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0.45um滤膜怎么用
0.45um的滤膜有两种,一种是圆形的薄膜,叫做微孔滤膜,一般用作过滤流体用的。另外一种是接在注射器上的,里面也是一张很小的滤膜,主要是用来过滤注射液用的。
使用前应根据所滤液体的性质来选择合适的膜。如果该用水的滤膜,用了有机相的滤膜,你的液体抽滤不下去,该用有机膜的用了水滤膜,你的滤膜会溶掉的。滤膜有正反面,比较反光的一面是正面,不太反光的一面是反面。
滤膜水处理是固液分离技术,它是以膜孔把水滤过,将水中杂质截留,而没有化学变化,处理简易的技术,但因膜孔非常细小,相应的存在某些技术问题。在给水也有用生物膜处理原水的方法,但它与过滤膜分离技术不同。
(1)微孔过滤膜扩展阅读:
微孔过滤乃筛分过程,属于精密过滤。微孔精密过滤是指滤除0.1μm至10μm 微粒的过滤技术,一般而言,过滤机理分表面型与深层型两类。微孔过滤乃筛分过程,属于精密过滤。经由高级技术制造的MF膜其过滤机理为表面型过滤。
水体透过膜流速不大,因此为通过需要的水量,膜装置的单体面积要大,要在一个小的空间内装入很多根的膜细管。厚度100um以下的薄膜因承受高压,还必须有耐压能力,为此应设法制造各种耐强压的膜。
因过滤孔径固定,故可确保过滤的精度与可靠度。深层过滤又分非固定不规则孔径与固定不规则孔径,前者如化纤绕线型滤芯,一般只作为比较粗糙的预过滤。
在滤器架的排气管的皮管头上,固定一个16号输液针头,用止水夹控制,可避免排气压力与速度过大致使滤膜破裂。不要将滤架连同滤膜一起进行灭菌,否则滤膜因热胀冷缩而致脆裂皱折。
2. 微滤与超滤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及其优缺点
微滤、超滤的区别
从膜的分离范围来看,微滤最适合液体介质的降浊、除菌处理,而超滤主要可用於对低分子溶解物与有机大分子的分离(通常是指分子量在500以上,106以下的大分子从溶液中分离)。对於反渗透水处理中的预处理来说是分离水中全部的有机物、微生物和胶体颗粒。
微滤和超滤的过滤过程通常是以直流过滤方式(包括表面过滤、深度过滤)和错流过滤方式进行的。微滤膜和超滤膜的差异最明显的是孔径不同,微滤膜一般指孔径在 0.02-0.1um,高度均匀,具有筛网特征的多孔固体连续相,而超滤的孔径似为0.002-0.2um,在进行分离时的压力也分别为0.01- 0.3Mpa和0.2-1.0Mpa。
超滤膜透过物质主要是水、溶剂、离子和小分子。
被截留物质主要是蛋白质、各类□、细菌、病毒、乳胶、微粒子、过滤精度为10-4cm~10-7cm利用超滤膜不同孔径对液体进行分离,其分子切割量(CWCO)一般为6000~50万,孔径为100nm(纳米)。
微滤膜透过物质主要是水、溶液和溶解物。被截留物质主要是悬浮物、细菌类、微粒子。过滤精密有0.2cm、0.5cm、1.0cm、2.0cm、3.0cm、5.0cm、和10.0cm。其在过滤领域里的重要特点是:
1. 使所有比网孔大的粒子被全部拦截在膜的表面,克服了常规过滤的深层过滤介质过滤达不到“绝对值”的要求,而微孔过滤膜是趋于“绝对值”过滤器的首选材料。
2. 孔径均匀,过滤精度高
