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水加热达到沸点要多少摄氏度,生成水蒸气要多少摄氏度
根据压力和温度对各种蒸汽的分类为饱和蒸汽和过热蒸汽。在临界压力22.1MPa时的饱和蒸汽温度为374℃;过热蒸汽则高于饱和蒸汽的温度。
在海平面一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C或212°F或373.15K。当水在沸点以下时,水也可以缓慢地蒸发成水蒸气。而在极低压环境下(小于0.006大气压),冰会直接升华变水蒸气。水蒸气之密度为 0.59764 千克/立方米(100°C/212°F,101330Pa)。
水蒸气的形成‘水蒸气的温度没有上限。’
‘在电站中,过热蒸汽(即:过热的水蒸气)温度一般最高也就600℃左右。’
‘当加热到1000℃以上时,水蒸汽会分解成H2和O2, 故水蒸气最高温度要大于1000℃。 ’
此说法可信度较低,如果‘当加热到1000℃以上时,水蒸汽会分解成H2和O2’,说明已经变成氢气和氧气,不是水蒸气了,所以不能说‘ 故水蒸气最高温度要大于1000℃。’而是应该小于1000℃。
当水的温度超过100摄氏度时(或说超过沸点.),水分子因为吸收了足够大的内
反渗透制取纯水有个特点是:反渗透膜的实际产水量受温度的影版响变化较大。大多数实验室权超纯水机或反渗透纯水设备产水量是按反渗透膜在25℃进水温度下的标准产水量来标注的。因此,客户在选择实验室超纯水机或反渗透纯水设备时,考虑到冬季水温较低,以及反渗透膜投入使用后水通量会逐渐降低的影响因素,务必放大需求产水量至设备标称产水量的1.5~2倍考虑。
温度对反渗透膜产水量的影响如下图所示。
温度变低,水的粘度增加,水的扩散性减弱,产水量也随着温度下降而降低。在同一压力下,温度下降一摄氏度,产水量可减小3~4%。下列方程是产水通量随温度变化的关系。
TCF=exp[K×(1÷(273+t)-1÷298]
其中TCF是温度校正因子,K是膜材料常数,t是进水摄氏温度。该方程将25℃作为基准,TCF=1。
3. 水要烧到多少度才能沸腾
在标准大气压即101kpa下,水达到100摄氏度时沸腾,气压升高沸点上升,气压降低沸点下降。
水壶烧水的时候,壶壁或者壶底会出现一些小气泡,小气泡与周围的液体进行汽化反应,以它为中心,会发生沸腾现象,我们把这些气泡也可以称之为汽化核。水在对流传热中的沸点是100℃,但如果拿进微波炉加热温度会远远大于100℃而水还没蒸发。
由于用微波炉加热的水中,缺少沸腾的第二个条件,气化核,容易达到甚至超过沸点却不沸腾的过热液体,当这个时候将小颗粒(咖啡粉等)投入到过热液体时,它们(咖啡粉等小颗粒)诱导了气化核的产生,形成瞬间爆沸的现象。
专家提醒,用微波炉加热过的水,尽量不要搅拌、摇晃,因为我们在搅拌及摇晃的同时,其实就是突然改变了水的环境,杯中的水有可能会瞬间沸腾。另外,建议大家,用微波炉加热过的液体,尽量将液体多放置一会再使用,避免给大家带来不必要的伤害。
其中,E0为0℃时的饱和水汽压,E0=6.11百帕(hpa);a,b为经验常数。对于水来说,a=7.45,b=235℃;E的单位也为百帕;t的单位为℃。[3]
4. 水最高能加热到多少度
在标准大气压(101.325kPa)下,水的沸点(也就是温度)为99.975℃。
当深度变化不大时,即从微观来说,地面水的温度随日照与气温的变化而改变。
地下水的温度则和地温有密切关系。一般来说,地下水的温度比较恒定,愈是深层地下水,水温愈是恒定。地下水温度如有剧烈变动时,在卫生上即表示有被污染的可疑。
若地下水水温突然增高,可能是由于温度较高的地面水大量流入的缘故。水温可以影响水中细菌的生长繁殖和水的自然净化作用。此外,水温对水的净化消毒亦有重要的关系。
当深度变化比较大时,即从宏观来说,地下水越深水温就越高。从地面往下每深100米,温度大约增加3摄氏度左右。
地表以下5~10米的地层温度就不随室外大气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常年维持在15~17℃。到了一定深度,再往下每深100米温度大约增加2摄氏度或者1摄氏度多。
(4)制纯化水时原水加热到多少摄氏度扩展阅读:
水的密度在3.982℃时最大,为1000kg/m3,温度高于3.982℃时(也可以忽略为4℃),水的密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在0~3.984℃时,水热缩冷涨,密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水有不同形态,当水变成气态,也就是水蒸汽时,温度可在100度以上。
用于加热或加湿的蒸汽
1,正压蒸汽
正压蒸汽指气压在0.1-5 MPa,温度在110-250℃的蒸汽。这是蒸汽在工业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用途。被广泛用于热交换器和蒸汽箱等设备中用来加热和加湿。
在多数情况下使用的蒸汽是处于饱和状态的,也就是饱和蒸汽。因为压强和温度的对应关系固定不变,可以用蒸汽的潜热迅速加热。在食品加工行业,过热蒸汽有时候用来烹饪和烘干、脱水。过热蒸汽在常压下被加热到200-800℃后非常易于控制,所以被用于当今的家用蒸汽烤箱市场。[2]
2,负压蒸汽
