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纯水的电导率是多少
纯水分为:工业纯水和饮用纯水工业纯水:在25摄氏度中,1。普通纯水:EC=1~10us/cm;2。高纯水:EC=0.1~1.0us/cm;3。超纯水:EC=0.1~0.055;饮用纯水:EC=1~10us/cm(国家标准)
希望我的答案能帮到您,如果觉得可以,请采纳哦,谢谢……
❷ 水的电导率是
电导率是表征水导电能力的指标,单位为μS/cm,指截面积为1cm2的两个平板电极在相距1cm时水中的电导值。水中的含盐量越高,电导率也越高。
水中不同离子对导电性能的影响不尽相同,单一离子的浓度与电导率呈正比,多种离子混合物的浓度与其电导率仅呈正相关性而不呈正比。
溶解性固体中能溶解出电离子的物质对电导率有直接的影响,电离度较低的弱电解质对电导率的影响很小。例如,水中硅酸盐含量一般不对电导率产生作用。
在接触空气过程中,高纯水中溶入的二氧化碳气体致使电导率上升。因此,高纯水的电导率应在线密闭条件下进行检测。
高纯水电导率
对于高纯水而言,由于水分子自身的解离,会导致一定的电导率,在25℃条件下的最高纯水电阻率为18.2MΩ·cm。 电阻率是表征水体导电能力的另一指标,单位为MΩ·cm。
指截面积为1cm2的两个平板电极在相距1cm时水中的电阻值。电阻率与电导率呈倒数关系。为了提高水的导电性能表征精度,电导率高于1μS/cm时可用电导率表征,电导率小于1μS/cm时用电阻率表征。
❸ 什么是水的电阻率和水的电导率如何测量
水的电阻率是指某一温度下,边长为1cm正方体的相对两侧间的电阻,单位为Ω.cm或MΩ.cm.电导率版为电阻权率的倒数,单位为S/cm(或μs/cm).
水的电阻率(或电导率)反映了水中含盐量的多少.是水的纯度的一个重要指标,水的纯度越高,含盐量越低,水的电阻率越大(电导率越小).
水的电阻率(或电导率)受水的纯度、温度及测量中各种因素的影响,纯水电阻率(或电导率)的测量是选择动态测量方式,并采用温度补偿的方法将测量值换算成25℃的电阻率,以便于进行计量和比较.
测量电阻率或电导率时,将电导电极或测量装置与制水系统相连接.通水将管道测量装置与电导池中的气泡驱尽,调节水流速(一般不低于0.3m/s),并在电 导池出口安装温度计,按仪器说明书操作电导率仪(预热、调零、校正及测量),待仪器读数稳定后,记录水温和电导率值.在线测量应该使用带温度计补偿的电导率仪,可以直接读出25℃的电导率值.电导率的倒数为电阻率值.
❹ 纯水的电导率和电阻率的区别
电导率和电阻率是互为倒数的关系。
超纯水电阻率25摄氏度是:为18.2兆欧/厘米
亦为
电导率就是0.055微西门子每厘米(1/18.2)。
❺ 纯水的电导率是多少
在25摄氏度时的电导率:
一、工业纯水:
1、普通纯水:EC=1~10us/cm;
2、高纯水:EC=0.1~1.0us/cm;
3、超纯水:EC=0.1~0.055;
二、饮用纯水:
EC=1~10us/cm(国家标准)。
概念
纯水是具有一定结构的液体,虽然它没有刚性,但它比气态水分子的排列有规则得多。在液态水中,水的分子并不是以单个分子形式存在,而是有若干个分子以氢键缔合形成水分子簇( H2O),因此水分子的取向和运动都将受到周围其他水分子的明显影响。对于水的结构还没有肯定的结构模型,目前被大多数接受的主要有3 种: 混合型、填隙式和连续结构(或均匀结构)模型。
相关指标
在我国桶装饮用水市场上,主要有纯净水、矿泉水、泉水和天然水、矿物质水等,由于矿泉水、泉水等受资源限制,而纯净水是利用自来水经过一定的生产流程进行生产,因此市场上老百姓饮用最多的还是纯净水,纯净水的质量和老百姓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为此,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于1998年4月发布了GB173233-1998《瓶装饮用纯净水》和GB17324-1998《瓶装饮用纯净水卫生标准》。在这两个标准中,共设有感观指标4项、理化指标4项、卫生指标11项。
感观指标
感观指标包括色度、浊度、臭味、肉眼可见物。这几个指标是纯净水质量控制中最基本的指标,其制定的标准值参照了饮用水(即自来水)的标准,而大多厂家生产纯净水的水源是自来水,又经过粗滤、精滤和去离子净化的流程,因此,一般纯净水都能达到国家标准所要求的数值。
