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碳酸氢钠溶液治疗高钾血症的机理是什么
机理是:
1、碳酸氢钠呈碱性溶液,可以纠正酸中毒,酸中毒往往合并高钾血症,纠正了酸中毒,也可以改善高钾血症。
2、碳酸氢钠可以造成血容量增加,造成血钾浓度暂时降低。
血钾高于5.5mmol/L称为高钾血症,>7.0mmol/L则为严重高钾血症。高钾血症有急性与慢性两类,急性发生者为急症,应及时抢救,否则可能导致心搏骤停。
高钾血症起病急骤者应采取紧急措施,还应根据病情的轻重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
1、紧急措施为立即静脉推注10%葡萄糖酸钙10ml,于5~10分钟注完,如果需要,可在1~2分钟后再静注1次,可迅速消除室性心律不齐。因钙的作用维持时间短,故在静脉推注后,接着应持续静脉滴注。钙对血钾浓度无影响。
2、将血浆与细胞外钾暂时移入细胞内可静脉滴注高渗葡萄糖及胰岛素。如遇心衰或肾脏患者,输注速度宜慢。在滴注过程中密切监测血钾变化及低血糖反应。亦可静脉推注5%重碳酸氢钠溶液。
3、促进钾离子排出体外髓袢或噻嗪类利尿剂、血液透析移除体内钾、阳离子交换树脂。
4、低钾饮食每天摄入钾限于50~60mmol。
5、停止诱发药物停止所有可能导致血钾升高的药物。
6、去除诱因去除高钾血症的病因或治疗引起高钾血症的疾病。
❷ 人体钾离子过高怎么办
血清钾超过5.5mmol/L时,称为高钾血症,是一种短时间内可危及生命的体液失衡。其原因多为酸中毒,大面积烧伤,严重挤压伤,细胞内K+大量释出;肾功能减退,不能有效地排出K+有关。临床表现初期无特殊症状,常与肾功能衰竭的表现同时存在,严重时出现心跳缓慢,心律不齐,低血压,甚至发生心跳骤停。应注意预防和及时治疗。
治疗原则
1.立即停止钾盐摄入; 2.积极防治心律失常和窒息; 3.迅速降低血清钾; 4.及时处理原发病和恢复肾功能。
用药原则
1.轻症患者以基本药物为主; 2.重症者,血清钾高于6.5mmol/L,心电图显示高钾图形者,应考虑透析疗法。
治疗与预防:
血清钾在6.0~6.5mmol/L以上,及出现心血管症状时,应迅速采取降低血钾措施。
一、应急措施
(一)促进钾进入细胞内1.克分子乳酸钠和碳酸氢钠溶液作用原理:
①造成细胞外液暂时性碱中毒,使钾进入细胞内;
②Na+在细胞外液增加;肾远曲小管Na+浓度上升,增加Na+、K+交换,使钾从尿排出;
③细胞外液呈高渗使细胞外液容量增加,血清钾浓度相对下降。方法:克分子(11.2%)乳酸钠溶液60~100ml,或4%~5%碳酸氢钠溶液100~200ml,快速静脉滴入;病情严重者亦可静脉缓慢注射。在注射过程中,宜密切观察病情,以防诱发肺水肿。
2.胰岛素和葡萄糖25%~50%葡萄糖溶液100ml,或10%葡萄糖溶液500ml、按3~4g葡萄糖用1U胰岛素的比例加入普通胰岛素,充分混匀,静脉缓慢注射或滴注。
(二)利用钙对钾的拮抗作用钙能减轻钾对心肌的毒性,但不能长期使用,对已用或拟用洋地黄治疗的病人不宜使用。常用10%葡萄糖酸钙10~20ml以25%~50%葡萄糖溶液等量稀释,静脉缓慢注射,对于已有心律失常的病人,宜在心电图监测下5min内注入。
二、排钾措施
(一)肠道排钾利用阳离子交换树脂在肠道与钾交换,从而使钾排出。常用聚苯乙烯磺酸钠离子交换树脂(环钠树脂)25~50g加入温水或25%山梨醇溶液100~200ml保留灌肠,时间1/2~1h,每日2~3次。口服剂量为15~20g,每日2~3次;如加入于25%山梨醇溶液100ml中饭前服,可导致腹胀、排气及腹泻,但可减轻便秘。
