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净水问答 > 电极过滤原理

电极过滤原理

发布时间:2023-01-26 13:59:37

『壹』 空气过滤器的原理

空气过滤器的结构如左图所示 从进口流入的压缩空气,被引进导流板(2),导流板上有均匀分布的类似风扇扇叶的斜齿,迫使高速流动的压缩空气沿齿的切线方向产生强烈的旋转,混杂在空气中的液态水油和较大的杂质在强大的离心力作用下分离出来,甩到水杯(7)的内壁上,流到水杯的底部。除去液态水油和较大杂质的压缩空气,再通过滤芯(3)的进一步过滤,清除微小的固态颗粒,然后从出口输出清洁的压缩空气。伞形挡水板⑸将水杯分隔成上下两部分,下部保持压力静区,可以防止高速旋转的气流吸起杯底的水油。聚集在杯底的水油从排水阀(8)放掉。空气过滤器必须竖直水杯向下安装。 空气中颗粒物去除技术主要有机械过滤、吸附、静电除尘、负离子和等离子体法及静电驻极过滤等。
机械过滤一般主要通过以下3种方式捕获微粒:直接拦截,惯性碰撞,布朗扩散机理,其对细小颗粒物收集效果好但风阻大,为了获得高的净化效率,滤芯需要致密并定期更换。
吸附是利用材料的大表面积及多孔结构捕获颗粒污染物,很容易堵塞,用于气体污染物去除效果更显著;
静电除尘是利用高压静电场使气体电离从而使尘粒带电吸附到电极上的收尘方法,其风阻虽小但对较大颗粒和纤维捕集效果差,会引起放电,且清洗麻烦费时,易产生臭氧,形成二次污染。
负离子和等离子体法去除室内颗粒污染物的工作原理类似,都是通过使空气中的颗粒物带电,聚结形成较大颗粒而沉降,但颗粒物实际上并未移除,只是附着于附近的表面上,易导致再次扬尘。
静电驻极过滤以3M()“高效静电空气过滤网”为代表,采用突破性携带永久静电滤材,有效阻隔空气中大于0.1微米的颗粒污染物,如粉尘、毛屑、花粉、细菌等,同时超低阻抗确保空调稳定运行及制冷效果。此外,深度容尘设计确保使用寿命更长。在家庭及车载空调(如上汽、大众、通用等知名品牌畅销车型)以及一些商用建筑领域(如鸟巢、北京饭店、首都机场三期)得到广泛应用。
传统的标准过滤介质能非常有效地去除10微米以上的颗粒物。当颗粒物的粒径除至5微米,2微米甚至亚微米的范围时,高效的机械式过滤系统就会变得比较昂贵,且风阻会显著增加。通过静电驻极空气过滤材料过滤,能以较低的能源消耗达到很高的捕获效率,同时兼具静电除尘低风阻的优点,但无需外接上万伏的电压,故不会产生臭氧,且由于其组成为聚丙烯材质,很方便抛弃处理。 空气中的尘埃粒子,随气流作惯性运动或无规则布朗运动或受某种场力的作用而移动,当微粒运动撞到其它物体,物体间存在的范德华力(是分子与分子、分子团与分子团之间的力)使微粒粘到纤维表面。进入过滤介质的尘埃有较多撞击介质的机会,撞上介质就会被粘住。较小的粉尘相互碰撞会相互粘结形成较大颗粒而沉降,空气中粉尘的颗粒浓度相对稳定。室内及墙壁的退色就因为这原因。
把纤维过滤器像筛子一样看待是错误的。 颗粒粉尘在气流中作惯性运动,当遇到排列杂乱的纤维时,气流改变方向,粒因惯性偏离方向,撞到纤维上而被粘结。粒子越大越容易撞击,效果越好。
小颗粒粉尘作无规则的布朗运动。颗粒越小,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撞击障碍物的机会越多,过滤效果也会越好。空气中小于0.1微米的颗粒主要作布朗运动,粒子小,过滤效果好。大于0.3微米的粒子主要作惯性运动,粒子越大效率越高。扩散和惯性都不明显得粒子最难过滤掉。测量高效过滤器性能时,人们经常规定测量最难测量的粉尘效率值。 由于某种原因,纤维和微粒可能带上电荷,产生静电效应。带静电的过滤材料过滤效果可以明显改善。原因:静电使粉尘改变运动轨迹并撞上障碍物,静电使粉尘在介质上粘的更牢。
能长期带静电的材料也称作驻极体材料。材料带静电后阻力不变,过滤效果会明显改善。静电在过滤效果中不起决定作用,只起辅助作用。 化学过滤器主要有选择性的吸附有害气体分子。
活性碳材料中有大量看不见的微孔,有较大的吸附面积。米粒大小的活性碳中,微孔内面积有十几平方米大。
游离分子接触活性碳后,在微孔中凝聚成液体因毛细管原理呆在微孔中,有的与材料和而为一体。没有明显化学反应的吸附称为物理吸附。
有的对活性碳进行处理,被吸附的颗粒与材料进行反应,生成固体物质或无害气体,称为化学吸附。
活性碳在使用过程中材料的吸附能力不断减弱,当减弱到某一程度,过滤器将报废。如果仅为物理吸附,用加热或水蒸汽熏可使有害气体脱离活性碳,使活性碳再生。 微粒通过纤维层时,在重力作用下,发生脱离气流流线的位移而沉降在纤维表面上,这种作用只有在微粒较大(>0.5um)时存在,这是微粒重力作用太小,当它还没有沉降到纤维上时已随气流通过纤维层。因而,对粒径小于0.5um的微粒的过滤,重力沉降完全可以忽略。

