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培养优质的非洲紫罗兰盆花
非洲紫罗兰,苦苣苔科非洲紫罗兰属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是开花植物中比较耐阴的一种,被誉为“室内花卉皇后”。
非洲紫罗兰繁殖一般采取叶插法,最佳扦插时间以最低夜温达到18℃时为好,土壤温度低于15℃时生根速度就会减慢。所以,春季或秋季是非洲紫罗兰最佳的繁殖季节。
非洲紫罗兰扦插由草炭、蛭石、珍珠岩、沸石混合而成的基质为好,其比例为6∶2∶1∶1。pH控制在5.5~6.0之间。在扦插前,基质上喷清水,使其吸足水分。
选择健康无病害的植株上肥厚结实、叶色浓绿的叶片,保留约1厘米的叶柄,将叶片按同一方向稍微倾斜插入基质中,深度2厘米左右。将扦插苗放置在遮阳条件下养护,喷洒多菌灵等进行消毒,以预防根腐病。20天后,叶片的先端出现向上生长的迹象,说明已生根,就可以开始施肥了。待其有3~5个小叶展开后,定植在花盆里。
这之后进入栽培管理阶段,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水肥管理。
在幼苗期,施用N∶P∶K比例为6.5∶6∶19的液肥。每2周施肥一次。中间以喷淋方式浇清水1~2次,水温在20℃左右为宜。成苗期,春、夏、秋每周浇水一次,盆土干透再浇。每2周施肥一次。冬季每2周浇水一次即可。每次浇水要浇透。不用施肥。为了促进开花,可用浓度不超过0.2%磷酸二氢钾每周喷施一次叶面肥。花期内不要再施肥,浇水时要注意千万不要从花上面浇。
(2)温度。
非洲紫罗兰最适宜的生长温度是20~25℃,8℃以下会遭遇冻害。当气温在10~15℃时,生长缓慢。在成苗期,长期低温会使叶片挤在一起,株型杂乱无章。温度过高,植株会徒长,叶柄软弱无力。昼夜温差是非洲紫罗兰开花的必要条件,在开花前要保持5℃以上的昼夜温差。
(3)湿度。
幼苗期环境相对湿度以70%~90%为宜,为了防止病害发生,要注意通风,但通风时间最好不要超过1小时。
(4)光照。
非洲紫罗兰向光性较强,在幼苗期应有规律地转动育苗盘,以保证植株发育匀称。
(5)病虫害。
非洲紫罗兰在成苗期最易感染灰霉病和白粉病。为了预防灰霉病的发生,可以采用通风、及时摘除多余叶片等方法。如果发现感染病株一定要及时销毁。白粉病发生时,可用甲基托布津或粉锈宁乳等治疗。如发现蚜虫、蓟马等虫害也要及时使用相应药物进行治疗。
❷ 非洲堇的栽培与养护。
非洲堇 对温度和光照要求高,只适合室内栽培。 又名非洲紫罗兰,为苦苣苔科非洲堇属植物。喜温暖。湿润和半阴环境。夏季怕强光和高温。生产适温为16~24℃,4~10月为18~24℃,10月至翌年4月为12~16℃。白天温度不超过30℃,高温对非洲堇生长不利。冬季夜间温度不低于10℃,否则容易受冻害。 非洲紫罗兰栽培技术 盆栽基质 用优质泥炭藓配制的基质,质地轻,透水好,而且肥沃,最适合非洲紫罗兰的生长发育。基质的pH值为5--6。
花盆尺寸 对非洲紫罗兰的标准尺寸来说,9厘米的盆是经常用的。对大冠径品种,建议使用10--12厘米的花盆。
盆栽定植 为了方便搬运,和减少植株的伤害,定植后要少浇水,湿润即可。定植时注意不能将盆土按的太结实,保持疏松。根据非洲紫罗兰的生长习性,植株不能栽得过深过浅,过深则埋了心叶,过浅则易倒伏。正确的标准是在浇过水后心叶与盆土相平。