(二)肾排钾高钠饮食,排钾利尿剂,盐类皮质激素等,可按具体情况选用,但对肾功能不全的病人效果不佳。
(三)透析疗法病情较重者需紧急采用,以确保多余的钾排出体外,特别适用于肾功能不全排钾有困难的病人,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
❸ 高钾血症的药物治疗
用于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及预防,也可用于降低血压或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 另一方面,当钾的排泄低于摄入时,则可产生高钾血症,见于严重的心力衰竭,
❹ 临床上常用什么方法来缓解与治疗高血钾
血清钾离子>5 mEq/L称为高钾血症,6~7 mEq/L为中度高钾血症,大于7 mEq/L为严重高钾血症。高血钾最常见的原因是肾衰,主要表现为乏力、心律失常等。患者血清钾离子升高的程度和临床表现决定治疗方案。
血钾轻度升高(5~6 mEq/L)的治疗:主要是促进血钾排出,① 利尿剂,如呋塞米40~高血钾80 mg静注;② 离子交换树脂。
血钾中度升高(6~7 mEq/L)的治疗:主要将血钾转移至细胞内,① 葡萄糖加适量胰岛素;②碳酸氢钠,但对肾衰患者应联合应用。
血钾7 mEq/L并伴有明显心电图变化的治疗:在将血钾转移到细胞内的同时,促进血钾排出。① 10%氯化钙5~10 ml静注,大于2~5分钟;② 碳酸氢钠50 mEq静注,大于5分钟,但对肾衰者效果差;③ 葡萄糖25 g加胰岛素10 U静注,10~30分钟;④呋塞米;⑤血液透析。
首先应纠正病因,减少钾的来源:如停用含钾的食物或药物;供给高糖高脂饮食或采用静脉营养,以确保足够热量,减少体内分解代谢所释放的钾;清除体内积血或坏死组织;避免使用库存血;减少感染,减少细胞分解。治疗脱水、酸中毒等。纠正酸中毒静脉注射11.2%乳酸钠溶液或5%碳酸氢钠溶液100ml,重危病人也可向心腔内注射10~20ml,除纠正酸中毒外还有降低血钾的作用。降低血钾静脉注射25%葡萄糖溶液200m1加胰岛素10~20U,以促使钾由细胞外转入细胞内。为排除体内多余钾,可应用阳离子交换树脂口服或灌肠,如环钠树脂,每天20~40g,分3次使用,以促进排钾。对肾功能衰竭所引的高血钾,可采用腹膜透析疗法。解除高钾对心肌的有害作用可反复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溶液或氯化钙溶液5~10ml,因为钙可拮抗钾对心肌的作用。透析适合急重症者伴肾衰竭时,以血液透析为最佳,也可以使用腹膜透析。
❺ 高钾血症的治疗
高钾血症
【概述】
血清钾测定>5.5mmol/L时,称为高钾血症。因高钾血症常常没有或很少症状而骤然致心脏停搏,应及早发现,及早防治。
【诊断】
凡遇有引起高钾血症原因的病人,要提高警惕,应经常进行心电图检查,如发现心电图的高钾血症改变,即可确诊。血清钾测定常显示血钾增高。
【治疗措施】
首先要控制引起高钾血症的原因及治疗原发病。一旦发现高钾血症时,应立即停止补钾,积极采取保护心脏的急救措施,对抗钾的毒性作用;促使钾向细胞内转移;排除体内过多的钾,以降低血清钾浓度。急救措施:a.静注钙剂(10%葡萄糖酸钙10~20ml),可重复使用,钙与钾有对抗作用,能缓解钾对心肌的毒性作用。或30~40ml加入液体滴注。b.静脉注射5%碳酸氢钠溶液60~100ml,或11.2%乳酸钠溶液40~60ml,之后可再注射碳酸氢钠100~200ml或乳酸钠溶液60~100ml,这种高渗碱性钠盐可扩充血容量,以稀释血清钾浓度,使钾离子移入细胞内,纠正酸中毒以降低血清钾浓度,还有注入的钠,对钾也有对抗作用。