『贰』 为什么要用滤纸吸干电极上的水

用滤纸吸干电极上的水,是因为干电极上的水会影响ph值。

使用PH计时,必须在使用间距中用去离子水不停显影玻璃电极,但是清洗后电极上会有去离子水。如果直接将其放入待测样品中,会扰乱待测样品的PH值,因此每次都必须使用滤纸轻轻吸收电极上的水,但请记住不要不时触摸中间的玻璃球。

ph计使用须知

1、一般情况下,ph计仪器在连续使用时,每天要标定一次;一般在24小时内仪器不需再标定。

2、使用前要拉下ph计电极上端的橡皮套使其露出上端小孔。

3、标定的缓冲溶液一般次用pH=6.86的溶液,第二次用接近被测溶液pH值的缓冲液,如被测溶液为酸性时,缓冲液应选pH=4.00;如被测溶液为碱性时则选pH=9.18的缓冲液。

4、测量时,电极的引入导线应保持静止,否则会引起测量不稳定。

5、电极切忌浸泡在蒸馏水中。PH计所使用的电极如为新电极或长期未使用过的电极,则在使用前必须用蒸馏水进行数小时的浸泡,这样PH计电极的不对称电位可以被降低到稳定水平,从而降低电极的内阻。

『叁』 净化器工作原理有哪些

油烟净化的基本工作原理:库仑定律,真空中的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作用力与它们所带电荷的电量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平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沿它们之间的连线,同性电荷为斥力,异性电荷为引力。通过库仑定律得知:要使小粒子(油粒子)具有库仑力,就需要对该油粒子进行极化或荷电;要建立起一个电场,使带电的油粒子在库仑力(电场力)的作用下被驱使到极板上,达到收集的目的。带电导体的表面电荷分布有以下规律:孤立导体表面上的电荷密度σ与所在表面的曲率有关,表面凸出而尖锐的地方,即表面的曲率大的地区方,面电荷密度σ大;表面平坦曲率小的地方,面电荷密度σ小;表面凹进去的地方,面电荷密度σ更小。导体尖端附近的电场特别强,油烟净化器导致的一个重要结果是尖端放电,由于导体尖端附近的强电场作用,会使空气中残留的离子加速运动,加速后的离子同其它空气分子碰撞,使其电离,从而导致大量的新离子产生,使空气变得更易于导电。同时,离子中与尖端上电荷电性相反的离子不断被吸引到尖端,与尖端上的电荷中和,即形成所谓的尖端放电。在尖端放电时,由于离子同空气分子碰撞会使分子处于激发状态,从而产生光辐射,形成可以看得见的光晕,叫做电晕,该电子流即称为电晕流。如何使油粒子极化和荷电,在两极板间加上一直流高压,其电压值为V伏,就会在两极之间形成一静电场,其场强为E,E和V成正比,也就是说电压越高,电场强度就越大,体现在电场内的能量和电场力也就越大。 如果所加的电压较低,油粒子经过时会被极化,表面上会感应出正和负的电极,但由于该电场的能量较小,不能将油粒子团打开,所以待油粒子出了电场后会回复到原始状态,这种极化是无效的。在两极加上较高电压时,由于此时的电场力较大,能将极化了的油粒子扯开,使其分为带正、负电荷的粒子团,达到了极化的目的。