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常规玻璃仪器的洗涤方法
实验室中常用的烧杯,锥形瓶量筒和离心管等用毛刷蘸洗涤剂刷洗再用自来回水冲洗干净,然后用答纯水涮洗内壁。滴定管移液管吸量管和容量瓶等具有精密刻度的玻璃量器,不宜用刷子刷洗,用洗涤液涮洗。或者是浸泡一段时间,如果洗不了就用铬酸或者其他洗液洗涤
㈡ 玻璃清洗纯水设备有哪些优缺点
1、玻璃清洗纯水设备第一种采用离子交换树脂其优点在于初期投资少,占用的地方少内,但缺点就是容需要经常进行离子再生,耗费大量酸碱,而且对环境有一定的破坏。
2、玻璃清洗纯水设备第二种采用反渗透作为预处理再配上离子交换设备,其特点为初期投资比采用离子交换树脂方式要高,但离子交换设备再生周期相对要长,耗费的酸碱比单纯采用离子树脂的方式要少很多。但对环境还是有一定的破坏性。
3、玻璃清洗纯水设备第三种采用反渗透作预处理再配上电去离子(EDI)装置,这是目前制取超纯水较经济,较环保的工艺方式,不需要用酸碱进行再生便可连续制取超纯水,对环境没什么破坏性。其缺点在于初期投资相对以上两种方式过于昂贵。
㈢ 怎样洗涤玻璃量器
洗刷仪器时,应首先将手用肥皂洗净,免得手上的油污附在仪器上,增加洗刷的困难。如仪器长久存放附有尘灰,先用清水冲去,再按要求选用洁净剂洗刷或洗涤。如用去污粉,将刷子蘸上少量去污粉,将仪器内外全刷一遍,再边用水冲边刷洗至肉眼看不见有去污粉时,用自来水洗3~6次,再用蒸馏水冲三次以上。一个细干净的玻璃仪器,应该以挂不住水珠为度。如仍能挂住水珠,仍然需要重新洗涤。用蒸馏水冲洗时,要用顺壁冲洗方法并充分震荡,经蒸馏水冲洗后的仪器,用指示剂检查应为中性。 作痕量金属分析的玻璃仪器,使用1:1~1:9HNO3溶液浸泡,然后进行常法洗涤。 进行荧光分析时,玻璃仪器应避免使用洗衣粉洗涤(因洗衣粉中含有荧光增白剂,会给分析结果带来误差)。 分析致癌物质时,应选用适当洗消夜浸泡,然后再按常法洗涤。
㈣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检定规程中关于玻璃量器的检定:
附录A中只有容量为37.5ml的 那50ml的怎么求m值啊
查5ml的质量值,再乘以10。
㈤ 玻璃量器的种类有哪几种
量出式:量筒、量杯、移液管、吸量管、滴定管
量入式:容量瓶、烧杯
㈥ 如何正确选择,使用玻璃量器
玻璃主要成份是矽砂、苏打灰、碳酸钠、碳酸钾、石灰及铝土、铅丹等,种类很多.一般主要成份为钠玻璃属之;钾玻璃,制瓶玻璃属之;铅玻璃,仪器玻璃属之.新竹地区的矽石出产于关西一带,但近年来铁份含量偏高,品质稍差,所以大多仍由澳洲及马来西亚进口.首先先矽砂、石灰、苏打灰等放入坩锅窑中,在一千四百五十摄氏度的高温下十六小时,待混合融解成浓稠液体后,置于模具上,使之成形,再经十二小时徐冷后加式处理.期间施以喷沙、添色、嵌入金箔、磨花、雕刻、药水浸泡等装饰技巧.又在烧制时使用各种金属发色剂,制作出来的玻璃刚具有不同的颜色.
玻璃艺吕的成形法:
玻璃一般玻璃原料燃烧溶解后都形成液体粘稠液,要使其冷却成形,大都采用型吹法,使用各种材质的模型,如木材、粘土、金属等预先制成所需要的型器,把融化的玻璃液倒入模型内,待冷却后再将模型打开即成,一般用于吹玻璃无法制成的器具,大部分的工厂都采用此种方法,可以大量生产.
