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净水器品牌选ao史密斯如何值得购买吗
史密斯的净水器确实不错,值得购买。
A.O.史密斯净水系统,独有的实时监控功能,全程时刻提供滤芯更换提示。以五重系统,全方位确保饮水安全和生活用水安全。
❷ VC++编译器问题fatal error C1063
MSDN上:
Fatal Error C1063
compiler limit : compiler stack overflow
The program was too complex, possibly e to recursive include files. Split the code into smaller source files and recompile.
解决的办法:
/Zmnumber 为预编译头确定编译器的内存分配限制。number 是比例因子,其默认值为 100,指定分配 50MB 内睁唤指存。number 的最大值为 2000。下表说明 number 如何修改内存分配:链顷
number 内存分配
10 5.0 MB
100 50 MB
200 100 MB
1000 500 MB
2000 1000 MB
在早期的 Visual C++ 版本中,编译器使用了大量的离散堆,每个堆都有一定的限制。编译器现在可以根据需要使堆动态增大,只要求分配给预编译头的内存的大小固定不变。只有在极少数涉及非常大或非常复杂的程序的情况下,才会导致超出预编译头的堆大小限制。如果程序超过这些限制,请使用 /Zm 缩放悉配所有限制的总大小
解决:
在project-settings-C/C++下面Project Options里输入/Zm200或者更高的number
❸ 如何让OpenCV工程在没有VS和OpenCV的电脑上运行
一、如何让OpenCV工程在没有VS和OpenCV的电脑上运行?
对于这个问题,有两个方法:
1. 使用动态库,讲工程所需的.lib,.dll,.h等和工程.exe一起拷到另一台电脑上运行。
2.使用静态库,讲工程需要的.lib直接编译进.exe中,这时的.exe会比方法1中的大很多,但是此时只需要拷贝一个.exe就可以在另一台电脑上运行了。
二、如何将.lib编译进.exe中?
注意这里的.lib是静态链接库,与动态链接库的引导库.lib不同(动态链接库.dll需要有一个.lib作为引导库)。
将.lib编译进.exe中的第一步是编译OpenCV的静态库.lib。具体的编译方法可以参考:OpenCV - 编译静态OpenCV库(静态库)
生成OpenCV的静态库后,就可以进行第二步了。
1,将相应的静态库配置到工程中。
2,配置属性-〉MFC的使用:设置为 在静态库中使用 MFC
3,配置属性-〉C/悉知C++ -〉代码生成-〉运行库 :设置为 多线程 (/MT)。
在VC(2005以上)中有四种运行库:Multi-threaded(/MT)、Multi-threaded-Debug(/MTD)、Multi- threaded-dll(/MD)、Multi-threaded-debug-dll(/MDD):前两个是静态类型库,提供的函数会被链接到程序中;后两个是动态库,会以氏衫动态链接库的形式提供函数给程序调用。
设置完之后,生成的.exe就可以直接使用了。
该部分可参考:OpenCV学习笔记(三十二)——睁核消制作静态库的demo,没有dll也能hold住
三、补充
1, 其实在安装和编译OpenCV后,其本身已经包含了静态库,在 \build\x86\vc10\staticlib 和\build\x64\vc10\staticlib 路径下,所以本文的使用CMake 编译静态库可以省略掉。
2。按照 二 中的步骤生成.exe运行,发现读取视频不成功。原因是OpenCV的视频解码等处理是基于ffmpeg,而OpenCV仅仅提供了ffmpeg的动态链接库 opencv_ffmpeg***.dll,并没有其静态链接库,即使是使用CMake也不能生成(勾选WITH_FFMPEG也不行)。
所以如果想让视频读取成功,该.exe需要一个.dll支持,即opencv_ffmpeg***.dll。