疏盆 进入生长期5--6周后,非洲紫罗兰的叶子开始挤在一起,这就需要疏盆。通常只疏1次盆。对于9厘米的盆来说,一般1平方米摆放40--45盆。如果疏盆过早,则植株的微气候就不存在了,从而引起植株生长减慢,植株矮小,甚至延迟花期。如果出现次种情况,则可试着分盆2次,第一次,1平方米摆放55--60盆,当叶子又挤在一起的时候进行第二次疏盆,1平方米可摆放40--45盆。
浇水 水的温度很重要,水温与气温不能相差5℃,否则叶片上容易发生黄斑。苗子定植后应立即浇水。第一次疏盆前浇水可以从植株顶部浇灌。以后则应改变这种方法,不然会伤害花芽,小苗刚刚定植后,不能浇肥液,只能浇清水。
温度 生长的气温为20--21℃,昼夜温差不能大于1℃、保持地温18℃。
遮阴 适应的光照范围为10000--12000勒克斯。遮光多少应遵照下面的简单规则,即晴朗的天气,你会清楚看到你伸出的手掌在叶子上的影子。应坚持不懈观察,因为即使短短的一会儿过度暴晒。也会酿成大祸。所以从2月末3月初虽然有室内遮阴,但夏季温室内的温度和光照上升过快,需对玻璃喷布遮光涂料。
光照 从10月到来年的3月间通过人工补光可以缩短生育期2周。建议使用光强为2750勒克斯的日光灯,一天照射14小时。当自然光照超过2750勒克斯时停止补光。
二氧化碳施肥 从日出到日落,二氧化碳浓度保持在(500--600)x10(的负6次方),在晴天或人工补光的情况下,二氧化碳浓度宜保持在(700--800)x10(的负6次方),当二氧化碳浓度超过1000x10(的负6次方)的时候,植物会受害。夜间不能进行二氧化碳施肥。
❸ 非洲紫罗兰怎么养
非洲紫罗兰是苦苣苔科非洲紫罗兰属常绿草本花卉。全身嫩肉质状并密被白绒毛,具极短的地上茎。叶片轮状平铺生长而组成莲座状,叶卵圆形,先端稍尖,长约6厘米,宽约5厘米,全缘。花梗自叶腋间抽出,花茎红褐色,花单朵顶生或交错对生,花被5裂,组成圆盘状,花径3-4厘米,裂片卵圆形,花色有深紫罗兰色,、兰紫色、浅红色、白色、红色等色,而且有单瓣也有重瓣,有的叶面带黄色花纹。花期很长,夏秋冬季均能连续开花。
原产于热带非洲,生长在热带雨林中温暖、潮湿多阴的地方。因而非洲紫罗兰喜温暖湿润而又通风良好的环境,不耐寒,也不耐高温。合适的生长温度为18-24℃。非洲紫罗兰喜光,如光线不足,只长叶不开花;但又惧怕直射光,光照过强,叶面会出现黄斑,所以不要阳光曝晒。空气相对湿度应在50-80%。把栽有植株的盆放在盛水的托盘上,可提高相对湿度。不要进行叶面喷水,否则叶片会产生难看的黄斑。浇水也不要浇在叶片上。土壤浇水一般在室内每周两次。非洲紫罗兰要求疏松肥沃的腐殖质土,盆要矮而宽,保持排水良好。生长季节每周施肥一次,应施稀薄液肥,开花期应少施氮肥。
非洲紫罗兰可用分株或扦插繁殖,也可用组织培养法。扦插一般用叶插法,5月份进行把带有2-5厘米叶柄的叶片插入沙质土中,注意保湿,一般15天左右可生根。
❹ 非洲紫罗兰怎么繁殖 四大繁殖方法解析
1、种子繁殖
可在每年的8到10月份时将种子种下,此时间内它发芽率极高,小苗也长得很健壮。通常它的种子很小,在选择盆土时需要细心一点,然后可将种子放进去,压平即可;种子在种的时候不能让土壤太湿,然后放在通风处,调整温度为18到24度,大约20天之后就能发出小芽了。因为它的小芽很虚弱,所以只需放在散光处的温暖地方,让土壤微微湿润即可,慢慢它就会进入到正常的生长状态了。
❺ 如何养护非洲紫罗兰
非洲紫罗兰又名非洲堇。植株矮小,花期长,只要室温合适(18~24℃)可终年开花。较耐阴,在室内散射光照条件下生长良好。
养好非洲紫罗兰,在栽培与养护中需要注意以下方面:
(1)花盆大小适当。非洲紫罗兰植株矮小,应根据植株大小选择与之相称的花盆。盆过大或过小,均不利其生长发育。
