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净水器检测中的耗氧量是什么意思
荣事达净水器为您解答:耗氧量大,说明水中的有机物含量高。耗氧量的测定内,随水样中容还原物质及测定方法不同,其测定值也不同。这是应为在测定耗氧的过程中,避免不了会有部分无机物参与反应。
通常耗氧量有两种方法:
1:高锰酸钾法
用高锰酸钾法测得的耗氧率较低,不能将水样中所有的氧化物充分氧化
2:重络酸钾法
用重络酸钾法测得的氧化率高,再现性比较好,适合于测定水中有机物的总量。
❷ 如何检测水的耗氧量的方法
通常耗氧量有两种方法:
①重铬酸钾法
用重铬酸钾测得的耗氧量,通常记作。重铬酸钾氧化率高,再现性也较好,适合于测定水中有机物的总量。
②高锰酸钾法
用高锰酸钾法测得的耗氧量,通常记作。高锰酸钾法氧化率较低,不能将水样中所有的氧化物充分氧化。
水的耗氧量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用强氧化剂处理水样时所消耗氧化剂的量,以来表示。
水的耗氧量大,说明水中的有机物含量高。耗氧量的测定,随水样中还原物质及测定方法不同,其测定值也不同。这是因为在测定耗氧的过程中,避免不了会有部分无机物参与反应。
❸ 测定耗氧量的方法
耗氧量定义为水中生物呼吸和非生物氧化所消耗溶解氧的数量。
耗氧量大小反应了水中微生物和一些具有还原性的化合物对溶解在水中的氧的消耗程度。测定耗氧量的意义就在于判断水体微生物和还原性物质是否超标。
联系生活来说,比如我想在某池塘养鱼,那么我可能需要进行耗氧量测定。因为如果水体耗氧量很高,则说明微生物和还原性物质含量很高,而它们会消耗水中的溶解氧,则水中的含氧量就会很低那可能的结果就是鱼死掉。
❹ 水质耗氧量检测问题
没找到省会城市的水质
给你个饮用水水质标准吧
老板让你查这个,不花点银子是几乎查不到的
再给点《城市供水水质标准》你吧
2005年2月,建设部批准《标准》。2005年2月5日建设部公告(第311号)发布行业产品标准《城市供水水质标准》CJ/T206-2005。自2005年6月1日起实施。
1《标准》读解
1.1《标准》编号的意义
《城市供水水质标准》CJ/T206-2005是建设部城镇建设行业标准。《标准》的编号为CJ/T206-2005
CJ 为建设部行业标准代号
T 为推荐性标准
206 为标准发布顺序号
2005 为标准发布的年号
1.2 《标准》适用范围
《标准》适用于城市供水。城市,按我国行政建制设立的直辖市、市、镇。我国现有城市660个,镇20000多个。
城市供水包括公共集中式供水,主要是城镇供水企业;城镇企事业等单位自建的供水设施,主要向本单位供应的用水。
《标准》仅适用于城市供水供给的生活饮用水
《标准》适用于供水企业或单位自建的净水厂的出厂水、管网水、二次加压后的水和用户龙头水。
1.3 《标准》对城市供水水质的要求
1.3.1 水中不得含有致病微生物
微生物是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生物的总称。水中的微生物主要有细菌、病毒和原生动物。饮用水受到微生物污染,可直接或间接地引发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爆发和流行。世界卫生组织(WHO)《饮用水水质准则》(第二版〉,和最新的第三版,特别强调,根据不发达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控制饮用水中微生物是极端重要的,绝对不能让步。
美国从1976年-1994年由饮用水引发的流行疾病统计 表(1)
致病原因 爆发次数 爆发比例(%) 致病人数(人) 致病比例(%)
细菌 48 11.6 15715 3.0
病毒 25 5.9 12169 2.3
原生动物 101 24.5 435776 82.4
化学物质 33 8.0 3886 0.8
不明原因 207 50.0 61169 11.5
共计 414 100 528737 100
1.3.2 水中所含化学物质和放射性物质不得危害人体健康
我国水污染普遍和严重,水中污染物不可避免的将随着饮用水进入人体。通过对39个城市水源水质和供水水质的现状调查资料,结合《标准》引用的地表水 GB3838-2002和地下水GB/T14848-93中的有害物质,筛选出在水源和饮用水中常检测到的有害物质共72项,列入了《标准》检验项目的毒理学指标中。