3。编译ffmpeg静态库的方法可以参考:MinGW下编译ffmpeg静态库给Visual C++使用
按照该方法可以编译出一堆.a文件,即ffmpeg的静态库。这些.a文件的调用具有一定的顺序。
但是我按照文中方法设置后依然无法打开视频。
同时我注意到,OpenCV中也有类似的文件,存放于 \opencv\3rdparty\include\ffmpeg_ 及opencv\3rdparty\lib 中,料想就是ffmpeg的静态库,但是设置后依然无法打开视频。
所以,万不得已,最后的方法还是加入一个.dll支持,即opencv_ffmpeg***.dll。
4。针对文章:OpenCV学习笔记(三十二)——制作静态库的demo,没有dll也能hold住 中提到的videoInput.lib,我始终都没有找到,料想是版本的不同吧。
❹ 净水器的优缺点是什么
净水器也叫净水机、水过滤器,是按对水的使用要求对水质进行深度过滤、净化处理的水处理设备。平时所说的净水器,一般是指用作家庭使用的小型过滤器,技术核心为滤芯装置中的过滤膜,目前主要技术来源于超滤膜和RO反渗透膜两种,诺百纳净水器以这两种来分析看。
一、优点不同
1、反渗透净水机:集微滤、吸附、超滤、反渗透、紫外杀菌、超纯化等技术于一体,更新鲜、更卫生、更安全。
2、超滤净水机:产水可直接饮用;最新一代滤芯,过滤精度高、使用寿命长,其水锤、耐压等测试均通过 NSF 测试标准。
二、缺点不同
1、反渗透净水机:出水为可以直接饮用的纯净水,出水量较小,比例大概为4比1,排出的废水是不能饮用的
2、超滤净水机:超滤净水器的出水比为2比1,过滤后的水可以直接喝下,但是前提是要正常的自来水,毕竟超滤膜只是一种物理过滤,对化学物质是无法过滤的,所以对一般的自来水过滤没有问题。但是超滤膜过滤后的水口感并没有反渗透膜好。
三、原理不同
1、反渗透净水机:反渗透膜是通过透过性膜将溶解在水中对人体有害的重金属离子去除掉,也可以过滤掉其他不利于身体健康的离子,并且很有效的溶解和去除水中的三氯甲烷、四氯化碳等有机物,将水中对人体有利的水分子留下,而其他杂质如细菌、污染物、病毒、水垢等,都会化成浓缩水被排除。
RO反渗透净水器内部有一层RO膜,这种膜的孔径微小至纳米级别,而细小如病毒、细菌,其体积也是RO膜孔径的的千倍。经过RO膜的基本上仅有水分,不含有其他元素,过滤出的水可以生饮也可以烧开。
2、超滤净水机:超滤膜净化技术是纯物理的过滤,其依靠超滤膜表面密布的微孔进行筛分,过滤精度取决于超滤膜孔径大小和孔径均匀度,水中的悬浮物、微粒、细菌、胶体和病毒等大分子物质可被截留住。超滤净水器内部有一层超滤膜,这层过滤膜的孔径精度范围为0.01~0.001μm,相比RO反渗透净水器要大一个数量级。同时,超滤膜不仅可让水分经过,同时也会让一些体积较小的小分子物质经过。
❺ C++报错加上/Zm200则可修复,但是别人的电脑只要一个CPP还是会有错误。现在作业要求只要CPP能运行...
代码贴出来吧,需要具体排除
❻ zm一天200什么意思
zm一天200意思是:在zm工作一天200元伍扮薪酬。zm是芝麻兼职。zm是芝悄谨麻的缩写,芝麻兼职是一家致力启橘基于网上兼职的平台,可以通过打字、当客服等工作进行居家赚钱,一天200元,是比较可靠的。
❼ 央视曝光净水器名单
方缘FS-RO50、沛毅RO-50型、八杯水EWP310等。
抽检问题型号包括了方缘FS-RO50、沛毅RO-50型、八杯水EWP310等,样品来源渠道包含了生产企业、实体店以及电商平台,且涉及品牌大多不止一次登上过“黑榜单”。其中,卫生安全项目反映净水器在使用过程中有毒有害物质溶出量和净水质量状况,二者均包含菌落总数、耗氧量2个指标。
总体而言,在抽检不合格的共8批次产品中,分别有高达7批次的产品涉及整机卫生安全、出水水质问题。也就是说,净水机中流出的水实则“不净”状况偶有发生。
(7)超滤zm200扩展阅读:
净水器的选购:
1、是否有产品卫生许可批件:用户购买净水器时必须认识产品质量的重要性。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规定;取得上级卫生监督部门的卫生许可证,经过技术监督部门鉴定,符合国家的《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