(2)培养土适宜。非洲紫罗兰喜疏松肥沃、含腐殖土丰富的微酸性土壤。因此盆土以腐叶土或泥炭土为主,再加1/5左右的沙土或珍珠岩和少量基肥配成。忌用黏重土。
(3)浇水适量。浇水不可过多,盆土过湿易烂根。平时浇水以“见干见湿”为宜。除夏季浇水要充足外,其他季节待土面干燥发白时再浇水为宜。
(4)施肥淡薄。生长期间每隔7~10天施一次腐熟的稀薄饼肥水或复合化肥。不能施氮肥过多,否则叶片茂盛但开花很少。出现花蕾时要施1~2次0.5%过磷酸钙水溶液,则花大色艳。炎夏季节暂停施肥,待9月中、下旬天气渐凉后继续施肥。
(5)温度适合。非洲紫罗兰生长适温为18~24℃。当气温超过28℃以上时则生长不良。夏季须采取遮阴降温措施。冬季室温不得低于12℃。
"role="figure非洲紫罗兰(6)光照恰当。非洲紫罗兰属半阴性植物,冬季宜放室内光照充足处。若冬季室内光线不足时可用荧光灯补充光照,其适宜在荧光灯下生长开花。春、秋两季宜放半阴处,深秋应使其多见些阳光,以利花芽形成。光照过强时叶面就会出现黄斑,因此夏季需移至通风良好、凉爽而具有散射光处培养。
❻ 要怎样培养优质的非洲紫罗兰盆花
非洲紫罗兰,苦苣苔科非洲紫罗兰属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是开花植物中比较耐阴的一种,被誉为“室内花卉皇后”。
非洲紫罗兰繁殖一般采取叶插法,最佳扦插时间以最低夜温达到18摄氏度时为好,土壤温度低于15摄氏度时生根速度就会减慢。所以,春季或秋季是非洲紫罗兰最佳的繁殖季节。
非洲紫罗兰扦插由草炭、蛭石、珍珠岩、沸石混合而成的基质为好,其比例为6∶2∶1∶1。pH控制在5.5~6.0之间。在扦插前,基质上喷清水,使其吸足水分。
选择健康无病害的植株上肥厚结实、叶色浓绿的叶片,保留约1厘米的叶柄,将叶片按同一方向稍微倾斜插入基质中,深度2厘米左右。将扦插苗放置在遮阳条件下养护,喷洒多菌灵等进行消毒,以预防根腐病。20天后,叶片的先端出现向上生长的迹象,说明已生根,就可以开始施肥了。待其有3~5个小叶展开后,定植在花盆里。
❼ 非洲堇怎么进行栽培管理
非洲堇又名非洲紫罗兰、圣保罗花,属苦苣苔科,非洲紫罗兰属。
多年生常绿草本,茎很短,叶基生,叶柄较长,叶片肥厚多汁,布满绒毛。花枝从叶丛中抽出,着花数朵,花径4~7厘米,每朵花期7~14天,一年开花3~4次。花有紫、红、白、蓝、黄及双色的镶边、缟花、喷点、混色等。花型有重瓣、半重瓣、单瓣及皱瓣等。
园艺品种有2000个,常见的有:游会(紫红)、防盗床(紫堇色)、阿尔啤斯(粉堇)、维多利亚调情者(蓝皱边白心)、罗波道尔(白边红心)、旁塔家园(粉蓝)、小富(粉白)、桃红鸽(桃红)、安迷琴斯(红色)、小富女孩(堇色)、旋律女孩、费斯妮(白色)、吉斯拉(深红色)、玛丽娅(堇色)、卡门(堇色)、德福特(粉堇色)、西伯特拉(紫堇色)、茹可可(肉红色)纳他丽(蓝堇色)。
性喜温暖湿润,忌高温、干燥寒冷,生长适温16~24℃,越冬最低温10℃,开花适温15~25℃,空气湿度50%以上,宜散射光,夏天遮光70%,春秋天遮光50%,冬天全日照。
可用叶插或分株法,在春秋天选健壮的叶片,将叶柄从植株基部切下,柄长留2~3厘米,1/3~1/2斜插于泥炭、珍珠岩、蛭石的混合基质中,保持15~25℃,湿润1个月可长出数株小苗,小苗3~5叶时可分栽。
管理:以细粒魔肥当基肥,每次换盆时加入,追肥用花宝2号、3号5000倍液作追肥,7~10天一次,浇水要适宜,浇水时不能沾湿叶片,水滴不能落在叶片上。冬季要保持10~25℃,光线充足。
