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超纯水水质标准
超纯水是为了研制超纯材料(半导体原件材料、纳米精细陶瓷材料等)应用蒸馏、去离子化、反渗透技术或其它适当的超临界精细技术生产出来的水,其电阻率大于18 MΩ*cm,或接近18.3 MΩ*cm极限值(25℃)。简单得说就是几乎去除氧和氢以外所有原子的水。这样的水是一般工艺很难达到的程度,理论上可以采用二级反渗透再经过串联的混合型交换树脂柱对二次反渗水进行处理,但是交换树脂的再生不便,质量难以保证。
制备
在原子光谱、高效液相色谱、超纯物质分析、痕量物质等的某些实验中,需要用超纯水,超纯水的制备如下:
(1)加入少量高锰酸钾的水源,用玻璃蒸馏装置进行二次蒸馏,再以全石英蒸馏器进行蒸馏,收集于石英容器中,可得超纯水。
(2)使用强酸型阳离子和强碱型阴离子交换树脂柱的混合床或串联柱。可充分除去水中的阳、阴离子,其电阻率达10 Q·cm的水,俗称去离子水,再用全石英蒸馏器进行蒸馏,收集可得超纯水。
应用
超纯水可以在以下领域使用:
(1)电子、电力、电镀、照明电器、实验室、食品、造纸、日化、建材、造漆、蓄电池、化验、生物、制药、石油、化工、钢铁、玻璃等领域。
(2)化工工艺用水、化学药剂、化妆品等。
(3)单晶硅、半导体晶片切割制造、半导体芯片、半导体封装 、引线柜架、集成电路、液晶显示器、导电玻璃、显像管、线路板、光通信、电脑元件 、电容器洁净产品及各种元器件等生产工艺。
(4)高压变电器的清洗等
2. 净水器过滤后水质检测都要检测哪些项目
检测水中的余氯
先准备余氯测试剂,然后准备两杯15ML水,一杯是净化后的水,一杯是普通的自来水,分别在两杯水中加入2滴的余氯测试剂,水的颜色就会发生变化,余氯测试剂的说明书上有余氯颜色对比卡,按照水的颜色找到对应的颜色图案,就知道余氯的含量了。还可以把两杯水进行颜色对比,颜色深的余氯含量较高。
检测水中的有机物细菌病毒
影响水质的不仅仅是余氯,更多的是有机物、重金属等污染,要检测这些污染是否已被净水器去除,需要用到水质电解。同样先准备两杯水,一杯为净化水,另外一杯为自来水,然后把水质电解器的铝棒和铁棒放入水中,插上电源按上开关,通电0.5-1分钟左右,再断开电源,会发现两杯水的颜色发生变化。水的颜色越浅,水质就越好,反之就越差。还可以根据水的颜色与电解水质说明书上颜色对比,判断出水中含哪一种杂质还比较多。
TDS值检测
世面上还有一种检测水质的工具-TDS笔,先来了解TDS的概念,TDS即为溶解的固体总量,单位为毫克/升。水中溶解的固体越多,那么水的TDS值就越高,水质也就越差。检测水的TDS值我们通常用TDS笔,使用方法很简单,只要将笔头插入水中,电子显示屏数值稳定以后,按住HOLD键即可。数值越低,水的纯度越高。一般纯水机过滤水的TDS值为20左右。太高则不正常,可能是纯水机失效或TDS笔质量问题。
上面两种检测水质的工具大家均在网上购买到,在买净水器时顺便购买即可,检测水质时,应在正常使用净水器一周左右的时间检测,那样更加准确。平时也可每隔一段时间检测一下水质,看是否需要清洗或者更换净水器滤芯。
3. 纯水机水质检验几度
一种是电解器,一种是tds笔。电解器一般用来测纯水机,也就是说通过RO膜过滤后的去离子水,来检测纯水机的净水效果。用来测一般3级净水器,超滤机等没法去除离子的净水器水是没意义的,因为他们去除的不是金属离子,虽然也能去除其他的杂质,但是水电解出来还是和自来水一样的。但并不说明他们没有净水效果。
电解器检测水质原理:
水中的杂质(一般多指金属离子)的水能导电,电解棒的铁棒(正极)和铝棒(负极)通电后能使水中的金属离子导电,经由异性电的吸附得失电子而将水中溶解物还原出来。检测水质状况,此法经美国FDA(美国药物管理局)认定为最简易有效的水质检验方法。
电解器测试方法:
1、准备好两只玻璃杯(不能使用可导电的容器);