如果是已形成晕流的电场(电压值超过了起晕电压),其负极发射出的电子流击中并附着在油粒子上,形成连“扯”带“粘”的状况,使油粒子被充分极化和荷电。因此,只有起晕后的电场其极化和荷电效果是最好的。是不是电压越高、晕流越大就越好呢?回答是否定的。在起晕之前,电极两端的电压随着电源电压上升,此时的电流基本为零。随着电压的上升,当电压超过两极间空气的介电强度(绝缘强度)时,曲线变得较为平坦,而此时电流(晕流)开始上升,继续加大电压后,使电流大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生突变,电压会急剧下跌,此时的状态即为放电,电场会出现强烈的放电现象。所谓介电强度就是电介质(置于电场中的各种材料)所能承受的最大场强。不同的电极栅(电场)所表现出的伏安曲线是不同的,所以说如何合理地确定静电电源的电压就要根据不同的电极栅(电场)来决定。

『肆』 电极式加湿器工作原理

对于什么是电极式加湿器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恐怕不是很了解,其实电极式加湿器多用于工业中。电极式加湿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呢,这也是不少人想了解的问题,今天我也收集了不少资料让大家了解电极式加湿器。

说到加湿器我们就不得不说说电极式加湿器了,电极式加湿器洁净等温加湿,而且它的加湿效率高,还可以实现开关量或比例量进行调节控制,蒸汽输出量在1-120Kg/h,加湿量大加湿速度快。

电极式加湿器工作原理一

首先电极式加湿器是利用电极棒在水中通过接入电流进行加湿的。自来水中一般都有一定的电导率,当自来水进入电极式加湿桶时,水位逐渐上升,直到水位漫过加湿罐内的电极时,电极将通过水构成电流回路,借助水中的离子移动将水加热沸腾为水蒸气,产生洁净蒸汽。

电极式加湿器工作原理二

电极式加湿器是通过控制和加湿罐中水位的高低和电导率的大小来控制蒸汽的输出量,从而达到对空气加湿的目的。加湿量大小取决于电极罐中水位的高低,即电极棒插入水中的深度或面积,蒸汽经蒸汽喷干均匀分布于箱或风管中经空气吸收达到加湿目的。

电极式加湿器工作原理三

AD型的电极式加湿器则是采用性能更加稳定的电极片,其实电流大小与供电电压、电极浸入水中的面积、电导率有关,加湿器蒸汽产生量受功率或电流强弱的影响,电流的控制可以用改变电极浸入水中面积的方法来调节。

电极式加湿器工作原理四

电极式加湿器是把水的电导率维持在一定的范围内,它可以实现良好的系统连续控制。电极加湿器产生的蒸汽压力较低,蒸汽不含矿物质没有细菌及白粉产生。

电极式加湿器清洗与维护

当电极加湿器的加湿量达不到预定加湿量时,如果 其它 部件都工作正常,则说明蒸汽桶该清洗了,清洗步骤及注意事项:1、首先我们要去掉外壳,再去掉连接件,将加湿桶上半部分拿下来。2、排除加湿罐中所有水垢和淤泥。3、然后敲打加热电极,去除电极上的水垢,允许留一小部分。4、检查加湿桶上部水位探测器,冲洗去除附在上面的杂质。5、冲洗蒸汽桶中的过滤器,如果因为水的导电率不足而引起加湿量不够时,可在筒中加少许食盐。