病害有叶斑病、疫病、白狭跗线螨及根结线虫病。叶斑病以分生孢子或菌丝体在土中过冬,气流或水传布,发病初期可用50%苯菌灵1500倍液防治或45%百菌清烟剂熏烟,每667平方米250克。疫病,褐斑水渍状,轮纹上有白霉,以卵孢子在土中越冬,雨水中传布。发病初期用25%甲霜灵100倍或64%杀毒矾M8粉剂400倍液或77%可杀得500倍液7~10天一次,喷2~3次。白狭跗线螨,造成幼叶、芽枯死,可用20%螨卵酯800倍液或氯杀400倍液。根结线虫用克线磷土壤处理,或病球在48.9℃水中浸30分钟。
❽ 怎么养非洲紫罗兰
非洲紫罗兰是苦苣苔科非洲紫罗兰属常绿草本花卉。全身嫩肉质状并密被白绒毛,具极短的地上茎。叶片轮状平铺生长而组成莲座状,叶卵圆形,先端稍尖,长约6厘米,宽约5厘米,全缘。花梗自叶腋间抽出,花茎红褐色,花单朵顶生或交错对生,花被5裂,组成圆盘状,花径3-4厘米,裂片卵圆形,花色有深紫罗兰色,、兰紫色、浅红色、白色、红色等色,而且有单瓣也有重瓣,有的叶面带黄色花纹。花期很长,夏秋冬季均能连续开花。
原产于热带非洲,生长在热带雨林中温暖、潮湿多阴的地方。因而非洲紫罗兰喜温暖湿润而又通风良好的环境,不耐寒,也不耐高温。合适的生长温度为18-24℃。非洲紫罗兰喜光,如光线不足,只长叶不开花;但又惧怕直射光,光照过强,叶面会出现黄斑,所以不要阳光曝晒。空气相对湿度应在50-80%。把栽有植株的盆放在盛水的托盘上,可提高相对湿度。不要进行叶面喷水,否则叶片会产生难看的黄斑。浇水也不要浇在叶片上。土壤浇水一般在室内每周两次。非洲紫罗兰要求疏松肥沃的腐殖质土,盆要矮而宽,保持排水良好。生长季节每周施肥一次,应施稀薄液肥,开花期应少施氮肥。
非洲紫罗兰可用分株或扦插繁殖,也可用组织培养法。扦插一般用叶插法,5月份进行把带有2-5厘米叶柄的叶片插入沙质土中,注意保湿,一般15天左右可生根。
❾ 非洲紫罗兰扦插多久开花
1、非洲紫罗兰叶插繁殖法
非洲紫罗兰常用扦插繁殖法,主要进行的是叶插,花后选用健壮充实叶片,叶柄留2厘米长剪下,稍晾干,插入沙床,保持较高的空气湿度,室温为18~24℃,插后3周生根,2~3个月将产生幼苗,移入6厘米盆。扦插过程中,用维生素比处理对非洲紫罗兰生根后幼苗生长有利,采用25毫克/升的激动素处理叶柄24小时,有利于不定芽的形成。从扦插至开花需要4~6个月。
2、非洲紫罗兰茎插繁殖法
茎插繁殖法也是非洲紫罗兰会选用的繁殖方法,主要是春季花谢后.结合翻盆换土分割地下块茎栽种,成苗快,但株形不够好看,同时由于植株没有更新,生长不够旺盛。
3、非洲紫罗兰组织培养繁殖法
现在非洲紫罗兰比较流行的繁殖方法就是组织培养法繁殖法,以叶片、叶柄、表皮组织为外植体。用MS培养基加1毫克/升6-苄氨基腺嘌呤和1毫克/升萘乙酸。接种后4周长出不定芽,3个月后生根小植株可栽植。小植株移植于腐叶土和泥炭苔藓土各半的基质中,成活率100%。目前,美国、荷兰、以色列等国均有非洲紫罗兰试管苗生产。 但这种方式培养的植苗比较多,不太适合家庭养殖。
4、非洲紫罗兰播种繁殖法
非洲紫罗兰播种繁殖可在春、秋季进行,温室栽培以9~10月秋播为好,发芽率高,幼苗生长健壮,翌年春季开花棵大花多。2月播种,8月开花,但生长势稍差,开花少。非洲紫罗兰种子细小,播种盆土应细,播后不覆土,压平即行。发芽适温18~24℃,播后15~20天发芽,2~3个月移苗。幼苗期注意盆土不宜过湿。一般从播种至开花需6~8个月。
非洲紫罗兰是人们比较喜欢用来布置美化环境的花卉,株植小巧,花色艳丽可爱,点缀效果好,而且养殖也比较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