2、各盛入需检测的水(如一杯净水,一杯普通自来水)所放水量应适当(约八分满);
3、将电解器的一端(铁、铝棒)置入另外一只杯中,另一端(铁、铝棒)置入另外一杯水中;
4、插上电源插头,电解质约30秒到1分钟,颜色出现变化即可切断电源;
5、取出电解器,擦干铁、铝棒,收藏备用。
电解器注意事项:
1、切勿用可导电的金属容器盛水测试。
2、电极输出电压220~250V,通电时切勿触摸金属棒及水容器。
3、测试完毕后,一定记得关闭开关拔掉电源插头。再取电解器,防止触电。
4、电解时间不要过长(30秒即可),时间过长。水中导电性更强,会短路造成烧毁电解器或跳闸,切记!
TDS(Total Dissolved Soids)值的全称是:固体总溶解物含量。
TDS值的测量原理实际上是通过测量水的电导率从而间接反映出 TDS 值。
在物理意义上来说,水中溶解物越多,水的 TDS 值就越大,水的导电性也越好,其电导率值也越大。
净水机是会将原自来水中的泥沙、铁锈、悬浮物、胶体、细菌、病毒等去掉,而这些物质都是不溶于水的,所以水中这些物质的存在是不会影响到水的TDS值。
但是水中一些以离子形式存在的物质是不会被去除的,所以用净水机过滤后水的
TDS值与自来水的TDS值是差不多的,并不是净水机过滤效果有问题或者是不起作用,本质上它与自来水是有很大区别的。
而纯水机会将水中所有物质全部去掉,也就包括了净水机过滤不掉的离子也会全部去除,因此在检测时TDS值会相当小。
4. 实验用纯水水质以什么为主要质量标准
电导率,EC越低水质越好。
5. 请问直饮水水质检测要做哪些项目
(一)基本要求
1.建立并实施直饮水的周检、月检制度。
2.周检验应由制造商完成,月检验应由教育行政部门确定的具有资质的检测机构采样完成。
3.制造商应建立水质检验室,配备与经营规模和水质检验要求相适应的检验人员和仪器设备。
(二)检验数量、指标和频率
1.周检验数量和指标:每个直饮水设备选取不少于25%的水嘴出水,检验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1)、浑浊度。检验频率:每周一次,每月所有水嘴确保抽检一次。月检验数量和指标:每个直饮水设备选远处的水嘴出水,检验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1)、浑浊度、色度、pH、臭和味、肉眼可见物、耗氧量。检验频率:每月一次。
2.学期检验数量和指标:每个直饮水设备选取远处的水嘴出水,检验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1)、色度、浑浊度、臭和味、肉眼可见物、pH、铝、铁、锰、铜、锌、lv化物、qing化物(3)、硫酸盐、溶解性总固体、总硬度、耗氧量、挥发酚类、阴离子合成洗涤剂、砷、镉、铬(六价)、铅、汞、硒、氟化物、三氯甲烷、银(2)。检验频率:每半年一次。qing
3.竣工验收检验数量和指标:每个直饮水设备选取不少于25%的水嘴出水,检验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1)、浑浊度;每个直饮水设备选取远处的水嘴出水,检验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1)、色度、浑浊度、臭和味、肉眼可见物、pH、铝、铁、锰、铜、锌、氯化物、qing化物(3)、硫酸盐、溶解性总固体、总硬度、耗氧量、挥发酚类、阴离子合成洗涤剂、砷、镉、铬(六价)、铅、汞、硒、氟化物、三氯甲烷、银(2)。
4.评价标准:设备经卫生行政许可的相应水质标准和规范。
5.检验方法:GB/T5750《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注:(1)当水样检出总大肠菌群时,应进一步检验大肠埃希氏菌或耐热大肠菌群(2)使用载银活性炭时测定(3)设备使用纳滤技术的不测定(三)检验记录水质检验记录应当完整清晰,档案资料保存完好。
