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㈡ 怎么计算电子转移的数目
转移电子数=还原剂失电子数=氧化剂得电子数
2Al+6HCl====2AlCl3+3H2
比如这个反应,转移电子数=铝失电子数=H+得电子数
铝失电子数:一个铝原子失去三个电子变成铝离子,两个铝原子失去六个电子变成两个 铝离子,铝失电子数=6
H+得电子数: 两个氢离子得到2个电子变成一个氢气分子,六个氢离子得到6个电子变成3个氢气分子,H+得电子数=6
物质的基本构成单位——原子是由电子、中子和质子三者共同组成。中子不桐侍带电,质子带正电,原子对外不显电性。相对于中子和质子组成的原子核,电子的质量极小。质子的质量大约是电子的1840倍。
当电子脱离原子核束缚在其它原子中自由移动时,其产生的净流动现象称为电流。
各种原子束缚电子能力不一样,于是就由于失去电子而变成正离子,得到电子而变成负离子。

(2)电解中离子交换膜转移电子数目扩展阅读:
排布规律
1、电子是在原子核外距核由近雀消及远、能量由低至高的不同电子层上分层排布。
2、每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2n2个(n代局岁吵表电子层数)。
3、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第一层不超过2个),次外层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不超过32个。
4、电子一般总是尽先排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即先排第一层,当第一层排满后,再排第二层,第二层排满后,再排第三层。
电子云是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概率密度分布的形象描述,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的某区域内出现,好像带负电荷的云笼罩在原子核的周围,人们形象地称它为“电子云”。
电子的质量出现在亚原子领域的许多基本法则里,但是由于粒子的质量极小,直接测量非常困难。一个物理学家小组克服了这些挑战,得出了迄今为止最精确的电子质量测量结果。
将一个电子束缚在中空的碳原子核中,并将该合成原子放入了名为彭宁离子阱的均匀电磁场中。在彭宁离子阱中,该原子开始出现稳定频率的振荡。
㈢ 转移的电子数目怎么算
所谓的电子转移数目的确定,最纯迅轿简单的方法,就是单独看元素化合价升高的总数或者降低的总数.
反正二者相等,选择简单的情况来判断,如下面的分析:
KCIO3+6HCI====KCI+3CI2+H2O
这个反应首先要明确化合价怎么变化的,同一种元昌族素化合价从高低两端向中间变化时,互不交叉,最多变化到一个价态,因此,这里 Cl从+5变到0 .
总共只有1个Cl这么变化,因做肆此转移电子数是 5 ,你要是从升高角度看,也是如此,Cl从-1升高到0.有5个Cl这样变化的(注意有一个-1价的Cl没变化哦)6
NO+4NH3===5N2(箭头)+6H2O 转移电子数是 12 ,自己分析试试看哦
㈣ 高中化学,质子交换膜通过氢离子数 一定 等于转移电子数吗
肯定等于。这是电荷守恒定律的基本原则。
㈤ 如何计算离子方程式中电子转移数目详解。
1.类似于:2kmno4==(加热打不出来)k2mno4+mno2+o2↑
氧元素不只分给氧气一个生成物,那纳脊败它的离子转野察移数目怎么算?
元素化合价不变的部分不管,生成的两个氧原子构成的氧气都是从-2到0的,所以是4个电子转移。
2.有人说离子转移数目是按这个公式算的:
a×be-
(a代表发生氧化还原的原子个数;b代表化洞颤合价的升降数)
a中应该已经将化学计量数即系数乘上去了的
㈥ 高三电解池转移电子数目。急急急~谢谢!!
