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混凝土是由哪几种主要原材料组成的
混凝土,是指来由胶凝材自料将集料胶结成整体的工程复合材料的统称。通常讲的混凝土一词是指用水泥作胶凝材料,砂、石作集料,与水(可含外加剂和掺合料)按一定比例配合,经搅拌而得的水泥混凝土,也称普通混凝土。
混凝土具有原料丰富,价格低廉,生产工艺简单的特点,因而使其用量越来越大。同时混凝土还具有抗压强度高,耐久性好,强度等级范围宽等特点。
性质:
和易性又称工作性,是指混凝土拌合物在一定的施工条件下,便于各种施工工序的操作,以保证获得均匀密实的混凝土的性能。
强度是混凝土硬化后的主要力学性能,反映混凝土抵抗荷载的量化能力。混凝土强度包括抗压、抗拉、抗剪、抗弯、抗折及握裹强度。其中以抗压强度最大,抗拉强度最小。
混凝土的变形包括非荷载作用下的变形和荷载作用下的变形。非荷载作用下的变形有化学收缩、干湿变形及温度变形等。水泥用量过多,在混凝土的内部易产生化学收缩而引起微细裂缝。
混凝土耐久性是指混凝土在实际使用条件下抵抗各种破坏因素作用,长期保持强度和外观完整性的能力。包括混凝土的抗冻性、抗渗性、抗蚀性及抗碳化能力等。
B. 混凝土的浆固比是什么意思
一、组成材料不同
1、混凝土由水泥、砂、石和水组成。为了提高混凝土的某些性能,经常添加一些掺合料和掺合料。
2、水泥浆由水、水泥、外加剂和外掺料组成。水泥浆的外加剂与外掺料是调整水泥浆性能的重要手段。有些特殊物质需要加入混合物中。含量小于或等于水泥质量5%的物质成为外加剂。含量超过水泥质量5%的物质称为外掺料。
二、作用不同
1、混凝土:
在混凝土中,砂和石起骨架作用,称为骨料;水泥与水形成水泥浆,水泥浆包裹在骨料表面并填充其空隙。硬化前,水泥浆起润滑作用,赋予拌合物一定和易性,便于施工。当水泥浆变硬时,将集料胶结成一个整体。
2、水泥浆:
(1)固定和保护套管:钻井过程中落下的套管必须通过固井作业固定。此外,套管外的水泥石可以减少套管上的地层挤压,起到保护套管的作用。
(2)保护高压油气层:在钻取高压油气藏时,容易发生井喷事故。为了提高钻井液密度,平衡地层压力,在高压油气藏钻井后,必须进行套管固井,以保护高压油气藏。
(3)封隔严重漏失层和其它复杂层:在钻井严重井漏区时,可采用降低钻井液密度和/或增加堵漏材料的方法。在钻完严重井漏区后,还必须进行套管固井封固,以免影响后续的钻井。在钻其它复杂地层(如易坍塌地层)时,也可在钻完地层后进行套管固井解决。
(2)混凝土内介质软水扩展阅读:
混凝土耐久性能:
(1)抗渗性
抗渗性是指混凝土抵抗压力水(或油)渗透的能力。
(2)抗冻性
混凝土的抗冻性是指混凝土在使用环境中,经受多次冻融循环作用,能保持强度和外观完整性的能力。
(3)抗侵蚀性
环境介质对混凝土的侵蚀主要是对水泥石的侵蚀,通常有软水侵蚀,酸,碱,盐侵蚀。
C. 混凝土的特点是什么
混凝土也称砼,是当代最主要的土木工程材料之一。它是由胶结材料,骨料和水按一定比例配制,经搅拌振捣成型,在一定条件下养护而成的人造石材。混凝土具有原料丰富,价格低廉,生产工艺简单的特点,因而使其用量越来越大;同时混凝土还具有抗压强度高,耐久性好,强度等级范围宽,使其使用范围出十分广泛,不仅在各种土木工程中使用,就是造船业,机械工业,海洋的开发,地热工程等,混凝土也是重要的材料 。
混凝土的特点:
1、耐水性能好;
2、组分材料来源丰富,经济性好;
3、易成形为任意形状和尺寸的构件;
4、可大量利用工业废料;
5、可与钢材复合使用。
优点:1、原材料丰富,成本低;2、良好的可塑性;3、高强度;4、耐久性好;5、可用钢筋增强。
缺点:1、自重大;2、脆性材料。
耐久性能:
⑴ 抗渗性
抗渗性是指混凝土抵抗压力水(或油)渗透的能力。
⑵ 抗冻性