另一种为吹气成型法,即吹玻璃,就是取出适量的玻璃溶液,放于铁吹管的一端,一面吹气,一面旋转,并以熟练的技法,使用剪刀或钳子,使其成型.
常用技法
冷工制作法
1.彩绘 以彩绘颜料,在室温下于玻璃物表面描绘图画,有些需加热固定,有些则不需.过程中也可以加上金箔、银箔熔成的金属颜料,称为饰金彩绘.
2.釉彩 是一种需要再加温的彩绘声绘色的技法,在玻璃物表面,以釉彩颜料绘制图样,然后再置入熔炉加温固定颜料,避免剥落.
3.镶嵌 以有凹槽之铅条为线框架,组合成千上万片的彩色玻璃板的技法,需绘制小型平面图,根据平面图绘制等尺寸的草图,确定每一种颜色的造型与尺寸,正确切割玻璃板,以铅线熔焊成大块面镜.
4.版画 无须加温的冷作,利用喷砂或磨刻的技法,将图刻印在玻璃板上,加以制版,以版画机或滚筒上色,在棉纸或水彩纸上压制成版画.
5.浮雕 在双层或多层颜色套料的玻璃,浮雕出立体图案透露出底色,形成浮雕效果.
6.切割 运用切割轮,在玻璃物上切割纹饰、块面,线条等装饰,或大面切割成造型,有时双色套料玻璃,因表现内外不同的颜色的特殊效果.
7.磨刻 以钻石或金属雕刻,或雕刻笔等雕刻工具在玻璃表面画线装饰花纹与图样的技法,因使用工具的不同,可分为轮刻、点刻、平刻等种技法.
8.酸蚀 在玻璃板绘制图形、勾勒线条,再经化学酸剂分阶段蚀出深浅不同的图案.
9.喷砂 先以胶带粘满整个玻璃物,在以刻刀镀刻去掉图案不要的部分,置入喷砂机,运用金刚砂的高喷射力,在玻璃上做出雾状效果.
10.研磨 以旋转轮盘为研磨台,混合水与金刚砂,磨平刨光玻璃作品.
11.刨光 以旋转皮轮为平台,将玻璃至于其上,磨光刨光大块平面.
12.胶合 将作品置入熔炉加温,利用玻璃的特性,加热融化表面产生亮度.
13.胶合 以接着剂将玻璃块加以粘合成造型.
14.复合媒材 运用玻璃与其他材质组创作.
热工制作法
(在熔融点(1450度)和徐冷点(450度)之间的制作法,称为热工)
1.压模法 将熔融的热玻璃膏注入压进已刻好的图纹模中变成块状的同时花纹也压制好了.
2.砂模铸造 将模型压入深度适中的砂喷湿乙炔避免砂模崩落,在将玻璃膏到入砂模内待玻璃稍冷后再取出徐冷后再研磨加工.
3.胚心成形 最早用来制作玻璃窗口的技法之一先混合泥土和马粪做成胚心包在金属棒外再沾取热玻璃膏成为容器主体,在外图绕玻璃丝勾勒花纹,等徐冷完后挖出胚心就完成了.
4.灯炬热塑 以小型喷枪或灯炬加热,帮又称为灯炬热塑,只用各色硼玻璃色或钠玻璃色棒,以拉长、扭曲、线绕等技巧,连续组合成造型,适合微小精巧的表现,例如玻璃珠、动物及植物等.又因所使用玻璃棒不同区分为:实心、空心及拉丝热塑,此外也可搭配彩绘增加作品的趣味性.
5.吹制 起源于西元元年罗马帝国,到现在仍是玻璃技术中最重要,应用最广,变化最多的制作法.吹制多以窗口为主,过程是指以吹管沾取熔融玻璃膏,吹气形成小泡,再运用工具加以热塑造型,再以另一吹管沾取小量玻璃作架桥接底动作,敲下作品徐冷.
6.脱腊铸造法 用耐火石膏包住腊模后,在将玻璃原料与空模同时放入炉内加温,在高温下玻璃慢慢流入模内成型,放置在熔炉中脱腊,徐冷拆除石膏模,再进行研磨刨光加工完成.
7.粉末铸造法 将玻璃块与玻璃粉填入预先设计好的模型中,放进熔炉升温熔融成整件玻璃作品.
