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难治性心力衰竭的治疗
用于心衰的各阶段的常规治疗措施,均能用于难治性心力衰竭,应注意处理各种并发症,包括睡眠障碍、抑郁、贫血、肾功能不全等。另外还需特殊治疗手段,包括心脏移植、左室辅助装置、静脉持续滴注正性肌力药以缓解症状,如果肾功不全,出现难治性水肿,可用超滤法或血液透析。
1.控制体液潴留
患者的症状常与水、钠潴留有关,治疗的关键是控制体液潴留。呋塞米用量可加大,或联用多巴酚丁胺或多巴胺,有引起氮质血症的可能。如果出现严重肾功能不全、难治性水肿,可用超滤法或血液透析,患者望恢复对利尿剂的敏感性。
2.神经内分泌抑制剂的应用
患者耐受性差,对ACEI和β受体阻滞剂应从极小剂量开始使用,ACEI易致低血压、肾功能不全,β受体阻滞剂易导致心衰恶化,当收缩压小于80mmHg时,则二药均不能使用。当有显著体液潴留时,近期曾应用正性肌力药者,则不用β受体阻滞剂。ARB是否与ACEI同样有效,还需证据,但也易引起低血压和肾功能不全。醛固酮受体拮抗剂限于肾功能正常的患者。高钾血症可引起肾功能受损者的危险。
3.静脉应用正性肌力药或血管扩张剂
静脉滴注多巴酚丁胺、米力农等正性肌力药和硝酸甘油、硝普钠等血管扩张剂,作为姑息疗法,可缓解短期(3~5日)症状,情况一旦稳定,改用口服治疗方案。能中止静脉应用正性肌力药的患者,不推荐间歇静脉滴注正性肌力药。当等待心脏移植的患者无法中断静脉治疗时,允许持续静脉输注多巴酚丁胺、米力农。
4.机械和外科治疗
左室辅助装置适用于内科治疗无效、长期依赖静脉正性肌力药物、LVEF<25%、预期一年存活率<50%,且不适于心脏移植术者。心脏移植适用于无其他可选治疗方法的重度心衰患者,作为终末期心衰的一种治疗方式,与传统治疗相比,它会增加生存率、改善运动耐量和生活质量。心脏移植的主要问题是移植排斥,这也是术后一年死亡的主要原因。免疫抑制剂及并发症影响着长期预后,研究结果显示,联合3种免疫抑制治疗,患者术后5年存活率可提高到70%~80%。
⑵ 心衰如何治疗
心衰是各种心脏疾病发展的终末阶段,我们的心脏就像一个一直在工作的“血泵”,不停的把血液输送到全身,当心脏疾病导致心脏受到损害时,泵血的功能就会下降,输出的血量就不能满足身体器官和组织的需要,就会产生心衰。
心衰会对心脏这个重要的“机器”产生磨损,产生一系列我们不希望看到的后果。首先就是心衰的各种症状会影响日常的生活,常见的是呼吸困难,开始可能只是活动时出现,病情加重时就连睡觉或休息时也会呼吸困难,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其次,心衰可能造成多种并发症,比如心律失常、呼吸道感染、血栓、肺栓塞、中风、肾功能衰竭、消化系统疾病等。需要引起重视的是,如果任由疾病发展,心脏可能会罢工,这时候就会产生最大的危害——猝死。
我们都知道,当机器老化时,及时采取一些保护措施会使它的使用时间更长一些,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心衰,也就是说,心衰是可以进行治疗的。尽管发生心衰时,心功能分级随时间趋于加重,但大部分患者症状并不是持续性恶化,药物治疗和饮食变化在心室功能无显著变化的情况下能明显改善或加重运动耐量。
早期主要是针对心衰危险因素进行治疗,比如控制高血压、血脂、血糖、肥胖,戒烟限酒,避免对心脏有毒性的药物,可以适当应用ACEI或ARB等药物;随着心衰的进展需要增加药物的种类,比如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醛固酮受体阻滞剂、地高辛、伊伐布雷定等,严重者可能需要植入除颤仪、心脏移植、超滤等治疗措施。
⑶ 急性心衰还能透析吗
心衰患者是可以继续透析的。如果患者是肾功能不全进行透析,那么进行透析期间,可以要把体内多余的水分有毒物质排出体外,这样对于减轻心衰的症状是有帮助的。对于严重的心力衰竭患者,通过药物治疗效果差,可以通过持续的床旁血滤来改善心衰的症状,这也属于一种透析方式。
如果肾衰患者合并心衰,进行透析,一定要进行心电血压的监护。随时观察患者的心率情况,血压情况,意识情况和呼吸情况,还有血氧饱和度。患者如果出现不舒服的症状,要尽快地评估病情,必要的话要暂停透析。针对于心力衰竭,一定要注意记录患者的每日出入水量,控制患者的液体入量和出量。