混凝土的抗冻性是指混凝土在使用环境中,经受多次冻融循环作用,能保持强度和外观完整性的能力。
⑶ 抗侵蚀性
环境介质对混凝土的侵蚀主要是对水泥石的侵蚀,通常有软水侵蚀,酸,碱,盐侵蚀。
D. 水泥浆和混凝土的区别是什么
一、组成材料不同
1、混凝土由水泥、砂、石和水组成。为了提高混凝土的某些性能,经常添加一些掺合料和掺合料。
2、水泥浆由水、水泥、外加剂和外掺料组成。水泥浆的外加剂与外掺料是调整水泥浆性能的重要手段。有些特殊物质需要加入混合物中。含量小于或等于水泥质量5%的物质成为外加剂。含量超过水泥质量5%的物质称为外掺料。
二、作用不同
1、混凝土:
在混凝土中,砂和石起骨架作用,称为骨料;水泥与水形成水泥浆,水泥浆包裹在骨料表面并填充其空隙。硬化前,水泥浆起润滑作用,赋予拌合物一定和易性,便于施工。当水泥浆变硬时,将集料胶结成一个整体。
2、水泥浆:
(1)固定和保护套管:钻井过程中落下的套管必须通过固井作业固定。此外,套管外的水泥石可以减少套管上的地层挤压,起到保护套管的作用。
(2)保护高压油气层:在钻取高压油气藏时,容易发生井喷事故。为了提高钻井液密度,平衡地层压力,在高压油气藏钻井后,必须进行套管固井,以保护高压油气藏。
(3)封隔严重漏失层和其它复杂层:在钻井严重井漏区时,可采用降低钻井液密度和/或增加堵漏材料的方法。在钻完严重井漏区后,还必须进行套管固井封固,以免影响后续的钻井。在钻其它复杂地层(如易坍塌地层)时,也可在钻完地层后进行套管固井解决。
(4)混凝土内介质软水扩展阅读:
混凝土耐久性能:
(1)抗渗性
抗渗性是指混凝土抵抗压力水(或油)渗透的能力。
(2)抗冻性
混凝土的抗冻性是指混凝土在使用环境中,经受多次冻融循环作用,能保持强度和外观完整性的能力。
(3)抗侵蚀性
环境介质对混凝土的侵蚀主要是对水泥石的侵蚀,通常有软水侵蚀,酸,碱,盐侵蚀。
E. 混凝土的性能
混凝土的性能主要有抗渗性、抗冻性、抗侵蚀性等等。
1、抗渗性
抗渗性是指混凝土抵抗压力水(或油)渗透的能力。
2、抗冻性
混凝土的抗冻性是指混凝土在使用环境中,经受多次冻融循环作用,能保持强度和外观完整性的能力。
3、抗侵蚀性
环境介质对混凝土的侵蚀主要是对水泥石的侵蚀,通常有软水侵蚀,酸,碱,盐侵蚀。
混凝土浇筑注意事项:
1、混凝土入模,不得集中倾倒冲击模板或钢筋骨架,当浇筑高度大于2M时,应采用串筒,溜管下料,出料管口至浇筑层的倾落自由高度不得大于1.5M。
2、混凝土必须在5小时内浇筑完毕(从发车时起),为防止混凝土浇筑出现冷缝(冷缝:指上下两层混凝土的浇筑时间间隔超过初凝时间而形成的施工质量缝),两次混凝土浇筑时间不超过1.5小时,交接处用振捣棒不间断的搅动。
3、浇筑过程中,振捣持续时间应使混凝土表面产生浮浆,无气泡,不下沉为止。振捣器插点呈梅花形均匀排列,采用行列式的次序移动,移动位置的距离应不大于40CM。保证不漏振,不过振。
4、浇筑梁板混凝土时,先浇筑梁混凝土,从梁柱节点部位开始,保证梁柱节点部位的振捣密实,在用赶浆法循环向前和板一起浇筑,但不得出现冷缝。
5、混凝土浇筑快要完成时,应估算剩余混凝土方量和剩混凝土量,联系搅拌站进行合理调度。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混凝土浇筑;网络-混凝土浇筑
F. 混凝土运输分为那三种
混凝土的运输分为:水平运输、垂直运输、混合运输。
混凝土的运输道路要平坦,运输工具要选择恰当,运输距离要限制,以防混凝土分层离析。如已产生离析,在浇筑前要进行二次搅拌。
运输混凝土的工具要不吸水、不漏浆,且运输时间要有一定限制。如需进行长距离运输,可选用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先将配好的混凝土干料装入混凝土简内,在接近现场时再加水拌制,这样就可以避免由于长途运输而引起的混凝土坍落度损失。
