海鲜存养时一定要除氯后方可使用。消除氯的方法,最简单的是晾晒法,把水预先搁置3天后再用;在缺乏光照的地方,要存放一星期才可使用。另外可采用化学法去氯,常用的去氯药品有硫代硫酸钠(俗称海波)其反应方程式为:
Na2S2O3+4CL2+5H2O====2NaHSO4+8HCL
在一般条件下,这个反应速度非常快。硫代硫酸钠在水中溶解之后,稍加搅拌,反应即可完成。硫代硫酸钠的用量要根据水中游离氯的含量而定,一般用量为10kg自来水加入1g硫代硫酸钠。
2.水的硬度及其调节
硬度和酸碱度是两个最重要的水质因素。
含有溶解的钙盐、镁盐、铁盐的水叫硬水。决定水的硬度大小的重要因素是水中金属离子的含量。当钙盐在水中的含量达到65mg/L时,称为中性水;小于65mg/L时,称为软水;大于65mg/L时称为硬水。判断硬水、软水最简易的方法是将水煮沸,若水壶底有积水碱的是硬水,否则是软水。要根据存养对象的要求,调节水的硬度。
3.水的酸碱度及其调节
酸碱度即PH值,是氢离子浓度。水中氢离子浓度的负对数叫做水的酸碱度。
根据水中氢离子的浓度,水的酸碱度可分成14个等级。
一般说来,PH<7的水叫酸性水,PH=7的水叫中性水,PH>7的水叫碱性水。测定PH值的方法有两种:其一,使用石蕊试纸和比色板,将试纸放入水中1秒后,取出色即可得知PH值。其二,采用专门的PH测定仪测定,最简易的PH测试计比钢笔稍大点,插入水中再按开关,液晶显示器即可显示出PH值。
许多毒物的毒性也随PH值的下降而增强。当水的碱性过强时,鱼的鳃组织便会受到腐蚀,从而影响鱼在海鲜池的正常生活。
在存养过程中,海鲜池中的水有时会变成混浊不清,这可能是喂养的饲料给得过多,致使残余的食物浸渍在水中,有利于细菌和病原菌的繁殖。这样会使水质恶变,产生腐臭味,并变成白色或灰白色。此时应彻底将水全部更换,清池消毒,把存养的海鲜捞出用浓度为0.3×10-6的杀菌威消毒后,再放入新配制的水箱中。同时应酌量减少饲料或停止喂食。若再发现箱底积存剩余饲料残渣,可用虹吸管及时把残渣吸出,清除干净,若换水后水仍混浊,应对海鲜池内的砂石进行一次彻底消毒。
有时因货源多,海鲜池和存养池存养的生物过多,亦会引起水变混浊,因为生物排出的粪便堆积,会使水变酸;生物的游动又使死物漂浮,使水又混又脏。
调节水的酸碱度主要是用化学药剂,最常用的是磷酸二氢钠和碳酸氢钠,在使用前要把这两种药品分别溶解在纯水中,配成1:100的溶液使用磷酸二氢钠用于降低PH值,即增大水的酸性;碳酸氢钠用于提高PH值,即增大水的碱性,使用时可根据需要把配制好的溶液逐渐滴加到水里,充分搅拌,要不断用PH纸测试,直至水的酸碱度达到要求为止。水的酸碱性的变化应控制在±0.1范围内;因为PH值剧烈变化对存养很不利。有经验的饲养管理人员,往往从海鲜的游泳方式、食欲和水色,便可大体判断水质是否变坏。一旦发现有异常,务必立即测定PH值,如果水质确实不适宜存养海鲜时,应立即换水。
4.溶解氧
鱼类、虾、贝等是用鳃呼吸水中的溶解氧,存养期若发现鱼浮头,说明水中缺少氧气,若不立即采取措施增加水中溶解氧的含量,常会导致存养池的生物全部死亡。
从生态学角度考虑,氧气对鱼类生存的影响可分为三类:水中溶解氧含量大于5.0×10-6
是鱼生存的适宜数值;在3.0×10-6~4.9×10-6之间,鱼勉强可生存;0.3×10-6~2.9×10-6 之间,不适合鱼生存。
水中溶解氧的含量受水族箱中各种有机物质的多少、气压的高低等诸因素的影响。
改良水质,增加光照时间,配备增氧装置,增加换水次数,减少存养的尾数,过滤水族箱里的水,采用水循环系统,均可增加水中溶解氧的含量。
5.毒物
在存养过程中,常常发生存养生物慢性中毒的现象,这是由于水中含有毒物所致。一般在短期内多数不会有明显的症状,通常在2-3天便会死亡。
为防止中毒,应注意不使毒物进入水族箱里,要认真检查在运鱼过程中容器有否被农药污染等。
6.换水
当水质发生以下情况时,需要将水族箱的水全部换出:1水混浊,发生异臭;2鱼鼻朝上;3鱼患病。此外即使没有出现水质恶化的现象,也要经常检查。
从养殖场或海上鱼市场等地选购来的海鲜运到城市存养,会遇到海水来源困难的问题,尤其是内陆地区,经常要更换海水,这已成为经营者一大负担。