8.炉内加温设计法 是在750度~850度之间加温制作的技法.
9.热塑熔合 将先切好的玻璃或不同图案的玻璃片组合在陶制平板上放入熔炉升温成为一件玻璃版通常会再搭配其他技法加以变化.
10.烤弯 将玻璃材料放入已先设计制作好造型的陶土上加温玻璃渐渐变软而开始下垂便可以自由落体成型.
玻璃是一种价格低廉的人造宝石,用于仿制天然珠宝玉石,如玉髓、石英、绿柱石(祖母绿和海蓝宝石)、翡翠、软玉和黄玉等等.宝石学上所指的用于仿宝石的玻璃是由氧化硅(石英的成分)和少量碱金属元素如钙、钠、钾或铅、硼、铝、钡的氧化物组成.
作为宝石仿制品的玻璃主要有两种类型:冕牌玻璃和燧石玻璃.冕牌玻璃最常用成分是硅、苏打和石灰,和制作瓶子、光学玻璃等所用的材料相同; 燧石玻璃除了含有硅和苏打以外,以氧化铅代替了冕牌玻璃中的石灰,所以也叫铅玻璃.由于铅的存在使其折射率和色散都提高了,因此燧石玻璃制作的仿宝石往往很逼真.同时可以在熔融的玻璃原料中加入微量元素使玻璃呈现各种各样的颜色,如加入Mn得到紫色、加入Co得到蓝色、加入Cr得到绿色、加入Cu得到红色等等.
一般说来,区分玻璃和宝石还是比较容易的.宝石都是晶体,传热比较快,玻璃是没结晶的非晶质,传热比较慢.因此,用手触摸样品,天然宝石有一种冰凉感, 而玻璃则有温感.用舌尖舐样品确定凉或温会更灵敏些,可以.此外, 用放大镜观察, 玻璃的表面和内部常有弯曲或旋涡状的细线纹,其外观很象将蜂蜜或胶水倒入清水后加以搅拌时,由于混合不均匀所产生的现象; 玻璃内部还经常出现圆珠状、椭圆状、扁平状等各种各样的气泡,用放大镜也很容易观察到.因此, 凡是见到上述现象的样品,可以断定它是玻璃而不是天然的宝石.
玻璃之一
玻璃 由电熔体冷却而成的固态无定形混合物.一般脆而透明,化学成分比较复杂,主要成分为硅酸盐.
普通玻璃是由纯碱、石灰石、石英和长石为主要原料,混合后在玻璃窑里熔融、澄清、匀化后加工成形,再经退火处理而得玻璃制品,普通玻璃主要成分大致为CaO∶Na2O∶6SiO2,它是磷酸钠、硅酸钙和二氧化硅熔合在一起的物质.没有一定的熔点,在某一温度范围内软化,在软化时可以制成任何形状的制品.除普通玻璃外,还有以硼酸盐、磷酸盐、氟化物为主的特种玻璃.
如果在原料中加入乳浊剂如萤石、磷酸钙等就制得不透明的乳浊玻璃.如在原料中加入着色剂如氧化钴和氧化镍等就制得有色玻璃.
将普通玻璃加热到接近软的温度后,急速均匀冷却可制得钢化玻璃(淬火玻璃).它的机械强度比普通玻璃大4~6倍,不易破碎,在破碎时成为碎渣,因此是一种安全玻璃.
玻璃是重要的建筑材料,还用于照明和生活用品.
玻璃之二
玻璃生产是物理、化学变化过程
在生产玻璃时,熔炉里的原料熔融后发生了比较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以普通玻璃生产为例,主要反应过程是下列几个步骤:
开始加热时,粉料在100~120℃的范围内开始脱水,在600℃时,石灰石和纯碱通过下列反应生成钙钠的复盐.
CaCO3+Na2CO3=CaNa2(CO3)2
在600~680℃时,所生成的复盐与SiO2开始反应:
CaNa2(CO3)2+2SiO2=Na2SiO3+CaSiO3+2CO2↑
在740~800℃时,低熔混合物〔Na2CO3—CaNa2(CO3)2〕开始熔化,并不断地和SiO2作用:
Na2CO3+CaNa2(CO3)2+3SiO2
=2Na2SiO3+CaSiO3+3CO2↑
CaO熔体与SiO2的反应是在890~900℃时开始的.