微孔滤膜的孔径十分均匀,故为均孔膜,其与反渗透及超滤有明显的不同。其最大孔径与平均孔径的比值一般为3~4,孔径分布基本呈正态分布,因而常被作为起 保证作用的手段,过滤精度高,分离效率高。孔隙率高,流速快。微孔膜的微孔数绚达每平方釐米107~1011个孔,孔隙率在60%~90%之间,由於孔隙 率高,其对液体的过滤速度在同等过滤精度下,比常规过滤介质快40倍。
3. 厚度薄,吸附量小微孔膜的厚度一般为90~220um,与一般深层过滤介质比,只有它们的1/10,因而过滤速度高,过滤时对被滤物质的液体的吸附量极小。
4. 无介质脱落,不产生二次污染。微孔膜是均匀,连续的整体结构,没有一般的深层过滤介质可能产生滤材脱落的不足。
5. 颗粒容纳量小,易赌塞。微孔膜阻留颗粒大多数只限于膜表面,因而易被材料中与膜孔径大小相近的微粒或凝胶物质所堵塞。微滤和超滤在处理系统上视水质需要适当地采取预过滤。
http://www.waterinfor.com/index.php?option=com_k2&view=item&id=101:%E5%BE%AE%E6%BF%BEmf%E8%B6%85%E6%BF%BEuf%E6%A6%82%E8%BF%B0&Itemid=78&tmpl=component&print=1
3. 有机过滤膜和水系过滤膜的区别
材料,原理。
1、有机膜是由高分子材料加工而成。水系,不耐有机溶剂。
2、有机的是通过化学反应进行过滤。水系是物理反应进行。
3、过滤膜全称微孔过滤膜,应用于原料药.药用溶剂。
4. 0.22um过滤膜的作用是什么
除菌过滤器主要是采用大比表面积,过滤精度为0.22μm以上的微滤滤芯,主要用于防止空气中的杂质和有害细菌、微生物等进入罐体、生产线、无菌室等,引起水质、产品和无菌室环境的变化,满足食品、生化、饮料、啤酒、医药、电子等行业的工艺需要。
微孔过滤膜包括,混合纤维微孔滤膜、聚丙烯滤膜、聚醚砜滤膜、聚偏氟乙烯滤膜、聚四氟乙烯滤、尼龙滤膜。
主要用于样品分析特别是色谱分析中流动相及样品的过滤,对保护色谱柱及输液泵管路系统和进样阀等不被污染具有良好的作用。已广泛应用在重量分析、微量分析、胶体分离及无菌实验中。
应用
过滤膜除用作水处理以外,还可用于超纯水制造和海水淡化,一般采用反渗透膜(纳诺滤膜)。另外用于粪尿处理、城市中水道处理、各种废水处理等,一般采用超滤膜和微滤膜。在工业上可用于乳制品制造、半导体制造、食品制造、纸张制造及药品制造等,也一般采用超滤膜和微滤膜。
滤膜应用于食品饮料、医疗制药、市政工水处理、工业用高纯水、锅炉补水、海水淡化、电子行业超纯水、废水处理与回用、物料浓缩提纯等多种行业。
比较广泛的,家用超滤净水器,超滤膜。可去除溶液中的大分子、胶体、蛋白质、微粒等,具有使用压力低、产水量大、便于操作的特点。
5. 高效液相色流动相过滤必须使用什么粒径的过滤膜
0.45μm。
根据道客巴巴资料,高效液相色流动手卜悔相过毕正滤必弊兆须使用0.45μm粒径的过滤膜。为了改变色谱柱的选择性,可以改变固定相和流动相的种类。
过滤膜全称微孔过滤膜,应用于原料药、药用溶剂、注射用水、针剂,包括混合纤维微孔滤膜等种类。
6. 膜过滤中根据膜孔径不同可以分为哪几种类型