为了解决海鲜存养的实际问题南海水产研究所广州市海神水族科技服务公司的科研人员,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养殖试验,成功地开发了闭合循环海鲜水产存养系统,解决了海鲜水产存养技术问题,经过多年的实际应用,证明了其可行性。他们还应用新技术,成功地开发了科学配制的人工海水和固体海水素,用以替代天然海水,获得较理想的效果。海鲜存养技术的新突破,为海鲜存养、经营者带来了福音。
G. 软水机加盐步骤是哪些
软水机加盐步骤:
1、新买的软水机在第一次加好软水盐以后,往盐桶里面加1-2升的自来水就可以,以帮助盐溶化。
4、软水盐的消耗量和用水量、软水指数是成正比的。
注:软水机是通过离子交换树脂去除水中的钙、镁离子,降低水质硬度。另一种技术是区别于化学离子交换法的物理软水方法,是通过高能聚合球将水中的钙镁离子打包成结晶体存在于水中,使其在水中不结垢。主要技术有纳米晶技术。软水与自来水相比,有极明显的口感和手感。
(7)杀菌除氯软水剂放多少扩展阅读:
软水机工作原理:
家用软化水设备是应用离子交换技术,通过树脂上的功能离子与水中的钙、镁离子进行交换,从而吸附水中多余的钙、镁离子,达到去除水垢(碳酸钙或碳酸镁)的目的。
使用软水,水杯、茶壶、浴缸、水斗不再滋生水垢,更容易清洗。家中的自来水管不再结水垢,热水器的使用寿命更加长,不会因为使用时间长,而热水的流量越来越小。
使用软水可使洗涤剂及肥皂等洗涤用品的使用量减少,可使水管维修费用大大减少,可使衣服的寿命比在硬水中洗涤增加32%,而且洗涤后衣服不易泛黄,白衬衫更白,蓝衬衫更蓝,颜色更鲜艳。
也可以利用纳米晶高能聚合球体,把水中钙、镁离子、碳酸氢根等打包产生不溶于水的纳米级晶体,从而抑制水垢的生产,纳米晶软水机不用电、不费水、不用盐、不用任何化学添加剂,在高效抑垢的同时保留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
H. 鱼缸里的水质怎么软化
1、常用煮沸的水调低硬度。
加入的水量与纯水不同,因煮沸水只排除碳酸化合物,内降低暂时的硬度容,不能解除硫酸化合物,氯化物等,而降代永久硬度,所以沸水只能降低硬度的1/ 3 ~ 1 / 2 ,如水的硬度为20度,要求硬度为10度,则煮沸的冷却水即可。
2、活性碳吸附水中金属离子。
通过使用活性碳来吸附水中金属离子的方法而降低水的硬度,还有杀菌和除腥味的作用。活性碳放入滤化器水中,水反复通过活性碳,也能降低水的硬度。
(8)杀菌除氯软水剂放多少扩展阅读:
鱼缸水质的注意事项:
1、换水:定期换水、水量适中。
切忌经常换或者太久不换水和每次换水水量太大。如果全部换水,突然改变了水质,它们就无法适应,使体质下降而得病。如需要沏底洗缸时,亦应留好大部分旧水,洗完缸后留下的水回到缸内后再加新水。
2、过滤:滤材稳定、勿长清洗。
不管用什么形式的过滤,已经在过滤材料上建立起来的硝化细菌群,会因为勤劳的清洗而流失,所以更换、清洗都应该每次3分之1的进行,才能保证鱼的健康如果清洗后出现水质不良,必须停食2-3天。
I. 鱼缸怎么加盐
鱼缸加盐的方法:
首先说明一个公式:长x宽x水面高/1000x0.3%=用盐量
其中: 长宽高,单位分别是毫米,获得的立方毫米,除以1000,得到立方厘米, 再乘以浓度0.3%,得到用盐量,单位是克。 而浓度0.3%是治疗一般鱼病的,下面详细讲解下浓度:
浓度为0.1-0.2%:主要用于预防,或可配合其他药物治疗外伤(运输换水途中导致的身体损伤),该种浓度可直接用于缸内,3-5天后换水1/3浓度为0.3-0.5%:主要用于鱼病治疗,如白点病等常见细菌性病症,用于前期鱼病,配合其他药物,药浴时间为30分钟左右。
浓度0.6%以上:主要用于急性短期治疗,一般用于重症鱼病,配合其他药物,药浴时间约为10分钟或以下。如果按0.3%的浓度,100L水约300克盐,1L水3克盐。具体在使用时酌情添加,随时关注鱼的情况。
(9)杀菌除氯软水剂放多少扩展阅读:
养鱼加盐的注意事项
1、一般治疗鱼病的话,放盐比例是千分之三~千分之五,也就是一百升水加300-500克盐。以此类推。水缸的盐度控制要达到0.3%~0.5%才会具备调节渗透压的作用,而这个范围的浓度对大多数的鱼儿是非常安全的。