1.通过观察电解池中阳离子的移动方向可知,在整个电解过程中,阳离子Na离子移向右边(含NaOH)的一极,从中可知右边在整个电解过程中消耗阳离子,而阳离子通常是得电子被消耗的,从而可以推断右边是电解池的阴极,左边是阳极,同时在阴极的阳离子中按照阳离子的得电子顺序排,首先是氢离子先得电子变成氢气。相反在阳极要使NaCl饱和液中的离子放电制取ClO2,可知是其中的氯离子放电变成ClO2,而氯离子放电变成ClO2的过程中其中的多出了,通常溶液中缺失的氧由水来补充,从就可以退出1中阳极的电解反应方程式了。阴极:2H+ +2e = H2,阳极
Cl- -5e +2H2O =ClO2 +4H+ ,其中的数量关系(根据得失电子守恒):5H2 — 2Cl- — 2ClO2 — 10e
2.阴知伏极消耗多少阳离子阳老氏离子交换膜就补充多少(注:这里主要是保证电荷总数一样:因为钠离子与被消耗的氢离子所带的电荷数都是一个单位的正电荷,因此氢离搭含携子的消耗速度与钠离子的补充速度是一样的)
3.在阴极,水电离出的氢离子被消耗促进的水的正向电离,使水中氢氧根的量增大,溶液pH增大
㈦ 怎么算转移的电子数目
转移电子总数=失电子总数=得电子总数。在计算转移电子总数时,只需要计算得电子总数(或失电子总数)即可。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还原剂失去的电子被氧化剂得到,所以失去电子总数等于得到电子总数,而这一过程中,转移的电子为还原剂失去的电子(或被氧化剂得到的电子)。
Cl→Cl—得到一个电子,化合价降低;Mg→Mg2+,失去2个电子,化合价升高仔羡尺。所以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值即为一个微粒得到或失去的电子数。

(7)电解中离子交换膜转移电子数目扩展阅读
电子转移的分类
1、内层电子转移
在内层电子转移过程中,参与氧化还原的原子是以共价键相键结,产生的桥接配体可能是永久性的,这时的电子转移则是分子内电子转移(intramolecular electron transfer)。
然而大部分的共价键是短暂存在的,在电子转移前形成,在电子转移后断裂,这时则称为分子间的电子转移。像[CoCl(NH3)5]2+被[Cr(H2O)6]2+还原的例子就是内层电子转移,其中有过渡性的桥接中间产物,桥接配体为氯离子,连接要氧化及还原的原子。
2、外层电子转移
外层电子转移机派岩制可发生在不同或相同的化学物质间,差别在于氧化态的不同。相同化学物质间的例子又念高称为自交换。
㈧ 超纯水离子交换膜有几种方法可以得到膜的离子迁移数
同样的,以包含季铵盐的苯乙烯制成的阴离子交换树脂会以氢氧根离子交换碰到的各种阴离子(如Cl-)。从阳离子交换树脂释出的氢离子与从阴离子交换树脂释出的氢氧根离子相结合后生成纯水。 若将离子交换法与其他纯化水质方法(例如反渗敬哗透法、过滤法和活性碳吸附法)组合应用时,则离子交换法在整个纯化系统中,将扮演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离子交换法能有效的去除离子,却无法有效的去除大部分的有机物或微生物。 超纯水离子交换膜有膨胀和收缩应尽量小而且均匀。否则既会带来组装的,而且还将造成压头损失增大、漏水、漏电和电流率下降等不良现象。超纯水离子交换膜有两种方法可以得到膜的离子迁移数, 一是膜高稿滑电位法,将膜在两种不同浓度的同类电解质中测定其膜电位,再由膜电位计算迁移数。另一种方法是,在外加直流电场下,在电渗析槽中直接测定膜的迁移数。超纯水设备使用绝对安全,大家可以放心使用。而且使用的用途也非常的戚腊广泛,大家也可以降低设备的量,降低热水器的使用寿命,增加维修用度。
㈨ 化学电解后的恢复以及电子转移
电解硫酸铜溶液,如果硫酸铜是过量的话,那么阴极放电的始终是铜离子,析出铜。阳极放电的是OH-,产生氧气。这耐厅样要恢复原来的溶液只要加氧迟旦化铜就可以恢复原来的样子。
但现在题目却是加氢氧化铜,多了氢元素。这说明氢元素也参与了电解。得出阴极放电的离子有两种,一是铜离子,二是氢离子;阳极始终是OH-放电。
进一步归纳出,先电解的是硫酸铜溶液,后电解的是水。
加入0.1mol氢氧化铜,说明铜消耗了0.1mol,说明在电解的时候,铜离子得0.2mol电子转变码亩扰成0.1mol的铜。同时0.1mol氢氧化铜中有0.2mol的氢原子,说明在电解的时候,有0.2mol的氢离子得0.2mol的电子变成0.2mol的氢原子。
由以上分析得到,电解过程中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4mol
1.电解硫酸铜消耗Cu+和O,生成H+,所以0.1molCu2(OH)2CO3对应0.2molCu,所以转移0.4
2.电解水,1步骤消耗0.1mol水,而+入的碱式碳酸铜含有0.1mol CO3 2-,0.2mol OH-对应0.2mol水,所以还电解了0.1mol水,转移0.2
由1,2得共转移0.6mol电子
㈩ 离子交换膜离子转移计算
因为钠离子带正复电,一个钠离子带制一个单位的正电荷,电子带负电,一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
所以,0.1mol钠离子通过交换膜相当与0.1mol电子反方向通过交换膜.
所以,0.1mol钠离子通过交换膜,说明有0.1mol电子转移.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