水源水质受地域和地质条件可能使水中含低量的放射性物质,以总α、总β列入《标准》。
1.3.3 水的感官性状良好
饮用水的感官性状无异臭异味,用户可以接受是目前各国水质标准的要求,当前社会经济发展,民众生活水平和环境意识的普遍提高,用户对臭味的警觉和敏感性增加,对饮用水中异臭异味的抱怨增多。目前检验饮用水臭味的量化方法,除臭除味技术和致臭味的诊断难点较多,在确保水质安全的前提下关注和改善水的感官性状也是很需要的。
《标准》提出的供水水质要求,是符合WHO《生活饮用水水质准则》第二版和第三版的基本精神,对饮用水保障公众健康是必需的。
1.4《标准》水质检验项目的性质和分类
《标准》水质检验项目分为常规检验项目表1和非常规检验项目表2两部份。常规检验项目为42项;非常规检验项目为61项。《标准》总计检验项目为103项。(以单项计,不包括总量)
《标准》表1和表2项目按指标分类及其水质性质项目数见表2
《标准》103项的性质和分类统计表(2)
注:A常规检验;B非常规检验
1.5 《标准》常规检
❺ 纯化水全项检测每项各多久检测一次
根据GMP认证的要求必须日检,但是考虑到具体的工作比较复杂,所以日检查的以在线仪表检测为主,一般的一个月要全检查一次
❻ 中国药典纯化水检验标准
中国药典纯化水检验标准
随着国家对医药卫生标准化管理进程,医药行业GMP进程的加快,对医疗用水和工艺用水的要求逐步提高,水的质量成为药品生产质量控制的关键。
纯化水是医疗机构制剂乃至药物制剂行业中用途最广、用量巨大的一种原料及清洗剂,它的质量控制尤为重要,是直接关系到药品质量的首要因素以及过程介质,一直被《中国药典》所收载。
纯化水检测检验依据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该药典每五年更新一次,对纯化水的整体要求也越来越严格。生产企业必须确保纯化水的质量符合药典要求,但药典对于纯化水的规定其实也只是最低水平,满足了药典的标准不一定就能保证符合企业预期用途的要求。目前,纯化水检测的检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二部。
中国药典纯化水检验检测机构
中科检测
熟悉纯化水检测相关标准和检测项目要求,可提供专业、可靠的纯化水检测服务,包括医药纯化水,灭菌纯化水,医用纯化水等,出具专业可信的纯化水检测报告。
纯化水检测项目包括
性状、pH值、硝酸盐、硝酸盐、氨、电导率、总有机碳、易氧化物、不挥发物、重金属、细菌内毒素、微生物限度(需氧菌总数)等
纯化水在生产、贮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非常容易被微生物污染,而微生物或其代谢产物会严重影响药品质量,引起不良后果。因此,对水质的日常检测是质检部门的一个重要工作。
❼ 净水器检测中的耗氧量是什么意思
荣事达净水器为您解答:耗氧量大,说明水中的有机物含量高。耗氧量的测定,随水样中还原物质及测定方法不同,其测定值也不同。这是应为在测定耗氧的过程中,避免不了会有部分无机物参与反应。
通常耗氧量有两种方法:
1:高锰酸钾法
用高锰酸钾法测得的耗氧率较低,不能将水样中所有的氧化物充分氧化
2:重络酸钾法
用重络酸钾法测得的氧化率高,再现性比较好,适合于测定水中有机物的总量。
❽ 水质检测耗氧量酸性高锰酸钾滴定法
首先1:3是比较粗略的,不是很精确。其次,因为测定耗氧量,溶液中溶解的微量氧气会影响测定结果,所以一直要煮沸。前面水分蒸发是必然,沸腾赶走氧气也是必然,所以就合一步了。后面在家睡至400ml,我想你可以加煮沸后冷却好的水,这样水不含氧气,我觉得加入就可以直接用。
❾ 纯化水质量标准
纯化水质量标准
纯化水质量标准。相信大家对纯化水并不陌生,纯化水就是不含有任何添加剂的纯净水,纯化水是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检查出来的。接下来就由我带大家了解纯化水质量标准的相关内容。
1、酸碱度:取本品10ml,加甲基红指示液2滴,不得显红色;另取10ml,加溴麝香草酚蓝指示液5滴,不得显蓝色。
2、氯化物、硫酸盐与钙盐:取本品,分置三支试管中,每管各50ml第一管中加硝酸5滴与硝酸银试液1ml,第二管中加氯化钡试液2ml,第三管中加草酸铵试液2ml,均不得发生浑浊。
