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空气中,不同温度下纯化水的密度
http://wenku..com/view/227ad1513c1ec5da50e2707d.html
如果能满足你的解答要求,请采回纳。谢谢!答
2. 纯水的密度是多少呢
水在常温下为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在标准大气压下(101.325kPa),纯水的沸点为100℃,凝固点为:0℃。纯水在4℃时的密度为1.0000g/cm3。常温下水的离子积常数Kw=1.00×10-14;纯水的理论电导率为0.055μS/cm。
在液态水中,水的分子并不是以单个分子形式存在,而是有若干个分子以氢键缔合形成水分子簇(H2O),因此水分子的取向和运动都将受到周围其他水分子的明显影响。对于水的结构还没有肯定的结构模型,目前被大多数接受的主要有3种:混合型、填隙式和连续结构(或均匀结构)模型。
水的生成焓很高,ΔfHmθ=-285.8kJ/mol,所以热稳定性好,在2000K的高温下其离解不足百分之一;比热容大:75.3J/(mol·℃)能很好地起到调节温度的作用。
很多常见气体可以溶解在水中,如氢气、氧气、氮气、二氧化碳、惰性气体等,这些气体的溶解度与温度、压力、气相分压等因素有关。
3. 20度水的密度是多少
密度是1g/cm³,10³千克/立方米(t=4℃);
水是无色无味液体,地球有72%的表面被水覆盖。水在空气中含量虽少,但却是空气的重要组分。固态水(冰)的密度(916.8kg/m3)比液态水的密度(999.84kg/m3)小,因而冰会漂浮在水面上,水结冰时体积略有增加。
水分子是极性的,即水分子的正负电荷中心不重合,这使得水成为一种很好的溶剂。儿童体内有80%的水,老人体内则有50-60%,正常中年人体内则有70%的水。
自源说认为地球上的水来自于地球本身。地球是由原始的太阳星云气体和尘埃经过分馏、坍缩、凝聚而形成的。
凝聚后的这些星子继续聚集形成行星的胚胎,然后进一步增大生长而形成原始地球。地球起源时,形成地球的物质里面就含有水。
在地球形成时温度很高,水或在高压下存在于地壳、地幔中,或以气态存在于地球大气中。后来随着温度的降低,地球大气中的水冷凝落到了地面。
4. 常温下水的密度是多少(急啊———)
水0.998g/cm3(1.0g/cm^3)(20度)
网络上有
5. 蒸馏水的密度是多少
蒸馏水的密度与纯净水的密度相当,为10³千克/立方米。
蒸馏水指经过蒸版馏、冷凝操作的水,蒸二次权的叫重蒸水,三次的叫三蒸水 。低耗氧量的水,加入高锰酸钾与酸工业蒸馏水是采用蒸馏水方法取得。
蒸馏水是无色无味液体,蒸馏水在3.98℃时达到最大密度(999.97kg/m3),不像其他液体的最大密度出现在熔点。水分子是极性的,即水分子的正负电荷中心不重合,这使得不含杂质的蒸馏水成为一种很好的溶剂。
(5)纯化水20度的密度是多少扩展阅读:
蒸馏水的制作用到蒸馏工艺,而蒸馏为一种热力学的分离工艺,它利用混合液体或液-固体系中各组分沸点不同,使低沸点组分蒸发,再冷凝以分离整个组分的单元操作过程,是蒸发和冷凝两种单元操作的联合。
与其它的分离手段,如萃取、过滤结晶等相比,它的优点在于不需使用系统组分以外的其它溶剂,从而保证不会引入新的杂质。
6. 纯水在20℃时的密度是多少!
7. 4度水与20度的水的密度分别是多少谢谢大家!急!!!
我觉得排水法本身就很难做得很精确,密度差一点不如排水量不准的误差。内
不过这是个问题,大家继续查啊容。
7-19更新: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的《工程热力学》附表1里有这个数:20度饱和水的比容为0.0010017m3/kg,自己计算一下,可知其密度为998.3kg/m3
故我们可知,水的密度如果按1来计算,误差仅为千分之一左右。考虑一下你的仪器,有千分之一的精确度么?
8. 20摄氏度时纯水的密度是多少毫升每克
1毫升=1克
9. 超纯水20度的情况下用比重计测,密度是多少
酒精比重计测量甲醇含量 一般要求不高的情况下,按温度20度计算(20度时酒精比重计测出的比重就是甲醇的浓度,)温度每高三度浓度就减去1%,相反每低三度时就加1%。以此类推。 酒精浓度测试仪 有一种专门通过测量密度的波美计
10. 水在20摄氏度时的密度是多少
在4℃时,水的密度为什么最大?这里介绍一种比较常见的解释. 我们知道水的密度比冰的密度大,这是因为液态的水在凝固成冰的时候,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使分子按一定的规则排列,每个分子都被四个分子所包围,形成一个结晶四面体.这种排列方式是比较松散的,使得冰晶体中的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大于液态水中的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在液态水中,分子的排列比较混乱,不像冰中的分子那样,按一定的规律排列.分子在液态中的运动虽然比在冰中更自由,但分子与分子间的平均距离比在冰中更小,所以水的密度比冰的密度大. 用X射线研究液态水的结构时,发现液态水中在一定程度上还保留着非常微小的冰的晶体.根据推算,在接近0它的水里,约包含着0.6%的这种微晶体.当温度逐渐升高时,这种微晶体逐渐地被破坏,由于这种微晶体具有较小的密度,所以微晶体的被破坏就会引起密度的增加.因此,在水中有两种使密度改变的效应:①使密度变小的效应.当温度升高的时候,水分子的热运动更剧烈了,分子间的距离变大了i因而引起密度的减小.②使密度变大的效应.当温度升高时,水中的微晶体逐渐地被破坏,引起密度的增大.在4C以上,水的温度升高时,第十种效应占优势,水的密度减小,体积增大.在4℃以下,水的温度升高时,第二种效应占优势,水的密度增大,体积减小.因此,水在4℃的时候,密度最大,这就是水的:密度反常变化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