CaCO3+SiO2=CaSiO3+CO2↑
在1010℃时,尚未起反应的CaO也和SiO2形成硅酸钙.
CaO+SiO2=CaSiO3
全部物质在略高于1200℃时熔化,冷却以后即形成玻璃.
玻璃之三
玻璃及玻璃制品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无论这些玻璃制品的外观有多大差别,它们都是由组成不定的多种硅酸盐混熔而成的混合物(过冷液体).玻璃一般透明而质脆,无固定熔点,在被加热时由软化到完全变为液态常有一个相当宽的温度范围.人们正是利用此性质而在它半软不硬时将其制成各种形状的器皿、工艺品等.
玻璃中最常见的为普通玻璃,即钠玻璃,它通常用砂子、纯碱和石灰石共熔制得.其成分可用近似化学式Na2CaSi6O14或Na2O•CaO•6SiO2表示.用它制成的门窗玻璃及瓶子早已为人们所熟悉.若用碳酸钾部分代替原料中的碳酸钠,即可制成钾玻璃.这种玻璃质地较硬,较耐高温,热涨冷缩性较小,化学性质较稳定.人们在化学实验室中使用的烧杯、烧瓶、试管、滴定管等,多以钾玻璃制造.若用含铅化合物代替玻璃中的钠,可制成铅玻璃.铅玻璃密度高、折射率大,且可阻挡有害放射线,所以适合做光学玻璃及防辐射玻璃屏等.此外,若向玻璃中加少量着色剂,还可制成色彩各异的彩色玻璃.如:加氧化铜或氧化铬可以制成绿色玻璃;加氧化钴可以制成蓝色玻璃;加氧化锌或氟化钙可以制成乳白色玻璃;加含铀化合物可以制成黄绿色萤光玻璃;加胶态硒可以制成红玉色玻璃;加胶态金可以制成红、红紫或蓝色玻璃等.
随着科学的发展,各种有特异功能的玻璃也相继问世.如几厘米厚的隔热玻璃的隔热效果相当于40多厘米厚的砖墙;防弹玻璃不怕震荡,能防枪弹;防火玻璃可以阻燃;变色玻璃可随光线强弱调节颜色;生物玻璃可以代替骨骼移植到人体内;一根头发丝细的光纤玻璃可以同时传递上万路电源.这些新型玻璃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㈦ 容量仪器的洗涤方法有哪些
洗涤仪器
1. 洗涤方法:先将试管内的废液倒入废液缸中,再注入试管容积的1/2的水,振荡后把水倒掉,这样连洗几次。如果内壁附有不易洗掉的物质,要用试管刷刷洗。
2. 试管刷:刷洗时须转动或上下移动试管刷,但用力不能过猛,以防试管损坏。
3. 仪器洗干净的标准:洗过的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时,表示仪器已洗干净。
4. 仪器洗干净后,不能乱放,要倒插在试管架上晾干。
5. 特殊情况
n 如果玻璃仪器中附有油脂,先用热的纯碱溶液或洗衣粉洗涤,再用水冲洗。
n 如果玻璃仪器中附有难溶于水的碱、碱性氧化物、碳酸盐,先用稀盐酸溶解,再用水冲洗。
㈧ 量出式和量入式的玻璃量器有哪些
量杯,量筒,容量瓶,刻度吸管,定量可调加液器,烧杯。
量入式是用于测定注入量器中的液体,量器上标有TC或E的字样,其定量标记方式一般是由下往上递增,量出式是用于测定从量器中倾出的液体,量器上标有TD或A的字样,其定量标记方式一般自上而下递增。
(8)玻璃量器纯水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单标线吸量管标线部分管径较小,准确度较高;分度吸量管读数的刻度部分管径大,准确度稍差,因此当量取整数体积的溶液时,常用相应大小的单标线吸量管而不用分度吸量管。
要求准确度比较高的实验,吹尽管尖残留的水,再用滤纸将管尖内外的水搽去,然后用待取液涮洗3次,以确保所移取操作溶液浓度不变。注意勿使溶液回流,以免稀释及玷污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