2、选购合适的滤芯至关重要:第三代净水器采用的是纳米微晶滤芯技术,很好的解决了第二代净水器的缺陷,过滤掉了水中有害物质及重金属等。所以大家选择净水器时,一定要问清采用的过滤技术以及滤料,看是否满足自己的使用需求。
3、是否具有安全有效的杀菌技术:净水设备采用两种方式杀菌,一是添加消毒剂,消毒剂能杀死一部分细菌,但消毒剂中含有微量危害人体健康的化学成份;二是紫外线杀菌,紫外线杀菌安全、高效,可以快速杀死几乎所有细菌;采用物理原理杀菌,不需任何化学剂,不会对人体有副作用。
❽ zm200b植毛/钻孔机控制器怎么修外部启动输入短路
1、将机器断电,用万用表等测试工具对外部启动输入线路进行检查,检查线路的樱尺连通性和脊指高电压等电气数据。
2、排除线路短路的可能后,可以检查控制器的输入继电器和保护电路等相关部件,看是否存在故障或损坏,需要修理或更换相关部件。
3、如果以上方法无法解决问题,建议您联系控制器的生产商或专业维修人员进行进一逗渗步排查与修复。
❾ 口碑最好的净水器排名是什么
净水器口碑最好排名有:冰尊净水器、飞利浦净水器、AO史密斯净水器、安吉尔净水器 、汉斯顿净水器 、滨特尔净水器、沁园净水器、美的净水器、金利源净水器这些都是知名品牌值得购买。
1、冰尊净水器
德国冰尊创立于1828年至今200年历史,是净水器行业领导品牌之一,最早的一批净水器开创者。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世界上90%以上的净水器品牌均模仿德国冰尊净水器,但却一直未被超越。
冰尊净水器优势:技术强、资格老、效果好。19世纪,冰尊净水器的年产量只有50台,只够供应皇宫、皇室、皇亲国戚等使用。20世纪初期,有部分社会名流、富豪、高端人士开始通过走后门的方式购买到冰尊净水器。21世纪的今天,冰尊净水器已全面推向市场。
4、道尔顿净水器
道尔顿是净水器行业里的老品牌,开创研发出可以反复清洗的陶瓷滤芯。陶瓷滤芯虽然可反复清洗不用更换滤芯深受精打细算的家庭主妇欢迎,但过滤精度较低无法过滤重金属等超细微杂质,而且经常需要每周清洗一次才能保证饮水安全。
5、安吉尔净水器
安吉尔净水器,深圳安吉尔饮水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自创的品牌。最受一般中等收入家庭喜爱的品牌之一,是国内较早的饮水设备研究与开发、制造及销售的专业公司。该公司进口美国陶氏滤芯,缺少自主研发能力。
6、汉斯顿净水器
汉斯顿是深圳国内知名的净水器品牌,拥有自主研发能力,在净水领域不断创新,拥有6项净水专利。推出一系列价格低廉新品,主要满足中低档消费者需求。
7、滨特尔净水器
滨特尔公司原称是爱惠浦,爱惠浦自1933年以来一直为各个行业提供水处理方案,后被美国滨特尔公司收购。滨特尔一直专注于商用净水,主要的产品都是使用在商店、咖啡厅、酒吧等。在此就不细说。
8、沁园净水器
沁园集团是一家专业从事净水设备、饮水设备、工业成套水处理设备、水处理膜等系列环保产品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是国家创新型试点企业和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创建企业。沁园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是世界上第一台饮水机专用净水器和世界上第一台无热胆节能速热型饮水机的发明和制造厂家。
9、美的净水器
美的净水器主打“反渗透”净水器产品,其过滤精度可达0.0001微米,能截留水中各种无机离子、胶体物质和大分子溶质,包括重金属和水垢等。美的净水设备项目组成立于2001年,2006年建立佛山市美的清湖净水设备有限公司,全面进军净水设备行业
10、金利源净水器
金利源净界系列(能量机)又称矿泉制水机,是由金利源公司(全称深圳市金利源净水设备有限公司)研发生产,采用国际先进的六维净化技术,对自来水进行净化、矿化、活化、离子化、新鲜化、富氧化处理,有效去除水中的微生物、有机物、重金属、细菌等有害物质,从而形成矿物质丰富的高能量活化小分子团水,口感纯正。
(9)超滤zm200扩展阅读:
选择净水器的基本原则:
1、净水产品的性价比较高:产品的质量较好,性能稳定;使用较方便;维护成本和运行成本较低;有较强的专业技术和良好的售后服务。
2、生活用水选用软水产品,饮用水选择含有一定硬度的水(140mg/L--200mg/L)。
3、水的硬度在170mg/L以下地区最好选择复合超滤机。
4、水的硬度在170mg/L-250mg/L以内的地区淋浴、洗衣用水最好是选用软水,直饮水最好选择 复合超滤水。
5、水的硬度在250mg/L以上的地区淋浴,洗衣用水最好选用软水,直饮水选择部分软化水(软 化水和未软化水按一定比例混合)经过复合超滤机过滤后的超滤水。
6、含高氟、高咸、高硫地区的水选择纯水机,作为直饮水,并补充微量元素。
7、地下水或沙粒和铁锈重的地区,建议在总表后再装精密过滤器。
❿ 曾母盆地西部典型构造沉降史研究
白志琳高红芳王后金郭依群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广州,510760)
第一作者简介:白志琳,女,1954年生,1979年毕业于长春地质学院液扒物探专业,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海洋地质矿产调查所所长,长期余亩从事海洋地质调查与研究工作。
摘要南沙海域新生代发生的多次构造运动既是盆地形成的主要原因,也是控制局部构造形成和发育的主要成因。本文以南沙海域曾母盆地典型构造为研究目标,分析了局部构造的沉降-剥蚀史,进一步了解了前陆盆地局部构造沉降的特点,以及在区域动力场背景上局部构造的演化特征。在研究中采用构造高点和相邻凹陷模拟井的单井沉降史对比的方法,分析了局部构造在沉降过程中的各阶段主导因素。
关键词曾母盆地典型构造沉积埋藏史构造沉降史沉积剥蚀史
1前言
曾母盆地位于南海南部的南沙海域,其主体坐落在巽他大陆架,部分向北延伸到陆坡区,是南沙海域规模最大的新生代沉积盆地。曾母盆地是一个被走滑断裂复杂化的周缘剪切—前陆叠置型盆地,其构造应力场复杂多变。特殊的构造背景与沉积环境,导致了盆地的局部构造十分发育(图1)。椐地球物理资料分析,曾母盆地的局部构造多与断层相伴生,形态、规模以及分布规律与断层密切相关,断层对局部构造的形成和发育起到促进或制约的作用。
不同成因的盆地所发育的局部构造应具有不同的特征,尤其是在地质演化过程中,在不同时期,不同应力场作用下形成的构造均凸现了各种各样的特征或特点。曾母盆地是典型的前陆叠合盆地,而南乐23构造、阳明9构造和南屏8构造是位于在盆地不同部位的局部构造。本文拟重点分析三个典型构造的地质演化史,以剖析前陆盆地构造的演化特点。
2典型构造特征
2.1阳明9构造
阳明9构造位于盆地南部的塔陶垒堑上,是一个典型的断鼻构造。该构造形态较简单,构造的发育受一条生长断层控制(图2),该断层规模较大,在上新世—第四纪仍有微弱活动。上升盘地层可见牵引现象,下降盘的上始新统—渐新统呈半背斜形态,往上构造幅度逐渐变小。在平面上该构造呈NW向展布,地层上倾方向被断层封闭。仅T3、T4和T5反射界面有圈闭显示,各层圈闭只有一个高点,垂向上基本叠合。
图1曾母盆地构造区划和局部构造分布图
Fig.1The tectonic subdivision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local structure in Zengmu Basin
图2阳明9构造剖面图
Fig.2The seismic cross-section of YangMing9local structure
2.2南乐23构造
南乐23构造位于康西坳陷西部,是一个被断层复杂化的披覆背斜构造。地震剖面(图3)显示该构造整体呈宽缓的背斜形态,轴面近于直立,核部沉积较薄,由核部向两翼地层逐渐加厚,倾角变缓。构造主体发育两组倾向相背的正断层,这些断层形成于中中新世,大多在晚中新世停止活动。断裂活动使构造幅度进一步加大,并且由于两侧断层活动强度的差异,导致背斜两翼不对称。构造顶部发育一生物礁体,呈丘状反射,底部反射清楚。该构造沿NW向展布,在五个反射界面均形成圈闭,从下往上,圈闭面积呈逐渐减少的趋势。在平面上各层圈闭形成1~2个高点,垂向上叠合较好,显示了继承性发育的特点。该构造发育于基岩隆起上,其形成与沉积压实作用有关。后虽被断层改造,但构造未遭破坏,形态较完整。