结语 以上就是我知道的一些关于电极式加湿器的工作原理,大家看了以上信息是不是对电极式加湿器又有了从新的认识呢,希望以上信息能对大家有一定的帮助。

『伍』 空气过滤器的过滤原理是什么

空气过滤器的过滤原理将压缩空气中的液态水、液态油滴分离出来,并滤去空气中的灰尘和固体杂质,但不能除去气态的水和油。


空气中颗粒物去除技术主要有机械过滤、吸附、静电除尘、负离子和等离子体法及静电驻极过滤等。


机械过滤一般主要通过以下3种方式捕获微粒:直接拦截,惯性碰撞,布朗扩散机理,其对细小颗粒物收集效果好但风阻大,为了获得高的净化效率,滤芯需要致密并定期更换。

吸附是利用材料的大表面积及多孔结构捕获颗粒污染物,很容易堵塞,用于气体污染物去除效果更显著;

静电除尘是利用高压静电场使气体电离从而使尘粒带电吸附到电极上的收尘方法,其风阻虽小但对较大颗粒和纤维捕集效果差,会引起放电,且清洗麻烦费时,易产生臭氧,形成二次污染。


负离子和等离子体法去除室内颗粒污染物的工作原理类似,都是通过使空气中的颗粒物带电,聚结形成较大颗粒而沉降,但颗粒物实际上并未移除,只是附着于附近的表面上,易导致再次扬尘。


静电驻极过滤有效阻隔空气中颗粒污染物,如粉尘、毛屑、花粉、细菌等,同时超低阻抗确保空调稳定运行及制冷效果。


传统的标准过滤介质能非常有效地去除10微米以上的颗粒物。当颗粒物的粒径除至5微米,2微米甚至亚微米的范围时,高效的机械式过滤系统就会变得比较昂贵,且风阻会显著增加。通过静电驻极空气过滤材料过滤,能以较低的能源消耗达到很高的捕获效率,同时兼具静电除尘低风阻的优点,但无需外接上万伏的电压,故不会产生臭氧,且由于其组成为聚丙烯材质,很方便抛弃处理。


拦截

空气中的尘埃粒子,随气流作惯性运动或无规则布朗运动或受某种场力的作用而移动,当微粒运动撞到其它物体,物体间存在的范德华力(是分子与分子、分子团与分子团之间的力)使微粒粘到纤维表面。进入过滤介质的尘埃有较多撞击介质的机会,撞上介质就会被粘住。较小的粉尘相互碰撞会相互粘结形成较大颗粒而沉降,空气中粉尘的颗粒浓度相对稳定。室内及墙壁的退色就因为这原因。

把纤维过滤器像筛子一样看待是错误的。


惯性和扩散

颗粒粉尘在气流中作惯性运动,当遇到排列杂乱的纤维时,气流改变方向,粒因惯性偏离方向,撞到纤维上而被粘结。粒子越大越容易撞击,效果越好。

小颗粒粉尘作无规则的布朗运动。颗粒越小,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撞击障碍物的机会越多,过滤效果也会越好。空气中小于0.1微米的颗粒主要作布朗运动,粒子小,过滤效果好。大于0.3微米的粒子主要作惯性运动,粒子越大效率越高。扩散和惯性都不明显得粒子最难过滤掉。测量高效过滤器性能时,人们经常规定测量最难测量的粉尘效率值。