(6)混凝土内介质软水扩展阅读:
混凝土的优点:
原材料丰富,成本低;良好的可塑性;高强度;耐久性好;可用钢筋增强。
混凝土的作用:
在混凝土中,砂、石起骨架作用,称为骨料;水泥与水形成水泥浆,水泥浆包裹在骨料表面并填充其空隙。在硬化前,水泥浆起润滑作用,赋予拌合物一定和易性,便于施工。水泥浆硬化后,则将骨料胶结成一个坚实的整体。
混凝土的耐久性能:
1、抗渗性,抗渗性是指混凝土抵抗压力水(或油)渗透的能力。
2、抗冻性,混凝土的抗冻性是指混凝土在使用环境中,经受多次冻融循环作用,能保持强度和外观完整性的能力。
3、抗侵蚀性,环境介质对混凝土的侵蚀主要是对水泥石的侵蚀,通常有软水侵蚀,酸,碱,盐侵蚀。
混凝土设计的技术要求:
1、满足混凝土结构设计要求的强度。
2、满足施工所要求的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
3、满足耐久性要求。
4、节约水泥,降低成本。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混凝土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混凝土运输
G. 混凝土中侵蚀性介质的含义
和易性是指混凝土拌合物易于施工操作(搅拌、运输、浇筑、捣实)并能获得质量均匀、成型密实的性能,又称工作性。和易性是一项综合的技术性质,包括流动性、黏聚性和保水性三方面的含义。流动性是指混凝土拌合物在自重或机械振捣的作用下,能产生流动,并均匀密实地填满模板的性能;黏聚性是指在混凝土拌合物的组成材料之间有一定的黏聚力,在施工过程中不致发生分层和离析现象的性能;保水性是指混凝土拌合物具有一定的保水能力,在施工过程中不致产生严重的泌水现象的性能。
工地上常用坍落度试验来测定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或坍落扩展度,作为流动性指标。坍落度或坍落扩展度愈大,表示流动性愈大。对坍落度值小于10mm的干硬性混凝土拌合物,则用维勃稠度试验测定其稠度作为流动性指标。稠度值愈大,表示流动性愈小。混凝土拌合物的黏聚性和保水性,主要通过目测结合经验进行评定。
影响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的主要因素,包括单位体积用水量、砂率、组成材料的性质、时间和温度等。单位体积用水量决定水泥浆的数量和稠度,它是影响混凝土和易性的最主要因素。砂率是指混凝土中砂的质量占砂、石总质量的百分率。组成材料的性质包括水泥的需水量和泌水性、骨料的特性、外加剂和掺合料的特性等几方面
H. 混凝土的耐久性含义是什么有哪些指标要求
混凝土的耐久性是指混凝土抵抗环境介质作用并长期保持其良好的使用性能和外观完整性的能力。它是一个综合性概念,包括抗渗、抗冻、抗侵蚀、碳化、碱骨料反应及混凝土中的钢筋锈蚀等性能。这些性能均决定着混凝土经久耐用的程度,故称为耐久性。 主要指标有: (1)抗渗性。混凝土的抗渗性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抗冻性和抗侵蚀性。混凝土的抗渗性用抗渗等级表示,分P4、P6、P8、P10、P12共五个等级。混凝土的抗渗性主要与其密实度及内部孔隙的大小和构造有关。 (2)抗冻性。混凝土的抗冻性用抗冻等级表示,分F10、F15、F25、F50、F100、F150、F200、F250和F300共九个等级。抗冻等级F50以上的混凝土简称抗冻混凝土。 (3)抗侵蚀性。当混凝土所处环境中含有侵蚀性介质时,要求混凝土具有抗侵蚀能力。侵蚀性介质包括软水、硫酸盐、镁盐、碳酸盐、一般酸、强碱、海水等。 (4)混凝土的碳化(中性化)。