c.用25%~50%葡萄糖100~200ml加胰岛素(4g糖加1U正规胰岛素)作静脉滴注,当葡萄糖合成糖原时,将钾转入细胞内。d.注射阿托品,对心脏传导阻滞有一定作用。e.透析疗法:有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肾功能不全,经上述治疗后,血清钾仍不下降时可采用。f.阳离子交换树脂的应用,15g,口服,4次/d,可从消化道携带走较多的钾离子,亦可加入10%葡萄糖200ml中作保留灌肠。
【病因学】
正常从饮食中摄入钾量远低于肾脏排钾量,故引起高血钾的原因大多与肾功能减退,不能有效地排出钾而致体内钾增多有关。可分为三类:a.肾排钾困难,如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少尿阶段、盐皮质激素不足等;b.进入体内(血液内)的钾过多,如静脉输入过多,过快,输注大剂量青霉素钾盐或大剂量库存血,服用含钾药物等;c.细胞内钾移入细胞外液,如缺氧、酸中毒、持续性抽搐、大量溶血、大量内出血、大血肿、挤压综合征等均可使细胞内钾释出。
【临床表现】
取决于原发疾病、血钾升高程度、速度等,病人一般无特异症状,主要是钾对心肌和骨髂肌的毒性作用。
(1)、抑制心肌收缩,出现心律缓慢,心律不齐,严重时心室颤动、心脏停搏于舒张状态。低Na+
、
低Ca2+、
高Mg2+可加剧高血钾对心肌的危害。高血钾心电图的特征性改变是:早期T波高而尖、Q-T间期延长,随后出现QRS波群增宽,PR间期延长。
(2)、神经肌肉症状:早期常有四肢及口周感觉麻木,极度疲乏、肌肉酸疼、肢体苍白、湿冷。血钾浓度达7mmol/L时,四肢麻木,软瘫,先为躯干,后为四肢,最后影响到呼吸肌,发生窒息。
(3)高血钾时,可致代谢性酸中毒。
❻ 高钾血症的药物治疗
因为高钾血症多有明确的诱发因素,应以预防为主。一旦发现应采取综合性措施,其中包括静脉应用Ga2+、Na+对抗K+对心脏的作用,同时Na+也可促进K+向细胞内转移;补充碱性溶液促进K+的转移;静脉应用葡萄糖、胰岛素,给予必需氨基酸,促进合成代谢和K+向细胞内的转移。应用利尿剂或钾离子交换树脂促进K+的排除;在严重高钾血症、出现并发症和急性肾功能不全时应透析治疗。处理原发病和诱发因素。分述如下:对抗K+对心肌的毒性作用(1)钙盐的应用 高钾血症使心肌细胞静息电位负值缩小,与阈电位距离缩短,兴奋性提高。Ga2+可抑制Na+内流,使阈电位上移,静息电位与阈电位的差距加大,从而恢复心肌正常的兴奋性,拮抗高钾血症对心肌细胞的毒性作用。当患者出现心律不齐时,无论血清Ga2+浓度是否正常,应立即给予10%的葡萄糖酸钙或氯化钙10~20 ml静脉注射,一般数分钟起效,可维持30~60分钟,对合并低钙血症的患者效果更好。若效果不好,5~10分钟后可重复一次。若仍无效,无需再应用。该方法不能作为长期治疗措施,且对已用或准备使用洋地黄类药物的患者有一定的限制,需注意。(2)钠盐的应用 高钾血症使细胞膜上Na+通道开放数目减少,传导速度减慢,故输入钠盐有一定的效果,特别是合并低钠血症的患者效果更好,可以用3%的高渗氯化溶液100~150 ml静脉点滴,但用高渗碳酸氢钠或乳酸钠效果更好。(3)控制心律失常 根据心律失常的特点,选择抗心律失常的药物。促进钾进入细胞内(1)高渗碳酸氢钠或乳酸钠的应用 其作用机理主要有:①造成碱血症,促进K+向细胞内转移,有酸中毒时效果更显著。②高渗作用,使细胞外液容量迅速增加,可使血钾浓度相对下降。