如果患者心功能不全,水钠潴留非常严重,同时合并了肾功能不全,排尿减少,这种情况下患者无法自身排出体液,就需要机械的辅助,临床上常用的辅助排水的机器有超滤,血液滤过以及血液透析治疗。超滤针对心衰,无论其是否合并肾功能不全的病人,使用它相对较为安全;血液滤过或血液透析,一般针对心衰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的病人,血液滤过时间更长,对血流动力学影响更小,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心衰的患者,而血液透析适用于心衰,合并肾衰的常规病人。
⑷ 顽固性心力衰竭的治疗
顽固性心力衰竭又称难治性心力衰竭,是指尽管经ACEI和(或)其他血管扩张剂,以及利尿剂和洋地黄系统治疗,但严重的心力衰竭症状仍不见好转的状况。
顽固性心力衰竭处置的第一步是努力寻找导致顽固性心力衰竭的可能病因,并设法纠正。导致顽固性心力衰竭的可能病因包括:风湿活动、感染性心内膜炎、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电解质紊乱、洋地黄过量、反复肺栓塞、合并感染、大量饮酒、是否同时接受了有水钠潴留作用的药物(如皮质激素等)和(或)负性肌力作用的药物(如钙通道阻滞剂、某些抗心律失常药)。在对因治疗的基础上,还应调整抗心力衰竭治疗,并加强利尿剂、血管扩张剂和正性肌力药物的联合应用。必要时可使用血液超滤治疗顽固性水肿。
⑸ 心力衰竭如何治疗
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心衰有了更多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器械治疗及良好的生活管理。医生会根据您的具体病情,为您选择最适宜的治疗方案。
治疗目标:消除病因、减轻症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少住院次数、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命。
治疗原则:减轻心脏负荷:休息、限盐限水、应用利尿药及其他降低前、后负荷的治疗。
增强心肌收缩力。
根据心衰发展情况,早期可以通过药物治疗改善患者的症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发展为心室收缩不协调的患者或者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仍有心功能不全症状的患者,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是更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CRT通过双心室起搏的方式,实现最佳的心房心室顺序激动,以增加舒张期充盈时间,帮助心脏左右心室收缩同步,室间、室内再同步收缩减少二尖瓣返流,增加每搏输出量。有效帮助心脏提供足够的力量将血液泵送到全身,增加心输出量、改善心功能,使心脏逐渐恢复至正常大小,从而实现心衰治疗。
⑹ 简述急性左心衰竭的治疗
考试。
⑴患者取坐位,双腿下垂,以减少静脉回流;
⑵吸氧;高流量(6-8L/min)吸氧,乙醇(30%-50%)湿化;
⑶镇静;吗啡具有镇静作用和扩张静脉及小动脉作用;
⑷强心剂;以毛花苷丙0.4mg缓慢静脉注射;
⑸快速利尿;静脉注射呋塞米20-40mg;
⑹血管扩张剂;硝普钠缓慢静脉滴注,扩张小动脉和小静脉。
⑺ 心力衰竭超滤脱水装置的操作程序
心力衰竭超滤脱水装置是一种医疗设备,用于协助心力衰竭患者进行脱水治疗。以下是其基本操作程序:
1. 准备工作:确认患者适合进行超滤脱水治疗,检查设备是否正常运转,准备所需的装置和材料。
2. 安置血管通路:在患者的血管中插入导管,以便将血液引入超滤脱水装置。
3. 连接设备:将导管与超滤脱水装置的输液管路连接起来,确保连接处密封可靠。
4. 设置设备:根据患者的情况和医生的建议,设置超滤脱水装置的流速、超滤率、脱水量等参数。
5. 启动设备:按照设备的操作说明,启动超滤脱水装置,开始进行脱水治疗。
6. 监测和启团弯调整:定期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血液电解质、超滤量等指标,根据需要调整设备的参数。
7. 结束悄闷治疗:根据或档患者的情况和医生的建议,结束超滤脱水治疗,拆除导管,清洗和消毒设备。
需要注意的是,超滤脱水治疗是一种较为复杂的医疗操作,需要专业的医生或护士进行操作。如果您不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请勿私自操作,以免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