(四)水质检验结果不合格的处置
当直饮水设备出水水质检验结果不合格时,应立即停止供水,制造商应及时查明原因,污染消除,并经水质检验合格后方可恢复供水。
6. 纯化水水质在线监测检验项目
通常都是加装在线电导率仪,二级反渗透也可以加在线电阻率仪
总之检测项目就是电导率或电阻率
7. 纯净水水质由哪个部门检测
当地的市疾复病预防制控制中心(市卫生检验中心)。
手上正抓着深圳市疾控中心的怡宝纯净水检测报告,共三页:首页中间是“检测报告”四个大字,下面是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二页是卫生检测报告;
三页是卫生评价报告单。
二三页右上角都有“深圳疾控”和标志字,这两页必须配套使用,单独使用无效。
一般来说一年检测一次,送检测十天出结果,按经验纯净水最好是三个月或半年检一次。
8. 纯化水系统水质取样方法是怎样
净得瑞很高兴为您解答:
1.采用专用无菌瓶取样,取样后需要低温冷藏(回2-8℃);
2.取样前先把取样点的答出水口完全打开,排水3分钟;
3.关水后用已灭菌的镊子,夹着浸过75%乙醇的药用棉花(或用浸过75%乙醇的药用棉签)抹拭水龙头内外表面各三次,再排水3分钟;
4.取水量要求:采用专用无菌瓶取样接水至1/3体积,洗涤3次,然后按要求分别接水不少于1500ml(理化检测用);不少于200ml(微生物限度检测用);不少于100ml(委托检验TOC)密塞。
5、附件、客户取样案例如下
附纯化水、注射用水检测报告:
1.注射用水
注:总有机碳和易氧化物两项可选做一项。
9. 超纯水水质检测
(1)即取即用。因为空气中抄含有很多的尘土、微小粒子、细菌等物质,为了保障超纯水免受环境的污染,应尽量减少超纯水和环境的接触。因此,即取即用方法比较适用。
(2)避免将超纯水长时间置于储存器中。一般说来,长时间置于储存器中的超纯水会因为微生物、细菌、离子等杂质的污染,使得原本经过实验室超纯水机制备的高质量超纯水水质劣化。
(3)避免将存储超纯水的储存器置于阳光处。因为经过阳光的照射,储存器内的水温会逐渐上升,由此容易使得水中滋生各种微生物,从而影响水质。
(4)安装空气过滤设备。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最好能够给储存器安装空气过滤器,以此防止实验室超纯水机生产的超纯水受到环境的污染。
10. 纯净水的水质标准是多少
纯净水的水质标准如下: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于1998年4月发布了GB173223-1998《瓶装饮用纯净水》和GB17324-1998《瓶装饮用纯净水卫生标准》。在这两个标准中,共设有感观指标4项、理化指标4项、卫生指标11项。
感观指标
感观指标包括色度、浊度、臭味、肉眼可见物。这几个指标是纯净水质量控制中最基本的指标,其制定的标准值参照了饮用水(即自来水)的标准,而大多厂家生产纯净水的水源是自来水,又经过粗滤、精滤和去离子净化的流程,因此,一般纯净水都能达到国家标准所要求的数值。
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中较重要的是电导率和高锰酸钾消耗量。电导率是纯净水的特征性指标,反映的是纯净水的纯净程度以及生产工艺的控制好坏。由于生活饮用水不经过去离子纯化的过程,因此是不考察此项指标的。而对于纯净水来说“纯净”是其最基本的要求,金属元素和微生物过高,都会导致电导率偏高。所以,电导率越小的水越纯净。
高锰酸钾消耗量是指1L水中
纯净水
