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一道化学题
答案:(1)ICl3;KClO3+I2+6HCl=2ICl3+KCl+3H3O
(2) ICl3=(加热)ICL+CL2↑
(3)ICl3+3KI=2I2+3KCl
(4)8ICl3+3Na2S2O3+15H2O=4I2+6NaCl+18HCl+6H2SO4
『贰』 过二硫酸铵和碘化钾反应的反应级数
过二硫酸铵是一,碘化钾是一
『叁』 过氧化氢碘化钾
第二题中,对九年级的学生来讲,根据题目提供的信息,似乎可以分析得到以上答案,但是本题中却存在着一个严重的科学性问题。查阅资料可知:I-/I2的电极电势为0.535V,H2O/H2O2的电极电势为1.77V,所以H2O2的氧化性比I2强,当把碘化钾溶液滴加到过氧化氢的溶液中时,由于过氧化氢溶液本身显弱酸性,所以发生的反应应该是:
2I-+H2O2+2H+==I2+2H2O
也就是说,反应中生成物是碘单质和水,而不会生成氧气,但由于过氧化氢与碘化钾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反应放出的热量促使过氧化氢分解而放出氧气,所以本题中碘化钾的作用是“与过氧化氢反应提供过氧化氢分解反应所需的热量”。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应该为:2H2O2△=2H2O+O2↑
另外,后面提到白磷在水中“燃烧起来,并伴有白烟生成”,笔者就此专门做了实验,实际情况是:白磷在水下与空气或氧气接触,会燃烧,产生火光,但是没有白烟产生。究其原因,我们不难理解,白磷燃烧产生的产物为五氧化二磷,这是一种易溶于水的白色固体,水下一旦生成,就会立即溶于水,而无白烟。
『肆』 试分析电渗析分离法与离子交换分离法和电泳分离法的区别与联系
一类单元操作的传质为各种均匀混合物的主要理论依据。早在公元前,人们会知道从矿石,这是最早的传质应用中的分离过程的植物提取金属和药品的方法。在现代化工产业的发展过程中,质量分离过程中发挥了特别重要的作用。如:传质分离,得到氮纯氢气体混合物,氨的工业生产,能够;的原油被分离,以获得各种燃料油,润滑油和石化原料,这是基础石化;类似地,无分离和纯化,以获得高纯度的乙烯,丙烯,丁二烯,氯乙烯单体,就不可能生产出各种合成树脂,合成橡胶,纤维和合成纤维。几乎没有一个化学生产过程中不需要的原料或反应产物分离和纯化。用作传质分离装置参天塔是化工厂的最明显的迹象,并在分离过程的传质的应用不限于化学工业中,范围例如核工业用各种分离方法提取核燃料,以及治疗后的废物。它可以在现代生活中可以说,从航天飞机到海底,从生物的化学物质对环境的保护,从所述混合物分离分不开的。
通过物理和化学原理,在工业和质量分离的分离过程通常使用可分为平衡和速率分离分为两类:由单独的媒体的装置
平衡分离方法(如热,溶剂和吸附剂) ,以使所有相混合物体系的两相系统中,然后在混合物中的成分是在这两个阶段的相位平衡是不等同于根据所取得的分离的分配。根据状态可分为两个阶段:①气体(蒸汽)的液体传质过程,如蒸馏,吸收; ②液 - 液传质过程,诸如萃取; ③气(汽)固传质过程,如吸附,色层分离,分离泵参数; ④液固传质过程,如浸出,吸附,离子交换层析,分离和泵的其它参数。在这两个阶段的时候
平衡,您可以使用平衡的比例(或分配系数)文的关系,组分浓度,说:
其中yi和喜表示分两期组分i的浓度。对于命名为x和y相,根据气体或称为相汽相,萃取液萃取为y相的吸收,蒸馏的习惯。在一般情况下,平衡比取决于两相的组合物的温度和压力线的特性。 Ki和KJ的比例的两种组分的i和j平衡比称为分离因子αij:
