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沥青软化点试验时温度上升过快结果会怎样,为什么
温度缓慢上升是为了保证水浴温度能够和沥青试样进行充分、平衡的交换,如果升温过快,导致温度计测试的水浴温度高,但是沥青试样的温度由于没有能够和水浴充分进行热交换而低于水浴温度,因此,测量结果会表现为软化点温度偏高。
B. 压力容器用水做介质做压力试验时,试验温度如何确定
ASME设备的话是MDMT+17度,且不大于48度。
中国标准是材料的无延性转变温度+30度,且不高于介质沸点。
C. 化学题:如何测定树脂的软化点环球法的操作和所需仪器是些什么
热塑性塑料的软化点通常用维卡软化点来表示,不适合测维卡软化点的则是测量环球式软化点,如环氧树脂、热熔胶、沥青等。你要测的是什么材料?
仪器可用沥青软化点测定仪,通过制样将试样置于特制的圆环中,在试样上放一个钢球(直径为9.53
mm,质量为3.50±0.05g),再将装有试样和钢球的圆环放在试验环架上,把试验架放在加热介质中,匀速升温,直至钢球落至环架的底板上,此时的温度即为环球式软化点。
取一定量的实验室样品放在瓷坩埚内,然后将瓷坩埚置于适当的传热介质中。加热样品至熔化,记录开始熔化的温度。继续加热使其完全熔化,直至其温度超过开始熔化的温度25~50
℃。在熔化和升温的整个阶段应搅动试样,使其完全成为均匀且无气泡的液体。另外把试样环加热到与熔化试样相同的温度,再将其放在瓷板或金属板上,为避免与其粘合,瓷板或金属板可稍微涂些甘油或硅油。用足够量的熔化的试样填满试样环,使其在冷却之后稍有多余部分。在空气中冷却30
min,然后用稍加热的刀除去多余试样。
用比估计温度低10
℃的蒸馏水装满容器,要浸没试样环,水面应高出试样环50
mm,在恒温的水浴中,这一温度应保持15
min,用夹钳把预先浸在水浴中达到同一温度的钢球放入钢球定位环上。均匀升温,升温速度为5±1
℃/min。加热水浴温度,直至钢球穿到试样环进入试料。凡是不按上述升温速度加热的所有试验都无效。当被试料包围的钢球触及到环架的下承板时,要及时记录温度计所显示出的温度。在试验过程中,如果试样发生连续降解的话,则可充入惰性气体进行测量。
超过80
℃软化点的试样要使用甘油浴或硅油浴进行加热。
如果测维卡软化点操作更简单,仪器是现成的维卡软化点测定仪或热变形测定仪都可以。
不知你看明白没?
没有仪器和图我也觉得很难说清楚
D. 沥青软化点试验起始温度为多少
软化点80度以下的:4.5-5.5度
软化点80度以上的:31-33度
E. 70号sbs沥青软化点起始温度及升温速度是多少
如果软化点小于80℃,以水为介质,做软化点试验,起始温度5±0.5℃,升温速度为5±0.5℃/min
如果软化点大于80℃,以甘油为介质,做软化点试验,起始温度为32±1℃,升温速度5±0.5℃/min
F. 在以冷水与热水为介质进行的对流传热的套管换热实验中,雷诺数怎么算急求
在流体运动中惯性力对黏滞力比值的无量纲数Re=UL/ν 。其中U为速度特征尺度,L为长度特征尺度,ν为运动学黏性系数。
G. 三种以水作为传热介质的烹调方法,并写出他们的相同点及不同点
都是用水来传递热量烹调食物的方法相同点就是主要以水作为介质,“火锅”、“隔水炖”、“蒸”就是三种不同的“利用水”的方式:“火锅”是食材直接与水接触,被加热到“熟”后取出食用;“隔水炖”的过程中,水同样只有传递热量的作用,但不与食材接触;而“蒸”则是依赖沸腾后产生水蒸气,高温蒸汽再接触食物,使得食材被加热到“熟”。
H. 沥青的软化点是多少度
AH-50 针入度41-60 15度延度大于100CM 软化点-55;
AH-70 针入度61-80 15度延度大于100CM 软化点44-54;
AH-90 针入度81-100 15度延度大于100CM 软化点42-52;
AH-110 针入度101-120 15度延度大于100CM 软化点40-50;
AH-130 针入度121-140 15度延度大于100CM 软化点38-48;
30# 针入度26-35 延度大于3CM 软化点70;
100# 针入度80-110 延度大于90CM 软化点 42-52。
沥青软化点是指沥青试件受热软化而下垂时的温度。试验有一定的设备和程序,不同沥青有不同的软化点。工程用沥青软化点不能太低或太高,否则夏季融化,冬季脆裂且不易施工。反映沥青黏度和高温稳定性及感温性。
(8)以水为介质软化点实验的温度扩展阅读:
沥青的软化点试样在规定尺寸的金属环内,上置规定尺寸和质量的钢球,放于水(5℃)或甘油(32.5℃)中,以5±0.5℃/min,速加热,至钢球下沉达到规定距离﹙25.4mm)时的温度,以℃表示,它在一定程度上表示沥青的温度稳定性。
把确定质量的钢球置于填满试样的金属环上,在规定的升温条件下,钢球进入试样,从一定的高度下落,当钢球触及底层金属挡板时的温度,视为其软化点,以摄氏温度表示(℃)。
精密度或允许差:
(1)当试样软化点小于 80℃时,重复性试验精度的允许差为 1℃,再现性试验精度的允许差为 4℃。
(2)当试样软化点等于或大于 80℃时,重复性试验精度的允许差为 2℃,再现性试验 精度的允许差为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