3、蒸馏法,按蒸馏器皿可分为玻璃、石英蒸馏器,金属材质的有铜、不锈钢和白金蒸馏器等。按蒸馏次数可分为一次、二次和多次蒸馏法。此外,为了去掉一些特出的杂质,还需采取一些特殊的措施。
纯水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H2O,具有一定结构的液体,虽然它没有刚性,但它比气态水分子的排列有规则得多。在液态水中,水的分子并不是以单个分子形式存在,而是有若干个分子以氢键缔合形成水分子簇( H2O),因此水分子的取向和运动都将受到周围其他水分子的明显影响。
对于水的结构还没有肯定的结构模型,被大多数接受的主要有3 种:混合型、填隙式和连续结构(或均匀结构)模型。
药典纯化水质量标准是什么
中国药典规定纯化水需要检测TOC,电导率,微生物限度,硝酸盐,酸碱度,重金属,pH等检项,不同检项的检测频率,合格限也不同。像TOC的合格限是500ppb。
纯化水设备特点
1、产水水质符合相关药典要求,运行稳定;
2、多种消毒方式可选:活性炭巴氏消毒、CIP清洗系统、分配系统臭氧杀菌、分配系统巴氏消毒;
3、单双管路设计:产水和回水循环分管路运行,降低系统死角,避免微生物滋生;
4、新型流量计仪器和取样阀开关,方便检查、操作和取样卫生。
5、优选品质配件加工制造,选材重品质,先进加工工艺制造。
6、智能化电控控制系统,,减少机械故障,更安全。
7、设备制造生产图纸化,标准化,流程化,保障设备质量。
8、专利工艺设计,占地面积小,操作维护方便。
纯净水饮用标准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于1998年4月发布了GB173223-1998《瓶装饮用纯净水》和GB17324-1998《瓶装饮用纯净水卫生标准》。在这两个标准中,共设有感观指标4项、理化指标4项、卫生指标11项。
1、感观指标
感观指标包括色度、浊度、臭味、肉眼可见物。这几个指标是纯净水质量控制中最基本的指标,其制定的标准值参照了饮用水(即自来水)的标准,而大多厂家生产纯净水的水源是自来水,又经过粗滤、精滤和去离子净化的流程,因此,一般纯净水都能达到国家标准所要求的数值。
2、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中较重要的是电导率和高锰酸钾消耗量。电导率是纯净水的特征性指标,反映的是纯净水的纯净程度以及生产工艺的控制好坏。由于生活饮用水不经过去离子纯化的过程,因此是不考察此项指标的。而对于纯净水来说“纯净”是其最基本的要求,金属元素和微生物过高,都会导致电导率偏高。所以,电导率越小的水越纯净。
还原性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被高锰酸钾氧化时所消耗的氧毫克数,它考察的主要是水中有机物尤其是氯化物的含量。GB17323-1998《瓶装饮用纯净水》中规定,饮用纯净水中高锰酸钾消耗量(以O2计)不得超过1.0mg/L。如果高锰酸钾消耗量偏高,有可能水中有微生物超标,也可能是一些厂家为防止微生物超标而增加消毒剂ClO2的量,从而产生一些新的有机卤代物,在这种情况下,一般游离氯也会超标。
国标卫生指标中还有一项重要指标为亚硝酸盐含量。亚硝酸盐主要来源于水源附近土壤中的硝酸盐,盐碱地、大量施用硝酸盐肥料以及缺钼的土壤中硝酸盐含量更高。在国标中规定亚硝酸盐不得超过0.002mg/L。
3、微生物指标
微生物指标在国标中规定了菌落总数、大肠菌群、致病菌和霉菌、酵母菌4项。从近几年对纯净水检测的情况看,微生物指标是比较容易超标的指标之一。这是由于微生物污染体现在纯净水在生产加工、运输和销售过程等各个环节上。
在生产加工中,工人不注意个人卫生,回收瓶的清洗、消毒不严格,甚至一些厂家为降低成本,回收瓶盖再次使用,由于回收瓶盖的变形,造成瓶口不密封都有可能引起微生物污染。微生物的超标反映出水的污染程度。其中大肠杆菌达到一定指标,会引起人体腹泻。
致病菌包括沙门氏菌、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乙型链球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污染的水会引起急性肠道传染病,出现腹泻发热等症状;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的肠毒素会引起人体中毒,出现急性胃肠道症状,甚至危及生命;