在一些传质分离的过程中,该分离因子往往有专门的名称。例如:被称为蒸馏的相对挥发;被称为选择性提取系数。平衡一般比文价值观的分子较大,所以αij大于一。只要这两种组分的平衡比是不相等的(即αij≠1),可以通过平衡分离方法来分离,αij越大越容易分离。均衡的比例,最系统的分离系数并不大,平衡,可实现一次接触分离是非常有限的,你需要采取行动,以提高多级逆流分离。以适应各种系统和操作条件和分离的要求,以提供多种不同类型的传质设备中的相应的使用。下,在分离过程中的驱动力
率(密度差,压力差,温度差,像差量的电势)的效果,有时具有选择性渗透膜,利用各成分的扩散率,实现组间差异的分离点。原料及这些方法的加工产品通常属于相同的相位,只在该组合物的差异。的分离方法的速率可分为:①膜分离,如超滤,反渗透,渗析和电渗析。 ②场分离,如电泳,热扩散,超速离心分离。
差分分离膜分离和场:前者与分离两种流体的膜,后者不被挪用。不同类型的分离过程率,分别使用不同的设备和不同的方法来设计的计算和操作控制。
Outlook和质量分离过程蒸馏,吸附,萃取,有些单位已与经营的非常广泛的悠久历史,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运作经验和信息。但是,进一步研究这些过程的机理和传质规律,高效传质设备,研究开发和掌握他们的放大规律,改进和其他设备的设计计算方法,仍然有许多工作要做。能耗和大规模分离过程,并且常常构成了单位能耗的主要部分,因此降低了能源消耗和质量分离的过程中,引起了普遍的关注。膜分离是一个新的领域,一类分离,稀溶液处理的分离,生化产品,节约能源,不污染产品,已显示出其优越性。研究和开发新的分离方法的开发,在组合使用,以提高工作效率,以及利用化学反应的要被分离的各种分离方法,是非常值得关注的发展方向。
『伍』 水中余氯检测
余氯是指水与氯族消毒剂接触一定时间后,余留在水中的氯。余氯有三种形式:
1. 总余氯:包括游离性余氯和化合性余氯。
2. 游离性余氯:包括HOCl及OCl-等。
3. 化合性余氯:包括NH2Cl、NHCl2、NCl3及其它氯胺类化合物。
余氯的作用是保证持续杀菌,也可防止水受到再污染。但如果余氯量超标,可能会加重水中酚和其它有机物产生的味和臭,还有可能生成氯仿等有"三致"作用的有机氯代物。测定水中余氯含量和存在状态,对做好饮水消毒工作和保证水卫生学安全极为重要。余氯的测定方法很多。本公司目前采用下述三种测定法:
一、便携式DPD余氯测定仪(Pocket Colorimeter Chlorine,Hach Company)
1. 应用范围
⑴.本法适用于分别测定生活饮用水、水源水、废水及海水的游离余氯、总余氯及化合性余氯。
⑵.水样有色或浑浊,可作空白调零以抵消其影响。
⑶.本法最高检测浓度为4.5mg/l有效氯。
2.原理
水样中不含碘化物离子时,游离性有效氯立即与DPD试剂反应产生红色,加入碘离子则起催化作用,使化合氯也与试剂反应显色。分别测定其吸光度,得游离氯和总氯,总氯减去游离氯得化合氯。
3.干扰影响
⑴.水中存在大于250mg/l碱度或150mg/l酸度,如CaCO3等将抑制所有颜色发展或颜色将立即褪色。用1N的H2SO4或1N的NaOH中和这种样液到pH6-7。
⑵.一氯胺将逐渐造成游离氯读数增加。在一分钟内读数,每3.0mg/l一氯胺将使游离氯读数增加0.1mg/l.。
⑶.溴、碘、臭氧和锰、铬的氧化物会增加游离氯的读数。
⑷.为了减小Mn4+和Cr6+的影响,如上述⑴调节pH值到6-7。取25ml水样,加3滴30g/lKI溶液,混合等待一分钟。加3滴5g/lNa2AsO3混合(另据《水和废水标准检验法?第15版》可用0.25%硫代乙酰胺溶液代替亚砷酸钠,每100ml水样加0.5ml 0.25%硫代乙酰胺)。如果铬存在,在两种分析中会与DPD发生反应,读数。再从最初分析得到的氯的读数减去这个读数。
二、邻联甲苯胺比色法(OT法)
1.应用范围