图3南乐23构造剖面图
Fig.3The seismic cross-section of NanLe23local structure
2.3南屏8构造
南屏8构造位于康西坳陷中部,是一个被断层复杂化的断背斜构造。
地震剖面(图4)显示构造部位的不同时期、不同倾向以及不同活动强度的断层非常发育,地层被多条倾向相背的正断层夹持,褶皱隆起明显。断层的活动大致分为三期:渐新世、晚中新世和上新世—第四纪。早期的断裂活动奠定了断块构造的雏形,早-中新世时地层在应力作用下褶皱变形,呈背斜形态,晚中新世断层的活动促使构造进一步发育,构造幅度显著增加,上新世—第四纪断裂活动强度减弱,对构造无明显影响。该构造呈NW向展布,各闹毁昌反射界面均有圈闭显示。除T2、
图4南屏8构造剖面图
Fig.4The seismic cross-section of NanPing8local structure
3构造沉降史
构造沉降是由于地壳自身动力产生的主动沉降过程。非构造沉降是指沉积负荷、古水深及海平面升降等因素引起的沉降。南海发生的多次区域性沉降、抬升构造活动既是形成盆地也是控制局部构造形成和发育的主要成因,在本次的研究中采用通过构造高点和相邻凹陷模拟井的单井沉降史对比,以基底面为基准,研究构造部位沉降量的变化,以该部位的地层埋藏史、构造沉降史和沉降速率变化规律,分析构造在沉降过程中的各阶段主导因素。
3.1阳明9构造(图5)
位于盆地南部的构造带上,构造高点和相邻凹陷单井模拟沉降史分析结果表明该构造经历了三个沉降阶段。
3.1.1晚始新世—渐新世
成盆初期阶段,构造部位的沉积厚度约600km,该时期的总沉降速率为25m/Ma,构造沉降速率占50%,是构造与非构造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构造区南部相邻凹陷的沉积厚度达3.2km,总沉降速率为180m/Ma,构造沉降速率为80m/Ma,以沉积负载作用为主,非构造因素的影响较大。
3.1.2早中新世—中中新世
这是构造沉降最快也是地层最为发育的阶段。构造部位披覆沉积约3km,早中新世地层厚约0.9km,中中新世地层厚1.5km,该时期的最大沉降速率由上阶段25m/Ma急剧加大到160~220m/Ma,构造沉降速率随着总沉降速率的变化而增大到80~90m/Ma。造成大幅度沉降的原因是综合因素共同所致。相邻凹陷早中新世沉积厚约3.1km,中中新世沉积厚约2.3km。在该时期出现小幅度升降活动,最大沉降速率由180m/Ma急剧增大至450m/Ma,之后略有减小,为420m/Ma,其中构造沉降速率由80m/Ma加大为160m/Ma,随之减小为130m/Ma,该时期以非构造因素为主。
图5曾母盆地阳明9构造单井沉降史图(ZM320)
Fig.5The subsidence history of YangMing9local structure in Zengmu Basin(zm320)
3.1.3晚中新世—第四纪
晚中新世构造部位最大沉降速率由前阶段220m/Ma锐减至60m/Ma,之后随着区域沉降开始,再次加大沉降速率达100m/Ma,构造沉降速率由20m/Ma增加到60m/Ma,表明构造因素影响逐渐加大。相邻凹陷在这一阶段沉积量小,沉降速率低,构造因素影响较小,呈稳定状态。
阳明9构造是基岩古隆起上形成的构造。构造区在初期和晚期随区域沉降活动而相应沉降,渐新世—中中新世是该构造剧烈沉降的阶段。引起沉降的主要动力是每个时期都具有一定厚度的沉积负荷,加之各时期区域构造运动产生的动力。构造区的早期沉降作用主要发生在南部地区,沉降幅度相对较小。晚期在北部地区发生的沉降活动强度明显大于南部地区,且构造南部的相对抬升也表明了曾母盆地的沉降中心由南部逐渐转向北部。
3.2南乐23构造(图6)
位于曾母盆地西北部,构造高点和相邻坳陷的沉降史反映两处经历了不同的沉降过程,总体活动趋势也可分为三个阶段。
3.2.1晚始新世—早中新世
该时期基底以上的地层为稳定沉积,各时期地层的埋藏曲线显示持续稳定,总沉降速率稳定在100~150m/Ma,其中构造沉降速率基本稳定在50m/Ma上下,非构造因素的变化影响总的沉降作用。相邻坳陷的地层埋藏史持续稳定,总沉降速率由25m/Ma逐渐增加到480m/Ma,其中构造沉降速率稳定在120~140m/Ma之间,总沉降量为8km,构造沉降量为3.6km,构造动力因素较小,沉积负载作用影响较大。