静电作用

由于某种原因,纤维和微粒可能带上电荷,产生静电效应。带静电的过滤材料过滤效果可以明显改善。原因:静电使粉尘改变运动轨迹并撞上障碍物,静电使粉尘在介质上粘的更牢。

能长期带静电的材料也称作"驻极体"材料。材料带静电后阻力不变,过滤效果会明显改善。静电在过滤效果中不起决定作用,只起辅助作用。


化学过滤

化学过滤器主要有选择性的吸附有害气体分子。

活性碳材料中有大量看不见的微孔,有较大的吸附面积。米粒大小的活性碳中,微孔内面积有十几平方米大。

游离分子接触活性碳后,在微孔中凝聚成液体因毛细管原理呆在微孔中,有的与材料和而为一体。没有明显化学反应的吸附称为物理吸附。

有的对活性碳进行处理,被吸附的颗粒与材料进行反应,生成固体物质或无害气体,称为化学吸附。

活性碳在使用过程中材料的吸附能力不断减弱,当减弱到某一程度,过滤器将报废。如果仅为物理吸附,用加热或水蒸汽熏可使有害气体脱离活性碳,使活性碳再生。


重力效应

微粒通过纤维层时,在重力作用下,发生脱离气流流线的位移而沉降在纤维表面上,这种作用只有在微粒较大(>0.5um)时存在,这是微粒重力作用太小,当它还没有沉降到纤维上时已随气流通过纤维层。因而,对粒径小于0.5um的微粒的过滤,重力沉降完全可以忽略。

『陆』 简述玻璃电极的工作原理。

玻璃电极的作用原理:
玻璃电极的主要部分是 一 个玻璃泡,泡的下半部是对H+ 有选择性响应的玻璃薄膜,泡内装有pH一定的0.1mol•L-1的HCl内参比溶液,其中插入一支Ag-AgCl电极作为内参比电极,这样就构成了玻璃电极。玻璃电极中内参比电极的电位是恒定的,与待测溶液的pH无关。玻璃电极之所以能测定溶液pH,是由于玻璃膜产生的膜电位与待测溶液pH有关。
玻璃电极在使用前必须在水溶液中浸泡一定时间。使玻璃膜的外表面形成了水合硅胶层,由于内参比溶液的作用,玻璃的内表面同样也形成了内水和硅胶层。当浸泡好的玻璃电极浸入待测溶液时,水合层与溶液接触,由于硅胶层表面和溶液的H+ 活度不同,形成活度差,H+便从活度大的一方向活度小的一方迁移,硅胶层与溶液中的H+ 建立了平衡,改变了胶 - 液两相界面的电荷分布,产生一定的相界电位。同理,在玻璃膜内侧水合硅胶层 - 内部溶液界面也存在一定的相界电位。其相界电位可用下式表示:
Φ外 = k1 + 0.059lg a1/a1ˊ Φ内 = k2 + 0.059lg a2/a2ˊ
式中a1、a2分别表示外部溶液和内参比溶液的H+活度;a 1ˊ、a 2ˊ分别表示玻璃膜外、内水合硅胶层表面的H+ 活度;k1、k2分别为由玻璃膜外、内表面性质决定的常数。
因为玻璃膜内外表面性质基本相同,所以k1=k2,又因为水合硅胶层表面的Na+ 都被H+所代替,故a1ˊ= a 2ˊ , 因此 Φ膜 = Φ外—Φ内=0.059lga1/a2,由于内参比溶液H+活度a2是一定值故:Φ膜= K + 0.059lga1 = K + 0.059pH试,说明在一定的温度下玻璃电极的膜电位与试液的pH呈直线关系。

阅读全文

与电极过滤原理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滨特尔纳滤进水器 浏览:952
污水处理厂生产汇报 浏览:333
家庭自制柿子酒蒸馏方法如下 浏览:313
染整工业废水 浏览:242
竹笋加工厂污水量计算 浏览:728
h6哈弗机油滤芯在什么位置 浏览:988
采用水蒸气蒸馏 浏览:814
水处理沙缸炭缸 浏览:34
沃刻净水投诉电话是多少 浏览:925
废水会联想到什么 浏览:674
一次性麻醉废气过滤器 浏览:713
x6汽油滤芯多少钱 浏览:774
2019年英国废水量多少 浏览:43
树脂木头勺子制作 浏览:729
净化器里面的水是怎么来的 浏览:728
三亚凤凰路的污水排去哪 浏览:707
净水器小滤芯起什么作用 浏览:54
污水处理厂工地工艺 浏览:520
水泥厂废水 浏览:715
浸没式超滤介绍 浏览:13