混凝土的碳化是环境中的二氧化碳与水泥石中的氢氧化钙作用,生成碳酸钙和水。碳化使混凝土的碱度降低,削弱混凝土对钢筋的保护作用,可能导致钢筋锈蚀;碳化显著增加混凝土的收缩,使混凝土抗压强度增大,但可能产生细微裂缝,而使混凝土抗拉、抗折强度降低。 (5)碱骨料反应。碱骨料反应是指水泥中的碱性氧化物含量较高时,会与骨料中所含的活性二氧化硅发生化学反应,并在骨料表面生成碱-硅酸凝胶,吸水后会产生较大的体积膨胀,导致混凝土胀裂的现象。 ——2011年一级建造师《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考点
I. 混凝土C35P6是什么意思
混凝土C35P6意思是砼强度等级为C35并且抗渗等级为P6的混凝土。
其中的C35是砼强度等级为C35,P6的意思是抗渗等级为P6。
按照《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2002,制作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在标准养护(温度20±2℃、相对湿度在95%以上)条件下,养护至28d龄期,用标准试验方法测得的极限抗压强度,称为混凝土标准立方体抗压强度,以fcu,k表示。
按照GB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规定,在立方体极限抗压强度总体分布中,具有95%强度保证率的立方体试件抗压强度,称为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以MPa计),用fcu,k表示。
(9)混凝土内介质软水扩展阅读:
混凝土要求
混凝土的技术性质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原材料的性质及其相对含量决定的。同时也与施工工艺(搅拌、成型、养护)有关。因此,我们必须了解其原材料的性质、作用及其质量要求,合理选择原材料,这样才能保证混凝土的质量。
混凝土耐久性能
⑴ 抗渗性
抗渗性是指混凝土抵抗压力水(或油)渗透的能力。
⑵ 抗冻性
混凝土的抗冻性是指混凝土在使用环境中,经受多次冻融循环作用,能保持强度和外观完整性的能力。
⑶ 抗侵蚀性
环境介质对混凝土的侵蚀主要是对水泥石的侵蚀,通常有软水侵蚀,酸,碱,盐侵蚀。
J. 混凝土的优缺点
优点:
1、原材料非常丰富,水泥的原材料以及砂、石、水等材料,在自然界极为内普遍,极为丰富,均容可以就地取材,而且价格低廉。
2、混凝土可以制成任何形状,混凝土在凝结前,可以按照模板的形状做成任何结构。微小的装饰花纹,几十万立方米的构筑物,都能单个预制,或连续不断地整体浇筑。制作简单,施工方便。
3、能适应各种用途,既可以按照需要配制成各种强度的混凝土,还可以按照其使用性能在配料上、工艺上采取措施制成特定用途的混凝土。具有耐火、耐酸、耐油、防辐射等特点,用途广泛。
4、经久耐用,维修费用少,混凝土对自然条件影响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对冷热、冻融、干湿等的变动,对风雨侵蚀、外力撞击、水流冲刷、使用磨损等都有一定的抵抗力。在正常使用情况下是一种寿命较长的工程材料。
混凝土缺点:自重大,抗拉强度不高,早期强度低等。
(10)混凝土内介质软水扩展阅读
耐久性能
1、抗渗性
抗渗性是指混凝土抵抗压力水(或油)渗透的能力。
2、抗冻性
混凝土的抗冻性是指混凝土在使用环境中,经受多次冻融循环作用,能保持强度和外观完整性的能力。
3、抗侵蚀性
环境介质对混凝土的侵蚀主要是对水泥石的侵蚀,通常有软水侵蚀,酸,碱,盐侵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