超滤膜是一种孔径规格一致,额定孔径范围为0.001-0.02微米的一种微孔过滤膜。超滤膜采用压力差为推动力的膜过滤方法为超滤膜过滤。以膜的额定孔径范围作为区分标准时压力差为推动力的膜过滤可区分为:微孔膜(MF)的额定孔径范围为0.02~10μm;超滤膜(UF)为0.001~0.02μm;逆渗透膜(RO)为0.0001~0.001μm。超滤膜的孔径只有几纳米到几十纳米,也就是说在膜的一侧施以适当压力,就能筛出大于孔径的溶质分子,以分离分子量大于500道尔顿、粒径大于2~20纳米的颗粒。
超滤膜的结构有对称和非对称之分。前者是各向同性的,没有皮层,所有方向上的孔隙都是一样的,属于深层过滤;后者具有较致密的表层和以指状结构为主的底层,表层厚度为0.1微米或更小,并具有排列有序的微孔,底层厚度为200~250微米,属于表层过滤。工业使用的超滤膜一般为非对称膜。
又根据膜的致密层是在中空纤维的内表面或者外表面,双分为内压式和外压式。现在应用的为清一色全为外压式。主要优点为单位容积内装填的有有效膜面积大,且占地面积小。
超滤膜一般为高分子分离膜,用作超滤膜的高分子材料主要有纤维素衍生物(例如:醋酯纤维或与其性能类似的高分子材料)、聚砜、聚丙烯腈、聚酰胺、聚砜酰胺、磺化聚砜、交链的聚乙烯醇、改性丙烯酸聚合物等等。由此可知,超滤膜最适于处理溶液中溶质的分离和增浓,或采用其他分离技术所难以完成的胶状悬浮液的分离。 PTFE(聚四氟乙烯):适合水系及各种有机溶剂,耐所有溶剂,低溶解性。具有透气不透水、气通量大、高微粒截留率、耐温性好,抗强酸、碱、有机溶剂和氧化剂,耐老化及不粘、不燃性和无毒、生物相容性等特点。其相关产品广泛应用于化工、医药、环保、电子、食品、能源等领域。 水系PES(聚醚砜):具有较高的化学和热稳定性,流速快、耐酸碱能力强(pH范围1-14); 具有高机械强度。水系CA(醋酸纤维):适合水溶液,较低的蛋白吸附,流速高,热稳定性强,不适用于有机溶剂,特别适用于水基溶液。有机系尼龙:具有良好的亲水性,耐酸耐碱,抗氧化剂。不仅适用于含有酸碱性的水溶液,更适用于含有有机溶剂,如醇类、烃类、脂类、酚类、酮类等有机溶剂。有机系尼龙:适用于绝大多数有机溶剂和水溶液,可用于强酸,70%乙醇、二氯甲烷等有机溶剂。耐高温,强度好,
7. 请问常用的微孔滤膜有哪几种
(1) 水系微孔滤膜:一般用于纯水相的过滤。在过滤含有机相的混合溶剂时应尽量避免使用水系滤膜,以防滤膜被溶解,因为水系滤膜一般由纤维素类的材料制成。纤维素类膜材料的特点是亲水性好、成孔性好、来源广泛,但耐酸碱和有机溶剂能力差,抗蠕变性能差。水系滤膜系列包括:醋酸纤维素膜、硝酸纤维素膜、混酯膜再生纤维素膜、聚醚砜等。
(2) 有机系微孔滤膜:用于有机溶剂的过滤。常用有机系微孔膜:聚四氟乙烯膜(PTFE)、聚偏二氟乙烯膜(PVDF)、聚偏氟乙烯。
(3) 混合滤膜过滤:一般用于水系、有机系通用。混合滤膜过滤:尼龙膜、改性的聚偏氟乙烯(改良亲水性)、聚四氟乙烯膜(改良亲水性)、聚偏二氟乙烯膜(改良亲水性)。脂肪族尼龙,有良好的亲水性,耐适当浓度的酸碱,不仅适用于含有酸碱性的水溶液,亦适用于含有有机溶剂,例醇类、烃类、醚类、酯类、酮类,苯和苯的同系物,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亚砜等等,是适用范围较广的微滤膜之一。
8. 微孔滤膜是什么
微孔滤膜
