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反渗透膜除去溶解气体
RO膜可以脱除溶解性的离子而不能脱除溶解性的气体,首先氢气、氧气、CO、CO2等气体分子直径均小于水分子,另外机理上这些分子也不会被排斥,高压下很容易通过RO膜,但是水解后的碳酸氢根、碳酸根等离子不能通过,所以这部分气体会被除掉,一般与结合其他气体脱除的方法使出水达到苛刻的要求。
❷ 反渗透系统中如何利用NaOH调节Ph值
反渗透系统对水中溶解的气体的脱除效果不大。不加NaOH时pH值较低,一般是由于水中溶解的二氧化碳造成的。由于反渗透膜不能脱除气体的特性,水中溶解的二氧化碳会进入淡水,并且电离为氢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此时的水显弱酸性,pH值较低。为了降低二级反渗透出水的电导率,应向一级反渗透产水中添加NaOH,使二氧化碳转化为Na2CO3,以便于反渗透系统将其脱除。至于NaOH能不能通过反渗透膜,当然不可能绝对不通过。任何反渗透膜都有脱盐率值,尽管可能很高,比如说99.6%,但仍不是100%。绝对不通过反渗透膜的离子是没有的。
❸ 为什么说ro反渗透纯水是偏酸性的
由于水中的酸根离子比较多,比如碳酸根离子与碳酸氢根离子;由于反渗透膜对于水溶后的碳酸根离子的去除率为0,所以如果水中含有水溶后的碳酸与碳酸氢根离子,那么水质监测就会偏酸性。
ro纯水一般称呼纯净水,基本不保留水中的矿物质,PH值在6-7之间,为弱酸性,一般用于透析等医疗用水,或实验室,电子化工等特殊用水,由于水质污染严重,为保障饮水安全,也用于日常饮水,是卫生,安全的饮用水。
他们对水质没有太大的影响,不会影响正常使用;如果对水质PH值要求高,可以考虑在前面增加脱气塔,去除二氧化碳等酸性物质。
(3)反渗透能否去掉碳酸氢根扩展阅读
RO纯水技术由来
RO逆透纯水机源于美国太空技术,在90年代引入我国。逆渗透(原文Reverse Osmosis)是一种薄膜分离技术,依靠逆渗透膜在压力下,使溶液中的溶剂与溶质分离的过程。
逆渗透是在有盐份的水中(如原水)施加比自然渗透压力更大的压力,使水由浓度高的一方渗透到浓度低的一方,把原水中的水分子和其他的物质分离。由于逆渗透膜上的微孔极小,其孔隙仅为0.001μ,是细菌、病毒体积的几千分之一。
采用该技术制备的水为纯水,不含有任何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甚至尿经它过滤后都可以直接饮用。水通过逆渗透膜的速度极低,所以处理水量较小(4吨原水=1吨饮用水+3吨废水)。
❹ 反渗透处理过的水还有矿物质吗意思是经过反渗透处理的水 里面的矿物质还能保留吗
会有少量的阴阳离子(矿物质成分),经过反渗透后的水矿物质基本上是除去内了,不等于绝对除容掉了,一般来说,如果某种水中矿物质有100mg/L,那么经过反渗透可能还有1mg/L了,可以保留最多的是HCO3-(碳酸氢根离子),CO32-(碳酸根离子)。有一点可以说明的反渗透产水,不是高纯水,一般只叫纯水。
❺ 反渗透进水水质有哪些要求
水质分析报告包括水质类型和主要成分指标,所需指标包括溶解离子,硅,胶体,有机物(TOC) .
典型溶解阴离子
碳酸氢根(HCO3-),碳酸根(CO32-),氢氧根(OH-),硫酸根(SO42-),氯离子(Cl-),氟离子(F-),硝酸根离子
(NO3-),硫离子(S2-),磷酸根(PO44-).
典型溶解阳离子
钙离子(Ca2+),镁离子(Mg2+),钠离子(Na+),钾离子(K+),铁离子(Fe2+ 或 Fe3+),锰离子(Mn2+),
铝离子(Al3+),钡离子(Ba2+),锶离子(Sr2+),铜离子(Cu2+)和 锌离子(Zn2+).
碱度
包括负离子中的碳酸根、碳酸氢根、氢氧根,自然水体中的碱度主要由HCO3-形成.pH在8.3以下的水中,
碳酸氢根和二氧化碳平衡存在.当pH高于8.3时,HCO3-将转变为CO32-存在.如果原水PH达到11.3以上,
将存在OH- 形式.Ca(HCO3)2的溶解度大于CaCO3.如果原水在 RO系统中被浓缩,CaCO3容易沉淀在
系统中.所以投加阻垢剂或加酸调低PH值会经常在RO系统中使用.
铁和锰
通常在水中以二价溶解状态存在或以三价非溶解氢氧化物形成存在.Fe2+ 可能来源自井水本身或来自泵、
管路、水箱的腐蚀,尤其上游系统中投加了酸.如果原水中铁、锰浓度大于0.05mg/l并且被空气或氧化剂
氧化为Fe(OH)3 和 Mn(OH)2 ,当 pH 值偏高时会在系统中形成沉淀.分析表明铁锰的存在会加速氧化剂
对膜的氧化降解,因此在预处理中必须去除铁锰.