⑴.本法适用于测定生活饮用水及其水源水的总余氯及游离性余氯。
⑵.本法最低检测浓度为0.01mg/l余氯。
2.原理
在pH值小于1.3的酸性溶液中,余氯与邻联甲苯胺反应,生成黄色的醌式化合物,用目视法进行比色定量,还可用重铬酸钾-铬酸钾溶液配制的永久性余氯标准溶液进行目视比色。
3.干扰影响
水中含有悬浮性物质干扰时测定,可用离心法去除。其它干扰物质的最高允许含量如下:高铁,0.2mg/l;四价锰,0.01mg/l;亚硝酸盐,0.2mg/l。
三、在线式电化学分析余氯仪(1870E Resial Analyzer,The Capital Controls Group)。
1. 应用范围
本法适用于测定生活饮用水、废水、冷却水和其它水的总余氯、游离氯、氯化溴、溴和碘。
2. 原电池原理
在原电池中,通过测试其中的电流能检测出离子浓度的变化。瓶中的电流与氯离子浓度的变化成一定比例。
原电池中的阴极为金属金。当溶液中存在次氯酸(或次氯酸离子)时,阴电极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氯离子。
HOCl + 2e- ←→ Cl- +OH-
阳极为金属铜,当电极发生反应时,氧化产物保留在阳极上。这时,磨蚀机(清洁球不断搅拌)会配合着去除金属表面的氧化产物。
原电池中的电流受pH值变化的影响大。在pH4.0-4.5时瓶中电流很稳定。因此,用pH缓冲液来稳定电流。如果以CO2为缓冲液,pH值可调到5.5-6.0。加KI时,反应生成的总游离碘相当于参加反应的总余氯,从而测定总余氯。
3. 干扰影响
⑴.温度和pH值的变化将会影响仪器的准确度。因而采用热变电阻器补偿水样的温度变化和填加pH缓冲液来调整pH值以克服这两种因素的影响。
⑵.没有迹象表明锰、铬、亚硝酸盐等的存在会产生干扰影响。
『陆』 三碘化钾的分子构型
三碘化钾的分子构型KI3。
I3其实就是I-和I2形成一种配合物。主要是因为I2在水中的溶解度太小,所以用KI帮助其溶解。讨论性质直接用KI就行。因为KI3和容易解离出KI,所以性质上完全一致。
中心I原子有4对价电子对,其中两个分别和两端I原子生成共价键,剩余4个电子是两对孤对电子,中心I原子外层8个电子,3对孤对电子对。
化学性质
碘化钾可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这些反应都是通过KI中的I-进行的。在卤素离子中I-的半径最大,因此,I-易与过渡金属离子和d区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I-的还原性比Br-、Cl-强,又容易被氧化为I2单质;碘化物的溶解性和氯化物、溴化物相似,Ag+、Hg2+、Cu+、Hg2+、Pb2+的碘化物难溶,沉淀大都有颜色。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碘化钾
『柒』 HBr、HI的制备:需用什么代替浓硫酸分别与NaBr、KI作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是
NaBr+H3PO4(浓)=加热=NaH2PO3+HBr
KI+H3PO4(浓)=加热=KH2PO3+HI
应为Br- I-有还原性,而用浓硫酸制的话,就会将其氧化掉
而H3PO4就不会,且和浓硫酸一样,它也是高沸点,就是高沸点的酸制低沸点的酸。
『捌』 求一篇有关蛋白质功能性质的文献综述
果胶酶在果蔬饮料中的应用摘要:果胶酶普遍存在于细菌、真菌和植物中,是分解果胶类物质的多种酶的总称,在果蔬加工、饲料、纺织和造纸工业中应用非常广泛。果胶酶在果蔬饮料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本文介绍了果胶的组成和结构,论述了果胶酶的分类、作用机制及酶活测定方法, 讨论了果胶酶在果蔬汁的出汁率、澄清、超滤等方面的应用,并对果胶酶在果蔬饮料加工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