③血浆和细胞内液Na浓度升高,激活钠泵,使K+向细胞内转移。④Na+直接对抗K+的毒性作用。一般首先选择5%的碳酸氢钠溶液或11.2%乳酸钠的溶液60~100 ml静脉推注,大约数分钟起效,然后继续用上述溶液100~200 ml缓慢静脉滴注。治疗过程中应密切注意心电图和呼吸的变化。由于短时间内进入大量的钠盐,有诱发肺水肿的危险,对有高危因素者应特别注意。(2)极化液疗法 常用10~25%葡萄糖溶液200~250 ml加入胰岛素静脉滴注,一般葡萄糖和胰岛素的比例为3~4:1。葡萄糖在细胞内合成糖原时需K+参与,结果K+向细胞内转移;胰岛素激活钠泵,进一步促进K+向细胞内转移,结果血钾浓度下降。短时间起效,一般维持2~4 h。(3)其它措施 如应用必须氨基酸、生长激素等促进合成代谢,也有利于降低血钾。3、促进钾排除体外 促进钾的排泄是治疗高钾血症的最有效措施。肾脏是排出钾的主要器官,应尽可能加强肾脏的排钾功能。一般情况下,由于脱水、休克、严重缺钠导致的肾功能不全,在采取适当的措施,如输液、输血等后,肾功能可逐渐恢复,尿量增加,高钾血症逐渐缓解。肾功能损害本身导致的高钾血症,应适当使用利尿剂、或口服钾离子交换树脂,严重损害者应给予透析治疗。4、控制钾离子的摄入 一般钾的摄入量应控制在30 mmol以下。但事实上控制K+的摄入比较困难,因为食物中大都含有丰富的K+,只要患者开放饮食,就难以控制,因此应严格控制饮食,使钾代谢处于负平衡状态,能量和蛋白质的供应应以静脉为主。此外,高钾血症患者往往进食不多,热量和蛋白质的供应皆缺乏,分解代谢旺盛,因此必须给予足够的热量和必需氨基酸,保持正氮平衡。总之,高钾血症患者应静脉给予足够的葡萄糖、脂肪乳剂和氨基酸,必要时给予生长激素等促进蛋白质合成的药物。5、治疗原发病和避免诱发因素 这是治疗高钾血症的最根本措施。
❼ 请问什么是阳离子交换树脂它是怎样促进钾离子排出的
一般来说复酸性树脂就制叫阳离子,碱性树脂就叫阴离子。
其实它是一个化学反应的过程,树脂只是一个基团,它可以是氢氧根,也可以是酸根,我们就利用它的这个特性,让它和钾离子反应,组成一个含有钾的化合物。
然后再用盐中的钙离子置换出钾,排放到专们的地方,就收集到了钾。
❽ 高血钾怎么治疗
高钾血症起病急骤者应采取紧急措施,还应根据病情的轻重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1.钙剂:钙离子可能使心肌细胞膜静息电位与阈电位差距拉大,使心肌兴奋性趋于稳定。紧急措施为立即静脉推注10%葡萄糖酸钙10ml,于5~10分钟注完,如果需要,可在1~2分钟后再静注1次,可迅速消除室性心律不齐。 2.将血浆与细胞外钾暂时移入细胞内:可静脉滴注高渗葡萄糖及胰岛素。如遇心衰或肾脏患者,输注速度宜慢。在滴注过程中密切监测血钾变化及低血糖反应。亦可静脉推注5%重碳酸氢钠溶液。此方法对有代谢性酸中毒患者更为适宜。既可使细胞外钾移入细胞内,又可纠正代谢性酸中毒。对用透析维持生命的终末期肾衰患者效果则不理想。 3.促进钾离子排出体外:髓袢或噻嗪类利尿剂、血液透析移除体内钾、阳离子交换树脂。
[其他治疗]
1.饮食:停止摄入含钾食物。 2.停止诱发药物:停止所有可能导致血钾升高的药物。 3.去除诱因:去除高钾血症的病因或治疗引起高钾血症的疾病。
❾ 氯化钾过量会有什么反应,如果钾高,怎样降
体内钾过高反应:
心律失常
肌无力;
降钾方法:
高钾血症可以通过静脉推注10%葡萄糖酸钙、滴注高渗葡萄糖及胰岛素以及药物保留灌肠等等治疗,另外需限制钾的摄入,禁止使用可能使血钾升高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