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电子设备能直接放到超纯水里面吗
纯水 电子设备没有通电 没毛病的
但是一般的水是不行的哦
㈡ 电子产品清洗时为什么要纯水
因为水中有大量杂质,普通水有导电性,也容易损坏电子原件
㈢ 把井水净化成电子级纯水,怎么办
先过滤成纯净水,在通过电离释放出氢氧离子,通过燃烧,可以得到电子级的纯水即H2O
㈣ 上海阔思电子纯水设备
Ro膜及膜壳 控制阀门 过滤产品 水处理耗材 具体可以去这个公司官网看一下
㈤ 纯水的电导率是多少
在25摄氏度时的电导率:
一、工业纯水:
1、普通纯水:EC=1~10us/cm;
2、高纯水:EC=0.1~1.0us/cm;
3、超纯水:EC=0.1~0.055;
二、饮用纯水:
EC=1~10us/cm(国家标准)。
概念
纯水是具有一定结构的液体,虽然它没有刚性,但它比气态水分子的排列有规则得多。在液态水中,水的分子并不是以单个分子形式存在,而是有若干个分子以氢键缔合形成水分子簇( H2O),因此水分子的取向和运动都将受到周围其他水分子的明显影响。对于水的结构还没有肯定的结构模型,目前被大多数接受的主要有3 种: 混合型、填隙式和连续结构(或均匀结构)模型。
相关指标
在我国桶装饮用水市场上,主要有纯净水、矿泉水、泉水和天然水、矿物质水等,由于矿泉水、泉水等受资源限制,而纯净水是利用自来水经过一定的生产流程进行生产,因此市场上老百姓饮用最多的还是纯净水,纯净水的质量和老百姓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为此,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于1998年4月发布了GB173233-1998《瓶装饮用纯净水》和GB17324-1998《瓶装饮用纯净水卫生标准》。在这两个标准中,共设有感观指标4项、理化指标4项、卫生指标11项。
感观指标
感观指标包括色度、浊度、臭味、肉眼可见物。这几个指标是纯净水质量控制中最基本的指标,其制定的标准值参照了饮用水(即自来水)的标准,而大多厂家生产纯净水的水源是自来水,又经过粗滤、精滤和去离子净化的流程,因此,一般纯净水都能达到国家标准所要求的数值。
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中较重要的是电导率和高锰酸钾消耗量。电导率是纯净水的特征性指标,反映的是纯净水的纯净程度以及生产工艺的控制好坏。由于生活饮用水不经过去离子纯化的过程,因此是不考察此项指标的。而对于纯净水来说“纯净”是其最基本的要求,金属元素和微生物过高,都会导致电导率偏高。所以,电导率越小的水越纯净。
高锰酸钾消耗量是指1L水中还原性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被高锰酸钾氧化时所消耗的氧毫克数,它考察的主要是水中有机物尤其是氯化物的含量。GB17323-1998《瓶装饮用纯净水》中规定,饮用纯净水中高锰酸钾消耗量(以O2计)不得超过1.0mg/L。
如果高锰酸钾消耗量偏高,有可能水中有微生物超标,也可能是一些厂家为防止微生物超标而增加消毒剂ClO2的量,从而产生一些新的有机卤代物,在这种情况下,一般游离氯也会超标。
基本标准
高纯水的国家标准为:GB1146.1-89至GB1146.11-89[168],目前我国高纯水的标准将电子级水分为五个级别:Ⅰ级、Ⅱ级、Ⅲ级、Ⅳ级和Ⅴ级,该标准是参照ASTM电子级标准而制定的。
高纯水的水质标准中所规定的各项指标的主要依据有:
微电子工艺对水质的要求;
2.制水工艺的水平;
3.检测技术的现状。
反渗透机理
1、优先吸附细孔模型:弱点干态电镜下,没发现孔。湿态膜标本不是电镜的样品。
2、溶解扩散模型:不认为有孔。
3、干闭湿开模型,上个世纪,1993年提出了“干闭湿开”反渗透模型,统一了两个最经典的反渗透机制模型,细孔模型,溶解扩散模型。
干闭湿开模型简述:膜干时收缩,孔闭合,电镜下膜“致密无孔”,称“干闭”;湿态时,膜溶胀,孔被溶剂撑开,生成动态活膜孔,叫“湿开”。合起来称“干闭湿开反渗透模型”。
㈥ 电子级超纯水 国家标准
电子级纯水分为四个级别:Ⅰ级、Ⅱ级、Ⅲ级、Ⅳ级。
这个图片比较详细
㈦ 中国电子行业超纯水国家标准
超纯水系统执行标准
GB/T11446.1-1997-中国电子行业超纯水国家标准
欧盟电内子级超纯水标准
美容国ASTM-1997E电子行业超纯水标准
GMP药典标准2010
其他标准均符合各行业清洗用水下属内控用水标准
㈧ (电子级超纯水)超纯水检测标准是什么有哪些检测方法那个机构可以超纯水送样检测
电子级的超纯水要求非常严格,尤其是离子含量,主要检测电导率。
可以送第三专方检测机构(谱尼、SGS、华测)进属行检测,或者是水质监测站也可以。如果是第三方检测机构的话,一般检测的量和次数会有要求,比如他们一个检测业务费用不能低于900,不然做不了;水质检测站的话会比较便宜,厦门这边也就100元/次。
㈨ 电子级纯水标准是什么
中国实验室用纯化水国家标准
㈩ 无锡新吴区有哪些企业用电子级纯水
无锡新吴区有很多的企业用电子级纯水,这个电子级别纯水工业用途非常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