3.2.2中中新世—晚中新世
图6曾母盆地南乐23构造单井沉降史图(ZM200)
Fig.6The subsidence history of NanLe23local structure in Zengmu Basin(zm200)
该阶段埋藏史曲线变化不大,构造部位总沉降量3.8km,构造沉降量为1.8km,总沉降速率由前期150m/Ma减到30m/Ma,构造影响小于沉积负载。相邻坳陷的埋藏史曲线变化稳定,总沉降量为10km,构造沉降量4km,总沉降速率加大为320m/Ma,构造沉降速率为100m/Ma,这个时期的主要动力因素还是以沉积负载作用为主。
3.2.3晚中新世—第四纪
该时期的构造部位进入快速沉积阶段,总的沉降速率达到460m/Ma,构造沉降速率为180m/Ma,总沉降量达到6.2km,其中构造沉降量为2.8km,该阶段的沉降动力以沉积负荷为主。相邻凹陷的总沉降速率此时也达到460m/Ma,构造沉降速率为160m/Ma,总沉降量达12.8km,构造沉降量为4.5km。
该构造的沉降史表明在曾母盆地西北部的沉降过程具有以下的规律。
构造区经历了早、晚两个较长时间的沉降阶段。早期的沉降阶段时间长,沉降稳定;晚期的沉降阶段时期短,沉降快速。两个沉降阶段之间曾经历一次沉降间断或隆升剥蚀阶段。影响该构造沉降的主要动力是沉积负载和全球海平面变化等综合因素,构造动力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贡献,相对沉积因素的影响较小。古水深的影响甚微。构造高点与相邻坳陷的沉降活动强度不等,但动力因素以及变化规律相似,表明在同一个应力场作用下的效果,只是因异地而有所差别。在两次沉降之间发生构造部位总沉降速率急剧减小,表明当时该部位大幅度抬升,是局部构造的主要形成期。
3.3南屏8构造(图7)
位于曾母盆地康西坳陷中部的正向构造带上,是典型的凹间隆构造。构造高点及南北相邻两个凹陷的沉降史曲线的总趋势均呈均衡沉降,各时期地层稳定发育。沉降历史也存在阶段性,且不同部位有所不同,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图7曾母盆地南屏8构造单井沉降史图(ZM272)
Fig.7The subsidence history of NanPing8local structure in Zengmu Basin(zm272)
3.3.1晚始新世—渐新世
沉降史曲线表明该时期构造高点及相邻凹陷沉降稳定,高点处的总沉降速率为170m/Ma,凹陷的总沉降速率为240m/Ma。其中高点和凹陷的构造沉降量、构造速率均为总沉降量和总沉降速率的一半,说明构造区在成盆初期的区域应力场作用下整体逐渐沉降。
3.3.2早中新世—晚中新世
早中新世初,构造高点总沉降量由3km增加到7km,构造沉隆量由1.6km增加到3km。总沉降速率在早中新世期间达到300m/Ma,到晚中新世逐渐降低至210m/Ma,构造沉降速率由110m/Ma降为60m/Ma。该阶段的特点是沉积速率相对提高、沉降速率降低。
构造以北的凹陷以最大沉降速率为460m/Ma持续沉降到中中新世,随之减小为300m/Ma。其中构造沉降速率由160m/Ma逐渐减小至80m/Ma,总沉降量达到3~10km,构造沉降量为2~4km。构造以南的凹陷在中中新世沉降速率达到600m/Ma,至上新世降为280m/Ma,构造沉降速率由180m/Ma降为100m/Ma,总沉降量由4km增加到12.5km,构造沉降量由2km加大至4.8km。
3.3.3上新世一第四纪
构造区发生沉降,最大沉降速率达340m/Ma,其中构造沉降速率为120m/Ma,总沉降量为9km,构造沉降量为3.5km。南凹的沉降速率持续不变,北凹也发生了大幅度沉降活动,最大沉降速率由350m/Ma增大为740m/Ma,构造沉降速率240m/Ma。最大沉降量达14km,其中构造沉降量为5km。