关键词:果胶酶 果蔬汁 出汁率 澄清 超滤 营养成分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果品成了人类健康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我国有着丰富的果品资源,然而因果品本身营养丰富,含水量高,很容易受微生物侵染和腐蚀,保存期较短。为了充分利用资源优势,提高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必须大力发展果品加工业【1】。但是目前果品加工中存在着不少难题,例如果汁和果酒的澄清,果实的脱皮、加工过程中香气成分和营养物质的损耗等。解决这些难题仅仅靠改进加工工艺或增加设备投资是很难实现的。而目前有许多难题已经通过酶工程的应用得到了很好的解决。酶工程就是为了使酶催化各种物质转化的能力实现可控制操作,把游离的酶固定化,或者把经过培养发酵所得到的目的酶活力高峰时的整个微生物细胞进行固定化,再应用于生产实践中的过程【2】。近年来,酶工程在果品加工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所用的酶种类越来越多,数量也越来越大,人类已开发出应用于果蔬汁中的多种酶类,如果胶酶、果胶酯酶、纤维素酶、鼠李糖苷酶、中性蛋白酶、半乳甘露聚糖酶、液化葡萄糖苷酶等,其中使用最多的是果胶酶。
1 果胶酶
国外对果胶酶的研究始于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已工业化生产。而国内的研究则始于1967 年,80年代末才开始工业化生产。随着我国水果种植和水果加工业的发展,对果胶酶的开发和应用也迅速发展。在果汁生产过程中,果胶酶可以快速彻底地脱除果胶,降低果汁黏度,利于果汁过滤,澄清滤液且澄清度稳定;减少化学澄清剂的用量,改善果汁质量;果胶酶利于压榨,可以有效地提高水果的出汁率,在沉降、过滤、离心分离过程中,改善果汁的过滤效率,利于沉淀分离,加速和增强果汁的澄清作用。经果胶酶处理的果汁稳定性好,可防止存放过程中产生浑浊。
1.1 果胶酶的定义
果胶酶(pectolytic enzyme or pectinase)是指能够分解果胶物质的多种酶的总称【1】。是果汁生产中最重要的酶制剂之一,已被广泛应用于果汁的提取和澄清、改善果汁的通量以及植物组织的浸渍和提取。
1.2 果胶酶的分类及作用机制
果胶酶可以分为3类:原果胶酶、解聚酶和果胶酯酶(PE)。各种酶作用方式如图1所示。原果胶酶将不溶性的原果胶水解为水溶性果胶,根据其作用方式不同又可分为外切酶和内切酶。一般用苯酚-硫酸法测定溶液中由原果胶释放出果胶物质的量来确定原果胶酶的活力。聚半乳糖醛酸酶(PG)分为外切酶和内切酶。PG内切酶广泛存在于真菌、细菌和很多酵母中,高等植物中也发现有内切酶的存在。内切酶作用于聚半乳糖醛酸时,随机水解其中的半乳糖醛酸单位,可使其溶液的粘度下降,但还原力增加不大。聚半乳糖醛酸酶的活力可以通过测定反应中还原能力的增加或者底物溶液粘度的降低来确定。聚半乳糖醛酸裂解酶(PGL)和聚甲基半乳糖醛酸裂解酶(PMGL)分别通过反式消去作用切断果胶酸分子和果胶分子的α-1,4糖苷键,生成β-4,5不饱和半乳糖醛酸。这两种裂解酶都分为外切酶和内切酶两种一些植物软腐病菌、食品腐败菌以及霉菌均能产生外切聚半乳糖醛酸酶。裂解酶的活力可以通过测定其释放的不饱和糖醛酸数量来计算。
2 果胶酶在果蔬饮料生产中的应用