微孔滤膜是利用高分子化学材料,致孔添加剂经特殊处理后涂抹在支撑层上制作而成。在膜分离技术应用中,微孔滤膜是应用范围最广的一种膜品种,使用简单、快捷、被广泛应用于科研、食品检测、化工、纳米技术、能源和环保等众多领域。微孔滤膜主要由精制硝化棉,加入适量醋酸纤维素、丙酮、正丁醇、乙醇、等制成,亲水,具有无毒卫生,是一种多孔性的薄膜过滤材料,孔径分布比较均匀穿透性的微孔,微孔率高达80‰的绝对孔径。主要用于水系溶液的过滤,故也称水系膜。
中文名
微孔滤膜
第一条
概述
第二条
性状
第三条
分类
快速
导航
应用
简介
性状
孔径比较均,孔隙率高,无介质脱落,质地薄,阻力小,滤速快,吸附极小。
易燃,保存时应注意密封,防潮湿,防火。
分类
微孔滤膜,有亲水性和疏水性之分。
微孔滤膜从结构上分析,乃一极薄滤膜,内呈多孔海绵状之结构。一般常见之孔径范围为0.1微米至10微米。时下微孔滤膜之制造者,又按其形态差异,将其分类为:
平板薄纸型滤膜(Flat Sheet Membrane) 、中空纤维型滤膜(Hollow Fiber Membrane) 和管状型滤膜(Tubular Membrane)。其中,平板薄纸型滤膜又依其结构差异,可再细分为“无支撑物之平板薄纸型滤膜”(Unsupported)与“有支撑之平板薄纸型滤膜”(Supported)两种。根据两者制造所需科技的要求,“无支撑物之平板薄纸型滤膜”比“有支撑物之平板薄纸型滤膜”的生产工艺更为精密与复杂。
9. 微滤膜是什么
微过滤是一种精密过滤技术,介于常规过滤和超过滤之间。过滤一般分深层过滤和筛网状过滤。常规过滤多属深层过滤,它所用的介质如纸、石棉、玻璃纤维、陶瓷、布、毡等,都是一些孔形极不整齐的多孔体,孔径分布范围较广,无法标明它的孔径大小,过滤时粒子是靠陷入介质内部曲折的通道而被截留。截留率则随压力的增加而下降,因介质厚,对颗粒的容纳量大,相应截留率也高,主要用于一般澄清过滤。而微滤所用的过滤介质具有类似筛网状的结构,由天然或合成高分子材料制成,具有形态较整齐的多孔结构,孔径分布较均匀。过滤时使所有直径大的粒子全部被拦截在滤膜表面上,压力的波动不会影响它的过滤效果。与一般深层过滤介质相比具有以下特性。
(1)孔径均匀,过滤精度高 微孔滤膜能制成比较均匀的孔径,这是它最重要的特点之一。在过滤时,它能使比孔径大的颗粒和细菌全部被拦截在滤膜表面,所以经常被作为起保证作用的手段,有“绝对过滤”之称。
(2)孔隙率高,流速快 微孔滤膜上有千百万个微孔,其微孔的体积约占膜总体积的70%~80%。由于孔隙率高,膜又薄,因而阻力甚小,对液体和气体的过滤速度可比同等截面积的其他常用介质快几十倍。
(3)微孔滤膜薄,吸附少 微孔滤膜的厚度一般为0.1~0.15mm(或100~150μm)。滤膜对溶质的吸附量极小,因而适用于微量溶液及贵重物粒的过滤。
(4)无介质脱落 微滤膜是均匀的连续的整体结构,没有碎屑脱落,而一般深层过滤介质有可能脱落碎屑或纤维而使滤液再次污染。
(5)颗粒容纳量小,易堵塞 微孔滤膜质地薄、孔径均匀,阻留只限于表面,所以极易被滤液中与孔径大小相仿的微粒或凝胶物质堵塞。因此,微孔滤膜主要用来进行精密过滤,对于含杂质较多的液体,必须结合深层过滤或其他预处理方法才能得到好的过滤效果,延长膜的使用寿命。
目前在纯净水的生产中微滤是必需的,用作精滤,作为反渗透膜和灌装前的保安过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