南屏8构造发育在曾母盆地的沉积中心部位——康西坳陷,形成初期与相邻凹陷均为均衡沉降。渐新世—晚中新世期间,康西坳陷整体下沉,成为曾母盆地的沉降沉积中心,构造高点部位最大沉降量达到7km,构造以南的相邻凹陷最大沉降量12.5km,以北的凹陷最大沉降量10km。该时期在构造周围发生不均衡沉降活动,南部成为该时期的沉降沉积中心。上新世一第四纪期间,随着区域性整体沉降,盆地沉降中心向北迁移,北部凹陷大幅度沉降,成为新的沉降沉积中心。构造高点部位也随之发生较大幅度的沉降活动。构造的南凹均速缓慢沉降,在沉积压实作用下逐渐呈抬升之势。在三个沉降阶段中,早期是构造因素与沉积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中晚期引起沉降的原因主要是沉积负荷和全球海平面变化以及其他因素的综合作用。在沉降全过程中,古水深影响不明显。
4沉积剥蚀史
沉积与剥蚀过程是沉积盆地分析的基本内容之一,也是石油地质勘探首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它决定生、储、盖层在空间上的分布,决定勘探对象的含油气远景。很多地质工作者为解决这一问题作了多方面的努力,主要方法有:地层对比法、沉积速率法、测井曲线法、成熟度剖面法、密度法、波动分析法等。
图8地层横剖面对比求剥蚀厚度
Fig.8The profile of calculating erosion thickness by contrast method
南沙海域的地质构造演化历史复杂,大量的地球物理资料反映了各沉积盆地在发育发展的过程中,都经历了多次的抬升和沉降,存在着普遍的地层被不同程度剥蚀的现象,尤其在局部构造顶部,各种不整合接触关系即是构造被抬升、剥蚀、夷平的痕迹。但隆升与剥蚀量分析是古构造恢复的难点,尽管恢复的方法很多,由于资料欠缺未能满足研究需要,仅分析了构造经历的剥蚀期次,利用自然延伸(相当于地层趋势法)法对构造高点的剥蚀量进行粗略的估算(图8)。
分析重点构造沉降曲线和平衡剖面提供的信息,认为在这几个主要盆地范围内发生过三期规模较大的隆升-剥蚀或沉积间断过程,期间的各盆地局部构造被剥蚀的程度和时间有所不同。
第一期次:渐新世期间(T4),是由于南海中央海盆海底扩张引起的一次区域性抬升。曾母盆地在经历第一次区域隆升时,发育在西部斜坡一带的局部构造受到影响随之隆升,而发育在中部的局部构造没有明显反映。
第二期次:中中新世末(T3),是由于南沙海域在该时期构造运动十分活跃,区域应力场的性质和作用方向的转换,引起了在区域均衡沉降背景下发生的隆升剥蚀过程。曾母盆地中部的局部构造在此期间发生了隆升和剥蚀(或沉积间断)过程,西部的构造也遭受了剥蚀。
第三期次:晚中新世末(T2),是在张性应力场的控制下,强烈的差异沉降作用引起局部的挤压和隆升而导致的剥蚀,也有一些构造区因为长期处在高部位而继续接受剥蚀,或者是因为长期隆起而形成了沉积间断。这个时期盆地的大部分局部构造都被侵蚀,只是剥蚀量比前两期明显减小。
综合各个部位重点构造沉降史的活动规律,局部构造遭受剥蚀的时序从西往东逐渐变新,这与区域上构造运动的活动期次相符合。从地层变形和构造顶部被削蚀的程度,认为第二期次是在南沙海域东南部一带影响最大、剥蚀量最大的一次隆升-剥蚀期。
5典型构造沉降特点
曾母盆地具有早期周缘前陆性质和后期走滑性质,是叠合的复合型盆地。前陆盆地的沉降曲线特征往往是初始斜率平缓,显示沉降速率较慢,而后斜率陡然增大,表明沉降速率急剧增加,随着距离造山带越远,下沉幅度越小,沉降中心和边缘尖灭体向克拉通方向迁移。因为前陆盆地为构造负荷引起的挠曲沉降,其沉降曲线主体为迅速下沉。局部构造的沉降曲线反映了这种特征,而且体现了由于构造冲断作用的多次性,常以斜率较大和相对较小的两段式交替的形式出现。前陆盆地的埋藏史曲线一般呈上凹型,每个上凸点代表了一次沉降阶段的开始,也表明沉降速率由此开始加速。
分布在盆地不同部位的局部构造的沉降史曲线均具有典型的前陆盆地沉降特征,且沉降规律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曾母盆地局部构造埋藏史曲线在23.3Ma和5.2Ma出现两个特征明显上凸点:早/晚渐新世的分界面(T4)、中中新世/上新世的分界面(T2),表明局部构造与盆地共同经历的两次区域性的沉降变形阶段。在10.4Ma,即中中新世/晚中新世的分界面(T3)出现特征不太明显的下凸点,表明在该时期随着盆地的隆升,经历了一个沉积间断期。在大的沉降阶段期间出现不太明显的凹凸变化反映了局部沉降活动的变化。