果胶酶作为果蔬汁生产中最重要的酶制剂之一,已被广泛应用于果蔬汁的提取和澄清、改善果蔬汁的可过滤性以及植物组织的浸渍和提取。目前,大部分原果汁、浓缩果汁的生产过程中,都在使用果胶酶,但由于各种水果中果胶含量差别较大, 而且果胶质的成分也有差异,因此,应根据水果的不同品种、不同加工目的来确定合适组成的果胶酶。
2.1 果汁的提取
目前果汁的提取方法主要是加压榨出和过滤,果汁加工时首先将植物细胞壁破坏。大多数植物细胞壁主要由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果胶物质等组成,细胞壁的结构较紧密,单纯依靠机械或化学方法难以将其充分破碎。另外,果胶随成熟度的增加,酯化程度较高,也是影响出汁率的主要因素之一。用果胶酶处理可以破坏果实细胞的网状结构,提高果实的破碎程度,有效降低其黏度,改善压榨性能,提高出汁率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从而就能在压榨时达到提高出汁效率并缩短压榨时间的目的,同时把大分子的果胶物质降解后,有利于后续的澄清、过滤和浓缩工序[19]。例如在苹果汁生产中,苹果要先经机械压榨,然后离心获得果汁,但果汁中仍然含有较多的不溶性果胶而呈浑浊状。直接将果胶酶加到苹果汁中,处理后经加热杀菌、灭酶、过滤得到澄清的果汁。
2.2 果胶酶能提高果蔬汁的出汁率
果胶酶是应用于果蔬饮料生产中最主要的酶类,它能较大幅度地提高果蔬饮料的出汁率,改善其过滤速度和保证产品贮存稳定性等。若添加果胶酶制剂,则可降低葡萄汁液的黏稠度,提高出汁率,减轻强度,缩短加工时间,获得色泽清亮、汁液清澈的葡萄汁[6]。例如,在苹果浓缩汁生产中,为了避免液化技术的缺点,很多厂商采用两阶段液化技术,或者称为果渣液化技术:首先在果浆中添加果胶酶,浸渍后压榨,或者不加果胶酶直接压榨; 接着将压榨后的果渣加水,之后加入果胶酶和纤维素酶进行酶解,然后压榨,从而大大提高苹果的出汁率。
2.3 果胶酶能使果蔬饮料澄清
果胶酶作用于果蔬汁时,除降低粘度外,还可产生絮凝作用,使果蔬汁澄清。澄清机理的实质包括果胶的酶促水解和非酶的静电絮凝两部分。果汁中有很多物质如纤维素、蛋白质、淀粉、果胶物质等影响澄清,且果胶物质是造成果汁混浊的主要因素。在樱桃汁的加工过程中,添加果胶酶使果胶水解,从而使樱桃汁黏度降低,过滤阻力减小,过滤速度加快;同时,由于樱桃汁中的悬浮果粒失去高分子果胶的保护,很容易发生沉降而使上层汁液清亮,在以后的澄清过程中,明胶澄清剂的加入量便可大大减少,甚至免加澄清剂。果胶酶还可以用于苹果汁、甘蔗汁[5]、蟠桃汁、桃杏李果汁等的澄清。添加果胶酶时,应使酶与果浆混合均匀,根据原料品种控制酶制剂的用量,并控制作用的温度和时间。若果胶酶与明胶结合使用,效果更佳。有时采用复合酶法澄清,如在澄清枣汁时,使用果胶酶和α-淀粉酶[4]。
2.4 果胶酶能提高超滤时的膜通量
利用超滤技术生产清汁及浓缩清汁在果蔬汁加工业中越来越流行。超滤比传统的过滤速度快、效果好,但它的主要缺点是由于果蔬汁中大量糖的存在,在超滤过程中会使超滤系统产生次生覆膜,降低了超滤通量。加入分解多糖物质的商品果胶酶,可减少次生覆膜的产生,提高超滤通量,增加了产量。因此,脱胶对于获得较高的膜通量和浓缩比非常关键。除了可以提高膜通量,果胶酶还可用于超滤膜的清洗。与化学方法相比,利用果胶酶清洗超滤膜能100%地进行生物降解,而且可以在最佳pH、温度下作用,从而可以缩短清洗时间、增加超滤膜的通透量和使用寿命、增加产量、节省能源[12]。因此,将超滤技术与酶技术联用对发挥超滤作用至关重要。
2.5 果胶酶能改善果蔬饮料的营养成分