负压蒸汽指气压小于大气压,温度低于100℃的蒸汽。这种蒸汽的应用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当负压饱和蒸汽像正压蒸汽那样使用时,可以通过调节气压迅速改变蒸汽的温度,使精确控温成为可能,而热水则做不到这点。然而负压蒸汽设备必须配有真空泵,因为仅仅降低气压是不会使其低于大气压的。
5. 水加热到多少度才能分解为氢和氧
据说需要5000℃以上,这个要经过一系列的热力学计算。氢氧燃烧时的氢氧焰可以达到2500-3000℃,在这个温度下燃烧依然生成水,说明水在这个温度下几乎是不会分解的。
6. 纯化水电导率标准是多少
2010版《中国药典》纯化水质量标准中对电导率的规定如下:
10℃ ≤3.6μs/cm,
20℃ ≤4.3μs/cm,
25℃ ≤5.1μs/cm;
药厂的纯化水一般都是0.8-1.4之间,温度低容易得到1以下的数据,温度高的时候一般都会是1.2左右。
在介质中该量与电场强度E之积等于传导电流密度J。对于各向同性介质,电导率是标量;对于各向异性介质,电导率是张量。生态学中,电导率是以数字表示的溶液传导电流的能力。单位以西门子每米(S/m)表示。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是从保护人群身体健康和保证人类生活质量出发,对饮用水中与人群健康的各种因素(物理、化学和生物),以法律形式作的量值规定,以及为实现量值所作的有关行为规范的规定,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以一定形式发布的法定卫生标准。
电导率的测量需要两方面信息。一个是溶液的电导G,另一个是溶液的电导池常数Q。电导可以通过电流、电压的测量得到。
根据关系式K=Q×G可以得到电导率的数值。这一测量原理在直接显示测量仪表中得到广泛应用。
而Q= L/A
A——测量电极的有效极板面积
L——两极板的距离
这一值则被称为电极常数。在电极间存在均匀电场的情况下,电极常数可以通过几何尺寸算出。当两个面积为1 cm2的方形极板,之间相隔1 cm组成电极时,此电极的常数Q=1 cm-1。如果用此对电极测得电导值G=1000 μS,则被测溶液的电导率K=1000 μS/ cm。
(6)制纯化水时原水加热到多少摄氏度扩展阅读:
为贯彻《环境保护法》和《水污染防治法》,加强地表水环境管理,防治水环境污染,保障人体健康,现制定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为国家环境质量标准该标准为强制性标准,由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自2002年6月1日开始实施。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二00二年四月二十六日颁布。标准名称、编号: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规定,地面水使用目的和保护目标,中国地面水分五大类:
Ⅰ类: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
Ⅱ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鱼虾类产卵场,仔稚幼鱼的索饵场等;
Ⅲ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鱼虾类越冬、回游通道,水产养殖区等渔业水域及游泳区;
Ⅳ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
Ⅴ类: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
各类水用途规定:
Ⅰ类水质:水质良好。地下水只需消毒处理,地表水经简易净化处理(如过滤)、消毒后即可供生活饮用者;
Ⅱ类水质:水质受轻度污染。经常规净化处理(如絮凝、沉淀、过滤、消毒等),其水质即可供生活饮用者;
Ⅲ类水质: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一般鱼类保护区及游泳区;
Ⅳ类水质:适用于一般工业保护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
Ⅴ类水质: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超过五类水质标准的水体基本上已无使用功能。
7. 水加热到几摄氏度时就会开始蒸发,急
水在任何温度下都会蒸发(包括冰,冰叫升华),不是有无的问题,只是快慢的问题.水的蒸发所受的影响因素无外乎4点,温度,表面积,气压,湿度.温度高,表面积大,气压低,湿度小,都是促进蒸发的因素.反之则抑制蒸发.OK?
8. 水最高能加热到多少度
在一个大气压下,水的最高温度是100摄氏度.
随着压力增大,水沸腾的温度也就升高,比如高压锅内的沸水的温度是超过100度的. 在西藏高原,水只能烧到80多度就沸腾了.
水的最高温度是374℃,这叫作水的“临界温度”。超过这个温度,无论怎样增大压强,水都会气化。
9. 纯化水加热到沸点等同于蒸馏水吗
工艺用水包括:饮用水、纯化水、注射用水、灭菌注射用水 蒸馏水不是专用术语。但是纯化水的制备方法有的用蒸馏的方式。如果纯化水再蒸馏就是注射水了 纯化水微生...
10. 纯化水标准(2015版中国药典)
产水水质符合并优于2015版药典纯化水用水卫生标准(纯化水产水电导率≤5us/cm,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