晚始新世—早渐新世时,盆地内的各构造部位沉降缓慢,沉降速率与沉积速率大致相等,与成盆初期前陆坳陷沉降阶段的特点相符。从晚渐新世开始,直至中中新世,盆地出现了不均衡沉降,分布在不同部位的局部构造以不同的沉降速率开始活动,表现为南部发育的局部构造在这个阶段快速沉降,沉降速率大于沉积速率。西北部的构造保持原有的速率持续沉降,沉降速率与沉积速率大致相等。中部的构造在此期间出现了短时期的沉降—抬升过程。晚中新世末至上新世初,由于廷贾断裂再次走滑活动引起盆地的差异沉降,盆地沉积中心迅速北移,从而导致了南部的构造部位急剧抬升,西北部和中部的构造经短期抬升之后快速沉降、沉降幅度增大。此时,西北部的构造部位沉降速率和沉积速率相等,而南部和中部的构造部位沉降速率均大于沉积速率,这是盆地的沉降中心和沉积中心向克拉通方向迁移的过程中直接加剧的沉降速率,形成局部构造在南部不断抬升、北部快速下降、西部相对均衡沉降的沉降格局。
主要参考文献及资料
陈玲等.1997.南沙海域曾母盆地西部综合地球物理区域普查报告.地矿部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第二海洋地质调查大队(内部资料)
龚铭等.2001.南沙海域构造特征与盆地演化.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吴进民等.1994.中国南海西南部大气田勘探方向研究.地矿部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研究所(内部资料)
吴奇之等.1997.中国油气盆地构造演化与油气聚集.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The Study of Subsiding History of Local Structures in the West of Zengmu Basin,South China Sea
Bai Zhilin,Gao Hongfang,Wang Houjin,Guo Yiqun
(Guangzhou Marine Geological Survey,Guangzhou,510760)
Abstract:There are several construct movements at the southern part of South China Sea that are the main reason of basin formation and Local Structures forming and developing.The studying goal of this article is keystone local structures in the west of Zengmu Basin.The writers analyze the history of subsiding-erosion about local structures,find out the subsiding characteristic of local structures on foreland basins,and realize their evolution feature.Contrast method of subsiding history of single well at the top of local structures and adjoining depression is adapted to research the subsiding dominant factors of each stage at the course of studying.
Key Words:Zengmu BasinTypical StructuresSubsiding-burial historyStructural Subsiding historySubsiding-erosion his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