利用果胶酶生产果蔬汁不仅提高了出汁率,而且保留了果蔬汁中的营养成分。首先果蔬汁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明显提高,而这些可溶性固形物由可溶性蛋白质和多糖类物质等营养成分组成,果蔬汁中的胡萝卜素的保存率也明显提高。Chang Tungsun 等对果胶酶处理果汁的研究表明,酶处理后的果汁的葡萄糖、山梨糖和果糖含量显著提高,蔗糖含量略有下降,总糖含量上升[13,14]。甜玉米、胡萝卜的试验有相似的结果[15]。此外,由于果胶的脱酯化和半乳糖醛酸的大量生成, 造成果汁的可滴定酸度上升,pH下降[13,14]。芳香物质含量也有明显提高,经果胶酶处理后的葡萄汁,各种酯类、萜类、醇类和挥发性酚类含量提高,葡萄汁的风味更佳[16]。由于细胞壁的崩溃,类胡萝卜素、花色苷等大量色素溶出,大大提高了果蔬汁的外观品质。K、Na、Ca、Zn 等矿物质元素含量也有较大提高[17]。
2.6 果胶酶能改善浓缩果汁品质
果汁浓缩后,不仅流动性差,而且稳定性也差,因此果汁的浓缩也需先澄清和脱果胶,以避免浓缩时产生胶凝。果汁经酶处理去除果胶后再浓缩,所得浓缩汁有较好的流动性,并且重新稀释后仍是稳定的。尤其适用于柑橘类浓缩汁的生产。目前,果胶酶在果品加工中的应用还有果品软化、脱苦和去除异味等,不同活性比例的果胶酶制剂已在许多国家成为标准加工作业。随着酶技术本身的发展,果胶酶在食品工业尤其在果品加工业中的应用前景会更加广阔。
2.7 果胶酶还可用于果实脱皮——脱除及净化果皮
含有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粗果胶酶制剂能够作用于果实皮层,使之细胞分离、结构破坏而脱落。如柑桔囊衣、莲子肉皮和大蒜膜层经粗果胶酶处理后,可以很快地脱落。此外,果胶酶对杏仁也有一定的脱皮作用[18]。目前,不同活性比例的果胶酶制剂已是降解果蔬细胞壁,改善压榨性能、降低粘度、增加出汁率,和提高营养成分不可省略的部分。在许多国家,添加果胶酶已是制造澄清或者浓缩的草莓汁、葡萄汁、苹果汁及梨汁的标准加工作业。随着酶技术本身的发展,果胶酶在果蔬汁中的应用前景会更加光明。
2.8 其他方面的应用
在葡萄酒生产中应用果胶酶,可以提高葡萄汁和葡萄酒的得率,增强葡萄酒的澄清效果,大大提高葡萄酒的过滤速度。果胶酶还可以提高超滤时的膜通量, 还可用于超滤膜的清洗。利用果胶酶清洗超滤膜能100%地进行生物降解,而且可以在最佳pH 值、温度下作用。缩短清洗时间、增加超滤膜的通透量和使用寿命、增加产量、节省能源。果胶酶是应用于果蔬饮料生产中主要的酶类,它可以较大幅度地提高果蔬品种的出汁率,改善其过滤速度和保证产品贮存稳定性。随着果汁和果酒行业的快速发展,果胶酶的需求和应用前景将极为广泛。
3 结论
目前,在果蔬汁加工业中已广泛采用果胶酶降解果蔬细胞壁以改善压榨性能、降低粘度、增加出汁率和提高营养成分。在食品加工比,酶的一个重要用途是使原科更易于处理,增加产品的得率,使用果胶酶、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素酶可促进细胞分离,细胞壁变软,这特别适于水果和蔬菜[9]。果胶酶作用于果胶质中D-半乳糖醛酸残基之间的糖苷键,使高分子的聚半乳糖醛酸降为小分子物质。因此,它在食品工业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果胶酶是应用于果蔬汁生产中且主要的酶类,它可以较大幅度地提高果蔬品种的出汁率,改善其过滤速度和保证产品贮存稳定性。随着软饮料行业的快速发展,果胶酶的需求和应用前景将极为广泛。目前我国对果胶酶的工业化应用还处于相对滞后的状态,为提高果胶酶的使用率,简化产品提纯工艺并达到连续化生产的目的,将果胶酶固定于廉价载体上已成为国际上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8]。
参考文献
[1]乔勇进, 王太明. 浅论我国果品贮藏加工业的发展策略[J] . 山东林业科技, 2005 ( 1) : 64- 66.