乙型链球菌则是造成人体化脓性炎症的主要病原菌;霉菌和酵母菌普遍分布于自然界,在食物中生长的霉菌在繁殖过程中吸取了食品的营养成分使食品的营养价值降低,并且散发异味,影响食品的感官,尤其是霉菌生长的过程中产生的毒素会引起人体慢性中毒,严重者会导致癌症。
4、金属指标
金属元素指标在标准中规定了铅、砷、铜的含量,铅、砷要求不得超过0.1mg/L,其主要来源于受人类活动所影响的环境,包括土壤、河流的污染等等。铅、砷为有毒有害元素,铅可由呼吸道或消化道进入人体并蓄积在人体内,
当血液中含铅量为0.6~0.8mg/L时就会损害内脏,而砷的化合物会引起中毒,因此,它们的含量应该越小越好,而铜在标准中规定不得超过1.0mg/L,虽然铜不是有害元素,但也不是多多益善的物质,对于纯净水来说,更是衡量其纯净程度的标志之一。
5、有机物指标
有机物指标在国标中主要体现为三氯甲烷(氯仿)和四氯化碳含量的规定。由于桶装纯净水的质量问题主要集中在微生物检测超标上,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不少
厂家不是从生产工艺、质量管理入手,而是仅仅通的量来试图解决纯净水的微生物污染问题,常用的消毒剂多为含氯消毒剂如二氧化氯等。桶装纯净水由于加氯消毒可产生一些新的有机卤代物,主要成分是三氯甲烷(氯仿)和四氯化碳及少量的一氯甲烷、一溴二氯甲烷、二溴一氯甲烷以及溴仿等,统称为卤代烷。
经检测,经过加氯消毒的饮用水、自来水中卤代烷含量一般高于水源水。其中以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含量较高,对人体存在一定危害,如果长期饮用氯仿和四氯化碳超标的纯净水,严重时会导致肝中毒甚至癌变。为了保护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在国标GB17324-1998中明确规定:饮用纯净水中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的含量分别不得超过0.02mg/L、0.001mg/L。
纯净水与纯水的主要区别是:
从学术角度讲,纯水又名高纯水,是指化学纯度极高的水,其主要应用在生物、 化学化工、冶金、宇航、电力等领域,但其对水质纯度要求相当高,所以一般应用最普遍的还是电子工业。例如电力系统所用的纯水,要求各杂质含量低达到“微克/升”级。
在纯水的制作中,水质标准所规定的各项指标应该根据电子(微电子)元器件(或材料)的生产工艺而定(如普遍认为造成电路性能破坏的颗粒物质的尺寸为其线宽的1/5-1/10),但由于微电子技术的`复杂性和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繁多,至今尚无一份由工艺试验得到的适用于某种电路生产的完整的水质标准。电子级水标准也在不断地修订,而且高纯水分析领域的许多突破和发展,新的仪器和新分析方法的不断应用都为制水工艺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在高纯水的国家标准为:GB1146.1-89至GB1146.11-89[168],目前我国高纯水的标准将电子级水分为五个级别:Ⅰ级、Ⅱ级、Ⅲ级、Ⅳ级和Ⅴ级,该标准是参照ASTM电子级标准而制定的。
高纯水的水质标准中所规定的各项指标的主要依据有:1.微电子工艺对水质的要求;2.制水工艺的水平;3.检测技术的现状。
高纯水的生产过程中,水中的阴、阳离子可用电渗析法、反渗透法及离子交换树脂技术等去除
水中的颗粒一般可用超过滤、膜过滤等技术去除
水中的细菌,目前国内多采用加药或紫外灯照射或臭氧杀菌的方法去除
水中的TOC则一般用活性炭、反渗透处理。
在高纯水应用的领域中,水的纯度直接关系到器件的性能、可靠性、阈值电压,导致低击穿,产生缺陷,还影响材料的少子寿命,因此高纯水要求具有相当高的纯度和精度。
高纯水不能作为饮用水的原因主要是,天然水中溶解的气体主要有O2、CO2、SO2和少量的CH4、氡气、氯气等,在高纯水的生产过程中,还必需去除这类的气体。为了有效的去除杂质,在生产高纯水的过程中,加入了一些化学杀菌剂,如甲醛、双氧水、次氯酸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