还原性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被高锰酸钾氧化时所消耗的氧毫克数,它考察的主要是水中有机物尤其是氯化物的含量。GB17323-1998《瓶装饮用纯净水》中规定,饮用纯净水中高锰酸钾消耗量(以O2计)不得超过1.0mg/L。如果高锰酸钾消耗量偏高,有可能水中有微生物超标,也可能是一些厂家为防止微生物超标而增加消毒剂ClO2的量,从而产生一些新的有机卤代物,在这种情况下,一般游离氯也会超标。
国标卫生指标中还有一项重要指标为亚硝酸盐含量。亚硝酸盐主要来源于水源附近土壤中的硝酸盐,盐碱地、大量施用硝酸盐肥料以及缺钼的土壤中硝酸盐含量更高。在国标中规定亚硝酸盐不得超过0.002mg/L。
微生物指标
微生物指标在国标中规定了菌落总数、大肠菌群、致病菌和霉菌、酵母菌4项。从近几年对纯净水检测的情况看,微生物指标是比较容易超标的指标之一。这是由于微生物污染体现在纯净水在生产加工、运输和销售过程等各个环节上。在生产加工中,工人不注意个人卫生,回收瓶的清洗、消毒不严格,甚至一些厂家为降低成本,回收瓶盖再次使用,由于回收瓶盖的变形,造成瓶口不密封都有可能引起微生物污染。微生物的超标反映出水的污染程度。其中大肠杆菌达到一定指标,会引起人体腹泻。致病菌包括沙门氏菌、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乙型链球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污染的水会引起急性肠道传染病,出现腹泻发热等症状;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的肠毒素会引起人体中毒,出现急性胃肠道症状,甚至危及生命;乙型链球菌则是造成人体化脓性炎症的主要病原菌;霉菌和酵母菌普遍分布于自然界,在食物中生长的霉菌在繁殖过程中吸取了食品的营养成分使食品的营养价值降低,并且散发异味,影响食品的感官,尤其是霉菌生长的过程中产生的毒素会引起人体慢性中毒,严重者会导致癌症。
金属指标
金属元素指标在标准中规定了铅、砷、铜的含量,铅、砷要求不得超过0.1mg/L,其主要来源于受人类活动所影响的环境,包括土壤、河流的污染等等。铅、砷为有毒有害元素,铅可由呼吸道或消化道进入人体并蓄积在人体内,当血液中含铅量为0.6~0.8mg/L时就会损害内脏,而砷的化合物会引起中毒,因此,它们的含量应该越小越好,而铜在标准中规定不得超过1.0mg/L,虽然铜不是有害元素,但也不是多多益善的物质,对于纯净水来说,更是衡量其纯净程度的标志之一。
有机物指标
有机物指标在国标中主要体现为三氯甲烷(氯仿)和四氯化碳含量的规定。由于桶装纯净水的质量问题主要集中在微生物检测超标上,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不少厂家不是从生产工艺、质量管理入手,而是仅仅通的量来试图解决纯净水的微生物污染问题,常用的消毒剂多为含氯消毒剂如二氧化氯等。桶装纯净水由于加氯消毒可产生一些新的有机卤代物,主要成分是三氯甲烷(氯仿)和四氯化碳及少量的一氯甲烷、一溴二氯甲烷、二溴一氯甲烷以及溴仿等,统称为卤代烷。经检测,经过加氯消毒的饮用水、自来水中卤代烷含量一般高于水源水。其中以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含量较高,对人体存在一定危害,如果长期饮用氯仿和四氯化碳超标的纯净水,严重时会导致肝中毒甚至癌变。为了保护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在国标GB17324-1998中明确规定:饮用纯净水中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的含量分别不得超过0.02mg/L、0.001mg/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