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中较重要的是电导率和高锰酸钾消耗量。电导率是纯净水的特征性指标,反映的是纯净水的纯净程度以及生产工艺的控制好坏。由于生活饮用水不经过去离子纯化的过程,因此是不考察此项指标的。而对于纯净水来说“纯净”是其最基本的要求,金属元素和微生物过高,都会导致电导率偏高。所以,电导率越小的水越纯净。
高锰酸钾消耗量是指1L水中还原性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被高锰酸钾氧化时所消耗的氧毫克数,它考察的主要是水中有机物尤其是氯化物的含量。GB17323-1998《瓶装饮用纯净水》中规定,饮用纯净水中高锰酸钾消耗量(以O2计)不得超过1.0mg/L。
如果高锰酸钾消耗量偏高,有可能水中有微生物超标,也可能是一些厂家为防止微生物超标而增加消毒剂ClO2的量,从而产生一些新的有机卤代物,在这种情况下,一般游离氯也会超标。
基本标准
高纯水的国家标准为:GB1146.1-89至GB1146.11-89[168],目前我国高纯水的标准将电子级水分为五个级别:Ⅰ级、Ⅱ级、Ⅲ级、Ⅳ级和Ⅴ级,该标准是参照ASTM电子级标准而制定的。
高纯水的水质标准中所规定的各项指标的主要依据有:
微电子工艺对水质的要求;
2.制水工艺的水平;
3.检测技术的现状。
反渗透机理
1、优先吸附细孔模型:弱点干态电镜下,没发现孔。湿态膜标本不是电镜的样品。
2、溶解扩散模型:不认为有孔。
3、干闭湿开模型,上个世纪,1993年提出了“干闭湿开”反渗透模型,统一了两个最经典的反渗透机制模型,细孔模型,溶解扩散模型。
干闭湿开模型简述:膜干时收缩,孔闭合,电镜下膜“致密无孔”,称“干闭”;湿态时,膜溶胀,孔被溶剂撑开,生成动态活膜孔,叫“湿开”。合起来称“干闭湿开反渗透模型”。
❻ 纯水,超纯水,纯化水的水质一般以电阻率为多少
纯水,超纯水,纯化水的水质一般以电阻率为多少
纯水分为:工业纯水和饮专用纯水
工业纯水:在25摄氏度中属,电导率为:
1。普通纯水:EC=1~10us/cm;
2。高纯水:EC=0.1~1.0us/cm;
3。超纯水:EC=0.1~0.055;
饮用纯水:EC=1~10 us/cm(国家标准)
电导率:水的导电性即水的电阻的倒数,通常用它来表示水的纯净度。
❼ 纯净水的电导率
1s/cm=100s/m
1us/cm=10^(-4)s/m
电导率的基本单位是西门子(S),原来被称为姆欧,取电阻单位欧姆倒数之意1us/cm=10^(-4)s/m在这个公式上再乘以单位长度就可以了
纯净水导电率[(25±1) °C]
微西门子每厘米.一般称微西每厘米.us/cm.纯净水的电导率一般在10以下.
❽ 理论纯水的电导率是多少啊
纯水的电导率 即使在纯水中也存在着H+和OH-两种离子,经常说,纯水是电的不良导体,但是严格地说水仍是一种很弱的电解质,它存在如下的电离平衡:H2O←→H++OH或2H2O←→H3+O+OH- 其平衡常数:KW=[H+].[OH-]/H2O=10-14 式中KW称为水的离子积[H+]2=[OH-]2=10-14 ∴[H+]2=[OH-]2=10-7 lH2O,0=λOH-,0=349.82+198.6=548.42S/cm.mol2 已知水的密度d25℃/H2O=0.9970781cm3 故原有假设为1的水分离子浓度只能达到0.99707.实际上是仅0.99707份额的水离解成0.99707.10-7的[H+]和[OH-],那么离解后的[H+]和[OH-]电导率的总和KH2O用下式求出:KH2O=CM/1000λH2O=(0.99707.10-7/1000).548.42=0.05468μS.cm-1≈0.054μS.cm-1 ∴ρH2O=1/KH2O=1/0.05468×10-9=18.29(MΩ.cm)≈18.3(MΩ.cm) 由水的离子积为10-14可推算出理论上的高纯水的极限电导为0.0547μS*cm-1,电阻为18.3MΩ.cm(25℃).水的电导率的温度系数在不同电导率范围有不同的温度系数.对于常用的1μS*cm-1的蒸馏水而言大约为+2.5%-1.
❾ 电导率高低与水质有什么关系
水溶液的电导率高低相依于其内含溶质盐的浓度,或其它会分解为电解质的化学杂质。水样本的电导率是测量水的含盐成分、含离子成分、含杂质成分等等的重要指标。水越纯净,电导率越低(电阻率越高)。水的电导率时常以电导系数来纪录;
电导系数是水在 25°C 温度的电导率。 电导率与水质好坏没有关系,电导率越低,其水质情况越好的说法是不对的,电导率低说明水中的导电离子少。并不一定水质就好,比如有机物他不导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