注意:
1)加盐都是指在容器只调配好盐度后注入鱼缸,而不是住鱼缸的淡水中直接倒盐(新开缸除外)。
2)有些鱼类,比如鲶鱼或是软水鱼类对氯化钠很敏感,要小心使用。
3)混养珊瑚最好加珊瑚盐,只养小丑鱼可以加小丑盐,其它可以加普通海水素。
2、在选择盐的种类的上面最好使用粗盐或者水族专用盐,不可以使用含有添加剂的调味盐,例如加碘盐。不可以直接将盐加入鱼缸中,应先将延事先溶解后再添加。
3、平常饲养鱼类不需要特别加盐,一般只有在鱼生病需要治疗时才下盐。每次换水都加盐会降低鱼调节渗透的能力,结果等到真正生病了,加盐的效果就会变差。而且若是在没有控制水质的情况下再度加盐,水质会二次遭受破坏。
4、大多数的鱼友在该加盐的时都不敢多下,如果水中的盐分太淡,只能减缓细菌的繁殖,并不能将其完全消灭;但如果盐度过浓也会对鱼造成伤害,所以盐的浓度要掌控好才行。注意,盐的浓度高过1%时,即使时间很短也会使鱼儿出现不良反应。
5、虽然盐水可以有效的消灭一些生物,但加盐的水却不利淡水鱼的伤口愈合。建议平时养鱼不要习惯用盐,否则当病菌适应高盐度的水之后,就没有消灭和抑制作用了。
J. 水里含氯会影响发酵吗
超过一定量的氯,本身也会对人体产生许多危害,且带有难闻的气味,俗称“漂白粉味”。
现在,大多数的专家达成共识,使用氯化水和饮用水中有氯化物的确和得癌几率有一定的关系。
添加氯,作为一种有效的杀菌消毒手段,仍被世界上超过80%的水厂使用着。所以,市政自来水中必须保持一定量的余氯,以确保饮用水的微生物指标安全。
氯
但是,当氯和有机酸反应,就会产生许多致癌的副产品,比如三卤甲烷等。
超过一定量的氯,本身也会对人体产生许多危害,且带有难闻的气味,俗称“漂白粉味”。
现在,大多数的专家达成共识,使用氯化水和饮用水中有氯化物的确和得癌几率有一定的关系。
氯元子结构
美国威斯康辛州医院研究人员发现:自来水中的游离余氯及衍生物“三氯甲烷、四氯化碳等致癌、致突变物”,除了饮用从口中进入人体外,还有很大一部分是在人们洗脸、洗手、漱口、从皮肤、毛孔、毛发进入人体。
据报道,水中余氯及其有毒有害物,80%以上是从皮肤进人体。因此,水中余氯、杂质及管道、水箱等对水质污染已严重影响人类健康。
1974年荷兰Rook和美国Belier首次发现预氯化和氯消毒过的水中存在三卤甲烷(THMS)、氯仿等消毒副产物(DBPS),而且具有致癌、致突变作用。
80年代中期,人们又发现另一类卤乙酸(HAAS),致癌风险更大,例如氯仿、二氯乙酸 (DCH)和三氯乙酸(TCA)的致癌风险分别是三氯甲烷的50倍和100倍。
迄今,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已在水源中检测出2221种有机污染物,而在自来水中发现65种,其中致癌物20种,致突变物56种。
氯实验
用含氯的消毒药剂对自来水进行消毒杀菌,价廉、效果好、操作方便,深受欢迎,全世界通用。但是氯对细菌细胞杀灭效果好,同样,对其他生物体细胞、人体细胞也有严重影响。
将自来水加以煮沸,一种致癌物质的三卤甲烷将比冷水增加3-4倍,因此我们每日所饮用的咖啡、茶或汤,经加温沸饮用后;我们的体内既增加了3-4倍的致癌物。
自来水中氯对人体的危害
在日常生活中所饮用的自来水,必需先将其水中残留的毒素(自来水中余氯)予以完全清除。
自来水原本应该是一种既方便又安全的饮用水,为了要抑制水中之细菌,在处理水过程中加入氯。
但,最近科学家已发现证实加氯於水中后,氯与水中之有机物化合产生三卤甲烷之致癌物质。
水愈脏,加氯愈多,产生之三卤甲烷也愈多,此种化合物用煮沸后不能去除。
外用自来水中的氯,对任何有毛细孔如皮肤、鼻孔、口腔、肺部、毛发、眼睛、肉类蔬果菜等氧化表层,有更直接性的危害 ; 因为氯很容易快速被上述物体快速吸收。
儿童幼嫩的皮肤和毛发对此最为敏感,科学研究证明:氯不仅可经由食物的摄取,也经皮肤吸收而对人体产生影响,包括膀胱癌、肝癌、直肠癌、心脏疾病、动脉硬化、贫血症、高血压和过敏等症状,这都是和氯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