[2]谭兴和, 甘霖. 酶在果品加工中的应用与其固定化[J] .保鲜与加工, 2003 ( 6) : 10- 12.
[3] 许毅, 周岩民, 王恬, 王桂玲. 果胶酶在饲料中的应用[ J ]. 2004, 1: 12 14.
[4] 刘松涛.几种澄清方法在果蔬汁饮料生产中的应用[J].广西轻工业, 1999,(2): 37- 38.
[5] 陈健旋.应用果胶酶澄清甘蔗汁[J].闽江学院学报,2005,(10): 51- 53.
[6] 薛洁, 贾士儒.果胶酶在欧李果汁加工中的应用[J].食品科学, 2007,(1): 120- 122.
[7] 许英一,徐雅琴.果胶酶在果蔬汁生产中的应用[J].饮料工业, 2005,(4): 15- 17.
[8] 张应玖, 金成日, 王红梅等. 果胶酶的固定化研究[ J ].生物技术. 1996, 6 (2) : 26 29.
[9] 杨军, 赵学慧. 果胶酶对果蔬制汁作用的研究[ J ]. 食品科技. 1998 (3) : 27 29.
[10] YAMASA KI M , et al . Pectic enzymes in t he clarification ofapple juice. Part 2 : The mechanism of clarification [J ] 1 Agric BiolChem , 1967 (31) : 552~5601
[11] PILNIK W1 In : Use of enzymes in food technology [M] . En2zymes in t he Beverage Inst ry , 19821
[12] 陈历俊, 白云玲, 郭亚斌, 等. 酶在果汁超滤生产中的应用[J ] . 食品工业科技, 1995 (4) : 34~371
[13] CHANG T S , et al . Plum juice quality affected by enzymet reatment and fining [J ] . J of Food Science , 1994 , 59 (5) : 1065~10691
[14] CHANG T S , et al . Commercial pectinase and t he yield and
quality of Stanley plum juice [J ] . J of Food Science , 1995 (19) : 89~1011
[15] ANDERSON D M W. Synergistic effect s of cellulase , pectinaseand bemicelluase on cell wall hydrolysis [ J ] . Food Hydrocolloids ,1991 , 5 (1/ 2) : 223~2241
[16] CONXITA LAO , et al . Pectic enzyme t reatment effect s onquality of cohite grape must s and wines [J ] . J of Food Sci , 1997 , 62 (6) : 1142~11441
[17] 王成荣, 等. 果胶酶制剂在澄清苹果汁加工中的应用研究[J ] . 食品与发酵工业, 1990 (5) : 29~331
[18] 王永霞, 赵兴杰, 吴陆敏. 生物技术在饮料工业中的应用[J ] . 邯郸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 , 19 (2) : 37~391
[19]凌健斌, 郑建仙. 酶在果酒生产中的应用与研究[J] . 四川食品与发酵, 2000 ( 1, 2) : 22- 24.