铝
一般不存在于自然水体中.三价铝会像三价铁一样在RO系统中形成难溶的Al(OH)3,当pH 在5.3 至8.5 范围
内时候,因为铝高价正电特性,所以Al2(SO4)3 和NaAlO2可以用于地表水的预处理去除水中负电性胶体.
千万小心铝盐不要过多投加,残留的铝离子对膜有污染.
铜和锌
在自然水体中很少存在.有时水中微量的铜和锌来自管道材料.在pH值5.3至8.5范围内,Cu(OH)2
和Zn(OH)2 不溶于水,因为它们一般在水中的含量较低,所以只有当系统长时间不清洗,它们积累到
一定程度时,才会对膜系统造成污染.可是如果铜锌与氧化剂(比如过氧化氢)同时存在于原水中,
那么会造成膜材质的严重降解.
硫化物
以H2S气体形式溶于水中,去除硫化氢可以用脱气装置或氯氧化或空气接触变为不溶性硫磺,用多介质过滤
去除.
磷酸盐
具有较强负电性,容易和多价离子形成难溶盐.磷酸钙在PH中性时溶解度很有限,PH值高时溶解度也不高.
进水中投加阻垢剂或调低PH(小于7)可以防止磷酸盐沉淀.
硅
存在大多数自然水体中,浓度从1至100㎎/L.而且PH低于9.0时主要以Si(OH)4 存在.当PH低时,硅酸可以
聚合形成硅胶体.当PH高于9.0时,它会分离成SiO32- 离子而且会和钙、镁、铁或铅形成沉淀.硅和硅酸盐
沉淀很难溶解.氟化氢胺溶液清洗硅垢比较有效,可是氟化氢胺溶液排放会造成环境污染.当进水中硅含量
超过20㎎/L时,要注意硅结垢的潜在危险.
胶体(悬浮物颗粒)分析
污染指数,是衡量RO进水中胶体(颗粒物)潜在污染性的重要指标.RO进水中的胶体是各种各样的,经常
包括细菌、黏土、硅胶体和铁腐蚀产物.预处理中的澄清器中会用一些化学品,例如明矾、三氯化铁或阳
离子型聚合剂来去除胶体污染或通过后续介质过滤器去除.
浊度
也是影响RO膜污染的一个重要指标.浊度仪工作原理是测量水样中悬浮物对光的散射.水样的浊度大于
1.0的原水可能对RO膜有污染,浊度仪测量数值的单位是NTU.象SDI 值一样,浊度也是表征膜污染潜在
风险的一个参数.高浊度并不表示悬浮物会沉淀在膜表面.
如果原水的SDI大于5而且浊度大于1.0,就必须在预处理单元的澄清工艺中加入混凝剂而且后面要使用
多介质过滤器.如果原水中SDI小于5,而且浊度小于1,那么预处理可以考虑介质过滤器和保安过滤器
而不一定投加混凝剂.预处理混凝剂的投加量也是有控制指标的,过量使用会对膜有污染.
原水中还有两个重要指标需要分析.细菌总数和有机物含量.有两种方法测定水中细菌数,一种是培养法,
另一种是荧光染色法,后者更常用因为很方便快捷.原水中的有机物一般是油类-表面活性剂、水溶性聚合物
和腐质酸.检测指标有总有机炭(TOC),生物耗氧量(BOD)和化学耗氧量(COD).要想更精确地分析有
机物成份,需要使用液相色谱和气质联用仪器分析.如果原水中的TOC含量大于3mg/l,预处理单元要考虑去
除有机物工艺.
❻ 反渗透膜里的二氧化碳是怎么来的
水中含有二氧化碳,在水进入反渗透系统前要增加NaOH投料装置。可以采用投加NaOH 的方法将CO2 转变成碳酸氢根离子 和碳酸根离子。而反渗透对碳酸氢根离子 和碳酸根离子有很高的脱除率。
❼ 反渗透原水水质会影响反渗透选型吗具体举个例子吧
可定会,原水水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水系统预处理部分的设置,高盐、高氯等都需要通过预处理部分来解决,一般较常见的预处理单元有多介质过滤、活性炭过滤、阻垢剂、絮凝剂、超滤等
❽ 活性炭过滤器巴氏消毒结束后,系统开机,为什么活性炭出水进入反渗透,PH偏酸性,需要增大氢氧化钠溶液
因为水中有溶解的二氧化碳,如果直接进入反渗透,无法脱除二氧化碳。加氢氧化钠溶液后pH呈弱碱性,二氧化碳变成碳酸根和碳酸氢根,反渗透可以截留脱除。
❾ 反渗透设备能否降低进入锅炉中HCO-、OH-、CO2-3的含量。
不能降低他们的含量,虽然能在反渗透中去除碳酸氢根和碳酸根的含量,但穿过反渗透膜的二氧化碳又可以生成碳酸氢根、碳酸根,氢氧根由于离子半径过小,所以能透过反渗透膜。
❿ 反渗透产水偏酸的原因是什么
天然水或市抄政自来水的PH接近中性,当水经过反渗透后,去除了大部分钠离子、镁离子、钙离子等金属离子,水中碱性离子被滤除,因为高的脱盐率,再加反渗透膜对二氧化碳去除率低,二氧化碳溶解于水中形成碳酸根,自然造成PH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