『玖』 碘化钾和氧气反应方程式
方程中只是在有氧气 的条件下,碘离子被氧化了。如果有水,氧化钾会继续跟谁反应,跟氧化钠差不多,毕竟钾比钠更活泼。反应应该在这样的:
KI+O2→I2+ K 2O
K2O+H2O→KOH+O2
一般碘化钾放置在潮湿的空气中会反应,之所以不会生成氧化碘,是因为氧化碘会继续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钾。还有在一定条件下,钾离子价位还会升高。
空气中的水也参加反应,氧化还原反应,I由-1价分别上升到+5和0价,O2 中的O由0价下降到-2价。
(9)3KI超滤膜扩展阅读:
化学反应
由于碘属于温和的还原剂,因此碘离子I−可被强氧化剂如氯气等氧化为I2单质:
2 KI(aq) + Cl2(aq)→ 2 KCl + I2(aq)
该反应可用于天然产物当中提取碘,也可验证氯气的存在。空气也可以氧化碘离子,当KI样品长期放置后用二氯甲烷淋洗可以发现萃取层的颜色为紫色(碘单质溶于有机溶剂的颜色)。当处于酸性环境中,氢碘酸(HI)是一种强还原剂。
碘化钾还可将浓硫酸直接还原为硫化氢:
8KI+9H2SO4→(KHSO4)8·4H2O+4I2+H2S[3]
如同其他的碘盐,KI和单质碘反应可以形成I3−:
KI(aq) + I2(s) → KI3(aq)
不同于I2,I3−盐易溶于水,并且可以通过该反应使碘用于氧化还原滴定。KI3水溶液,即“Lugol溶液”,可用于消毒剂和黄金表面的腐蚀剂。
碘化钾中的碘离子可与银离子形成深黄色的沉淀碘化银(见光分解,可用于制作高速摄影胶片),故可用硝酸银来检验碘离子的存在。
KI(aq) + AgNO3(aq) → AgI(s) + KNO3(aq)
有机化学KI在有机合成当中是一种碘源。一种有用的应用是通过芳香重氮盐来制备碘代芳烃。 例如:
C6H5NH2==【NaNO2+HCl】== C6H5NN+
C6H5NN+===【KI】== C6H5I
碘化钾与溴反应来制取碘单质和溴化钾:Br2+2KI=2KBr+I2
另外,碘化钾作为碘源的一种还可用于亲核取代反应中的催化剂,从而加强氯代烃,溴代烃或者甲磺酸酯作为亲核取代底物的活性。
『拾』 过二硫酸铵和碘化钾的反应级数
碘化氨、铵根与铝离子双水解,既有沉淀又有刺激性气体氨气生成硫酸根只会与铅离子反应产生沉淀,碘离子会与铝、铅同时沉淀无法判断。
铁屑法原料易得,价格便宜,生产安全,操作易掌握,但收率偏低。还原法甲酸来源有限,生产过程中有碘酸盐生成,成品不宜作食品添加剂,但工艺比较简单。中和法所得氢碘酸系强酸,腐蚀性强,需采取安全防护措施,但所得成品纯度较高。
(10)3KI超滤膜扩展阅读:
过二硫酸铵检定和测定锰,用作氧化剂。漂白剂。照相还原剂和阻滞剂。电池去极剂。用于可溶性淀粉的制备。
用作醋酸乙烯、丙烯酸酯等烯类单体乳液聚合的引发剂,价格便宜,所得乳液耐水性较好。还用作脲醛树脂的固化剂,固化速度最快。亦用作淀粉胶黏剂的助氧化剂,与淀粉成分中的蛋白质反应提高粘接性,参考用量为淀粉的0.2%~0.4%。也用作金属铜表面处理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